APP下载

建筑工程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探究

2023-03-14汪建新

关键词:全过程经济效益管控

汪建新

中德华建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56

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中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项目决策与设计阶段、建筑工程投标与施工阶段、工程竣工结算阶段,要想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与经济效益,应加强对以上三个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但是在当前建筑造价管理中依然存在些许问题,未能发挥造价管理工作的价值,为此建筑企业应将全程造价管理作为目标,在各个阶段加强对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减少建筑工程成本投入,切实提升建筑企业经济效益,促使建筑企业更好的立足于建筑行业之中,促进建筑企业经济发展。

1 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意义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加强了城市建设,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我国建筑工程经营模式与外国先进国家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差距,经营模式有待提升,其中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我国对造价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造价管理工作不够规范与严谨,因此无法实现预期的造价管理目标,严重影响建筑企业经济效益,不利于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要想解决以上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可以实施全过程造价管理策略,以此解决我国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无法提升的窘境。在国家化发展环境中,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为了更好的迎合时代发展趋势,建筑工程应走国际化发展路线,加强内部管理控制,提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效果,为建筑企业国际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建筑行业因此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在此环境中如何提升建筑企业自身的实力,体现出自身的优势,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建筑企业应加强对市场形势的分析,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保证建筑质量的同时提升建筑企业经济效益,使其能够立足于建筑行业之中,促进建筑企业持续发展。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具有一定的预测难度,国家为了保证建筑企业能够持续发展,对于建筑工程提出了诸多优惠政策,但是在实际建筑工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为了保证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需要加强预算管理与造价管理,以此才能保证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由此能够体现对建筑工程实施全过程造价管理的作用与价值,因此应加强对建筑工程各个环节的造价管控,减少建筑工程的成本投入,降低建筑企业的投资风险,切实提升建筑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建筑企业持续发展[1]。

2 建筑工程全过程中造价管理问题

2.1 管理缺乏严谨性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管理工作开展缺乏严谨性,由于造价管理严谨性不足,造成施工合同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在建筑工程中双方共同签订的施工合同,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依据,是推动施工有序开展的指导文件,为此要想保证施工质量,应加强施工合同管理,以此保证建筑工程科学开展。但是在当前建筑工程中,部分施工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技术,由于施工管理人员专业性不足,导致所签订的合同缺乏全面性,其中的合同条款签订不够明确,由于合同签订不严谨导致合同责任模糊不清,极易导致建筑企业遭受经济损失,从而影响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效果。

2.2 施工组织不到位

在建筑工程完成施工合同签订后,建筑工程承包方需要按照施工合同中规定的质量与工艺要求进行施工。在此过程中,施工方会将不同的施工环节向外承包,此时,如果承包方不能够科学组织并开展施工,将会对后期的工程监理单位施工质量监督审核工作的有序开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不但难以保证施工质量,同时会造成造价管理施工问题的发生,为此在建筑工程中进行全过程造价管理,应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科学组织,以此才能保证建筑工程有序开展,进而减少工程造价失控问题出现。

2.3 施工工序混乱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如果存在施工工序混乱问题,也极易造成造价管理失控问题。首先,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按照所签订合同的要求进行施工,并按照合同中规定的时间完成工程,但是施工过程十分繁琐,有时甚至会涉及到交叉作业,如果不能对施工程序合理安排极易造成施工进度延误,进而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程。其次,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能够按照合同中规定的时间完成建筑工程,会为了追赶施工进度而忽视施工流程的规范性。例如在施工中不能合理组织与安排施工程序,导致施工流程混乱,交叉作业下互相影响,不仅影响施工进度同时不能保证施工质量,导致后期需要进行返工,影响造价控制效果,有些施工单位甚至不了解建筑工程的建设标准与要求,由此产生工程量变更的问题,增加了施工成本投入,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效果。最后,在建筑工程中还存在施工管理人员与监理人员意见不统一的情况,如果两者的意见不能统一,就不能保证施工管理效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会出现责任不明的问题,不但会造成工程资源浪费,还会影响施工进度。以上这些因素是影响造价管理效果的直接原因[2],如果不能被及时解决,将不利于造价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4 工程变更频繁

在建筑工程中如果频繁发生工程变更现象,也会影响工程造价管理成效。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周期较长,施工工艺十分繁琐与复杂,因此极易发生工程变更问题,例如在建筑施工中,一旦出现施工材料价格产生变化,或者施工所在地的气候产生变化等原因,就会对工程进度及工程量造成或多或少的变化,就会导致造价成本增加,为此要想保证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不受影响,需要严格控制工程施工变更,以此提升造价管理质量。

3 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策略

3.1 加强建筑工程决策的造价管理

在实际建筑工程中要想实现全过程造价管理,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应提升对建筑工程决策环节与造价文件环节的重视,造价文件是估算投资的关键,为此建筑单位应提升对以上工程决策阶段的重视。应在工程中积累与收集全面真实的估算材料,以此作为重要的参照依据,估算指标是工程建筑的重要数据资料,对于已经详细记录的估算指标,需要根据实际工程问题做出正确的修改,以此保证估算指标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在进行编制投资估算环节中,应根据建筑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科学估算与考量,能够预测出建筑工程中潜藏的风险,并对其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估算,以下保证建筑工程编制投资估算全面、科学,以此避免编制估算问题出现,实现编制投资估算环节的造价管控,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保证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如图1所示。

图1 造价文件编制流程图

3.2 加强建筑工程设计阶段造价管理

在建筑工程中工程设计是重要的环节,要想实现全过程造作管控,应加强对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具有可行性,应加强对工程设计方案的审查,通过严格的审查,保证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减少建筑工程设计变更问题出现,以此避免工程量发生变化,避免建筑企业的成本增加,从而实现对建筑工程的造价管控。为此,建筑企业应将保证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作为设计目标,在建筑工程设计中,融入环保理念,引用新型技术与工艺,以此加强对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管控,减少工程量变更,切实提升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实现工艺、材料等多个方面的管控,以此实现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3]。

3.3 加强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建筑工程中要想实现全过程造价管理,应加强对投标环节的造价管理。在实际建筑工程投标管理中,工程的业主需要编制完整详细的招标文件,在常规工程招标中主要从施工材料与施工技术两个方面进行招标,所编制的招标文件中体现出对各个施工细节的指导,并在其中明确工程报建和后期合同签订的要求与规范,要保证所编制的工程建设招标文件具有法律效应,最后需要工程业主与招标单位同时签订,以此签订工程招标文件,在招标文件中需要详细说明招标期间各细节问题,保证招标文件内容的严谨性,避免出现条款混乱,职责不清的问题,造成后续施工质量问题,通过科学严谨的编制招标文件,明确业主与施工方的责任与义务,保证建筑工程有序开展,以此实现编制招标文件的有效控制,避免后续施工问题的出现。

3.4 加强施工合同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合同是工程施工与工程竣工结算的重要凭证,对于整体建筑工程施工具有重要影响。要想实现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控,应加强对施工合同的管理,在实际施工合同签订过程中,需要双方对合同中的各项条例表示认同才能签订合同,并对合同中的各项施工条款进行严格的审议,首先需要保证所签订的合同内容合理合法,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合同签订能够对双方形成制约,避免发生施工问题责任不明的问题。在建筑工程中加强施工合同管理,能够保证施工双方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使管理人员更加全面详细的了解建筑工程的个性指标,在施工合同签订时应将施工中的各项会议纪要全面、完整的添加到合同之中,以此保证合同内容的完整性、规范性,通过加强施工合同管理,保证各项施工按照合同中的要求与规范进行有序开展,减少施工质量及安全事故的出现,节约企业建筑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5 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建筑工程中实施全过程造价管理,应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为了实现对施工过程的造价管控,应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需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变更的控制,需要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进行全面的了解,对于工程变更部分及时进行核算,根据实际工程变更情况,需要选择低成本高收益的施工方案,并在实际施工中严格筛选监理单位,应选择与工作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监理单位合作,加强对施工环节的造价管理,充分发挥施工管理人员的职能,以此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造价管理。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加强对施工设备与施工材料的管控,为了实现对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的严格管控,施工单位应深入了解设备与材料的价格变动,为了保证材料质量与经济效益,建筑单位应选择运用招投标的方式选择质量优、价格低廉的材料供应商,以此实现建筑材料施工成本控制,同时保证施工材料质量,提升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实现对施工材料的造价控制。最后,还应对施工设备进行严格管控,在实际施工中如果不能加强施工设备管控,会导致施工设备频繁出现故障,影响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进而提升施工成本。为了实现对施工设备的管控,可以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并加强对施工设备的巡视与管理,避免施工设备出现故障,影响施工进度与质量,实现对施工设备的管控。除此之外,施工管理人员应对整体施工监督有全面的掌握,能够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科学的方式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以此实现对工程建设造价施工过程的全面控制[4]。

3.6 加强工程结算阶段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中要想实现全过程造价控制,应加强对建筑工程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为此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应对工程资料有全面的了解,例如施工合同、施工方案、施工质量验收及施工签证变更等,只有全面了解各个施工环节的具体情况,才能根据施工实际情况与合同要求,进行工程结算管理,施工人员需要对整个施工资料进行全面的核实,详细准确的掌握工程中的成本消耗情况,分析实际成本消耗数据与资料中所记录的成本消耗数据是否存在出入,例如重复、遗漏或者不符等现象,通过加强工程结算过程的造价管控,保证建筑工程各项数据信息的准确性,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效果,保证建筑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建筑企业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建筑工程进行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应了解全过程造价管理对于建筑企业的意义,分析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建筑工程各个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加强工程设计阶段、决策阶段、施工阶段、合同签订阶段、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为建筑企业估算投资提供真实准确的依据,避免工程量出现变更,合理组织施工程序,加强材料与设备及施工人员的严格管控,以此保证建筑工程各个施工流程有序开展,发挥全过程工程造价的作用,提升建筑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建筑企业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全过程经济效益管控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过程民主立法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管控老年高血压要多管齐下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