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量巨大天启通宝小平钱版式举要(上)
2023-03-13张彦刚
张彦刚
大明锈色古泉意,王朝暮霭旧时光。
在中国历史上,使用“天启”为年号的有四:一是公元558 年至5 6 0年南朝梁政权永嘉王萧庄的年号;二是公元840年至859年南诏劝丰佑的年号;三是元末起义军首领徐寿辉的年号(曾经铸行“ 徐天启钱”);四是明朝皇帝朱由校的年号。
作为真正统治大一统王朝的一代帝王天启皇帝,本应忌袭用旧年号。但事实却是他仍对“天启”再次使用——是当时内阁不知道?还是宰相不读书?这给后人留下了诸多疑问。
本文要说明论述的明代天启通宝钱是明熹宗朱由校在天启元年(1621年)八月,为其继位仅2 9天、服用了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的红丸后便暴毙的父皇(即明光宗朱常洛),补铸完“泰昌通宝”之后所开铸的本朝货币。天启通宝初铸为小平钱,天启二年七月开铸当十大钱;天启五年十月,因官私所铸大钱过多过劣,下令停铸,并由朝廷出白银,回收当十钱,大钱铸期不过三年。而小平钱几乎铸行于这位“木匠皇帝”在位的七年中——由于铸行量较大,版式种类繁多,也为今天钱币收藏爱好及研究者留下了巨大的研究考证空间。
明代到天启朝时,内有以东林党和阉党为主的党派相争到了互相倾轧的地步;外有与满洲辽东后金的战争战事不断;又逢小冰河期气候极端异常,自然灾害频发,都使得明政府对辽饷等军费及赈灾花销日益增加。加之此时因万历朝焚毀的故宫“两宫三殿”重建工程及万历、泰昌两帝陵寝建设,耗费大量财力,最终导致用钱量激增。
为此,天启朝对铸钱的政策进行了调整。据《天府广记》记载,天启二年,增设户部宝泉局,由户部右伺侍郎督理,名曰“ 钱法堂”“又令各省直藩司开炉鼓铸”。此后,铸钱重心转向户部,“工部之所铸者微矣”。这是自元至正二十一年,吴国公朱元璋在应天府始设宝源局于工部,主掌鼓铸并开铸大中通宝钱以来,明代铸钱体制的重大变化。
户部宝泉局“以助军兴”,为赢取铸钱之利并“开局遍天下,重课钱息”“开局遍直省”,这一时期铸钱总额和开局之处较万历后期更有增加。此时,全国形成了三个造币中心,分别为两京及四川地区;同时其他的不少州、府也新设钱局加入鼓铸。从近些年国内相关学者对天启小平钱的研究探索看,两京(即南直隶的十四府四州、北直隶的八府两州)、四川、陕西、湖南、福建、云南、辽东等地均有铸钱。
彭信威先生在其《中国货币史》中说:天启元年,王象乾因军需浩大,请两局和十三省设局鼓铸,规定以六百文为一两。于是,两京及各省纷纷开炉铸钱,户部设炉12 0座,工部设炉3 6座,名义上每日铸钱足银6 7 0 0两之数,如按每两白银折钱一贯的话,年铸量为240多万贯。这些众多的炉座往往有各自的标记或背文,这就是天启钱数量多、版别复杂的原因。
当前的收藏研究发现,天启通宝钱有小平、折二、折十三种制式,此三等钱都是真书对读钱文。其中的折二系福建钱局铸行,钱径2 . 8厘米左右。另有资料载有天启通宝背穿上“二”钱、背穿上“五”钱,一说折五钱,笔者认为待考。
天启通宝折十钱约有九大类,分背无文及背有文。背无文及背记值者有穿上十、穿下十、穿上十穿下依郭小星;背文记值记重穿上十穿右一两;背文记值、记局有穿上镇穿下十;背文记局名穿上府字等。背文穿上十右一两左密、记重、记值、记局钱,亦较稀见。天启当十钱一般径约4. 5厘米,重36克左右,最重者达50克以上,轻者则不足20克,钱文多为单点通。对于折十大钱,方国明先生所著《天启通宝大钱版式图谱》一书,详尽记述了折十大钱及分类、版别,可供泉友研读对比查阅。
天启通宝小平钱通常直径在2.45厘米至2.7厘米之间,重4克左右。依照《中国货币史》等相关文献记载,天启小平钱初铸每文有一钱三分重,以五十五文折银一钱,天启二年秋天,就减为每文七分许。其分为光背钱面文(按照“启”字和“通”字的写法不同,可以细分为点启单点通、点启双点通、横启单点通、横启双点通”四种)、有背有文字及星月符号等三大主要类型。
背文字者中有背记重钱,如有背一钱、壹钱、一ㄞ(背文类似“分”字者,实际上是“钱”字)、一钱一分、一钱二分、新一钱一分等品;有背记局记地钱,如背户、工、京、浙、云、新、密、府(大钱)、镇、院等品。其中,户、工指户、工两部,京为南京,浙、云、新分指浙江、云南及南京、北新厂;泉界历来认为,密指密云、府指宣府、镇指蓟镇。宣府及蓟镇均为明代北方著名的九边之一,从目前发现及出土的背府和镇十大钱与镇钱来看,南直隶铸钱风格明显,不少专家和泉友认为具体所指还需进一步考证;至于院则为都察院。有背记事钱即背奉旨一种,系指奉旨铸钱事,有学者认为应当为熹宗遣宦官、近臣监造制钱。
同时,天启通宝有大量的背星月符号钱存在:月有大月、小月、半月、仰月、俯月等形,星有小星、大星、巨星、圈星、方星等品种,还有背阴圈者,另有短划或作“乙”形标记者,还有穿上星下月、穿上星下半月、穿左星下小月、背穿右星下月、背穿上星右星等组合标记,有背上户穿右上月者十分特别。根据泉友及研究者多年观察经验来看,天启通宝小平钱中背一钱一分、一钱二分、背京、背密、背镇、背上巨“工”、背旨奉和多种类型背壹钱及部分背星月的版别均较为稀见,是明钱收藏的好品种。
一定程度而言,对于版别和铸造地的研究,是相关钱币理论研究及铸币文化研究的基础。从目前看,中国明代钱币版别的研究,受到直接有效记载文献少、种类庞杂等客观因素影响,准确无误地分类分版存在困难。但也必须承认,近些年随着更多钱币收藏及研究者的加入,明代钱币版别分类的研究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我们随之可以看到,各地铸行天启通宝小平钱版式众多、异彩纷呈。比如北直隶铸钱,就在精美中透着端庄大气。
北直隶是燕王朱棣在“靖难之役”之后迁都北京(顺天府)后建立,下辖顺天府、保定府、河间府、真定府、顺德府、大名府、广平府、永平府、宣府、延庆直隶州、保安直隶州。从目前的出土和藏泉研究看,天启时期北直隶的小平铸钱主要分为光背、记局与记地类两种;钱文楷书正字,端庄大气,铸造多精美,背肥郭。其中小平光背(图1)与记地背“密”(图2,密指密云镇,存世较少)面文高度一致,说明两者的相互承接风格关系。记局有背工(图3)、背户(图4),分别指工部宝源局、户部宝泉局。从目前的钱币实物钱文看,北直隶可能多地铸钱,且彼此存在紧密关联。
再说笔者所在地的陕西铸钱。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在2 0世纪9 0年代研究考证,明代的陕西布政司不仅包括陕西全省,还有甘肃省嘉峪关以东各地,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绝大部分。钱币大家孙仲汇先生在1992年陕西钱币学会编《陕西金融·钱币专辑》之“明代钱币专辑”中,对天启年间发生的货币大事记表述有162 2年(天启二年)陕西开铸;这是基于陕西巡抚吕兆熊请示“以陕西募兵节省银两,开局铸造天启通宝,户部得旨后批准,同年六月陕西布政司在西安开铸”的相关文献记载。
通常所见的陕西版天启通宝小平钱,一种版式是仿北直隶光背(京版)面文,通常称为“西北版”(图 5),陕西布政司内多地铸行。还有一种笔画常呈隐起意,相较京版字体线条软弱,现实能找到与其工艺风格一致的万历通宝及崇祯通宝,铸行量较大,被称为陕西容若版(图6)。近年来,还有不少泉友将另外一种容若版小字(图7)起名“容若斜启”,归为西北版类。也有不少泉友将其面文与后金铸汉字“天命通宝”类比,认为面文风格相似,应为辽东钱局铸造,笔者认为还需进一步细致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