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科技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实践要求
2023-03-11王英伟
王英伟,宋 婷
(沈阳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现代化是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强劲引擎,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赢得未来的主导力量。70 多年的中国式科技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为指导,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技发展道路,使科技自主创新成为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透过中国式科技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就能够看到我国社会发展波澜壮阔的进步画卷,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科技经验。应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唯有增强科技实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能更好地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式科技现代化也为构建全球科技创新体系提供了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科技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1]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科技现代化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迈向繁荣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引擎,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得以实现的关键。我国飞速前进的科技现代化进程正以一种崭新的姿态改变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格局。
(一)科技现代化是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强劲引擎
纵观历史,现代化的发展主要是由科技的变革推动的。科技创新不断扩大着社会生产力的需求,成为改变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因而科技实力的提升,密切影响着国家现代化的进程,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变化。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2]211,“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3]664。说明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4]110这一观点的提出,将我国原有的科学理论认知付诸真正的科技现代化的实践之中。1995 年,江泽民提出了“在全国形成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热潮,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5]426的要求。2006 年,胡锦涛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6]2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7]15回顾我国70 多年的科技现代化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用好科技第一生产力,抓住机遇,才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新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其科技进步的速度和科技创新的程度,科技现代化由此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动力之源。
立足现实,科技现代化是强国利器,是建成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科技水平已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主要因素。从国内发展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复杂程度空前,任务尤为艰巨。我国不仅是工业大国,更是人口大国,要想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同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建成现代化强国,需紧握科技现代化这一杠杆,共同蓄力撬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大棋盘”。从国际环境来看,当今世界瞬息万变,我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受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影响,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点。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决定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实力,还决定了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命运。为了增强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竞争力,在世界创新竞争中赢得优势,必须依靠科技现代化实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抓住科技现代化这一有利契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审时度势走好独立自主科技创新之路的同时,积极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科技创新体系。
(二)科技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赢得未来的主导力量
第一,科技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循环系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1 世纪以来,面对工业化引发的资源枯竭、生态危机等问题日益加剧的现实,依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产业革命来化解危机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科技现代化不是引发工业领域巨大变化的单一应用,而是通过综合运用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将产业智能化与信息化有机结合,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众多领域,形成应用场景的多元化和多样化,从而发挥产业的最大动能。科技现代化成为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因此,中国式现代化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引领性作用,依靠科技现代化以创新驱动代替要素驱动,推动经济和科技的深度融合,确保经济发展提质增量。
第二,科技现代化塑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新优势。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历时性承续、跨越式发展和阶段性超越的统一。这一特殊性使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面临的挑战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彻底实现对西方传统现代化的超越,就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塑造发展的新动力和新优势,摒弃西方现代化的弊端,寻找现代化发展的新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我们能不能如期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8]说明依靠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是塑造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优势的重要途径。作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我国制造业的智能化、绿色化的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特殊时期,企业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在持续扩大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上,依靠强大的科技人才队伍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通过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加强培育科技领军人才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才能使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经济主战场中另辟蹊径,依靠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形成发展新优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拔得头筹。
第三,科技现代化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1],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直面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命题、新需求,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推动生态化与现代化、生态建设与现代化建设的协调发展,最终形成区别于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一个重大的时代命题。科技现代化为解决这一命题提供了基础之策,即通过传统科技的生态化转向,促进生态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具体实践要求,就是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置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加快社会生产方式积极向绿色化、生态化方向转型,开发的同时兼顾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管理规划;对工业化进行高效率、高效能升级的同时,建构从研发到应用再回收的有机循环;不断开发以环保为主、预防为主,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效益的生态技术;降低污染程度,加强综合治理,提升资源利用率,不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中国式科技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式科技现代化的发展之路根源于特定的历史条件,是基于具体的社会客观现实掀起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科技浪潮。“一张白纸”构成了中国式科技现代化的历史发展的起点,通过科技革命、自主创新擘画出了中国式科技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其历史进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一)中国式科技现代化的“创建发展”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科技水平低、科技资源匮乏、科技人才少、科技基础设施落后,整个科技领域宛如一片“废墟”。周恩来实事求是地指出:“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从国民党反动派手中接受了什么遗产呢?他们留给我们什么科学器材、设备和资料呢?太少了。”[9]24针对“一穷二白”的建设基础,毛泽东从辩证和发展的视角提出“穷就要革命”,而“一张白纸,正好写字”[10]44。因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把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构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进一步强调:“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11]341此后,我国开始创建科研机构,并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这一举动使大量满怀报国之心的海外学子迫切回国为祖国的科技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他们成为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奠基人或开拓者。
1953 年,基于创新科技意识的觉醒,我国更进一步将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发展、工业发展、社会发展等方面联系起来统筹规划,正式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等科技基金会,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与培训,运用科技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同年3 月,在《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我国首次提出“技术成果的商品化”问题,要求“开拓技术市场,以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12]664。这一理念的引入很大程度地促进了我国技术市场的开拓。1956 年1 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央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他指出,“知识分子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各方面生活中的重要因素”,世界科学技术巨大而迅速的进步需要全党和全国人民奋起直追,并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9]165-186的口号。同年,我国第一次设立了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组织国内科学家、技术专家600 余人制订了我国第一个长期科技发展计划,即《1956 年至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这一规划是中国式科技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技系统性规划的确立,为中国式科技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1963年,基于我国科学基础薄弱的状况,周恩来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提出:“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9]4121964 年12 月,根据毛泽东建议,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明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第一步是利用15 年时间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力争在20 世纪末,使我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目标的设想[9]439-441。“科技现代化”的提出正式拉开了中国式科技现代化进程的序幕,指明了建设科技现代化强国的发展方向。
(二)中国式科技现代化的“科技追赶”阶段
中国式科技现代化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历经十年“文革”的中断和波折,科技发展的脚步戛然而止,我国对科技的美好设想和既定目标也未能达成。这一状况直到改革开放时才被真正打破。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基础有了一定积累,基本建成独立、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国民经济体系,一系列新的科学技术部门基本建立。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此时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因此,作为世界科技革命的新加入者,我国不仅要积极主动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先进技术,更身负加快发展速度,迎头赶上,成为快速追赶者的使命。基于这一认知,邓小平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4]110等系列观点,从理论上打破了系列困扰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思想迷失,尤其是对知识分子是劳动人民一部分的定位极大调动了科研工作者的热情,为科技现代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1978 年10 月,邓小平进一步指出:“关起门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发达不起来的……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装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4]178说明科技水平的先进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发展的速度。这一系列论断充分表明我国将发展重点和核心放到了“科学技术”上,通过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学习、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充分利用我们的后发优势,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快速提高,拉开了科技追赶的序幕。1979 年10 月26 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决定以科技战线为主战场,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集中精力抓好科技进步和产品质量提高、开发尖端技术,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经济效益的转变。1988 年9 月5 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651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充分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和决定性的因素,不仅反映出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动向,也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建设的新理解和新要求,即缩小中国同发达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上的巨大差距,关键在于要缩小同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差距。中国式科技现代化发展由此掀起了新高潮,为我国加速科技现代化进程夯实了基础。
(三)中国式科技现代化的“自主创新”阶段
经过近十年的追赶,我国的科技现代化呈现良好态势,科技水平显著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科技体制机制的建设和规划不断完善。与此同时,我国面临的世界科技发展形势也十分严峻。技术革命已经引发了世界各国高科技领域内的激烈角逐,大国博弈中,高新技术发展程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面对国际科技发展新趋势和国内经济建设与改革的新要求,党和政府意识到不能再简单地以“赶超式”阶段的一味模仿来追求赶超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科技现代化必须立足基本国情,以实际情况为落脚点和出发点,形成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技术体系,加快推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步伐。面对高科技领域、核心技术难题,我国不能仅依靠“拿来主义”,而是要研发自己的核心技术,攻克核心技术难关,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来拓展中国式科技现代化的新路径。
1988 年10 月,邓小平提出“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4]657的观点。这一论断吹响了我国进军高科技领域的冲锋号,标志着我国科技工作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尽管当时我国的科技现代化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但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我国在技术引进及改造、国际技术合作及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85 年3 月13 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揭开了全面科技体制改革的序幕,有效激活了科技体制的内生动力,充分释放了科技现代化的生机活力,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科技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1995 年5 月,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必须在科技方面掌握自己的命运。我国已经具有一定的科技实力和基础,具备相当的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必须在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坚持不懈地着力提高国家的自主研究开发能力。”[5]432在此次大会上,江泽民正式提出“科教兴国”战略。2006 年1 月,胡锦涛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6]6。这一系列方针和政策充分表明科技创新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持续为中国式科技现代化发展注入动力,力求通过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
(四)中国式科技现代化的“高水平自立自强”阶段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的科技现代化进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建设环境日益复杂化,建设任务更具艰巨性。一方面,我国科技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针对我国的系列科技战也在不断打响,对高新科技企业的打压、对高端技术产业链的遏制此起彼伏,科技竞争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不仅直接关乎国家安全,更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的发展。为应对科技现代化的复杂局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放眼全球科技发展全局,不断深化对创新规律的认识,积极谋划科技现代化发展的新战略。党的十八大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13]20。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的重要方针。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1]。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说明我国已经掌握了科技发展的主动权,坚定了走自立自强建设科技现代化强国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在不断强化科技现代化战略地位的同时,党中央还深刻研判科技在国家战略部署中的机遇和挑战,制定了科技强国行动的具体规划和部署,从《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到《“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等吹响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总号角,谋求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放在能不能生存和发展的高度加以认识”[14]177。说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后,我国经济急需寻找新的突破点和增长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正是我国应对世界科技革命新挑战、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塑造发展新动能、打造竞争新优势的重大战略抉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也必将促进中国式科技现代化的创新发展。
三、中国式科技现代化的实践要求
历经70 多年的积淀,科技现代化引领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发展,改变了一味追赶的旧貌,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并跑领跑的历史性格局,开启了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崭新历程。同时,也对以科技强国建设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实践要求。
(一)坚持自主创新是中国式科技现代化的战略主线
自主创新是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民族气节,站在现代化发展的新潮头,发扬创新精神就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传统的现代演绎。党的百年奋斗史,是自力更生的发展史,也是艰苦奋斗的创新史。正是坚持自力更生,我国才能实现从一穷二白到迎头赶上;正是根植创新意识,中华民族才完成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进而向科技现代化迈进。鉴往知今,自主创新是实现中国式科技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走中国式科技现代化道路,必须将自主创新这一精神内核厚植于科技发展当中。弘扬创新精神、发扬创新实践、培育创新能力已然成为我国科技现代化建设中一项十分紧迫而重大的任务。今后的发展若走不出一条创新之路,便闯不出一条制胜之道,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就难以得到根本转变。因此,我国必须大幅度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加大自主创新能力,摆脱路径依赖、丢掉速度情节,真正把培育创新意识、布局创新举措、营造创新氛围置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全局中的核心位置。同时,要充分发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推动高新产业发展,才能真正解决人口过剩与资源不足的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打赢技术攻坚战,我国科技现代化发展路径才能从“量的积累”逐步向“质的飞跃”迈进,从而真正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二)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中国式科技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现代化本质上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实现科技现代化,更加需要科技人才的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15]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更需要一大批综合素质过硬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后盾。过硬的人才队伍是支撑科技创新强有力的基础,拥有顶尖的科技创新人才,以人才渗透创新驱动,才能在科技创新中拔得头筹。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必须加快建设科技现代化进程,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要提高以科技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思想站位。科技与人才强盛的战略资源是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标志,当代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教育的竞争。因此,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不同的创新主体应互相结合,在创新链的不同环节中找准自身定位,共同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同时,应给予现有人才充分的自由创新空间,鼓励支持创新举措。将创新意识培养融入教育,注重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培育科技知识扎实的人才队伍,引导广大科学技术人才将自身的科学追求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来。另一方面,建立完善有利于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健全人才的招引机制,做好科技人才的选拔与聘任;把住考评关口,制定出科学、公正、合理的考评制度和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在尊重科技人员劳动创造价值的前提下,通过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良好的法律制度和市场环境,以更高的起点,培育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相结合,代表国家前沿科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人才队伍,推进建设现代化科技强国的坚实步伐。
(三)构建全球科技创新体系是中国式科技现代化的全球视野
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各国更应该加强科技开放与合作。科技现代化所取得的系列伟大成就不仅提升了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还重塑了世界的科技版图。为进一步促进国际科技创新的交流与合作,我国有必要基于全球视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构建全球科技创新体系进行规划,主动肩负大国责任,积极融入和主动布局全球创新网络,为全球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一,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相统一,不断加大政府间科技合作的力度,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订科技合作协定,积极引进国际高层创业人才来中国创业创新。其二,深入国际科技创新交流。在积极落实“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计划的同时注重加强人文科技交流,共同聚焦技术难题,共迎科技创新过程中出现的挑战。其三,不断加强科学技术的创新网络化、全球化态势。进一步将合作研究与网络化相结合,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促进我国与关键国家地区的双向技术转移转化使用载体的多元化和形式的多样化,提升科技创新合作方式的系统化和协同性,不断夯实国际合作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