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大概念”及其教学建构探析
2023-03-13李金铃
李金铃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蒋垛中学,江苏 泰州 225500)
化学教学改革深入推进,传统教学模式与理念的滞后性、不适用性等特点越发突出.契合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应明确当前如何在“大概念”这一基础之上不断去探索、摸索和运用结构化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课堂的提质增效.高中化学知识复杂繁琐,“大概念”引领下的结构化教学模式,能够确保学生的深度学习,发展其学科核心素养,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 “大概念”特点
“大概念”整合了零散的知识点,概念信息对学生影响深远且持续.作为课程的中心,需要了解在分析课程以及探索课程的过程中,其“大概念”本质上所指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大概念”是基于某种意义整合所形成的知识点,其能够在各个不同的环境下充分地发挥出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和价值,这些作用也是由于“大概念”所具有的特点而形成的,其中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种特点:一是统摄性.“大概念”反映了事物的属性,是对某一领域内事物的本质性与系统性的认识.“大概念”有对众多小观点的统摄作用,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整体性与结构性的知识网络.二是抽象性.“大概念”的概括性特点突出,“结构”“变化”等概念标记词语虽然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但蕴含着深厚的意义.正因为其抽象性的特点,学生在进行“大概念”学习过程中,其学习速度是相对较为缓慢的,并且处于一种循序渐进的状态.为此,需要在事实层面、概念层面两个不同的层面上对概念特点进行不断分析,反复思考,才能够更好地领悟到概念本身所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三是广泛迁移性.“大概念”统摄下所涉及的各类不同的知识以及优良的结构性,一直以来都是解决学科问题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内容[1].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本身具备化学领域的“大概念”知识,才能够更好地了解不同的化学问题,从更为复杂的化学问题、化学情境中不断地抽象出概念的意义、价值和因素,快速地将概念与原本所熟悉的知识结构进行融合,并迁移至脑海中,找到最为熟悉的领域,进而提高对于概念的充分认知,使旧的知识能够快速地与新知识进行融合,这有利于实现所学知识的学以致用、触类旁通.
2 开展化学“大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2.1 拓展问题维度
从海量感性材料分析中抽象出“大概念”,前提是深入分析知识,构建知识点的横纵关联.学习化学学科的“大概念”,能够帮助学生把握住知识的本质,拓宽其知识面.“大概念”实现了各单元本质相同内容的有机整合,让学生具备“大概念”的思想,可降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难度.
2.2 完善知识结构
“大概念”的出现,使原本零散的知识点能够快速地进行整合,构建了一套更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以及网络体系.需要明确大概念本身所具有的层级知识结构,其特点极为简约,极为突出,能够帮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优化概念的知识,并且完善知识结构,有利于促进学生自身高阶思维等一系列化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教材系统逻辑性地编排知识,采取“大概念”的教法,更利于学生掌握与理解知识,能够建立起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在大概念的引领下,能够打破传统的章节与章节之间的认知,更能够打破章节与课时等因素的限制,重构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建立起契合学生思维模式与认知规律的系统知识结构[2].
2.3 促进知识迁移
“大概念”本身也具有极高的价值,其中迁移价值极为突出,通过学科情境能够逐步向生活情境进行迁移,打破原本学科内部对概念所具有的限制,更利于发展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等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渗透多学科融合的教学理念,在“大概念”的学习中,整合学科内的观点,有跨学科学习的意识.帮助学生领会化学概念的意义后,灵活应用于问题解决中,进而更好地促进知识的迁移.
2.4 发展学科素养
素质教育对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需讲授理论知识,还需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在课上需要充分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价值,能够不断引导学生在更为真实的环境中对已有问题进行解决,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实现有效的转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也会在这一阶段不断地提升.基于“大概念”为引领的学习方法,能够打破传统学科与学科、单元方面所具有的独特限制,更能够让学生利用“大概念”这一思维去解决问题,更新知识技能,切实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3 高中化学教学中“大概念”的选择
3.1 立足于化学本质
化学“大概念”是指基于全方位进行学科研究后,所得出的本身具有高度总结性与概括性的一个教学概念,能够帮助学生深刻地领悟化学本质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化学特征也是基于微观层次逐步认知不同的物质,通过符号进行描述,能够展现出不同的物质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更能够在不同的层面上创造物质、建设物质.基于化学这一大概念,也需要了解化学概念中所蕴含的学科研究方式、方法以及学科研究对象,需要基于课标中的内容对化学本质进行描述、探索.针对化学大概念中的选择内容,则需要依据其选择标准,依据其选择的内容以及标准进行分析,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要基于哲学层面不断思考化学所具有的独特本质,这也需要在进行化学这一大概念的选择时,选择更为适应的哲学范畴.因此,可将化学教学的“大概念”选择为物质组成、物质结构、化学反应.
3.2 立足于学情
从学科与学情的视角去选择化学“大概念”.化学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确保所学能够支撑未来发展.“大概念”是化学教学的载体,聚焦“大概念”的迁移应用,帮助学生掌握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实验观、分类观、化学价值观等化学基本观念.
3.3 立足于学科价值
应明确任何一个学科在进行学习过程中,其理论知识都会受到社会发展本身所带来的影响,化学学习也同样如此.当前,化学与社会的文明发展、经济发展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化学学习能够促进社会发展,并且展现出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化学知识形成了独特的“大概念”,本身具有非常强的目的性、理论性等一系列特点,这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在其中的价值和意义,化学价值更是统领整个化学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大概念”.
4 基于“大概念”的化学教学建构
4.1 阅读“大概念”文本
教师利用例子去讲解化学知识概念,通过假设、分析与验证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事物本质或规律等,最后言简意赅地概括表述出来,以获得概念.学生受生活经验的前概念意识影响,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相对片面、混淆,如在学习“金属氧化物”的概念时,易混淆碱性氧化物和金属氧化物的概念.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有关概念,区分两者概念之间的异同.教师围绕知识混淆点,引导学生抓住事物核心点,在分析与研究教材中充分把握住本质特征.
4.2 发展思维
在化学知识的概念教学中,为避免学生出现概念的绝对化或是将概念孤立起来,发展学生的整合意识与发散思维,使其深入了解核心概念,从而更高层次地解答问题.
4.3 学以致用
教师打破以往用刷题方式巩固知识的教学局面,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观念,在课上通过习题训练指导学生把握概念本质,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4 优化教学目标
首先,根据学生需求设计教学目标,再围绕“大概念”的层次性特点去合理规划目标;其次,根据教材内容去确立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章节概念、定义,透过表象看到本质的内容,确保知识学习的深入性,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质量与效率.
4.5 优化教学活动
教师在讲解知识内容后,通过习题训练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分析其做题情况,进而引导学生反思学习中的不足.教师根据“大概念”要求合理组织教学活动与评价,深入发展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课上讲解本章节内容后,利用知识拓展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整理与总结各小组任务,采取学生互评和自评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概念知识的理解,让全班各层次的学生受益.
4.6 知识运用
教师在课上要注意新旧知识的整合,把握知识的承上启下,通过有关化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发展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如在学习“电离与离子反应”的相关内容时,以“通过应用动态粒子图展示电解质溶于水后的具体变化,以及其在通电情况下位置是否出现移动变化”“在给电器设备通电之际,为什么手湿的情况下,易出现安全问题”“电解质溶于水或者是熔融状态下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些电离方程式的共同点是什么”等问题链去设计教学活动.学生了解电离概念后,将相关概念知识迁移到关于酸碱的认知层面.
“大概念”在高中化学教学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进行教学建构,又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化学知识,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在日后学习时主动强化“大概念”体系,真正丰富化学学科素养.师生加强互动,根据学情动态性地调整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深入掌握和应用核心概念,实现教学效果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