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情况调查与分析
2023-03-10杨连元张春妹王琳
杨连元 张春妹 王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要坚持规划先行、质量第一。要把规划执行好、落实好,把蓝图变为实景,使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千年古都又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经过几年的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以下简称“城市副中心”)的城市框架全面拉开,朝着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高速迈进。
为了解居民对城市副中心目前建设成效的感知、未来建设的关注与期待,北京市通州区统计局于2022年3月组织开展了城市副中心建设评价调查,访问了600名在本地区居住3年以上18-80岁的常住居民。依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以下简称“核心区”)常住人口数约占通州区全域常住人口总数的63.5%,并根据抽取社区(村)实际调查情况,“核心区”调查382名居民,155平方公里以外范围内(以下简称“拓展区”)调查218名居民。
调查显示,91.5%的居民对近五年城市副中心建设成效满意,绿色低碳成为城市副中心最鲜明的发展基调,环境美好、生活宜居且出行便捷是更多人的共识,快速轨道交通建设、公园和绿地增加成为群众感知度最高的基础设施建设。
一、城市副中心建设如火如荼,绿色发展深入人心
(一)超九成居民满意城市副中心建设成效
调查数据显示,52%的居民对近五年城市副中心建设成效表示非常满意,39.5%的居民表示比较满意,7.9%的居民表示一般,0.3%的居民表示不太满意,0.3%的居民表示不满意,满意度达91.5%(满意度,即选择“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被访居民占比加和)。
(二)绿色低碳成为最鲜明的发展基调
调查数据显示,居民对城市副中心的印象描述中,排名前三的是“绿色低碳、行政服务和安全宜居”,分别有56%、49.5%和45.7%的居民认同。此外“文明和谐”和“经济繁荣”的认同率也较高,分别有39.5%和37.2%,这说明城市副中心在“绿色低碳”“行政服务”“安全宜居”“文明和谐”“经济繁荣”方面建设成效凸显,给居民留下了深刻印象(见图1)。
近年来,通州区环保职能部门加大整合联动,城市副中心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公众生态意识有所增强。通州区统计局2021年12月开展的通州区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93.3%的被访居民肯定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91.5%的被访居民表示整体生态环境有所好转,近七成被访居民参加过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可见,居民绿色生活理念初步形成,生态保护意识有所提高,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底色日益凸显,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得到大力推广。
图1 居民对城市副中心的印象
图2 城市副中心建设对居民工作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
(三)环境美好、生活宜居且出行便捷是更多人的共识
调查数据显示,城市副中心建设对居民工作生活产生的影响中,最明显的积极影响是“生态环境更加美好”,有61.5%的居民认同,其次是“居住状况得到改善”和“交通出行更加便捷”,分别有44.7%和43.7%的居民认同(见图2)。这说明“一带、一轴、两环、一心”的绿色空间格局效果初现,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以及加快建设骨干路网等工作及服务成效明显,对居民工作和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比环境、住房和交通而言,仍存在一些方面对居民的积极影响有待增强,如体育健身的便利度、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以及就业机会的增加等。过去几年虽然政府在这些方面持续加大建设和服务投入,但与居民日益增长的高标准需求相比仍显不足,居民对投入建设和服务成效的感知较弱。
对比不同年龄阶段居民数据发现,城市副中心建设对18—30岁居民最大的积极影响是“居住状况得到改善”,该年龄段居民多属于无购房人群,租房者居多,近几年通州区不断推进职住平衡,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房、人才租赁住房等政策性住房供给,通过相关政策和服务改善住房环境,全力推进“住有所居”,对该年龄段人群影响较大。对31—80岁居民最大的积极影响均是“生态环境更加美好”,这再一次印证了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已经越来越被认可。
二、各项工作多点开花,九大亮点彰显成效
(一)快速轨道交通成为群众感知度最高的基础设施建设
调查数据显示,在城市副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83.2%的居民认为“地铁八通线南延、七号线东延建设,一号线与八通线贯通运行”方面的成效最明显;其次是“多条快速公路、城乡道路、跨河桥梁完成升级改造”方面的成效,有47.8%的居民认同。
对比“核心区”“拓展区”居民调查数据发现,“核心区”居民对“地铁八通线南延、七号线东延建设,一号线与八通线贯通运行”和“广渠路东延地下道路建成通车”方面的成效认同率明显高于“拓展区”认同率,说明地铁的建设和广渠路东延的通车为“核心区”居民的出行提供了更多便利。调查显示,“拓展区”居民表示迫切希望轨道交通向南延伸,建议增加公交线路,使得交通互联互通更加紧密。
(二)美丽乡村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
调查数据显示,在城市副中心的区域协同发展方面,有54.5%的居民认同“深入实施‘公厕革命’,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明显”方面的成效;其次是44.3%的居民认同“新老城区融合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棚户区改造启动”方面的成效;33.3%的居民认同“‘一村一品’助力乡村振兴,果村芹菜、柏庄生菜、孔庄食用菌、沙古堆大樱桃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的成效;30.5%的居民认同“京津冀协同发展更加深化(包括交通一体化、产业合作、政务服务区域通办、教育医疗养老优质资源延伸等)”的成效;29.7%的居民认同“300余条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方面的成效。
“拓展区”居民对“深入实施‘公厕革命’,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明显”和“‘一村一品’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的成效认同率明显高于“核心区”居民,这两项工作实施区域主要在“拓展区”,该区域的居民感受更深、更认同,说明工作成效明显;“核心区”居民对“新老城区融合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棚户区改造启动”方面的成效认同率明显高于“拓展区”居民,说明该项工作给“核心区”居民带来的成效更明显,获得该区域居民更高的认同。
(三)环球主题公园及特色小镇建设的区域带动作用明显
调查数据显示,72.8%的居民认为在城市副中心的经济文化建设方面“环球主题公园一期开园,与特色小镇文旅产业联动发展态势初显”的成效最明显;60.3%的居民认为“大运河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设,大运河(通州段)全线旅游通航”的成效明显;50.8%的居民认为“运河商务区、张家湾设计小镇等产业园区加快建设,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的成效明显。可见,近年来城市副中心文旅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文旅产业联动发展,充分彰显城市副中心作为全球旅游目的地的现代都市风范。
(四)各类森林公园建设及大气和水体治理方面效果明显
在城市副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方面,74%的居民认为“建成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东郊森林公园等绿地,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方面的成效最明显;59.8%的居民认为“PM2.5浓度明显下降,空气质量创历史最好水平”方面的成效明显;50.8%的居民认为“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全部完成,水生态环境大幅改善”方面的成效明显。“拓展区”居民对“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全部完成,水生态环境大幅改善”成效明显的认同率远高于“核心区”居民,说明对黑臭水体治理改善成效对该区域居民影响更大。近五年,通州区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53条段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全部完成,实现滨水贯通、水岸共治,水生态环境大幅改善。
(五)生活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服务两个“关键小事”成效明显
调查数据显示,在城市副中心的城市治理方面,居民认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明显,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有所提升”方面的成效最明显,有70.8%的居民认同;其次是45.7%的居民认为“‘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及时回应解决居民诉求”的成效明显;45%的居民认为“推进‘疏整促’专项行动”的成效明显;43.3%的居民认为“建设大运河景观带等一批景观照明工程”方面的成效明显。近五年,通州区坚持精治共治智治,强力推进“疏整促”专项行动,拆除违法建设4210万平方米,回应解决市民诉求64万余件,抓好两个“关键小事”,物业“三率”(业委会组建率、物业服务覆盖率、党的组织覆盖率)均超过90%,城市治理更加精细、更加智慧,百姓的幸福感明显增强。
根据2021年7月通州区统计局开展的通州区城乡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及现状调查结果,垃圾分类工作满意度为90.9%,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持“非常满意”态度的比例由33.2%大幅提升为61.8%,从2020年5月1日北京实施垃圾分类新规至今,通州区积极部署、精准服务,居民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逐步养成自觉分类、绿色生活的习惯,垃圾分类实效稳步提升。
(六)优质医疗及教育资源的引入有效提升了区域吸引力
在城市副中心的教育医疗方面,居民认为成效明显排名前几位的多为医疗方面,认同最多的是“友谊医院(一期)、北大人民医院通州院区全面建成”使用方面,有68.2%的居民认为成效最明显,尤其是“拓展区”居民对此感受更加深刻,有74.3%的居民认为此项的成效更加明显。“拓展区”居民相对同级别医院选择性少,对友谊医院(一期)及北大人民医院通州院区的需求程度更高。同时,也有46.5%的居民认为“学前教育普惠率有所提高,义务教育学位明显增加”方面的成效明显。近年来,城市副中心诊疗水平的快速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持续引进,使得医疗、教育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民生福祉显著提升。
(七)弱有所扶、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民生工作扎实推进
调查数据显示,在城市副中心的民生保障方面,居民认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升,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方面的成效最明显,有53.3%的居民认同;48.7%的居民认同“建成多家养老机构及养老驿站,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方面的成效;43%的居民认同“各类政策性住房有所增加,全力推进住有所居”方面的成效。可见,相关政策效果初现,城市副中心全力向弱有众扶、老有颐养、住有宜居的更高保障水平迈进。
(八)织密生活性服务业网点与缓解停车难等措施获认可
在城市副中心的便利公正方面,认为成效明显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生活性服务业网点实现全覆盖”“停车难问题得以缓解”及“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方面,认同率分别为55.5%、50%及45.5%。城市副中心通过进一步织密便民商业服务网络,精准补建基本便民商业网点并助力网点数字化转型,基本便民商业服务功能社区服务水平提升;建成多个公共停车场,老百姓最关注的生活难题得到缓解,切实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同时增设咨询电话席位,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建设,全区公共法律服务需求和接待能力明显提升。
(九)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让居民更有安全感
调查数据显示,在城市副中心的安全稳定方面,67.8%的居民认为“疫情防控管理”等方面的成效最明显;其次是“小区门禁和监控”及“雪亮工程”建设方面的成效,分别有38.3%、34.3%的居民认可。
2022年一季度通州区群众安全感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受访居民对全区社会治安年度总体状况给予了肯定。其中,70.7%的受访者表示“安全”,24.4%表示“比较安全”。
三、问题导向弥补短板,精准施策仍需发力
(一)产业结构尚待优化,产业空间功能仍需整合
调查结果显示,过去五年,在城市副中心的经济建设方面,虽然认为“运河商务区、张家湾设计小镇等产业园区加快建设,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成效明显的居民占50.8%,产业提质升级效果初现,但值得注意的是,“三峡集团等一批央、市属企事业单位落户,优质要素加速集聚”成效明显的认同率不高,当前副中心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经济总量小、企业规模以中小微为主的特点不容忽视,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产业生态尚待进一步完善。主要问题有三方面:一是产业基础和产业用地资源不匹配。宋庄镇有艺术家资源及与之相关联的设计产业,但缺乏设计产业用地;张家湾镇设计产业基础薄弱,且没有相关创作资源,但存在大量产业用地,产业用地资源尚待整合。二是产业和交通资源不匹配。台湖演艺小镇剧场硬件完善,演出反响良好,却缺乏通往中心城区的地铁,交通便利度不高;梨园镇地铁线路便利,但缺乏文化旅游衍生的产业布局,产业与交通缺乏联动协同。三是文化旅游点状分散分布,缺乏旅游线路和品牌的整合。环球主题公园、运河文化带、宋庄镇、台湖镇及张家湾古镇等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但整体空间分布较为分散,交通连接尚待畅通,未形成整体旅游品牌。
(二)就业需求尚待满足,技能水平仍需提高
据调查结果,在城市副中心民生保障领域,40.3%的居民认同“就业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城乡劳动力就业新增明显”,而对居民工作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中,只有3.7%的居民认同“就业机会不断增多”,就业空间仍需拓宽,岗位需求尚待满足。调查发现,部分居民表示希望可以进一步引进符合通州发展定位的企业,增加就业工作岗位,提高就业率。近年来,随着深入开展“疏整促”专项行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村镇内落后产能大规模调整退出,与农村劳动力技能相匹配的就近就业岗位大幅减少;环球主题公园等重大项目虽然释放了大量岗位,但本地劳动力技能水平与岗位要求不吻合,岗位稳定性较差,离职率较高,符合本地劳动力需求的就业空间较少。
(三)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城市精细治理仍需加强
近五年,虽然城市副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水平持续提升,但是依然存在短板和差距。例如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居民提到市区公交需要进一步融合,轨道交通及站点微中心规划建设需要深化等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依然很大,尤其是部分居民反映,城市副中心南部乡镇没有轨道交通覆盖,部分公路公交线路少且间隔时间长,出行困难问题亟需解决。
在城市副中心城市治理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3.5%的居民认为“实施架空线入地工程,城市宜居品质得到改善”的成效明显,认同“建成社区议事厅和楼门院治理市级示范点”成效明显的居民仅占比8.7%,城市精细化管理仍需加强,现代化治理水平需进一步提升;“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和“首个社区级家园中心投入使用”的认同率分别为29%和25.8%,智慧惠民工程知晓度仍有待提高,让“精治智治”更贴近百姓生活,更好地服务群众智慧生活,通过深化疏解、强化治理、优化提升,促使城市颜值与内涵得到不断提高。
(四)民生领域存在短板,资源均衡仍需深化
例如,相比医疗领域,居民对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认同率较低,认为“引入北京学校、皇城根小学、首师大附中等优质教育资源”和“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等多所高校通州校区投入建设”成效明显的居民占比均不足30%,可见要持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教育等公共服务承载力,让广大群众共享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成果,不断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建议
(一)借鉴经验,利用后发优势优化产业布局
要继续利用后发优势做好产业布局,把握首都产业发展优势和京津冀产业一体化发展规律,细化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三大主导功能,在城市副中心及周边地区形成创新、活力、开放的产业新格局,扭转当前产业经济体量小、区域内有城无业的局面。建议根据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深化产业研究,构建核心产业强劲、拓展产业清晰、辐射产业适度、健康有序的产业生态体系。一是创新工作模式。充分利用市区企业闲置资源,采取合资、合作、引进等多种方式打造文化艺术园区、数字产业园区、高端商务园区等不同特色定位的产业园区,使闲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产业集群。二是充分发挥优势。结合市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形成以科研、咨询、信息技术为拓展产业的集聚区。围绕运河商务区、城市副中心站枢纽区为聚集地,以市属国企总部为基础,重点引入新兴科技创新类企业。三是发掘文旅资源。围绕环球主题公园、宋庄艺术园区、运河文化带等资源,建设以主题公园、文化艺术创作为核心产业,以休闲娱乐、体验式服务为拓展产业,以影视服务、制作为辐射产业的集聚区,同时要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品牌。
(二)精准匹配,稳定就业有力保障民生福祉
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最大程度满足就业需求。一是拓宽岗位供给。引进符合通州定位的企业提供劳动岗位,拓展灵活就业渠道,继续开发公共服务类岗位及公益性就业岗位,扩大托底安置困难就业群体的就业规模。二是针对性开展技能培训。开展专项技能提升培训,提升本地劳动力就业能力,通过点对点、一对一帮扶,多措并举,实施动态跟踪,落实精细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三是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通过把岗位送到群众手中,为企业招工和群众求职牵线搭桥,促成招工用工的精准对接,在切实做好“稳就业保就业”相关工作的同时,缓解企业招工难问题。
(三)聚焦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群众“七有”(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五性”(便利性、宜居性、多样性、公正性、安全性)需求,多领域提升社会事业建设水平、多层次健全民生保障体系、多举措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一是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合理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比例,积极引入优质学校,促进优质基础教育设施在各组团均衡分布。建设规模适度、体系完善、布局得当、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体系,形成众多配套完善的综合性片区。二是不断提升民生服务水平。持续推进教育、医疗、体育、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引进市级优质资源,改造优化本地资源,不断加大对医护人员和教师培育力度,全面提升医院诊疗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民生服务。全面提升民生福祉,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使人们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四)持续投入,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从调查结果来看,居民对过去五年基础设施建设认可度最高的是交通方面的投入和成效,而在居民提出的相关意见建议中,交通的不断完善仍然是关注重点,说明交通方面的建设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与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短板,因此要持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一是注重轨道交通建设。要发展大容量、高效率的轨道交通网络,推进城市副中心至周边区域尤其是南部四个乡镇的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形成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和城市轨道协调高效融合的轨道交通网。二是加强地面交通建设。优化公交线路和站点布局,建设对外交通的新通道,疏解过境交通,分流货运。对标国际一流城市,构建内通外达的路网结构,畅通出行道路,加密街区路网密度,提升道路微循环。
■ 穿花蛱蝶|张涵/摄
(五)精耕细作,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城市副中心在社会治理方面要符合首都北京这座超大城市治理的一般规律和要求,同时要探索适应区域特征的基层社会治理思路和途径。对标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城市副中心质量”,高质量推进城市治理,从精细化、法治化和社会化三个层面大幅提升解决群众诉求、整治城市秩序、保障城市运行的能力和水平。可以通过“坚持党建引领、推动重心下移、强化科技赋能”,探索构建“一核多元、融合共治”城市治理体系,进一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通过“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众参与、凝聚合力、多元共治、跨界联盟”的治理架构及其运行模式,在基层开展“1+X”社区治理服务模式,“1”是指党的领导,“X”是指社会多元力量参与,引导多方力量,持续参与社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