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炼钢成绕指柔

2023-03-11闫好丽

艺术启蒙 2023年12期
关键词:绕指柔杜甫读书

闫好丽

我们都知道想要打造一把好刀,必须将生铁进行千百次锤炼淬火。西晋诗人刘琨在《重赠卢谌》诗中借用此意象说,“何意百煉钢,化为绕指柔”,谁承想千锤百炼的钢竟能成为缠绕在手指上的柔软之物呢?后世常用此典故形容文学作品必须经过锤炼才能达到炉火纯青之境,一个人想要有所成就,也必须有超乎寻常的毅力和耐心。

立志须早:少年学问要躬行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想要学有所成,必须勤奋苦读。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三年不窥园等典故,都在强调在学习这件事上必须勤奋。

唐末杜荀鹤《题弟侄书堂》说,“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少年时期努力奋斗是分内之事,千万不要荒废光阴。杜甫也说自己年轻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破万卷书,那是相当刻苦了。北宋文人李复更加夸张,他在《病目》中自述:

昔年勤细书,广博求多益。

谓经手一抄,可胜读数百。

矻矻三十年,尝废寝与食。

磨墨见砚穿,败笔如丘积。

高编连大轴,不知几万亿。

当时气血盛,未觉损目力。

今年四十六,百病乘其隙。

年轻的时候爱读书,看书极为广博,信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抄一遍胜过读百遍,三十年间废寝忘食地抄书看书,砚台都被磨穿了,写坏的毛笔像小山一样堆积,而他抄写的书更是不计其数。

由于早年太用功,四十六岁时已经百病缠身,眼睛也坏掉了。但上天没有辜负努力的人,李复二十七岁便考中进士,“一朝成名天下知”,正应了那句“读书便是随身宝,高官卿相在朝廷”。

《论语·子张》说“学而优则仕”,认为学有所成的最终目的是做官,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庸俗一点儿说,便是官居高位,位极人臣。唐朝回纥诗人坎曼尔说得最直白:“小子读书不用心,不知书中有黄金。早知书中有黄金,高照明灯念五更。”

不过,古人又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一二”,人的一生并不会一帆风顺,总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挫折,比如杜甫科举不顺,又经历了“安史之乱”,晚年颠沛流离,一辈子也没做过几天官;苏轼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少年得志,可惜仕途不顺,黄州、惠州、儋州,一贬再贬,贬到天涯海角的海南。杜甫、苏轼还有千千万万仕途不得意的古代文人,在贬谪途中,都没有向命运屈服,最终在艺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名垂千古。

博观约取: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个大文学家的诞生,光有志向和不屈不挠的意志还不行,还要博观而约取,方能厚积而薄发。《文心雕龙》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对文学艺术境界的追求与武林高手的习武有异曲同工之妙,必须遍学名家,才能独辟蹊径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如果只学某一家,往往成不了大家,比如南宋永嘉四灵,学习贾岛、姚合,风格便显得局促狭小。

朱熹的父亲朱松曾说,“必探赜六经以浚其源,历观古今以益其波,玩物化之无极以穷其变,窥古今之步趋以律其度”,想学作诗必须先探索六经以开起源,再遍览古今之诗文以助其波澜,方能穷尽古今文学之变化,掌握其法度而学习之。

这段话比较拗口,通过我们都学过的一首古诗来体会一下,就更形象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眼前的水塘出发,朱熹对读书的神妙兴味做了比喻,池塘的水为什么这样清澈?因为上游有活水不断涌入。一个人读书时,也不能只局限于某一个专业方向,而应该博览群书,眼界开阔,不能死读书,如此才能灵气充盈,永不枯竭。《观书有感·其二》云: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江边春水涨起来后,庞大的舰船在江面上像羽毛一样轻盈自在,毫不费力。自然界蕴涵的哲理与读书之理相通,知识储备到一定程度,自会引起质变,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猜你喜欢

绕指柔杜甫读书
百炼钢 绕指柔
我爱读书
Prognostic ability of inflammation-based markers in radioemboliza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正是读书好时节
百炼钢化作绕指柔 逆风者致敬逆风人 歌曲《逆风而行》创作心路历程
杜甫改诗
侠世界月报
杜甫与五柳鱼
我们一起读书吧
杜甫的维稳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