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退热

2023-03-13张昕罗大伦冀连梅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3年2期
关键词:连花清大椎穴退烧药

张昕 罗大伦 冀连梅

新冠病毒第一波来袭!高热不退、刀片割喉、水泥封鼻、全身酸疼……本期,我们力邀中西医专家为您第一时间“复盘”新冠第一役,以查缺补漏,未雨绸缪。

新冠治疗中,发烧迟迟不退是第一件让人焦虑的事情。发烧到什么程度需要吃药?不同退烧药,哪个更好?高热不退,中医刮痧可行吗?本期,中西医专家手把手教你科学退热。

【 发烧是一把“双刃剑” 】

发烧是人体的自我保护

人体自带“体温调节系统”,在基因进化和机体活动的双重选择下,下丘脑将正常体温设置为37℃,并通过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正常。在“控温系统”的作用下,体温会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人之所以会发烧,是由于免疫系统和体温控制系统的双重调节。发烧既是一种疾病症状,也是机体抗感染的保护性反应。一般来说,从发热到退烧,身体会经历三个阶段:

1.体温上升期。病菌侵袭身体时,免疫系统启动炎症反应。下丘脑自动调高身体的“标准体温”,但此时人体并未达到这个温度,因此可能会发抖、颤栗。

2.高热期。人体内的免疫“战士”白细胞与细菌、病毒斗争时,会产生热量,使体温升高。同时,身体产热导致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利于运送更多白细胞投入“战斗”。

3.退热期。如免疫系统取得初步胜利,体温就会逐渐下降,此时人会浑身出汗。这个阶段称为“退热期”。

体温38.5℃是一个分水岭

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药房主任冀连梅讲解说,通常情况下,腋下温度超过37.2℃,口腔温度超过37.5℃定义为发烧。对于绝大多数3个月以上的宝宝以及成年人而言,轻度发烧本身并不危险。腋下温度低于38.5℃的患者,如果精神状态尚好,学习、工作未受影响,没必要用药。如果体温超过38.5℃,就要格外注意了。因为体温一旦超过38.5℃,会对身体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比如,消化功能下降、热性惊厥等,特别是超过41℃时,可能导致心肌等脏器功能损伤,甚至出现更危重的情况。所以说,发烧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尽量发挥其对机体有利的作用,同时避免对机体不利的方面,这也是为什么医生一般主张体温超过38.5℃才用退热药的原因。

【 退烧药,你真的会用吗? 】

首选对乙酰氨基酚

通常情況下,体温在37.5—38.5℃之间时,优选物理降温。当体温升至38.5℃以上,可以使用退烧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两种既安全又实惠的口服退烧药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其中,对乙酰氨基酚可作为首选退烧药,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儿童和成年人。

“对乙酰氨基酚这个药名比较拗口,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说起扑热息痛、必理通或者泰诺林,大家就不陌生了。它们是同一种药的不同名字,都是含单一有效成分‘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烧药。”冀连梅指出,儿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的每次剂量为每公斤体重10—15毫克,每4小时服用一次,一天最多5次。成人常规推荐剂量为每次500毫克或650毫克,每4—6小时服用一次,一天最多4次,单次最大剂量为1000毫克,一天最大剂量为4000毫克。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性都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不会伤害胎儿,也不会影响到哺乳中的宝宝。

【 特别提示 】

对乙酰氨基酚合理剂量下使用安全性高,一旦超过最大剂量服用会造成肝损伤。目前,很多复方感冒药、中成药中也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随意混用会增加药物过量风险。因此,在服药前,一定要仔细核对药物成分。

布洛芬可作为备选退烧药

大家熟知的以布洛芬为单一有效成分的退烧药包括美林、芬必得等,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和成年人。儿童服用布洛芬的日常用量为每次每公斤体重5毫克—10毫克,每6小时服一次,一天最多4次。成人常规用量为每次200—400毫克,每6—8小时服一次,一天最多4次,最大剂量为2400毫克。

虽然布洛芬退烧作用比较强,但在退烧过程中会导致人体大量出汗,因此,有脱水症状的患者要慎用。另外,布洛芬通过肾脏排泄,肾脏功能不好的患者也要谨慎使用。布洛芬还可能会诱发哮喘,有哮喘的宝宝应慎用。

持续高烧不退,可考虑交替用药

冀连梅指出,面对持续高烧不退现象,可以考虑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交替使用。由于对乙酰氨基酚最小给药时间间隔为4小时,因此,当对乙酰氨基酚用了最大剂量后两小时还无法退烧,这时只能交替使用布洛芬。两种退烧药的交替使用最小时间间隔为两小时。交替用药时,两药各自每天最多使用次数不变,即对乙酰氨基酚最多5次,布洛芬最多4次。

需要注意的是,用一种退烧药就能控制发烧时,不要交替使用两种。吃药降温的同时,也应积极配合物理降温。

【 特别提示 】

口服退烧药须多喝水

多喝水不仅可以预防脱水、协助退烧药起效,还可以减少退烧药对肝肾的损伤。吃药时多喝水是指服药期间每天喝水2—2.5升,建议分多次饮用,不要一次喝太多。服药时,一般推荐用200毫升温开水送服。

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喝水量必须特别注意。例如,浮肿病人、心衰病人、肾功能衰竭病人,喝水太多会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影响病情。这些人服药期间每天应该喝多少水,应根据病情听取医生的具体建议。

这些物理降温法也有效

物理降温简易有效,对孕妇、儿童或老人等不宜用药的人群更适用。

1.温水擦浴法。

适用于低烧。用32—34℃的温水擦拭患者皮肤,将高温传导发散。按双上肢、背部、双下肢的顺序擦拭,腋窝、肘窝、手心、腹股沟、腘窝等大血管丰富处稍用力,并延长时间,以促进散热。擦浴不要超过20分钟,避免患者着凉。

2.酒精擦浴法。

多用于40℃以上的高热患者。将75%的医用酒精兑入32—34度左右的温开水,制成浓度为25%-30%的酒精水。把纱布或柔软的毛巾用酒精水蘸湿,拧至半干,水温保持在32—34℃。在腋窝、肘窝、腘窝、腹股沟、手心处进行擦浴,避开胸前区、腹部、后颈部。擦浴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情况,如出现寒战、面色苍白、脉搏或呼吸异常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及时就医。

【 中药退热方,辨证对了才有效 】

连花清瘟只适合热证患者

提到抗疫明星药,可以说,非连花清瘟莫属。可有人用后立竿见影,有些人却无效,甚至出现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其中原因何在?

“连花清瘟整体组方偏寒凉,当热毒袭肺,出现发热或高热、咽干咽痛、舌苔黄或黄腻时,用这个药无疑是对症的,因此,对于新冠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的风热证人群可以选用。而对于风寒证患者来说,脾胃本已虚寒,如果再用苦寒药众多的连花清瘟,非但无法减轻症状,反而会加重患者的寒症,出现腹痛、腹泻、呕吐、恶心等胃肠道副作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罗大伦指出,还有些人甚至把连花清瘟当作新冠预防药,身体没出现任何症状也吃上一些。寒凉药本身就伤胃伤阳,伤伐正气,如果病毒真的来袭,又拿何抵抗?因此,大家一定要理性用药、辨证用药。

先辨证,再选药

病毒进入人体后,因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不尽相同。以下列举了大部分情况,在大家不便就医的情况下,可作为退热用药参考:

1.或从寒化

有的人阳气不足,本就容易手脚凉、怕冷,病毒进入机体后迅速从寒化,人会出现怕冷严重、鼻塞、打喷嚏、流清鼻涕、发烧等症状,这时可以按照风寒感冒的治疗思路去用药,口服感冒清热颗粒、感冒软胶囊等中成药。

2.或从热化

有的人素来火气大,那么病毒進入后会迅速化热,出现发烧、咽喉干痛、小便黄、大便干结等症状,这时可以参考风热感冒的治疗思路,口服银翘解毒丸、连花清瘟胶囊、羚翘解毒丸等清热类中成药。

罗大伦强调指出,有些患者第一天还是风寒证,第二天就变成了风热证,这说明这个病的病情变化很快,没有哪个药是可以全程吃到底的。处于风寒阶段时,我们就疏风散寒;处于风热阶段时,我们就解表清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学会及时调整用药。

3.或夹表湿

有些人感染后会出现头痛,全身酸痛乏力,这多因表里夹湿。如果同时还很怕冷,可以口服荆防颗粒。如果怕冷不明显,体温却居高不下,可以口服九味羌活丸。

4.或夹里湿

有些人感染后的不适症状主要表现在脾胃上:舌苔厚腻、没有食欲、频繁腹泻。此时可以口服藿香正气水。此药既可化风寒,又可化里湿。如果还伴有持续发烧,舌苔变黄,可加服银翘解毒丸。

5.或寒热往来

还有些阳性患者会出现一种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的症状。发热的时候只觉得热而不觉得寒,恶寒的时候只觉得冷而不觉得热。寒热两种状态不同时发作,但交替频繁。同时,还可能伴有头晕目眩、胸胁苦满、目赤等症状。此时,可以口服小柴胡颗粒和芎菊上清丸。

【 高热不退,中医外治有方法 】

用好大椎穴,可清热退烧

罗大伦讲解说,大椎穴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利用大椎穴退烧,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刮痧。在大椎穴处涂抹适量润滑油,用刮痧板从上向下单方向刮拭。如果没有刮痧板,可用汤勺、梳子背代替。没有刮痧油,可用其他润滑油代替。

2.揪痧。用拇、食、中三指揪提大椎穴处的皮肉,稍用力揪起再快速放松,反复十来次,至大椎穴处皮肤出痧为止。

巧用小儿推拿来退烧

可以用推天河水来帮助孩子退烧。

【 位置 】前臂正中,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条直线。

【 功效 】辛温解表。一般在体温不超过38.5℃时使用。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发汗散寒来烧退。

【 操作方法 】食指、中指两指并拢,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方向推,即向心脏方向推。用力要轻、速度要快、力道均匀,向前推动不要歪斜。左右手都要推。推拿频率为一分钟120—160次,推拿时长为3—5分钟,或以每次300—500次计。

猜你喜欢

连花清大椎穴退烧药
大椎穴贴敷配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刮大椎穴可辅助退烧
为什么感冒药和退烧药不能一起服用
连花清瘟用连翘
连花清瘟 需辨证使用
感冒露苗头 速按迎香、风池和大椎穴
春天咳白痰搓搓大椎穴
退烧药别和蜂蜜同服
退烧药别和蜂蜜同服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