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德育渗透
2023-03-11贺正军
贺正军
(甘肃省永登县连城镇初级中学,甘肃永登 730300)
一、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素质培养
要全面推进数学素质教育,就必须站在现代人的高度,以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待数学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形式多样地开展数学教学。
(一)更新教学观念,以现代的眼光看待数学素质教育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片面追求高分、升学率,忽视思维、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教学形式。今天,在世界倡导知识经济、我国极力推行素质教育的潮流中,数学教学又重新走上了正轨,回到全面发展的道路中来。在教学中,我们要一改过去以分数论英雄的思想,树立终身教育观念以及使受教育者“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观念和教育个性化、民主化、科学化、国际化的观念,以现代的眼光去看待数学教育,从现代意义上理解数学教育。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传统的数学教学是从属于传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其把人培养成了工具。然而,现代数学教学则以人为起点和目的,即“起点是学生,落点也是学生”。这样,现代数学教育就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它更全面、更准确、更有效地展示我国素质教育的实质。
(二)优化教学过程,形式多样地开展数学素质教育
数学家华罗庚曾把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数学知识传授、忽视知识、结论所产生的思维过程的教学现象,形象地比喻成“只把现成饭拿上桌,而没有做饭的过程”。所以现代数学教学必须优化教学的过程,形式多样地开展教学活动。
1.优化教学形式,活跃学生思维。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探索、发现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着眼于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促成学生积极思维,使“静”态的书本知识内化到“动”态的数学思维中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把直观感知、形成抽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指导运用这三部分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数学过程。如此,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想知道其中的奥妙,从而也就都有兴趣学习了。
2.强化数学教学的目的性,有效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把“用与学”“玩与练”“说与思”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运用知识,以达到教学的目的。采用寓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练习形式,既能有效地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提炼数学原型,促进数学教学。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在教学中,就得还原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使问题生活化、具体化、形象化,且富有数理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情趣,引发学生情思,使数学的抽象性与学生认识的直观性、形象性接轨。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分析生活的良好习惯,又能使学生对生活产生激情,还能把抽象的数学具体化、直观化,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好数学。
4.创设教学情境,运用数学的美感进行教学。数学知识的抽象化使大部分学生望而却步。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挖掘数学的形式美,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教育情境中,运用数学美感进行教学,就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与其建立和谐友爱的关系,使他们倍感教师的关心,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同时,我们要不断地向学生揭示数学的美,利用数学美感去感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例如,让学生领略自然数和优美图形的序列美;领略加、减、乘、除可以相互转化的和谐美;领略数学概念、性质、法则精辟的叙述,公式、定理简明的表达和解题方法的巧妙所给人的简洁美,甚至黄金分割0.618 的神奇美等。这些美感教学往往可以拴住学生的心,提高学习效率。
(三)着重学生智力素质的提高
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要长知识,增长智力,更重要的是提高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思想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精湛的教学艺术,使学生的智力素质得到提高。教师应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巧妙设疑,启发引导,使学生能身临其境,亲自发现问题,探求新知,使智力素质得到提高。教师还应注意学生的认知过程,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促进其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快速发展,有目的地进行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的训练,帮助学生发展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还须把学习数学的方式方法有计划地逐步教给学生,让他们善于质疑问难,学会科学地思考问题,逐步学会通过列举、归纳,认识问题的方法,使其智力素质得到提高。
(四)着重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数学课堂教学只有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他们的情感,发展他们的个性,锻炼他们的意识,才能克服不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从而达到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素质教育强调的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向上的、正向的心理体验和情感意志。教师应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唤醒他们的情感意志,创设心理体验活动,促使学生在外力的驱使下被数学学科的内容所吸引,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态度和情感意志,自觉地刻苦学习,在主观心理体验上享受数学的乐趣。
(五)着重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
数学内容中有着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只要我们真正树立起教书育人的观点,就能有机地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教学全过程,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得到提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见缝插针,适时渗透,抓住每一个教育时机,适时向学生渗透时政观点、“三观教育”等。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或树立的,它需要长期的实践,反复不断地认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持之以恒,守正创新,进行不断地渗透教化。
二、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教育
(一)挖掘教材,充实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创新机会
在数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背景联系起来,特别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这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创造内容与空间,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又能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让学生广泛接触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供创新的机会。
(二)优化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求异性。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出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师生共同商讨,各抒己见,激发起学生个体的能动性,挖掘出潜藏在个体内的创新力量,发散学生的求异思维,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关系去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和方法。只有这样,学生的个人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释放出来,创新思维才能像火山一样喷发而出。
教师要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思维创新习惯。数学是一门思维的体操,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注入式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创造活动不但没有帮助,反而阻碍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坚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些思考机会与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和动手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愉悦。为了满足这种需要,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改进,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激疑—猜测—验证—运用模式;创设问题情境—确定问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反思评价等教学模式效果很好。另外,活动教学、游戏教学、发现教学、竞赛教学都是常用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的实施使得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了对知识的再创造活动,这种学习过程极好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是热爱学习、渴望探索、追求新知。贪玩、找乐、怕拘束是儿童的天性。针对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在数学练习和辅导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方式,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要善于诱导,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在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对话、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无拘无束的空间,让他们在思维空间中纵横千里,乐此不疲,乐在其中。
(三)改进评价方式方法,引入创新机制
评价不仅在于评价对知识理解是否正确,更在于评价的创新机制,使其产生激励效应,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创新思维空间。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单一的分数评价,使评价形式向多维评价形式转变,评价模式应是全面评价与分项考核相结合,评价的内容应将单纯的知识评价扩大到学习能力、兴趣、方法及创新能力,评价的空间应由课内扩大到课外。
三、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德育教育渗透
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学时教师要依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自然进行渗透,力求将德育内容和知识传授融为一体。
(一)借助史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数学史的光辉成就,尤其是数学史之最。如魏晋期间数学家刘徽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改进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提出了“割圆术”,求出了圆周率π=3.1416 的结果;提出了重差术;精心选编了九个测量问题。这些成就的创造性、复杂性和代表性,都在当时为西方所瞩目。南北朝的祖冲之对圆周率数值精确推算至小数点后七位,对于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个重大贡献。还有南宋杰出的数学家杨辉的“杨辉三角”等等。教学时如果教师能将这些内容自然渗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情趣,还能产生巨大的内驱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进一步培植数学教育思想和方法,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积极性。
(二)以丰富的数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数学教学应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使学生体悟到数学中充满着辩证法。如“正与反”“动与静”“特殊与一般”“有限与无限”“整体与局部”“常量与变量”等等。教师可以通过函数的概念和点的轨迹阐述运动和变化的观点;通过极限的运算,使学生从有限进入无限,认识量变到质变;通过数与形,常量与变量,曲线与方程间的相互转化,使学生认识对立统一的观点;从“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换元法”,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方法来源于自然法则又应用于实践。
(三)通过数学的广泛应用,激励学生为建设社会主义学好数学的热情
据统计1969—1981 年间颁发的13 个诺贝尔经济学奖中,就有7 项成果借助现代的数学理论。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发展的广阔背景,让学生知道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较量都与数学教育改革的浪潮有密切的关联。如就战争而言,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机械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物理战争,海湾战争则是数学大战,多国部队的组成、战略物资的运输与分配、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等许多方面都离不开数学科学成就。可见数学在现代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多么重要。在数学教学适当引入这些例子能激励学生学好数学。
(四)展示数学美、激发求知好奇,培养高尚审美情操
数学的美妙之处在于能从千变万化中探索出规律。教学时,教师只要结合教材内容,挖掘教材的数学美,渗透数学美,就能改变学生对数学枯燥无味的成见。如果将许多奇思巧妙、多种解法、趣味问题穿插在讲课中,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精辟透彻的分析、灵动巧妙的启示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改变传统教学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有意识、自然地对学生进行美的渗透,让学生在学数学的同时也欣赏迷人的数学,实现思维过程与审美过程的统一,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还能培养学生的高尚审美情操,体现“以美启真,以美启智”。
(五)通过数学问题的深化,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通过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顽强意志品质以及解题后反思习惯的形成,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制力,培养其意志的果断性。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发生、探索和发展过程,可以使其形成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学和学习的深化形成推理意识,对培养正直、诚实、不轻率、盲从的道德品质;形成尊重真理的习惯和严肃认真的生活态度;勤奋、刻苦、勇敢、机智、顽强精神和严肃、认真、踏实、细微、团结协作、遵纪守法的良好作风有其独特的功能,这正是数学教育的文化价值所在,也是人格教育作为数学教育目的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