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廊

2023-03-11张盼盼

家居廊 2023年3期
关键词:隐士餐厅空间

张盼盼

碑亭巷62号集合店

城市庭阁 MOU建筑工社

本项目位于南京长江路与碑亭巷的交叉路口,这里汇集了厚重的历史文脉和城市烟火气。户外品牌ABC CAMPING COUNTRY和失物招领×三十六鸥生活方式提案店选址于此,并与国立美术陈列馆隔街相望。

MOU建筑公社操刀的空间设计改造采取了低干预的策略,与外部街道融为一体,向城市传递出善意。一层面向街道一侧退让内部空间,外立面沿用原建筑的石材作为表皮,将门头高度降低和从内部外延的砖形成一段檐廊,除了日常的户外咖啡休闲,欢迎任何人的停留休息、纳凉或避雨。入口右侧两柱之间置入贯穿内外的“亭”,“亭”的功能用于咖啡操作,对外一侧则更亲近于街道和行人。一层地坪使用混凝土砖块铺贴覆盖在原始水泥地面上,一直延伸至室外,凸起的部分成为长凳和展台。设计师将连接上下层的楼梯空腔、二层开放与私密的弧形半围合空间分别抽象为方庭和曲庭。方庭连接起上下两层空间,同时也连接起两种生活方式。在游走的时候透过方庭和曲庭,我们可以从不同方向上的洞口偷窥到空间中的信息,身体的节奏是被眼睛所带动的。二层东侧的学校建筑几乎逼近窗边,分散了内部的注意力,设计者通过建构新的表皮语言,形成一整排洞口阵列,让两者之间保持着暧昧的距离感。在充分享受择物的同时能感受到“游园”般的乐趣。

北京奥森别墅改造

衔古筑新 KiKi建筑设计事务所

KiKi建筑设计事务所在北京完成了一所融合“传统与现代”的住宅,它将屋主的古典收藏爱好,与符合当代居住习惯的设计理念相结合,通过重新规划和调整房子的结构、动线、材质、光影,兼容并蓄的展现了生活中的“仪式感”与“包容性”,以及空间与陈设之间的平衡关系。

整个住宅涵盖了前后庭院、地下一层及地上三层空间。步入玄关,建筑师通过改变房屋结构,营造出“天井”的概念。玄关上方原本的洗手间区域被移除,制造出一个五米的挑空,将二楼的光线直接引向一楼。同时,通往厅堂的一侧,采用黑框玻璃推拉门,作为一个“过渡介质”,开启即将到来的“深色厅堂”—— 它的形式源于中国传统建筑里的“中堂”。倚墙而设的金丝楠木条案、书画作品与旁边斜放的软榻相融,虽有古意却不拘谨。与厅堂相邻的餐厅,拥有来自茶室、厨房的双面采光,更加敞亮。一层深处,与庭院相连的玻璃屋,是主人最喜爱的茶室。它由铝板顶面与玻璃隔断构成,强调留白、悬浮与延伸感。室内的布局,空灵且飘渺,室外的植物景观,在白色围墙的映衬下,如同屏风画卷般,可观四季之美。

住宅中的楼梯厅,结合上、下动线,将共计四层的空间有序串连。悬浮踏步、一片式扶手、丝丝条纹的造型墙,营造出温暖的包裹感。光线被周围的材质“软化”,影子也变得温柔起来,为通往书房、卧室等更私人化的休息区,铺陈出沉静温馨的氛围。值得一提的是,原本难以利用的尖顶阁楼,如今被改造成了可以冥想、抚琴、品香的小型休息室。借助倾斜的房梁结构与白色风格,表达纯粹、纯净的精神世界。

江上隐餐厅

江声灯影里的水墨东方 朗荷STUDIO

两千年前的云梦之水在历史纹理的冲刷中,积就了江汉内陆三角洲的诞生。武汉,这座依水而生的丰沛之地从此有了“江城”的美誉,亦成为传统文人伶仃漂泊后的归隐之地。在工业文明不断革新的当代,古老的、意韵深厚的隐士文化仍未被遗忘。结合武汉特有的地理位置和餐厅的概念定位,专为江城食客打造的“江上隐”成为“隐士餐饮文化”的超然践行。设计师马先锋,以诗学之美为空间设计注入灵感。

几乎没有额外造型的外立面和大面积平铺的白紧扣餐厅定位的隐逸感。围绕餐厅林立的树木蓬勃向上,巨大的树冠投下绿荫和清凉。胡桃木色的推拉门,弱化了餐厅入口的存在感,沿建筑半山腰开口的狭长玻璃窗,使得光线进入空间的渠道十分有限。

餐厅由主理人的老茶室改建,设计师以隐士的草堂为原点,将客流动线和服务动线自然地嵌合其中。空间内部功能分区明确,并且从元代画家吴镇作品的题词中提取灵感,以诗词为主题,特别设立八间包房。力求古色古香的风格还原,设计师以拆房老木料作为空间内饰的主要素材,不仅如此,暗色調的砂壁成为空间顶部和墙面的主要装饰,包间隔断的宣纸门、席间使用的氧化发黑的紫铜茶具、朦胧阴翳的漆器,都反复强调着事物的幽玄之美。

悬挂在包间内的水墨画作及题字,由画家根据餐厅的空间精神专门创作,象征着哲学中的虚实。围绕中国传统隐士文化和餐饮的结合,伴随室内外空间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在虚实的哲思中,这家餐厅正上演着人们心中的“江湖”和“隐逸”。

猜你喜欢

隐士餐厅空间
TARENTUM萄木餐厅
LUNAR餐厅
空间是什么?
城里的怪餐厅
隐士塞尚的十八封信:我每天都在进步 尽管百般艰辛
创享空间
寻访竹林隐士
隐士的文艺范儿
“秀色可餐”的虚拟餐厅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