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背景下的环境监测与保护策略研究

2023-03-10武戊良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2期
关键词:环境污染排放量环境监测

武戊良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天水 741020)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各个国家都开始倡导低碳经济模式,环境监测和保护是促使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相关部门逐步调研,掌握低碳经济发展的需求,制定完善的环境监测和保护方案,提升各项工作的效果和水平,为我国低碳经济的良好建设和发展夯实基础。

1 低碳经济发展特点

低碳经济属于具有全球性质的革命,主要支撑部分是各类低碳技术,行动方针是低碳理念,其中低碳技术并非某种单一技术,而是能够促使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的新能源技术、煤炭资源高效化利用技术和二氧化碳捕捉控制技术等,涉及化工行业、电力行业、冶金行业和交通行业,同时建筑节能生产、循环经济发展、节能材料的开发利用和发电节能减排等也是低碳经济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总而言之,发展低碳经济能够提升各类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利用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有效进行环境的保护。

2 低碳背景下的环境监测措施

2.1 完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

为提升环境监测的效果,相关部门应在低碳背景下不断完善相关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和机制,利用现代化技术提升环境监测工作的水平。如图1所示。

图1 环境监测技术体系

2.1.1 构建技术理论体系

在低碳背景下的环境监测过程中,应构建较为完善的技术理论体系,合理进行环境监测技术概念和框架的界定,为各项技术的有效应用提供保障,明确监测技术的内容和研究对象,阐述技术的应用方法和手段,制定技术路线,例如:完善低碳背景下环境监测的技术理论体系,重点设置我国环境应急监测、地下水和电磁辐射监测、光污染监测等技术路线,为各项监测技术的良好应用提供保障。

2.1.2 构建预警技术体系

为确保在低碳背景下有效进行环境监测,应重点构建完善的预警技术体系,采用现代化的预警技术及时发现环境破坏和污染等问题,为有效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保障。首先,建立在线监测系统,在环境监测的点位设置水体、大气等常规项目在线监测传感器,用各类传感器采集现场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等各类数据信息,实时进行生态环境和大气环境的监测;其次,在环境监测预警系统中设置不同预警的阈值,一旦碳污染物排放量、污水排放量或是其他环境破坏问题的数据值达到预警值,就要及时快速发送预警信息,使相关部门能够准确地对环境进行分析,快速发现环境污染情况;最后,在环境监测预警系统中采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利用现代化技术有效完成相关的环境监测预警工作,使相关部门能够科学合理地对环境问题进行监测分析,进一步提升整体监测工作的效果。

2.1.3 构建设施技术体系

由于环境监测工作复杂而繁琐,若缺乏较为完善且优化的基础设施,将会导致整体监测工作的水平难以提升,因此,相关部门应按照低碳背景下的环境监测发展需求,构建完善的设施技术体系,引进现代化的环境监测设备、技术和软硬件设施等,通过各类设施改善环境监测工作的现状,促使工作效率的提升。

2.2 完善环境监测的流程

低碳背景下的环境监测工作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相关流程,以流程规范和程序规范提升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如图2所示:

图2 环境监测流程

2.2.1 明确环境监测的内容和对象

低碳背景下,为了能够提升环境监测工作的效果,应重点明确监测工作的内容和对象。首先,所选择的监测对象需要具备代表性,按国家标准设定监测采样的频率,从而采集到能够代表当地区域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的数据信息,同时,环境监测内容需要具备完整性,应对当地的区域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全面监测,为监测工作的良好开展提供保障;其次,在设定环境监测对象的过程中,应以环境介质和监测对象为基础,明确环境监测要素,例如:水环境监测对象设置期间,要明确水质监测、水生物监测和水沉积物监测的内容,在空气环境监测期间,要设置气液相监测内容和固相监测内容,生态环境压力监测的过程中设置压力监测内容,以免在环境监测工作过程中出现问题;最后,要严格设定环境监测指标,准确设置环境监测过程中的物理学、生物学、化学、毒理学和生态学等指标,为提升环境监测工作的全面性夯实基础[1]。

2.2.2 完善环境监测程序

虽然环境监测工作能够为低碳背景下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准确依据,但是如果工作程序不良,会导致整体的环境监测效果降低,因此,建议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环境监测的程序。首先,相关人员要在环境监测现场进行周密调查,全面收集各类资料,了解不同时间段当地区域生态环境的季节变化、地形地貌变化和气象变化,以及污染源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和自然环境情况等,收集气候数据、地形地貌数据和地理位置数据;其次,按照前期调查的结果,明确环境监测项目。依据我国的生态环境指标和相关标准,结合监测地区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和污染源情况,在明确监测工作项目后开展采样和测试工作,利用数理统计技术进行数据处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并及时汇总上报。

2.2.3 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

由于环境监测工作具有复杂性和繁琐性的特点,如果工作中的技术方案不完善或是不科学,将难以提升环境监测的水平,因此,建议相关部门积极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提升工作的质量水平。积极建设环境监测台站,完善基础设施,明确监测场地的位置和监测频率,引进现代化的3S技术、卫星技术等进行环境的全面监测分析,同时采用污染源检测技术、污染物排放检测技术、环境破坏问题检测技术等,为监测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例如:采用3S技术、卫星技术和污染检测技术等,对当地钢铁化工产业的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同时,构建遥感系统和远程监测系统,对区域的生态环境、流域和大气环流情况等进行系统化检测分析,直观反映区域的环境污染现状和能源损耗现状,为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助力[2]。

3 低碳背景下的环境保护措施

3.1 开发环境保护的模式

低碳背景下为促使环境保护工作的良好开展,应重点开发环保的工作模式和体系,积极进行低碳城市和建筑的建设、引导人们形成低碳生活的理念,引进现代化的节能环保技术,为有效进行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3.1.1 建设低碳城市

低碳城市建设的目的在于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能源和资源的使用量,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能够满足低碳发展需求。首先,对于城市居民集中活动的地区,由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度大、能源的消耗量高,因此,应制定完善的用地布局和建筑布局方案,按照具体情况,开发能源集中供给项目、能源二次利用项目、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等,降低碳的排放量,预防环境污染的问题。与此同时,还需针对当地区域不同产业的情况制定集中布局方案、环保装置方案、各类资源和能源的回收利用方案,鼓励各个产业进行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采用现代化的节能环保生产设施降低污染物和碳的排放量,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其次,积极推广和实施低碳城市建设的战略措施,制定关于城市建筑工程、工业生产等低碳环保的标准规范,建筑施工和工业生产都必须按照相关标准规范执行工作,不可出现污染物排放量或是碳排放量过高的问题,通过有效的约束方式达到低碳城市建设的目的[3]。

3.1.2 积极采用先进的绿色技术

近年来,在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行各业开始涌现出现代化的绿色技术,为低碳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因此,在低碳背景下的环境保护过程中应重点采用先进的绿色技术。首先,采用清洁能源技术(如图3所示),在城市中为各行各业积极建设太阳能、风能等发电设备,使各行各业都能积极利用清洁能源,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这不仅可以避免能源消耗问题,还能通过清洁能源预防碳和污染物的排放;其次,积极推广绿色建筑材料和节水、节能技术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低碳城市的良好发展,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图3 太阳能发电设施的建设

3.1.3 倡导绿色生活理念

据了解,城市和城镇居民生活过程中,能源消费量在26%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量在30%左右,因此,为了在低碳背景下有效进行环境保护,应重点引导城市居民养成良好的绿色生活习惯,形成正确的绿色生活理念。首先,倡导绿色消费的模式,引导城市居民降低能源产品的消费量,购买节能减排和环保类型的产品,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社会的消费风气,提升环境保护的效果;其次,倡导城市居民采用绿色公共交通出行的方式,减少私家车出行的频率,降低私家车尾气的排放量,从而降低碳的排放量,有效预防由于碳排放量过高而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4]。

3.2 制定环保治理的机制

低碳背景下的环境保护工作中,不仅需要积极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理念,还需重点强化环保治理的力度,通过有效的治理措施遏制环境污染和碳排放的行为,从而提升低碳背景下的环保工作水平。

3.2.1 完善环境监管模式

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重点制定完善的环境监管模式,通过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淘汰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杜绝发生资源和能源浪费的问题,降低碳的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等问题。首先,提高环境监管工作的频率,按照当地区域的环境污染现状和碳排放现状,将不同地区划分为不同等级的环境监管区域,对于环境污染问题和碳排放问题严重的区域,要组建专门的监督管理组织机构,要求监管机构的人员要全面且深入地对区域内环境污染问题和碳排放问题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快速有效解决和应对问题,从而提升环保监管的工作效果;其次,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制度,明确监管部门的工作要求和职责,所有人员必须按照工作制度执行任务,及时快速了解当地区域的环境污染现状,例如:在环境保护监管制度中要求监管组织机构对当地区域不同产业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排放量进行全面监督管理,一旦发现PM2.5超标,要立即进行处理,以免影响环境保护的效果[5]。

3.2.2 完善法律法规

由于目前我国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缺少能够对环境污染主体和碳排放量过高主体进行有效惩治的规定,难以全面遏制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因此,建议相关部门根据具体的情况,不断完善和优化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首先,在法律法规中明确提出不同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低碳环保的标准要求,设定关于不同污染物和碳元素排放的浓度标准,按照不同的浓度标准提出不同的惩治措施,使环境保护部门能够依照完善的法律法规对相关企业进行惩治;其次,适当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的惩罚力度,增加企业碳污染行为和环境污染行为的成本,提高法律的震慑性,企业面临高成本的惩治措施时,便能积极自主地引进节能环保的生产设施和技术,自觉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6]。

3.2.3 制定优惠政策

最后,制定关于企业生产经营期间低碳环保生产的优惠政策,为不同企业设定不同的政策,对于能够积极进行节能生产和低碳环保生产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企业低碳生产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建议相关部门在法律法规中明确企业生产强度的限定标准,主要因为二氧化碳排放量超出了绿化吸收量,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此情况下,进行企业生产强度的限制,能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轻环境的压力,所以在法律法规中,应针对不同产业设定生产强度限定标准,为有效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提供保障[7]。

3.2.4 加强环境监测和保护的融合

由于低碳背景下的环境监测工作主要是对城市不同地区的环境污染情况和碳排放情况进行监测分析,能够全面反映出当地区域的碳排放问题和城市污染问题,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如果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境监测工作缺乏联系,将会导致环保工作无章可循、无据可依,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将环境监测和保护工作融合。首先,要求环境监测部门实时、定向进行监测结果的汇报,定期与环境保护部门共享环境质量监测的数据信息和环境污染预警信息,使环保部门能够全面了解环境污染和碳污染问题的原因,以此为基础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方案;其次,环境保护部门向环境监测部门动态性反馈环保工作的成果,环境监测部门对环保工作成果进行检验和检测,例如:在环境保护过程中,按照环境监测的结果对环境污染企业和碳排放量过高的企业依法进行惩治,企业对生产模式和经营模式进行整改后,环境监测部门对其环保成果进行监测和分析,一旦发现企业在整改之后依然存在环境污染和碳排放量过高的问题,将数据信息发送给环保部门,环保部门将进一步进行环境保护管理。如表1所示,将环境监测和保护工作有机融合后,某地区的碳污染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率有所降低,证明两种工作相互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是提升低碳背景下环保工作效果、环境监测效果的重要基础保障[8]。

表1 环境监测和环保融合前后的问题发生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低碳背景下进行环境监测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是促使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城市建设的基础保障,因此在低碳背景下,我国相关部门应重点完善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模式,健全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和工作流程,完善环境保护工作的措施,开发环保模式和环保治理机制,确保环境监测和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猜你喜欢

环境污染排放量环境监测
天然气输配系统甲烷排放量化方法
黑龙江省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研究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全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
——《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第Ⅱ部分)
江苏省火力发电机组二氧化碳排放量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