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023-03-12臧明艳
臧明艳
东汉末年分三国(220年—280年,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在这段战火纷飞的岁月中,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同时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曹操就是其中之一。一起来读他的《观沧海》。
观沧海
〔东汉〕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他是东汉末年的权臣,也是曹魏政权的奠基者。
190年,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崩溃,军阀四起,天下大乱。曹操先后击败吕布、袁术、袁绍等军阀,基本统一了北方。而辽西一带的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屡次骚扰边境并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毅然决定北伐乌桓,并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随后,曹操得胜回师。当部队行军到海边,途经碣石山(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北)时,他登上了高高的碣石山。在这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临过的山顶,曹操面对苍茫的大海不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诗人说,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大海的苍茫与壮阔尽收眼底。水面浩浩荡荡,山岛高高地耸立。虽然已是秋天,但岛上依然树木繁茂,百草丰美。定神细看,萧瑟秋风中的海面竟是波澜汹涌起伏。好像太阳和月亮的运行,都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银河的灿烂星光,也似乎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这大海的胸怀是多么开阔而博大啊!此番景象让我感到特别高兴,就用这首诗来表达我内心的志向吧。
这首诗充分表达了曹操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和宽广胸襟。诗人用浪漫激情的语言,既描绘出大好河山的雄伟壮丽,也以景托志,令人感到诗中深深寄托的情怀,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龟虽寿》),曹操诗歌中所洋溢着的非凡气度和振奋人心的力量,为后人带来了精神上极大的鼓舞与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