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是江苏太仓?

2023-03-12朱昌俊

党员生活·中 2023年2期
关键词:太仓港太仓跨国企业

朱昌俊

开年伊始,全国各地全力拼经济,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组团出海抢订单。在众多的海外目的地中,有一站是德国。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国内有一座县级市,德资企业总数超过450家,形成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等主导产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德企之乡”,这座县级市就是——江苏太仓。

太仓有多强?

这不禁引人发问:为什么是太仓?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太仓常住人口83万左右。2022年,太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6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超过50%,有效高新企业数量总数近1000家,涌现出了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现代物贸三大主导产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文化旅游三大特色产业加速壮大。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数百家德企的贡献。公开信息显示,从1993年第一家德企落地太仓,到2007年突破100家、2013年迎来第200家、2018年达到300家,目前太仓已经集聚了450多家德企,其中世界“隐形冠军”企业就有50多家,并且还引进了“双元制”教育,已经有超过9000名中国年轻人获得了符合德国标准的职业证书。

眾所周知,外资企业是地方招商引资的“香饽饽”,也是衡量一个地方营商环境质量的重要维度,在这方面,往往一二线城市才有绝对优势。太仓这座四线小城,到底有着怎样的“魔力”?

为什么是太仓?

太仓之所以能够在高手如云的长三角脱颖而出,成为最受德企青睐的热土,三个重要因素不可忽视。

第一是港口。太仓浏河与长江的交汇处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自古以来,太仓的漕运、海运和对外贸易就十分发达。如今,作为长江集装箱第一大港,太仓港已经开辟集装箱航线217条,2022年11月14日,太仓港的年内集装箱吞吐量已达到700万标箱,提前45天完成2021年全年的吞吐量。今天的太仓港,已名列全球百大集装箱港口第25位。

聚集太仓的德国企业,主要以精密制造为主,如汽车核心零部件就是主打产业之一。显而易见,这些产品都是远销全球市场,对交通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太仓的港口优势,正好与此精准呼应。

二是离上海近。在区位上,太仓还有一个“特殊性”——江苏省唯一一个既沿江又临沪的县级市。如果说“沿江”,拥有优良港口,满足了跨国企业对交通的需求,那么“临沪”,则解决了跨国企业对于信息的需求。

在分析太仓为何能够备受跨国企业青睐时,很多观察者都举了一个例子:1993年,德国大众汽车落户上海,作为大众汽车的供应商之一,德国的弹簧生产企业克恩-里伯斯也来到中国,计划在上海周边建厂。当时,这家企业的总裁考察了很多地方后都不满意。最后,在紧邻上海的太仓,看到当地海运堤两岸的杉树,“很像家乡的黑森林”,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个地方,于是决定在这里落户,成为当地第一家德企。而有了第一家德国企业的示范效应,随后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后来者……

仅看这个故事,太仓受到德企的青睐似乎有点偶然性。但如此多德企的聚集,其“临沪”的区位优势其实是必然性因素。

三是职业教育。很多人都知道,德国制造业发达,离不开该国成熟的职业教育支撑。而太仓成为“中国德企之乡”的背后,同样与配套的职业教育息息相关。

最初,德企把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引入太仓——即企业、学校联合开展职业教育。其中,学校负责理论知识、公共课等课程的教学,企业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用技能、技术。这在当时的中国是非常有前瞻性的,对地方政府的接受程度也是个不小的考验。

但太仓当地政府很快意识到这种职业教育对于吸引跨国企业的重要性,于是对发展“双元制”职业教育给予更多的支持和激励。

到今天,太仓政府已把双元制当作当地招商的一张特色名片,为此还每年拨出2000万元补贴双元制职业教育发展。目前,太仓已经建立了二十多个双元制培训基地,为当地企业累计培养了1万多名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如果说沿江和临沪都是“先天性”优势,那么,积极发展职业教育,重视人才的培育,以及打造与跨国企业需求高度匹配的营商环境等一系列行动,则毫无疑问是后天性努力。

“德企之乡”的启示

到目前,太仓对德合作已走过30个年头。双方的合作已从最初的经贸,逐步扩展深入到科教、人文、城市等各个领域。目前在太仓工作生活的德国友人已超3000人。德企的聚集,不仅给太仓带来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产业链,也在理念、教育、技术等各方面为太仓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如在太仓的德企辐射带动民营企业就超过300家。

对其他地方来说,县级市太仓的逆袭背后,有哪些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善于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努力做到极致,而不是盲目贪大求多。其实,很多地方都会有自己的比较优势,但是由于缺乏对自身实际情况的客观认识,或是盲目跟风,往往“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最终“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尤其是在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善于挖掘自身的比较优势,对地方发展的重要性将越来越突出。

要有开放思维,多一些包容,敢于尝试新事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很多地方还没有吸引外资的意识。太仓之所以能够源源不断接纳外资企业进驻,在当时所表现出来的开放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无论是发展新兴产业,还是“抢人”,或是区划调整,越是早行动的城市,获得的机会就越多,效果就越明显。所以,对城市发展而言,善于创新的能力、敢闯敢试的精神,永远是最珍贵的发展资源。

●摘自《决策》杂志

猜你喜欢

太仓港太仓跨国企业
安策阀门(太仓)有限公司
大型跨国企业每年逃税885亿美元
安策阀门(太仓)有限公司
这个“五一”,太仓港区不负春光
安策阀门(太仓)有限公司
从研发看企业的“走出去”与“请进来”
跨国企业组织与文化创新问题研究①
在华跨国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对员工关系的影响分析
江苏太仓元代古木船
太仓港终入上港集团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