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稳定水产养殖:基于全国渔业统计数据的分析

2023-03-13于秀娟

中国水产 2023年2期
关键词:养殖面积网箱淡水

◎文/于秀娟

本文基于对“十三五”以来《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公布数据的分析,说明了稳定水产养殖的重要性,并从保护和拓展水产养殖空间角度提出了稳定水产养殖、保障水产品有效供给的对策与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渔业发展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渔业地位不断提升。每年印发的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有渔业内容,水产养殖发展要求都有所体现。从2014年提出大力开展水产健康养殖创建活动,到2018年提出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健康养殖,再到2022年提出稳定水产养殖面积,水产养殖发展的重点、方向不断地调整和变化。在2022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宜渔则渔,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稳定水产养殖,积极发展远洋渔业,提高渔业发展质量。农业农村部在2022年8月召开的“十四五”渔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提出,养殖业是我们保供的重头,要稳定养殖水域面积、推进绿色健康养殖、促进水产种业振兴,稳步提升现有生产能力,夯实水产品供给基础。由此可见,稳定水产养殖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水产养殖对水产品供给的贡献有哪些?为什么要稳定水产养殖?稳定水产养殖的对策是什么?本文基于对“十三五”以来《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公布数据的分析,对这些问题予以说明和解答。

一、产量贡献决定了水产养殖是水产品保供的重头

《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是我国官方统计数据,其主要统计指标按照国家统计局批准执行的渔业统计调查制度进行统计,年鉴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共同编制。通过对“十三五”以来《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有关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图1 2016年~2021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及养捕产品产量构成情况

图2 2021年我国海淡水养殖产量构成情况

图3 2021年我国海淡水养殖产量构成情况(按水域分)

(一)水产养殖对水产品保供的贡献大,且淡水养殖贡献最大

我国水产品保供的渠道主要有两个,一是水产养殖,二是捕捞。2021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690.29万t,其中水产养殖产量5394.41万t、捕捞产量1295.89万t,分别占总产量的80.63%和19.37%;2016年~2021年,我国水产养殖产品与捕捞产品产量之比持续上升,分别是75:25、76:24、77:23、78:22、80:20、81:19。从2016年~2021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及养捕产品产量构成情况(见图1)可以看出,“十三五”以来我国水产品总产量持续增加,其中水产养殖产量呈上升态势、捕捞产量呈递减态势。因此,我国水产养殖产量远高于捕捞产量,且占比不断地提升,说明水产养殖是水产品保供的主渠道,对水产品保供的贡献大,是水产品保供的重头。2021年,我国海水养殖产量2211.14万t、淡水养殖产量3183.27万t,分别占水产养殖产量的40.99%和59.01%(见图2),占水产品总产量的33.05%和47.58%,说明淡水养殖产量高于海水养殖产量,对水产品保供的贡献最大。

(二)不同养殖水域和养殖方式对水产品供给的贡献有所不同,淡水池塘养殖贡献最大

从2021年我国海淡水养殖产量构成情况(按水域分,见图3)看,在海水养殖中,产量最高的是海上养殖1316.31万t,占水产养殖产量的24.40%;其次是滩涂养殖622.42万t,占11.54%;其他养殖272.41万t,占5.05%。在淡水养殖中,产量最高的是池塘2350.79万t,占水产养殖产量的43.58%、占淡水养殖产量的73.85%;之后,依次是稻渔综合种养355.69万t、水库281.71万t、湖泊80.50万t、河沟48.34万t,分别占水产养殖产量的6.69%、5.22%、1.49%和0.90%;还有其他养殖66.25万t,占养殖产量的1.23%。海水的海上、滩涂养殖产量合计1938.73万t,占水产养殖产量的35.94%、海水养殖产量的87.68%;淡水的池塘、稻渔、湖泊、水库养殖产量合计3068.69万t,占水产养殖产量的56.89%、淡水养殖产量的96.40%。因此,海水的海上、滩涂养殖和淡水的池塘、稻渔、湖泊、水库养殖对水产品供给的贡献起主导作用,尤其是淡水池塘对水产养殖产量的贡献最大。

(三)水产养殖产量保持稳步增长,海水养殖产量增幅高于淡水养殖,不同养殖水域和养殖方式产量增减不一

海水养殖产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从2016年和2021年我国海水养殖产量构成情况(按水域和养殖方式分,见图4)看,2021年,海水养殖产量比2016年增加259.83万t、增长15.45%。其中:按养殖水域分,海上、滩涂、其他水域分别增长21.05%、2.23%和24.35%;按养殖方式分,尤以深水网箱、工厂化、吊笼发展最快,2021年分别比2016年增长187.99%、73.47%和72.12%,其次是普通网箱、池塘、筏式养殖,分别增长29.18%、22.40%和12.39%,底播增殖保持相对稳定。

淡水养殖产量总体上也呈上升趋势。从2016年和2021年我国淡水养殖产量构成情况(按水域和养殖方式分,见图5)看,2021年,淡水养殖产量比2016年增加305.38万t、增长10.61%,但增幅低于海水养殖,且受到渔业提质增效、渔民增收现实需要、养殖科学技术进步和水产养殖水域环境治理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养殖水域和养殖方式产量有增有减。其中:按养殖水域分,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最为迅速,产量增加192.85万t,增长118.43%;池塘和其他水域产量略有增加,分别增长12.13%和15.82%;湖泊、水库、河沟产量大幅下降,分别减少45.52%、40.08%和15.39%,共减少150.82万t。按养殖方式分,工厂化养殖发展态势良好,增长84.53%,围栏和网箱养殖下降幅度较大,分别下降94.65%和77.01%。

图4 2016年和2021年我国海水养殖产量构成情况(按水域和养殖方式分)

图5 2016年和2021年我国淡水养殖产量构成情况(按水域和养殖方式分)

因此,“十三五”以来,我国不同养殖水域和养殖方式的产量变化情况不一。总体上,海淡水池塘养殖产量稳步增长,滩涂、底播增殖保持稳定,稻渔的快速增长有效弥补了湖泊、水库、河沟等养殖产量的下降,以深水网箱、工厂化为代表的设施养殖发展迅速,为我国今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领域及空间拓展指明了方向。

二、养殖面积下降趋势决定了必须稳定水产养殖

2016年~2021年,我国水产养殖面积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水产品稳产保供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

(一)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面积呈逐年递减态势,淡水养殖面积降幅高于海水养殖

图6 2016年~2021年我国水产养殖面积及构成情况

从2016年~2021年我国水产养殖面积及构成情况看(见图6),我国水产养殖面积由2016年的744.55万ha,减至2021年的700.94万ha,减少43.62万ha,下降5.86%。其中:海水养殖面积由2016年的209.81万ha,减至2021年的202.55万ha,减少7.26万ha,下降3.46%,但2021年比2020年的199.56万ha增加3万ha(“十三五”期间下降4.89%);淡水养殖面积由2016年的534.74万ha,减至2021年的498.39万ha,减少36.36万ha,降低6.8%,降幅高于海水养殖。

(二)不同养殖水域和养殖方式面积变化情况不一,有增有减,且幅度不一,有的还出现波动

在海水养殖方面,按水域分,海上养殖发展平稳,面积增长4.8%;滩涂养殖和其他养殖面积持续减少,分别下降13.89%和7.86%。按养殖方式分,池塘面积稳步增加,增长6.03%;普通网箱波动较大,在2018年达到最高值后,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下降,2021年有所恢复,整体下降21.54%;深水网箱、工厂化、吊笼、筏式养殖面积持续增加,分别增长284.45%、54.44%、23.57%和16.91%,尤以深水网箱增长最快,其次是工厂化养殖;底播增殖平稳发展。

在淡水养殖方面,按水域分,池塘面积先增后减,在2018年达到最高值后,连续3年下降,6年间增长6.44%;湖泊、水库、河沟面积大幅减少,分别下降27.48%、12.46%和32.95%,其中湖泊、河沟面积持续下降,水库面积先降后稳,2018年后保持相对稳定;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大幅增加,增长78.17%。按养殖方式分,网栏、网箱面积大幅度减少,分别下降97.03%和90.01%,而工厂化养殖发展较快,面积增长58.51%。

“十三五”以来水产养殖面积变化情况表明,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是有喜有忧。忧的是,我国水产养殖面积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严重影响到水产养殖稳产保供能力,水产品稳产保供形势严峻。特别是淡水养殖面积6年来持续下降,其中对水产养殖产量贡献最大的淡水池塘面积,受养殖尾水治理和退塘还耕的影响,从2018年以来开始下降,需予以重视和关注,这个空间必须想方设法稳住和保住。喜的是,水产养殖业转方式调结构效果显现,为稳定水产养殖面积、保障水产品供给生产能力打下了基础。进入“十四五”以来,水产养殖面积降幅减少,2021年养殖面积同比下降仅为0.38%;湖泊、水库、河沟经过环保督查后,养殖面积趋于稳定,为合理利用这个空间发展生态增养殖提供了保障;稻渔、工厂化和深水网箱养殖等设施养殖发展前景广阔,对水产品稳产保供的贡献率逐步提升;海水普通网箱经过综合整治升级改造后,养殖面积趋于稳定,可以继续提供稳定的生产能力。

《“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坚持把保障水产品供给作为渔业发展的第一要务。水产养殖是水产品供给的主渠道,水产养殖面积是保障水产品生产能力的基础,当前又面临着下降趋势的严峻形势,所以,必须稳定水产养殖,才能为保障水产品供给保驾护航。

三、稳定水产养殖面积,提升水产品生产能力,确保水产品有效供给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食物观”的有关论述,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渔业要食物,结合上述水产养殖产量和面积数据分析结果,切实发挥水产养殖在水产品稳产保供中的重要作用,稳定好养殖水域面积,从保护和拓展水产养殖空间角度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依法保护水产养殖空间

加快编制并发布《全国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县四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确保养殖区、限养区、禁养区划定落到实处;加快开展重要养殖水域滩涂保护制度研究,并推进制度落实,确保合法的水产养殖水域受到保护;加快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进一步完善水产养殖证制度,推进实行水产养殖许可。

(二)积极拓展养殖发展空间

在稳住池塘养殖这个基本盘、确保池塘养殖面积不出现大幅波动的同时,积极拓展有潜力的养殖发展空间,巩固完善普通网箱、滩涂、底播等传统增养殖。在养殖发展空间拓展上,建议稳步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积极推进深远海养殖、合理利用大水面发展生态渔业、加强低洼盐碱荒地渔业开发利用,大力发展工厂化、深水抗风浪网箱等设施渔业养殖,不断提高我国水产养殖现代化设施装备水平,提升养殖水域资源利用率、单位水体产出率、劳动生产率。

猜你喜欢

养殖面积网箱淡水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不简单!一口普通的淡水虾塘,他们竟能做到亩产2000多斤,获利3万多/亩
出苗量增长30%仍畅销!养殖面积、饲料容量再增!这条“网红鱼”开年拿下第一局
鲸豚趣多多之它们爱淡水
跳到海里喝淡水
1斤鲫鱼能卖10元!现鱼苗紧缺,养殖面积和产量锐减!对这条鱼,养殖户是忍痛放弃还是继续坚持?
35元/尾却还是一苗难求!台山养殖面积锐减80%,这个品种还有未来吗?
10kV配网箱变局放检测案例分析
全国首例网箱豢养江豚繁育成功
池塘小网箱养殖黄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