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策略研究
2023-03-10陈诗玫
陈诗玫
(福建省营造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3)
造价管理在建设工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工程总造价出现超出预算的现象[1]。为此,文章从建筑项目建设发展的现实角度出发,重点分析建设项目成本超预算的成因,以此为参照依据,提出并设计加强项目成本预算控制的有效手段与措施。
1 控制策略
1.1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偏差调控
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出现偏差时,通常对其调控有两种方法:一是将重点放在重要线路上的工作任务,以实现成本的有针对性地调整,将非重要线路上的其他子目的利润用来弥补实际费用超支,然后通过改变总体的目标成本结构,使总的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之内[4]。二是要对工程造价和进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控制,必须在能够有效地确定差别阶段的建设费用提高的前提下,对发生偏离节点的邻近节点进行规划费用调整,实现对工程造价的调节。此外,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采用其他有效的方法进行纠错。具体而言,针对预算偏差的调控可按照下述内容进行。
首先,如果偏差值与工程整体的进度偏差比较小,则可以视为不需要特别处理的正常偏差[5]。
其次,如果造成费用超支的原因是管理技术和操作人员的技术不够好,那么就必须进行管理模式的调整,从高效率、高技能人才中抽调,以提高特定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最后,基于工程特点,市场环境多变,劳动力的输入量不稳定,有时会出现劳务用工短缺、短时间内难以保障工程进度、材料和机械费用的大幅增长,这些都是造价控制中难以预料的问题,并且由于业主的价格限制,很难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善[6]。针对这一问题只能够通过调整预算成本的方法使其与项目实际相符。
1.2 基于成本动因的工程造价预算编制
在运用成本动因分析的结果来编制费用预算时,必须明确企业的成本预算是以作业为依据的。首先,对工程建设项目的人工、材料、其他直接费用的成本概算、机械使用、项目管理费用的预算,依据以往的经验,按照一定比例分摊人工、材料和其他直接费用,得到各工程的费用概算。采用人工、材料、其他直接成本和成本动因的多元线性回归公式,对工程成本和成本进行综合分析。采用线性回归公式计算出的土建工程造价,可以作为工程造价的控制指标。在编制各工程项目的费用预算时,应当考虑到一些降低费用的措施,并在不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和工程质量的情况下,减少工程项目的主要费用动因数[7]。由此得出了各个生产基地的费用预算。而每个作业中心的费用预算则是由各个二级作业的费用预算总和组成,其程序为:
第一步,确定各作业成本动因数量。根据工程实际资料,综合各种工艺条件和实际情况,合理地减少了影响施工费用的主要因素,从而使控制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第二步,确定成本动因系数。该参数的计算公式为:
上述计算公式中,λ代表成本动因系数,P代表作业成本,l代表成本动因量合计。
第三步,确定各项作业成本预算。将二级作业成本预算汇总得到成本预算结果,其公式为:
上述计算公式中,φ代表二级作业成本预算,m代表成本动因数量。根据上述计算公式进一步推算得出作业中心成本预算为:
上述计算公式中,R代表作业中心成本预算。在了解了基于成本动因的费用预算的基本原则后,对工程造价预算进行编制,要求有关专家和财务部门的合作,依据以往的建筑工程资料,综合各种技术条件和实际情况,合理地减少影响土建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使其达到更高的控制标准,进而对实际费用进行更好地控制,得出成本动因的数量和动因系数[8]。根据造价预算的编制,可以参考其它工程中心的造价预算。通过对各个作业中心的费用预算进行累加,得出具体性项目的总费用预算,并将其与回归公式所得出的费用预算进行对比,从而可以对该项目的造价进行精确地计量。
1.3 具体成本预算控制措施实施
实行以成本动因为基础的费用预算管理,必须对各部门之间的职责进行清晰地界定。通过这种方式,分工清晰的组织结构,更有利于对成本预算的传递、对预算的监控,从而更好地理解成本预算控制的内容和策略。由于成本动因的存在,项目经理、财务人员、施工人员以及相关人员都要参与到成本预算中,而不仅仅是财务部门。有关成本动因资料的搜集与传输,则需要项目部与财务部共同努力,以达到成本预算的目的。同时,目前建筑工程中项目部与财务部之间的数据、信息传递仍采用人工传递,速度较慢,且易出错。因此,在结合上述成本动因实现对造价成本控制时,就必须要构建一种新的成本信息管理体系,而要使成本预算更为准确,必须使用大量的成本动因信息,从而加大成本预算的执行。在控制过程中,实行以成本动因为基础的预算控制。
2 实证分析
为了实现对建筑项目造价的科学化与规范化管理,避免建筑工程出现造价超预算现象,需要在正式施工前,对工程本身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设计工程项目造价重组和优化方案,结合具体情况,对项目的造价支出进行统计、改造。依据分项项目预算,逐个梳理造价预算的影响因子,再按照工作分解结构和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对造价控制体系进行重构,使项目造价预算控制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2.1 工程项目基本概况,如表1。
表1 建筑工程项目基本概况
2.2 项目部分投资概况
综合对该项目的分析后发现,此建筑工程属于一个综合性较强、规模较大的工程,不仅施工任务繁重,整体质量与进度控制难度也相对较高。为确保在预期工期范围内完成项目施工,设计如下所示的项目投资预算方案,见表2。
表2 建筑工程项目投资预算
2.3 预算控制效果
对该项目的预算进行分解,并设计项目预算控制流程,见图1、图2。
图1 预算项目分解
图2 预算控制流程
为确保预算控制后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设计预算执行方案,见图3。
图3 项目预算执行方案
统计该项目竣工后的实际造价支出,对比项目施工是否存在超预算现象。见表3。
表3 项目预算控制效果
结合上述得出的控制效果进一步对该项目施工可能存在的超预算的情况进行分析:
(1)工程的造价编制工作存在不合理现象:基于建筑业宏观发展角度分析,部分建筑工程项目在实施中,由于过分强调经济效益而忽视了预算管理,在项目预算阶段对项目的了解不够透彻,造成了编制的造价预算与项目实施的需求差距较大的问题[2]。在部分招标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预算编制工作不到位,致使施工单位未能中标,从而在无形中影响了建设单位的发展收益。
(2)工程设计变更次数较多增加造价成本:设计变更直接关系到整个建设项目的建设进度,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的规模过大、次数过多,将会使整个项目潜在支出成本呈现上升趋势,从而造成项目造价的超预算[3]。根据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现状,对建筑项目设计变更造成的潜在成本增加现象进行描述:①在项目建设设计阶段,若参与方之间未能及时进行有效的沟通,会出现对施工图认知方面的差异,导致设计图纸出现不科学、不合理、与施工实际情况不匹配等问题,从而增设项目设计成本;②在编制预算时,预算人员对项目建设中出现的设计变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造成了项目成本超支的情况。
4 结语
通过上述研究,得到几个方面的结论:
(1)根据表3项目预算控制效果可知,所有项目的实际造价支出均在预算范围内,说明设计的预算控制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良好,可以避免项目实施出现造价超预算的问题。
(2)建筑项目成本预算是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项目预算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建筑项目的预算管理,对整个项目的成本和费用进行合理的控制,只有落实此项工作,才能满足建筑行业的长远持续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