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完善策略研究

2023-03-13吉宇宽王会丽王彦辉

河南科技 2023年24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河南省知识产权

吉宇宽 王会丽 王彦辉

(1.河南大学文献信息研究所,河南 开封 475004;2.安阳师范学院法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0 引言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是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底层支撑,在知识产权全链条中发挥着基础性、保障性作用[1]。2020 年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形成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让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 年)》将建设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作为重要任务。2021 年12 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十四五”规划》,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做出具体部署。《河南省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十四五”规划》提出拓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范围,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质量,构建覆盖知识产权全链条、便民利民、科学高效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2023 年4月,河南省政府、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共建高质量现代化知识产权强省实施方案》,提出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从国家到地方都高度关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国内学者也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吴离离[2]分析了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的紧迫性,并从积极发挥政府服务职能的角度提出完善措施;谢小勇[3]从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服务体系系统性和开放性、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服务供给、提高信息化水平等方面提出构建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张媛[4]、覃娜[5]分别研究了重庆市两江新区、南宁市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问题与完善对策。目前,对于河南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尚缺乏系统研究。2023 年4 月至6月,笔者通过文献调研、网站调研、问卷调查、电话访谈、现场调研等多种方式,对河南省及各地市的知识产权管理、公共服务机构,企业、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进行调研,了解河南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策略,助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1 河南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是指政府与社会组织、企业为满足社会公众和创新主体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过程中的公共需求、维护公共利益,依法进行公共产品生产与供给的行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基础是公共服务体系,载体是公共服务机构和基础设施,内容是提供政策保障及免费或低成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目标是围绕知识产权全链条提供高质量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1]。近年来,河南省不断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和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增强,知识产权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日益丰富多元,以政府为主导的立体化、多层次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1.1 拥有一定规模的多类型、多层次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

据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公布的服务机构统计,河南省目前已有各类国家级知识产权服务机构36 家(少量机构具有多个类型),其中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主干网络节点1 家,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2 家,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2 家,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备案网点3 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2 家,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3 家,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6 家,专利审查协作中心1 家,商标审查协作中心1 家,综合业务受理窗口1 家,商标业务受理窗口9家,全国专利文献服务网点5家。这36 家服务机构以政府部门为主,其中政府部门28家,社会组织7 家,企业1 家,分布在郑州、洛阳、新乡、开封、漯河、禹州、南阳、安阳、濮阳、信阳、平顶山、驻马店、三门峡等地。2022 年以来,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已经认定省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2批共20 家,其中包括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河南《创新科技》杂志社等企业10 家,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省知识产权保护协会等社会组织6 家,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宁陵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等政府部门4 家,分布在郑州、洛阳、商丘、新乡、焦作、濮阳、安阳、驻马店、周口等地。

此外,还有河南省及各地知识产权局下设的知识产权维权保护中心、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商标品牌指导站、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专利导航服务基地,河南省知识产权局与郑州大学、中原工学院、河南财经大学等高校共建的7 家知识产权学院,国家和河南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10 家,河南省高校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22 家,河南省知识产权研究会、河南省知识产权保护协会、郑州市知识产权协会、洛阳市知识产权保护协会、焦作市知识产权保护商会等各类社会组织,河南省内专利代理机构和分支机构160 多家等。可以看出,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服务全链条,河南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广泛分布,类型多样,主体多元。

1.2 建立了基本的、网络化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设施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络平台是社会公众了解、选择和接受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调研发现,河南省及部分地市已经建立了20 多个线上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郑州、洛阳、新乡等地还有一些平台正在建设中。这些平台以政府自建为主,如河南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河南分中心、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交易运营(郑州)试点平台、河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新乡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漯河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等;少量平台由政府与企业共建或者委托企业建设运营,如郑州技术交易市场、南阳科技大市场、鹤壁科技大市场、新乡市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也有少量平台由社会组织建设运营,如焦作市知识产权保护商会、河南省知识产权保护协会、郑州市知识产权协会等。

河南省及省内地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面向本地区社会公众和创新主体提供政策发布、政务服务、工作动态、信息检索、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数据库、维权援助、宣传培训等。各类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主要围绕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提供成果、需求、专家、金融等支持。知识产权保护商会、协会等社会组织网站是社会力量参与知识产权服务、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合作的平台。

1.3 为知识产权全链条提供丰富多元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在知识产权创造环节,围绕创新主体科技创新和专利申请的全过程提供服务。河南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部署了新一代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开发了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数据库,为全省科技研发提供专利信息支撑。各级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机构面向服务对象开展信息检索、信息分析、信息咨询、宣传培训等服务。各级专利导航基地利用专利信息开展区域、产业、企业、技术等不同层次的专利导航,为产业规划、企业经营、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招商引资等提供决策参考和知识产权信息支撑。中国(新乡)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洛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分别面向电池和起重设备产业、先进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开展专利预审服务,极大地缩短了专利审查授权时间,为相关创新主体提供专利申请的快速通道。此外,河南省及郑州、洛阳、新乡、南阳等地知识产权部门出台高价值专利培育政策,通过启动计划项目、建立培育中心、设置奖励办法等,支持产学研合作,开展高水平科技创新和高质量专利申请,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知识产权运用环节,各种平台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实现市场价值。河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知识产权运营平台、技术交易市场等围绕知识产权运用提供全链条服务,如成果展示、需求对接、转让许可、质押融资、价值评估、金融服务、创业辅导等。2021 年成立的郑州技术交易市场,通过打造“一网一厅多驿站”的技术转移生态体系,着力构建集交易、转让、融资、孵化等功能为一体的技术要素综合服务平台。新乡市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主要围绕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开展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托管、信息咨询、评估、质押融资、专利孵化等一系列相关服务。郑州财经学院作为河南省高校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建设单位,围绕学校知识产权和应用型科技成果转化各环节,主要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转移转化、运营服务、维权援助服务及知识产权培训等工作。

在知识产权保护环节,以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为创新主体保驾护航。目前,河南省2 个国家级保护中心、3 个国家级快速维权中心稳步运行,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河南分中心建成17个省辖市受理处和15家企业、行业协会工作站,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实现全省县区一级全覆盖,各地建立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等协同衔接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整体效能得到提升,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中国(新乡)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展专利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导航预警、维权援助、纠纷调解等工作,为社会公众和创新主体提供一站式、全流程、多元化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焦作市知识产权保护商会与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场监管局、司法局建立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探索构建知识产权保护行政调解、商会调解、人民调解、仲裁、司法诉讼等多元化解纷模式,完善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机制,有效缓解知识产权司法审判压力,提高知识产权案件办理效率,切实优化营商环境。

在知识产权管理环节,助推区域、企业、高校院所不断提升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河南省多年来坚持实施知识产权强省、强市、强县、强企工程,河南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期间建成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园区)12 个、国家和省级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示范县(市、区)39 个,培育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02 家,省级知识产权强企332家,1 219 家企业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多年来坚持开展河南省高校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布局建设省级高校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22 家,河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洛阳理工学院3 所大学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商丘师范学院、郑州财经学院、洛阳理工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周口师范学院5 家高校已经通过《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认证。

在知识产权服务环节,提供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保障。《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若干意见》(豫政〔2017〕17 号)《河南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 年)》《河南省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十四五”规划》等政策文件都把知识产权服务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出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和路径。2022 年,郑州市还在河南省率先制定了《郑州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3 年,开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了《关于加强开封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的意见》。河南省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运营试点省,成功设立首支规模为3 亿元的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郑州、洛阳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分别获中央财政2 亿元、1.5 亿元资金支持;河南省成功入选国家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奖补省份,获中央财政1 亿元资金支持,为全省及地市发展知识产权服务提供了更多经费支持。河南省知识产权局目前已经在郑州大学等高校建立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常态化开展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不断为知识产权服务输送高层次专业人才。各级各类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开展各种知识产权培训,提升知识产权服务人员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河南省知识产权局持续开展全国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考前培训,加强本省专利代理人才培养,壮大知识产权服务人才队伍。

2 河南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当前河南省已经初步建立了一定规模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但在调研中发现仍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如服务供给不充足不平衡、服务平台不完善、发展基础比较薄弱等,影响到全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高质量发展,进而制约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1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不充足不平衡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社会公众和创新主体需求,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形成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社会公众和创新主体的需求满足度及服务供给的可及性、便利性程度,反映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成效。调查发现,河南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不充足不平衡问题普遍存在。

在对河南省内高校、企业的调研中发现,科研人员对全省、本地政府提供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了解得很少或者不了解,绝大多数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知识产权服务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例如专利信息检索培训、高质量专利申请培训、专利挖掘布局培训、高价值专利培育培训、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实务培训、知识产权奖补政策宣传、高水平知识产权代理机构推荐、海外专利申请指导、专利性检索服务、知识产权侵权案例分析、展会知识产权服务、专利快速预审服务、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一站式的知识产权服务等。受访者普遍建议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部门深入高校、院所、企业,走近科研人员,了解创新主体的真实需求,提供精准服务。

此外,河南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在不同区域的供给不平衡问题也很突出。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各类知识产权资源汇聚,在全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中优势最为明显。洛阳市、新乡市次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和基础设施的统计数字显示,36 个国家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中,郑州市17 个,洛阳市3 个,新乡市2 个,其他城市次之或没有;26 个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中,郑州市11 个,洛阳市4 个,新乡市4 个,其他城市次之或没有。至于其他知识产权培训基地、高校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知识产权学院等,郑州都稳居前列。尤其是河南省知识产权局2022 年公布的合法专利代理机构和分支机构名单显示,共有9 个城市有本地专利代理机构,按专利代理机构数量排名为郑州113 个、洛阳19 个、焦作6 个、新乡5 个、安阳4个、南阳2 个、濮阳3 个、许昌2 个、驻马店1 个,而开封、平顶山、鹤壁、信阳、周口等地只有1 或2 个分支机构。这些数字的差距反映出河南省各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上的不平衡。如何加强区域协调、资源共享,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成为河南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2.2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不完善

智慧便捷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是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重要工具和平台。国家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上线运行,提供各类知识产权业务办理、信息查询、数据下载等一站式服务,初步实现“一网通办”。福建省依托“知创福建”“知创中国”线上线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提供集知识产权布局申请、行政受理、运营交易、维权保护、价值评估、质押融资、法律援助、宣传培训等业务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实现了面向市场主体“服务一个通道、需求一口集聚、资源全链对接、一地统筹服务”,在全国首创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最多跑一地”模式[6-7]。浙江省的“浙江知识产权在线”打造了一窗口统办、一平台交易、一链条保护、一站式管理、一体化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8]。与国家和先进省份的服务平台相比,河南省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还不完善,亟须进行整合优化。

从省级层面来说,河南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作为全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总门户,服务功能单一,主要栏目设置不合理,且现有栏目统计研究、TISC、海外维权、专利许可、政策法规、行业动态、通知公告等内容简单、信息更新不及时,不能体现全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全貌,也不能对全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起到基础支撑和示范引领作用。受访者普遍认为现在的河南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利用率不高,亟须根据社会公众对一站式服务的强烈需求进行改造升级。

从地市级层面来说,郑州、洛阳、新乡、安阳、漯河、驻马店已有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但是,郑州、洛阳、新乡已建和正建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比较多,存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问题,而且这些市级服务平台还存在平台定位不准确、栏目设置不全面、维护更新不及时、宣传介绍不到位、相关链接不全等问题。此外,洛阳、信阳、南阳、鹤壁科技大市场的平台上设有知识产权栏目,也提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但是内容很少,更新也不及时。开封、商丘、许昌等地没有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或者是在本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上设立知识产权栏目,或者根本没有知识产权栏目。

2.3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发展基础比较薄弱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充足的人才、资金支持及有力的政策、管理保障。河南省目前还没有出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系统规划方案,缺乏对全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现状、发展目标、具体任务、保障措施的清晰定位,不能从全局出发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实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均衡协调发展。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应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借鉴国内先进经验,结合全省实际情况,尽快出台河南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方案,为全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

人才、资金问题也是当前制约河南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知识产权人才是发展知识产权事业的第一资源,是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先决条件。高端知识产权人才较为匮乏,知识产权服务业整体水平有待提升,依然是“十四五”时期河南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受访的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机构谈到开展服务面临的困难,最多的就是人的问题,比如服务人员少,复合型专业服务人才缺乏,服务人员实践能力弱,全链条服务能力需要提升等。资金缺乏也是困扰服务机构的主要问题。服务机构需要充足的经费建立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购置商业化的知识产权数据库、管理平台和分析工具,支持知识产权信息资源的再开发利用,支持开展各种知识产权服务活动等。一些机构虽然拥有多种国家、省市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的牌子,但是能开展服务的只有少数几个人,没有经费或者只有少量的经费支持,只能利用免费的资源开展一些基础性的公益服务,没有能力拓展服务广度和深度。此外,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理念和模式在当前政府主导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中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河南省还没有广泛建立公益性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市场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社会力量有效参与的机制。总之,河南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在政策、人才、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基础还比较薄弱,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采取积极措施巩固完善。

3 完善河南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的对策

3.1 做好全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顶层设计

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深入贯彻“全链条服务、服务全链条”理念,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为了解决全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不平衡、基础设施不完善、发展基础比较薄弱等问题,加快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河南省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该尽快做好顶层设计,以便对全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进行系统梳理、统筹谋划和战略指导。做好顶层设计,必须处理好几个关键问题。一是正确认识政府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职能。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职能。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是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基本原则。全省各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及相关政府部门要认清和履行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职责,提供政策、财政、信息、人才等方面的保障,建立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协同联动工作机制。二是科学合理界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与市场化服务的边界。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主要是推动解决知识产权服务基础性和均衡性问题,包括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两大类,由政府无偿供给或者引导、支持市场主体、公益性社会机构无偿或者低成本供给。知识产权市场化服务是社会化服务机构为满足各类主体差异化服务需求,按照市场规律提供的有偿的专业化知识产权服务,突出定制化、个性化、高端化。明确公共服务与市场化服务的定位,便于政府部门合理划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内容,科学安排服务供给的主体、方式,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实现与市场化服务互为补充、协同发展。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进行系统规划[9]。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目的在于满足人民群众知识产权活动中的公共需求,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河南省政府管理部门要广泛收集、整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将合理需求呐入公共服务范围。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统筹协调区域内外资源,明确高质量发展目标、重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出台系统方案来指导全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覆盖广泛、层级合理、门类齐全、功能强大、服务规范、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

3.2 建设多层级的一站式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

所谓一站式服务就是公众在一个地点就能获得政府提供的许多或者全部服务,近年来已经成为政府提供服务的主导模式[10]。国家和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都正在打造更加智慧便捷的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河南省应在全面梳理当前全省各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现状和问题基础上,以省级平台建设为龙头,辐射带动各地市平台合理布局、均衡发展。河南省政府应根据省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定位,在对省市、部门之间的资源整合、系统集成基础上,融合知识产权政务、信息、运营、法律、金融、咨询、培训等全链条服务,打造贯穿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河南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后,应在省内各地开放使用、资源共享,将优质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下沉到地方。支持各地市政府参照省级平台的建设思路自主建设分平台,分平台可直接对接省级平台的服务资源开展相关服务,也可结合自身特色制定服务内容和运营方案,并积极参与省级平台的各类相关活动。各地市分平台在各类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产业聚集区、创新集中地设立工作站,进一步延伸服务。支持重点城市、重点产业集聚区建设差异化、特色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与国家、省、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最终形成以河南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为核心、17市1区分平台为枢纽、工作站为网点、特色化平台为补充的覆盖广泛、功能完善、资源共享、服务联动的多级协作公共服务网络。

3.3 推动多元主体协同供给知识产权公共服务

当前,公共服务正在由政府单一供给向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合作供给转变。构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多元主体供给模式,将适合通过市场化方式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交由具备条件、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企业等主体承担,可以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的各自优势,形成改善公共服务的合力,有效解决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不充足、质量和效率不高等问题,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实现多元主体协同供给[11]。首先,要明确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的责任。政府应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过程中的公众需求进行梳理,对政务、信息、代理、法律、运营、咨询、培训等各类服务进行分类分层,根据公共服务项目的特性和现实情况,明确哪些是政府必须做的,如知识产权法规政策、政务服务、基础数据公开、基础信息检索、基础业务咨询、基础知识培训、宣传交流等,哪些是可以交给市场、社会的,如知识产权代理、运营、法律、特色数据库建设、特定检索分析、战略管理咨询、专业化培训等。政府要制定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标准,对政府、市场、社会的服务行为进行规范,也便于公众了解、接受和监督服务。政府向社会组织、企业购买服务,应与社会组织、企业订立契约,明确各方的权责范围,规范相互之间的关系,通过评估监督强化社会组织和企业的责任感,提高服务的品质。其次,要建立健全各种保障机制。保障多元主体协同供给,必须建立合作伙伴选择机制、市场竞争机制、绩效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根据公共服务目标和具体任务需求,综合考虑资源互补性、能力匹配、市场规模与地位、文化兼容性、声誉、信任等因素,与企业、社会组织建立动态的合作伙伴关系。运用合同承包、公私合作、委托经营、特许经营、凭单制等多种市场化手段,鼓励多元供给主体平等参与、公平竞争。通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统计信息和满意度调查,从投入、产出、满意度、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公共服务绩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公众和政府部门,以更好地改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状况[12]。此外,还有必要完善绩效奖惩机制。对表现突出的服务供给主体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评价较低的服务供给主体则需要提出整改意见,定期检查,尽快提高服务水平,进而提升公共服务合作供给的整体效能。

3.4 夯实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发展基础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发展必须依靠政府财政保障,依靠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人才队伍支撑,依靠现代化的治理模式推动。第一,强化公共财政保障。河南省各级政府要深刻认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对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认识企业、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对高效便捷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需求,认识现代化高质量知识产权强省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逐步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比例。设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专项资金,将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运营和合作供给方式制度化、持续化、常态化。实行优惠的财税政策和有效的财政补偿政策,激励社会资本投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领域。对因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价格过高而无能力消费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青年科技人才等予以合理补贴。第二,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河南省内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培训基地、知识产权协会作用,加大知识产权服务人才培养力度。采取激励措施不断壮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人才队伍,建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人才档案,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利用国家、河南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的培训资源,健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常态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人才培训机制,持续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水平。第三,运用现代化的治理模式。在公共服务领域,服务型政府、一站式政府、公共服务多元主体供给等理念不断创新,也在实践中产生了良好成效。河南省各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和公共服务机构要善于学习和运用先进治理模式,与本地区实践相结合,不断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河南省知识产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