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站场加热炉设备能效对标方法
2023-03-10陈浩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陆丰油田作业区
陈浩(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陆丰油田作业区)
随着国内陆上油田和海上油田的不断开发,相应环节的能耗监测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油气集输和处理系统中,加热炉作为主要的热能提供设备,其能耗占总能耗的80%~90%,因此对加热炉进行能耗分析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1-3]。能效对标管理最早由美国施乐公司提出,用于寻找目标企业和标杆企业之间的差距,以降低企业能耗标准[4-5]。目前,诸多学者针对能效对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张校千[6]从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两方面考量了地面集输系统的能耗情况,并给出了节能措施;马中山等[7]从宏观角度分析了注水、集输和机采等系统的能耗水平;程博[8]从电力组网和余热回收两方面对发电组的节能潜力进行挖掘。以上研究对于能效对标方法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但多侧重相关理论研究,方法的普适性较差,无法推广到其余站场或区块。基于此,从多角度分析影响加热炉能效的因素,确定指标限值和标杆值,研究权重计算方法,对节能后的能效进行预测和评价,针对不合格指标提出增效措施,为提高加热炉热效率和节约油气燃料消耗提供理论依据。
1 加热炉能效指标体系建立
遵循全面性、独立性、过程性和类比性的原则,建立加热炉能效指标体系。目前,油气站场常用的加热炉多为水套炉,将水作为传热载体,原油和伴生气在燃烧器中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加热盘管在炉中传导散热,完成原油加热。根据加热炉的供热方式、热传导方式和散热特点,应用能量黑箱模型,进行热量平衡分析,进而完成加热炉能效指标体系见图1。
图1 加热炉能效指标体系Fig.1 Energy efficiency index system of heating furnace
目标层有加热炉热效率,该指标是综合指标,体现加热炉输出热量与输入热量的比例,可用正平衡法或反平衡法计算;准则层按照加热炉的结构分为基本部分、热损失部分、传热部分和燃烧部分;指标层是对准则层的进一步细化,具体细化为多项评价指标。
图1 中指标层的评价指标较多,在现实监测中不可能全部监测,根据GB/T 31453—2015《油田生产系统节能监测规范》中的要求,选择排烟温度、过剩空气系数、炉体外表面温度、排烟热损失、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和表面散热损失作为能效对标的指标因素。
2 能效对标方法
2.1 标杆值确定
对于标杆值,应选择国内外企业、行业的先进值或同一区块不同时期的最佳值作为标杆值,但由于国内能效对标工作开展较晚,还没有形成可用的数据库资源,因此参照GB/T 31453—2015 的要求确定标杆值,有评价值的认定评价值为标杆值,无评价值的认定限定值为标杆值,加热炉节能监测项目与指标见表1。
表1 加热炉节能监测项目与指标Tab.1 Energy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items and indicators of heating furnace MW
此外,排烟热损失、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和表面散热损失等三项指标均为反向标杆值,即值越小越优异。在同类样本中,对三类数据分别从大到小排序,当平均值大于60%以上的样本值时,以略小于60%对应的样本值为标杆值;当平均值小于或等于60%的样本时,以平均值为标杆值。最终确定排烟热损失、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和表面散热损失等三项指标的标杆值分别为11%、5%和2.5%。
2.2 指标权重计算
在指标权重的计算中,采用主、客观协调的综合权重计算方法,其中主观赋权采用层次分析法[9],客观赋权采用熵权法[10],通过博弈论组合赋权[11]使两种赋权方法之间的偏差最小,得到综合权重。设有L种赋权方法,指标因素n,则任一基本权重表示为ωk={ω1,ω2,…,ωn},则L个基本权重的线性组合w为:
式中:βk为组合系数。通过对式(1)进行求解,得到最优组合系数:
式中:ωg为第g种方法得到的权重。
2.3 指标值预测
能效对标的最终目的是进行追标和达标,但设备参数调整后是否达到预定要求,其节能措施是否有效,还需要引入一个指标预测方法。在此,采用综合评价系数f衡量各工艺参数指标对设备性能和能耗的影响,公式如下:
式中:测试值与标杆值的相对差值可以体现两者的偏差率,与对应的综合权重相乘,可反映指标对能效的综合影响。
3 实例分析
3.1 基础数据
以某海上油田的15 台加热炉数据为例进行分析,其中测试要求应满足以下几点。
现场条件须在满足测试标准及测试方案要求后方可进行;全部测试项目必须同步测试,在线仪器仪表精度满足标准要求且在检定周期内;测试应在加热炉运行工况稳定后进行,其主要运行参数波动在±10%以内;每次监测持续时间不应少于1 h;加热炉烟气测试要求在加热炉最后一级尾部受热面后1 m 以内的烟道上;炉体外表面温度取顶、右、左、前、后等五个方面的平均值;在测试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导致测试无法正常进行,应及时更换设备重新进行测试。加热炉测试结果见表2。
由于测试的15 台加热炉的额定容量均在1.25~2.00 MW 之间,对照表1 的标杆值可知,有2 台加热炉的排烟温度超过标杆值,有半数的加热炉过剩空气系数超标,排烟热损失和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也有多台加热炉不合格,最终导致诸多加热炉的热效率未达到节能评价值。
3.2 参数优化
结合相关专家意见得到层次分析法的权重大小为0.431 4、0.252 1(0.252 1)、0.032 2(0.032 2)、0.009 9,主观赋权法得到的影响加热炉能耗的排序为:排烟温度、过剩空气系数(炉体外表面温度)、排烟热损失(不完全燃烧热损失)、表面散热损失。
将表2 中的数据代入Matlab 中进行熵权赋值,权重大小为0.120 9、0.189 5、0.1065、0.075 2、0.214 3、0.293 6,客观赋权法得到的影响加热炉能耗的排序为:表面散热损失、不完全燃烧热损失、过剩空气系数、排烟温度、炉体外表面温度、排烟热损失。综上所述,可见两种赋权方法的结果完全不同,故需采用博弈论调和,代入公式(2),得到综合权重大小为0.312 9、0.214 5、0.145 2、0.043 8,0.156 7,0.126 9,最终排烟温度对能耗的影响最大,其次为过剩空气系数和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表2 加热炉测试结果Tab.2 Test results of heating furnace
将上述计算结果代入公式(3)中计算f,并与加热炉的实测热效率进行对比,加热炉热效率与综合评价系数的变化规律见图2。可见,热效率与综合评价系数的走势几乎一致,但仍存在一定偏差,这可能与样本数据较少,权重计算结果不准确以及选取的指标因素不完整有关。
图2 加热炉热效率与综合评价系数的变化规律Fig.2 Change rule of thermal efficiency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coefficient of heating furnace
采用Originlab 软件对两者进行一元线性拟合,热效率与综合评价系数的线性拟合关系见图3。
图3 热效率与综合评价系数的线性拟合关系Fig.3 Linear fit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rmal efficiency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coefficient
拟合后,相关系数为0.954 79,说明两者存在函数关系φ=83.88+15.61f。根据此关系,可以定量调节各项指标至标杆值,并计算综合评价系数,预测优化后的热效率值,加热炉优化后结果见表3。
由此可见,经过调节后,热效率均提高至节能评价值(≥85%)以上,说明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可以使设备的运行环境得以有效改善。具体的提效措施如下:
1)在加热炉燃烧过程中,应合理调整配风并控制排烟温度,如设置余热回收装置或吹灰器。定期清理炉膛及炉管内外垢层,进一步提高加热炉运行效率及系统热能利用率。
2)加固炉体前部、后部保温层,以减少炉体散热损失。
3)对于过剩空气系数不合格的设备,应多次调节进风量,使用自动配风的高效燃烧器,严格控制炉墙密封效果等措施。
4)应用热泵技术对烟气余热进行回收,定期对加热炉内的换热盘管进行清垢、清灰处理,定期检查烟气分析设备等。
调整后,排烟温度优化2 台次,过剩空气系数优化8 台次,炉体外表面温度优化6 台次,排烟热损失优化6 台次,不完全热损失优化5 台次,每年累计节气25.68×104m3,以1#号加热炉为例,1#号加热炉调整后排烟温度为110 ℃,过剩空气系数为1.4,炉体外表面温度为42 ℃,排烟热损失为7.15%,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为4.895%,表面散热损失为1.15%,热效率为87.18%。可见调整后排烟温度、过剩空气系数、炉体外表面温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不完全燃烧热损失降至目标值,实测热效率与表3 中的目标热效率结果相符,证明了该模型的准确性。
表3 加热炉优化后结果Tab.3 Optimized results of the heating furnace
4 结论
1)当平均值大于60%以上的样本值时,以略小于60%对应的样本值为标杆值;当平均值小于或等于60%的样本时,以平均值为标杆值。
2)通过加热炉进行热量平衡分析,建立了能耗指标体系,根据行业规范确定能效对标的指标因素及标杆值的选取方法。
3)采用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方法计算指标权重,得到排烟温度对加热炉能耗的影响最大,其次为过剩空气系数和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4)引入综合评价系数连接热效率和指标因素,反映指标对能效的综合影响程度,通过定量调节各项指标至标杆值,预测优化后的热效率值,为油气站场有针对性的进行能效对标提供实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