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能源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构想
2023-03-11孙翔
孙 翔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究总院,山东 济南 250031)
0 引 言
科技创新始终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生产力提升的关键要素。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这充分体现了我党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核心地位的坚定决心,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观大势、谋全局、抓根本,有效化解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确保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历史使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彰显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为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作出了战略擎画。
科技创新是当前各主要国家战略竞争和博弈的主战场。能源是攸关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领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要求加快推进能源革命,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关键在科技。国有大型能源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必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集聚力量瞄准关键共性、基础原创性、“卡脖子”技术等领域,加快科技攻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坚持技术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统一,进一步健全完善新型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因此建立新型科技创新体系成为国有能源企业必须要深入思考研究的问题。
1 国有能源企业科创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固化
在互联网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整合全球智慧服务于企业是所有国有企业面临的重大难题。目前,国有企业体制相对固化,特别是国有能源企业创新无法出圈,沿革了过去的管理模式,创新方法,没有与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国际国内新生态体系进行结合,无法有效的吸收引入全球最先进的技术成果及管理经验,制约了国有能源企业科技创新的速度与宽度,也限制了多领域多学科的融合创新发展。
1.2 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一是开展的科技项目有效突破关键技术占有率不高,仍然是以解决现场技术问题为主的技术研究及应用。二是核心知识产权占有率不高,多数研究只重视现场转化应用,对于依托项目研发形成的技术成果知识产权,以我为主的布局申请和保护意识不强,对于核心技术的自主掌控能力不足。三是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科技项目主要依靠外部产学研合作单位研发,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自主推广转化的难度大,总体上对于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控能力仍然不强,后续持续研发改进成效不明显。四是标准贡献指数低,重要标准领域影响力不足,企业对标准的理解及重视程度差距较大[1]。
1.3 创新人才队伍相对缺乏
一是科技创新人才总量不足。国有企业R&D 人员数量与世界一流企业有较大差距,且真正从事科技创新研发工作人员占比较低[2]。二是科技人才配置不合理。人员的需求上更偏向于应用型的技术人员。对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方面的高端人才的引进不够重视。三是引育留机制不完善。受国企人才体制机制牵绊,及户籍、地域等限制因素影响,企业引育机制不具有竞争力。
2 央企创新体系经验做法
2.1 中国中车
中国中车集团坚持“国家需要至上、行业发展至上”原则,坚持自主创新、开放创新和协同创新,建立与完善适应国际化发展需要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由技术驱动产品研发。集团设有多个研究院,并配备经济研究顾问、战略研究顾问,以中车研究院、国家级研发机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主干,以海外研发中心、省部级研发机构、省部级企业技术中心、产学研联盟等各级各类机构为支点,构建了以“开放、协同、一体化、全球布局”为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了相对完善、覆盖技术创新工作全过程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保障充足的资金、物质投入和满足要求的创新人才,建立了内部非常强大的研发创新体系。
2.2 宝武集团
宝武集团是内部与外部创新体系相结合搭建完整创新体系的典型。将“整合、共享、协同”列为研发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加大研发投入、提高配置效率,提升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并加快转化为中国宝武的核心竞争力。宝武集团跟很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工程研究中心,跟国家自然基金委合作,跟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同时,内部建立了先进的创新治理结果,董事长、总经理、创新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一套完整的创新组织体系。并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推行员工持股、共享机制等改革举措,逐步形成基于要素产权的相关激励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才在创新创效中的积极性。
2.3 三峡集团
一是构建“首席创新官”负责制的创新组织结构,以创新经理为抓手,把集团的资源与各分子公司的需求打通,把集团的需求与外部的资源打通,形成形成高效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二是整合科学技术研究院、二级企业研发机构、集团与二级企业科技创新部等相关部门为中央研究院,实施“联合研究屋”机制,打通三峡集团研发端与业务端、集团与产业公司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三是三峡集团将学研合作资源整合的视角拓展到更具专业能力的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灵活采用委托研发、联合研发、共建实体或产学研创新联盟形式,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更具规模的价值创造。
3 建设新型科技创新体系的构想
山东能源集团作为国际化大型能源企业,如何在变化莫测的复杂形势中逆势而上、破局制胜,在勇担“一个保障、两个优化”主体责任中承压奋进、勇毅笃行,亟待依靠建设新型科技创新体系破局谋篇。目前,山东能源集团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绿色低碳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纵深突破的关键时期,山东能源集团提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发展和安全,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构建“大平台、大合作、大项目、大投入、大产出”五位一体的原创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构建能源企业新型科技创新体系。
3.1 加强系统谋划,科学制定科技创新制度体系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能源集团科技创新发展重大战略谋划,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组织开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原创性重大课题研究,结合能源集团发展实际,改革重大规章制度,明确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任务和实施举措,全面优化完善能源集团科技创新体系。一是在能源集团科技创新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在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布局与组织实施层面,建立健全能源集团部门间“权责清晰、决策精准、管理规范、执行高效”的分工落实机制,加强统筹协作,形成部门共同研究解决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制约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等顺利实施的新格局。二是按照“对标接轨、放管结合、分级管理”的原则,构建以“山能集团、二级公司、三级单位为主体”的三级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三是聚焦重点板块、瞄准关键问题,根据战略性、紧迫性、可行性安排部署科研项目,深入推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改革,建立“统一组织、统一申报、统一审查、分级下达、分级管理”的“三统两分”科技项目组织体系。四是健全多元化科技投入政策。设立科技资金,扩宽筹集范围,明确使用范围。加大研发投入,重点投向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鼓励权属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对开展研究卓有成效的单位,给予必要资金支持。同时,加强科技创新成果管理和人才培养力度。五是建立重大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制度,坚持“以需定榜”与“唯贤选帅”相统一,不拘一格择优遴选优秀创新团队,汇聚全社会各具优势的科研力量,加快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与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研项目过程管理和考核问责,压实项目决策、管理和实施各个环节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运用市场机制,加强对科技成果的评价筛选和推广应用。
3.2 统筹发展安全,聚力攻关关键核心技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能源集团来讲,必须掌握更多独门绝技,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完善原创技术研发机制。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作用,超前谋划重大技术攻关方向,分级分类构建能源集团重大战略性科研项目储备库。创新实施重大项目组织形式,推行研发经费包干制、信用承诺制,持续发挥制度优越性,破除一切壁垒,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集团各产业“卡脖子”技术难题,带动能源集团全产业链条高质量发展。实施重大专项攻关行动,在深地资源开采、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超前布局一批自有核心技术。二是加强传统产业技术领跑发展。围绕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技术难题,持续开展科研攻关;结合黄河流域生态建设,大力推广充填开采技术,打造行业领先的智能化绿色生态矿山。推进煤基高端化学品研发,拓展提升已有技术优势,开展煤气化、煤液化技术研发,按照油化联产思路,平时多产高端化学品、提高经济效益,战时多产油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三是攻破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坚持高点定位,突出智慧智能,做大煤机装备再制造产业。打造新材料增长极,开展高端化工新材料,玻纤复合材料、光电晶体材料等先进功能材料技术研发,孵化一批“链主”企业。围绕山东海洋强省战略,结合渤中海上风电项目,开展海上风电工程技术研发,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海上风电装备技术方案和开发模式。四是开展低碳前沿技术研发储备。结合双碳目标任务,在可再生能源制绿氢、燃料电池/电解系统集成、新型储能技术研发等方面,储备一批前沿基础技术,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探索CO2资源化利用新路径。
3.3 聚焦战略部署,打造高端研发平台体系
创新平台是优质创新资源的聚集地,是实现产学研紧密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建立健全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以及省级、能源集团相关创新平台为骨干、梯次衔接的能源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一是抓研发平台“高端建设”。联合优势科研院所在重大灾害防治、智能高效开采、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鼓励各单位积极设立研发机构,壮大科技创新载体。按照“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引育”战略定位,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山能科创园,着力打造总部科创基地、国家级平台实验基地,技术研发中心、产学研联合创新中心,形成“两基地两中心”总体布局,加快培育科技创新策源地、成果转化孵化地、赋能发展新高地。二是抓研发平台“分级管理”。按照“分级管理、统分结合、责任明确”原则,强化研发平台顶层设计、优化整合、分类施策管控,优化创新资源要素配置,统筹建立研发平台分级管理体系,着力培育一批专业特色鲜明、研发实力强劲、创新成效突出、高度契合产业发展的高端研发平台。充分发挥头雁效应,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面提高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创新能力和运营水平。
3.4 完善合作机制,深化提升产学研融合体系
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一体化发展,是衔接研发与企业活动、弥合技术与产业鸿沟的重要路径。一是加强产学研用顶层设计。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产学研创新链等资源,加快构建能源集团及所属企业牵头、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打造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实现原创技术快速供给。建立与高校、科研院所常态化对接合作机制。二是加强产学研用机制创新。突破高校、学科、专业界限,采取“揭榜挂帅、赛马制、组团式新型项目”组织形式,积极探索技术经理人机制,面向全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遴选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原创技术快速供给。加快推进与高校共建的联合创新研究院、产业研究院建设,积极谋划与山东大学共建未来技术学院的组建方案,尽早实现新型研发机构运行见效。三是加强产学研用开放共享。合作设立联合基金,以“共建、共管、共享”为原则,联合开展应用基础研究、重大技术攻关、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促进“产学研金服用”各类资源要素有效集聚和优化配置,全面实现资源、成果和智力共享,助推现有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统筹协调发展。
3.5 多措并举激励,大力推进科技成果应用转化
科技成果多、转化率不高,是限制能源集团创新发展“加速跑”的现实问题。一是完善成果培育产出机制。围绕煤炭、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关键技术领域,统筹布局一批核心高价值专利。在关键领域,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培育一批引领行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成果。通过原始创新、协同创新、平台孵化,形成能源集团重大成果梯次接续布局。二是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完善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标准体系,构建创新驱动有标引领、转型升级有标支撑的工作体系[3]。立足科研成果实际实用实效,建立促进能源集团科技创新的激励分配机制,促进成果转化推广、产业化应用,切实以技术带动产业提质增效。鼓励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示范应用。三是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增加知识价值的分配方式,用好股权、分红、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享等中长期激励工具。建立收益共享、风险共担激励机制,与项目紧密“捆绑”,实现创效收益最大化。支持各单位通过自行投资、合作转化、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形式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允许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盈利后提取一定比例,实施净收益分红和项目跟投[ 4]。
3.6 筑牢创新基层,加强科研人才引育留集聚力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健全科研人员薪酬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创造性、积极性。一是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树立开放性人才理念,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遴选和邀请国内外行业知名专家,建设技术策源地高端专家智库,提升能源集团产业发展战略研判、原创性引领性研发布局的智力支撑能力。培养打造创新型、技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队伍,实施知识更新、技能提升计划,培养一批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二是深入实施创新团队品牌培育计划。以国家、省级研发平台为载体,依托重大项目、重大基地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着眼未来,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担纲领衔者挖掘,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采用柔性引进、成建制引进、定向猎取等方式,吸收一批支撑新兴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和研发团队。三是深入实施创新人才保障服务工程。优化人才创业创新环境,健全完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引育机制,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制度,营造高层次人才“引用育留”良好环境,对领军人才实行人才梯队、科研条件、管理机制配套的特殊政策,推动更多“千里马”在创新创业赛场上竞相奔腾,打造形成科技创新雁阵团队。
4 结语及展望
构建新型科技创新体系是山东能源集团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支撑,山东能源从体制机制、平台搭建、人才引育、重大攻关多个方面进行了体系改革,有效破除了制约创新发展的瓶颈问题,为山东省省属国有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做法和路径方案。山东能源集团作为传统能源企业,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谋求转型发展,发挥山东省国有骨干企业引领示范作用,为促进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