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版《战狼2》:《渗透》影片中的轻武器使用细节

2023-03-10窦超

轻兵器 2023年1期
关键词:火箭筒战狼2冲锋枪

■ 窦超

2022 年3 月17 日在俄罗斯上映的影片《渗透》,很多情节与我国曾经的票房第一影片《战狼2》颇有相似之处,堪称是俄罗斯版《战狼2》。两部影片都是以在战乱地区执行营救任务为背景,主角都是一名曾经的特种兵,因为没有军方身份而更便于执行秘密性质的营救任务,他们都不能直接得到军方的支援,需要独立解决所有的问题——

影片《渗透》宣传海报

《渗透》影片中的主角伊万,奉命去叙利亚的美军控制区营救2 名遭伏击后被恐怖组织抓获的原俄军人员,其中包括他的前上司格雷上校。而这些前俄军人员属于一家私人安保公司,正在执行配合叙利亚政府军作战的任务。由于事发地点在美军控制区,所以俄军驻叙利亚部队不能直接介入,否则有可能引发美军和俄军冲突。伊万以各种身份作为掩护,并且巧妙利用美军的帮助,成功将人质救出。最后关头,在赶来的俄军航空搜救部队支援下消灭了恐怖分子。遗憾的是格雷在负伤的情况下未被营救成功,而是与恐怖分子同归于尽。

成为主要火力之一的大口径机枪

近些年来,有人将发生在北非和中东地区的战争称为“皮卡战争”,这是有道理的。武装皮卡车正在成为上述地区非正规武装甚至正规军广泛使用的主战武器装备之一。而最为常见的武装皮卡车就是车上装有大口径机枪的类型。《渗透》影片中出现的就是这样的武装皮卡车,车上装载的大口径机枪也成为影片中最为惹眼的武器装备。

从影片中出现的大口径机枪型号来看,都是属于苏联/俄罗斯的制式装备。其中最普及的是“德什卡”12.7mm 大口径机枪。如今,这种早在二战时期得到广泛使用的大口径机枪仍然活跃在世界各地的武装冲突中,并且表现像“一匹老战马”那样牢靠。另外一种则是较新的型号,但仅从外形上来看却不容易确定其具体型号,应该是NSV“岩石”(也有译为“悬崖”的)或Kord 12.7mm 大口径机枪。这2 种大口径机枪有着非常深的渊源,仅从外形看极易混淆。

NSV“岩石”12.7mm 大口径机枪可以说是“德什卡”的后继型号,诞生于1960 年代。当时,苏联军队通过实战认识到“德什卡”虽然坚固可靠,但是其质量却非常大。该枪连同轮式枪架总质量高达180kg,仅轮式枪架质量便达102kg,即使后来经过改进后采用轻型的三脚架也太重,对于步兵来说携行太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60 年代,苏联军队提出要研制新一代大口径机枪,主要目的是减轻质量、提高便携性。此外,还强调新型机枪需改善远距离上的射击精度,以及可以作为步兵支援武器、坦克装甲车辆的车载武器和防低空武器的多用途需求。1969 年开始研制后,新型机枪于1972 年研制成功,并被苏联军队命名为NSV“岩石”12.7mm 大口径机枪。

NSV 大口径机枪是一种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的武器。由于该枪大量采用冲压加工和铆接装配工艺,其在简化结构的同时大大减轻了质量,而且便于生产和降低成本,射击动作也非常可靠,甚至在恶劣环境下使用时可靠性超过“德什卡”的改进型——DShKM。NSV 使用与“德什卡”相同的苏式12.7×108mm大口径机枪弹,可以对付2000m 以内的步兵集群、土木工事、轻型装甲车辆等地面目标,还可以用于射击斜距1500m 以内的空中目标。最重要的是NSV 质量大幅减轻,非常有利于步兵携带。其枪身质量仅25kg,连同6T7 型三脚架才41kg,再加上11kg 的50 发弹链和弹箱,共计质量52kg,比“德什卡”轻约128kg。

影片中,恐怖分子的车载“德什卡”机枪

伊万驾驶的武装皮卡车,车上的大口径机枪正在射击

NSV 大口径机枪远距离射击精度较好,在车臣战争等军事行动中,甚至有俄军士兵使用安装放大倍率3 倍或6 倍的SPP 型光学瞄准镜的该枪作为远距离狙击武器使用。该枪配有机械瞄具,也可配装SPP 型光学瞄准镜或K10 型对空瞄准镜、1PN52-1 型热成像夜视瞄准镜等光学瞄具。

NSV 比较独特之处是采用前抛壳方式,而不是通常使用的抛壳挺向侧方抛壳方式。其弹壳是通过机匣右侧前方的抛壳管向前抛出。这种方式的主要优势是在作为装甲车辆车载机枪使用时,不会产生侧抛壳时弥漫在战斗室内的大量射击烟雾,对于车内或工事内使用更为有利。该枪步兵型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外形像手枪握把的扳机装置和拉机柄均未安装在枪体上,而是装在三脚架上。其枪体和三脚架结合后才能射击,而不能像其他重机枪那样用枪身直接射击。其车载型号和高射型号又与步兵型不同,使用电动或气动射击控制装置射击。

NSV 机枪枪口装有大型喇叭口式消焰器,可以大大减少大口径枪弹射击时产生的枪口焰,避免夜间射击时影响射手的观察。其采用可更换式枪管,每射击1000 发枪弹需要更换一次,由于结构简单,更换枪管时非常方便。

恐怖分子的车载NSV 机枪正在射击

影片中的车载NSV 大口径机枪

该枪主要分为步兵型、车载型和高射型。其中,步兵型配备质量16kg 的6T7 型三脚架。该型三脚架高度可调,只能用于平射打击地面目标;车载型安装在苏式主战坦克上,主要作为高射机枪使用,可以使用K10 和K10T 型高射光学瞄准镜,其型号为NSVT,也可以装在其他装甲车辆上作为车载机枪使用;高射型则使用6U6 型通用三脚架,主要用于高射,也可以兼顾平射。此外,NSV 还有一种安装在双联装枪架上的型号,作为舰载机枪使用。

由于NSV 大口径机枪性能非常优秀,因而得到广泛装备。除苏联军队大量使用外,原华约组织成员国以及很多其他国家都装备有这种武器,甚至还有使用北约12.7×99mm 枪弹的改进型号,足以证明其性能的出色。

后来之所以出现一种与NSV 外形基本相同的新型大口径机枪,与苏联的解体紧密相关。NSV 机枪在苏联时期主要是由乌拉尔河沿岸的乌拉尔斯克兵工厂生产。苏联解体后,NSV 机枪的主要生产基地归属哈萨克斯坦所有,俄罗斯已经不能再掌握该型机枪的图纸和生产工艺资料。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陆军难以再大量获得该型机枪及其配件,因此下决心研制一种新型机枪取而代之。虽然在苏联解体前曾提出NSV 大口径机枪的改进项目,但一直没有落实,只能将这一研制任务交给捷格加廖夫工厂负责。新型机枪是在NSV 的基础上研制的,型号被命名为Kord-12.7。该枪虽然在外形上与NSV 非常相似,但将原来的偏转式闭锁枪机改为回转式闭锁枪机,因此内部的改动较大。改进后的Kord 机枪后坐力降低,因此还采用一种型号为6T19 质量为7kg 的两脚架。这样一来,其外形看起来就像是一挺大号的轻机枪。由于这种构型连同枪弹质量只有约40kg,甚至可以由身强力壮的士兵端着前进和射击。当然,这种使用方式更多的是看起来很拉风,实际意义并不太大。

此外,Kord 机枪还采用经过改进的导气装置和新设计的消焰器、枪口制退器。新型消焰器与NSV 外形差别不大,但枪口制退器则是NSV 所没有的。Kord 机枪同样有与NSV 类似的多种型号,分别用于步兵平射、高射和车载等用途。

《渗透》影片中的车载大口径机枪的消焰器为传统的喇叭口形状,与后来Kord 机枪所采用的带有一个小缺口的消焰器外形有所区别,更像是NSV上的消焰器。笔者比较倾向于影片中出现的是NSV 机枪,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是Kord 机枪的可能性。这是因为消焰器中有不少采用的是可拆卸式结构,存在更换不同型号的可能性。此外,影片拍摄时的道具部门也有可能对枪管等部位进行改进,以适应连续发射空包弹的需要。

车载大口径机枪是伊万等人与恐怖分子交战时最先开火的武器,恐怖分子也是如此,这与其远射程和大威力优势密不可分。

从影片中的表现和北非中东战场的实际情况来看,交战各方使用的最为广泛的枪械主要分属于三大类,即发射苏式7.62×39mm 中间威力步枪弹的一类、发射苏式7.62×54mm 大威力步枪弹的一类和发射苏式12.7×108mm 大口径机枪弹的一类。第一类主要包括SKS 半自动步枪、AK47 和AKM 突击步枪,以及RPD 轻机枪等;第二类主要是SMG 重机枪和PK 系列通用机枪等;最后一类主要是“德什卡”和NSV、Kord 大口径机枪等。

大口径机枪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战术优势?苏式7.62×54mm 大威力步枪弹是一种老式的突缘步枪弹,诞生于1908 年,现在仍然被广泛使用。该型步枪弹系列中比较典型的M1908L 型全长77.16mm,全弹质量22.88g,弹头质量9.6g,装药量3.3g,初速868m/s,枪口动能3626 焦耳。这种枪弹主要在重机枪和通用机枪上使用,也可以在狙击步枪上使用。苏联给狙击步枪配备改进自该型枪弹的专用狙击弹——7N1 型狙击弹(弹头质量9.8g),以保证更好的射击精度。使用这种大威力步枪弹的枪械有效射程基本上都在1000m 级别,是一类在中远距离上对步兵实施火力支援的班组武器。

而苏式12.7×108mm 大口径机枪弹则威力更大。该型枪弹也是一种比较老式的型号,诞生于1920 年代末期。该系列枪弹中比较典型的B-32 型穿甲燃烧弹全长147mm,全弹质量130g(铜壳)、128g(钢壳),装药量达17g 之多,初速835m/s,枪口动能高达17000 焦耳。12.7mm机枪弹最早在“德什卡”大口径机枪上使用,并且一直使用到现在的苏/俄式大口径机枪上。使用这种枪弹的大口径机枪有效射程均在2000m级别,除对付集群步兵外还能打击土木工事、轻型装甲车辆和低空飞机等目标。

大口径机枪无论在射程还是威力方面都远超使用大威力步枪弹的通用机枪等枪械,以及发射中间威力步枪弹的枪械。但大口径机枪的质量和体积也远超另两类枪械,机动性受到很大影响。按照战斗力计算公式——战斗力=(火力+防护力)×机动力,机动力与其他两项战斗力组成因素之间是乘积关系。也就是说,机动力的提升对于整体战斗力的提升具有乘积效应,而不是叠加效应。

不能快速机动的大口径机枪与机动性良好但防护力很差的皮卡车组合,曾经被很多军迷视为开玩笑。实战证明,这种组合很有生命力,特别是在非正规武装手中,其更能发挥出机动灵活、火力突击性强的优势,是一种极具战场使用价值的武器平台。于是,大口径机枪也就成为轻型车辆车载武器的首选,无论是非正规武装还是某些执行特殊任务的正规军部队(如特种部队、空降部队等)莫不如此。影片中,双方的车队在接近期间,总是车载大口径机枪首先开火,充分显示了其战术应用上的优势。其对目标的打击威力也极为可观,影片中人被打飞,坚固的石墙被打得砖石乱飞,显示出强大的火力压制和心理震慑作用,将大口径机枪的战术价值表现得淋漓尽致。

用途愈加广泛的火箭筒

火箭筒设计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给步兵提供一种中近距离上的直接瞄准反坦克火力,并且在二战和此后的局部战争反坦克作战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二战后世界范围内的战争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双方重装甲部队之间大规模对决的战争形态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少,使得原本为了对付坦克而诞生的火箭筒逐渐开始“不务正业”,战场上各种类型的地面目标,甚至包括低空直升机等都开始进入火箭筒的打击范围。《渗透》影片中同样如此。影片中出现了至少3 种型号的火箭筒,但打击目标都不是坦克或装甲车辆,而是普通的皮卡车和步兵等目标。这正显示出火箭筒面临新的战争形态而出现的用途泛化的特点。

伊万将美军M136 火箭筒交给格雷

影片中伊万冒充欧安组织的人员,从而获得美军驻叙利亚部队的“协助”。在向恐怖分子“赎买”人质时,只有15 万美元的伊万因为赎金刚够一半,所以只能先把格雷上校救出来。随后,伊万把格雷安置到美军的“悍马”车上,并且把车上美军的火箭筒交给他,让他见机行事。格雷使用火箭筒击毁恐怖分子的一辆皮卡车,引发双方的交火。美军被迫加入战斗,“协助”伊万救出另外一名叫扎基尔的俄军中士。在这一过程中,影片的道具值得称赞,因为格雷在美军车辆上使用的并非俄式火箭筒,而是美军的M136火箭筒。

M136 火箭筒并非美国人研制的,实际上其是瑞典设计的AT-4火箭筒。1970 年代,瑞典军队提出需要研制一种新型火箭筒,以替代老式的“米尼曼”火箭筒。这种“米尼曼”(也有意译为“小人”的)火箭筒研制于1960 年代初期,口径74mm,主要发射破甲弹,破甲厚度340mm。由于该火箭筒面对防护力更强的新型坦克显得威力不足,因此需要新型火箭筒予以替代。瑞典FFV 军械公司于1976 年开始研制新型火箭筒,后被命名为AT-4 火箭筒。其是一种采用无后坐力炮发射原理的一次性使用火箭筒,1982 年投入试生产并开始装备瑞典军队。

AT-4 火箭筒口径增加到84mm,破甲威力提高到400mm。此后,瑞典又发展出多种改进型,其中LMAW AT-4 火箭筒改为发射84mm高爆破甲两用弹,可对付建筑物和装甲车辆等目标。当模式转换开关置于“D”位置时,火箭弹采用延时引爆模式,主要用于对付野战工事内的敌方有生力量;当模式转换开关置于“I”位置时,火箭弹采用瞬发引爆模式,主要用于对付装甲目标。这样一来,AT-4 火箭筒就具备在当时比较出色的多用途能力。

当瑞典军队开始装备AT-4 火箭筒时,美军使用的仍然是威力明显不足的M72 火箭筒。为了选定M72火箭筒的后继型,美军于1983 年开始进行轻型反坦克武器的选型工作。经过对多种型号的对比试验,AT-4火箭筒因优异的性能被选中,后被赋予M136 的美国陆军编号并替代M72 火箭筒。1985 年9 月,美军一次性订购27万具该型火箭筒,此后更有美国公司获得特许生产权进行改进生产。

准备使用M136 火箭筒向恐怖分子发射火箭弹的格雷

M136 火箭筒主要由发射器、机械瞄具和破甲弹组成,口径同样是84mm,长度1000mm,总质量6.7kg。该火箭筒使用的破甲弹质量3kg,有效射程300m,初速290m/s,可以击穿400mm 厚的装甲。一般情况下,M136 火箭筒使用简易机械瞄具,也可以安装光学瞄准镜。

除使用破甲弹外,该火箭筒还能使用高爆破甲多用途弹等弹种,以对付不同目标的需求。影片中美军巡逻队使用的M136 火箭筒就配有多用途弹,对于美军来说,在叙利亚战场上重型装甲车辆无疑是其空中力量和反坦克导弹所要对付的目标,火箭筒更多的是对付恐怖分子的无防护车辆和人员,使用多用途弹更合适。

逃出来的伊万、格雷和扎基尔从贝都因人部落购买一批武器装备,其中就包括2 种火箭筒。第一种是大名鼎鼎的RPG-7,另外一种则是较新型的RPG-26。这两种火箭筒在影片中都是用来打击恐怖分子的有生力量,前者击穿恐怖分子用以藏身的一堵石墙,击毙几名恐怖分子,后者则击毁恐怖分子一辆装有大口径机枪的皮卡车(请注意,这辆皮卡车是我国生产的“长城”牌皮卡车)。

RPG-26 是俄罗斯在RPG-22火箭筒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种轻型便携式火箭筒,于1986 年开始装备部队。该型火箭筒放弃RPG-22 采用的套筒式结构而采用一次性使用的单筒式结构,在使用前不再需要像RPG-22 那样拉出套筒,可以直接进行射击,射击后即可抛弃。由于射击准备工作更为简单,RPG-26从携行状态转到作战状态只需6 秒。

RPG-26 口径72.5mm,与著名的美制M72 火箭筒属于同一级别的轻型火箭筒,总质量只有2.9kg。其使用的破甲火箭弹质量1.9kg,破甲深度可达440mm。RPG-26 主要配备折叠式框架简易机械瞄具,也可以配备光学瞄准镜,以获得更高的射击精度。RPG-26 还有一种采用温压弹战斗部的型号,为了加以区别被命名为RShG-2,主要用于对付密闭工事内的有生力量。

新老混杂的步枪

《渗透》影片中的步枪型号很繁杂,其中包括美式M4A1 卡宾枪,也包括大量新老混杂的苏式步枪。恐怖分子手中的武器自然是苏式三大件,即AK47、AKM 和AK74 系列,进入叙利亚的伊万等人只能依靠从当地地下军火市场和部落手中购买武器来武装自己,因此也大体上是上述老三样。不过,影片中俄军和安保公司人员却装备了几种新式步枪。

在影片一开始的作战演习中,伊万所在的安保公司人员装备的突击步枪主要包括2 种型号。一种是得到广泛使用的AK74 系列突击步枪,另外一种则是俄军最新制式AK12突击步枪。AK12 突击步枪早在2012 年和2014 年就分别研制出阶段性产品,最终型号在2016 年研制成功,属于2015 年AK400 项目的一部分。

扎基尔使用RPG-7 火箭筒攻击恐怖分子

使用RPG-26 火箭筒的伊万

被RPG-26 火箭筒击毁的恐怖分子皮卡车

该型突击步枪被视为制式AK74M 或AK100 系列突击步枪的一种现代化改进版,主要是在原步枪基础上改进机匣盖和护手,以增设皮卡汀尼导轨。此外,AK12 突击步枪还安装新型伸缩/折叠两用枪托,枪口制退器和照门也进行改进,准星座也由枪口制退器后方改到导气箍上方(这种布局方式与扎斯塔瓦M21 步枪很相似)。新枪口制退器可以直接安装消声器,不需要将枪口制退器拆下后才能安装消声器,使用上更为方便。

AK12 仍然使用苏式5.45mm 枪弹,快慢机也与传统的大拨片式相同,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2 发点射功能(具备连发、2 发点射和单发射击模式)。

苏式枪械上的照门一贯采用缺口式,直到AN94 步枪开始采用觇孔式,到AK12 才得到俄罗斯陆军的最终接受。

影片中,恐怖分子主要使用各种型号的苏式突击步枪

经过改进的AK12 步枪最大优势在于战术扩展性增强,可以加装各种战术附件,使用方式更多样的枪托也使其战术灵活性得到提高。此后,AK12 步枪也发展了短枪管型号——AK12K 步枪,并且有发射7.62×39mm 枪弹的型号出现,不过型号改为AK15 或AK15K(短枪管型)。AK12 步枪大约在2019 年底或2020 年初开始装备俄罗斯陆军部队,2022 年2 月开始的俄乌冲突中有装备该型步枪的部队参战。

在演习中,伊万的同事使用一种短枪管突击步枪,但却不是AK12K,而是AK100 系列步枪中的AK105。

画面右侧,士兵手持AK12 突击步枪

演习中的伊万(中)和手持AK105 短突击步枪的两名同事

AK100 系列步枪包括至少5 种型号,被视作是制式AK74M 突击步枪的不同口径和枪管长度的变形枪系列。AK101、AK102、AK103 和AK104 均采用不同于俄军制式口径枪弹。其中单数型号为标准型,双数型号为短枪管型;前2 种型号为发射北约制式5.56×45mm 枪弹的出口型,后2 种型号为发射苏式7.62×39mm 枪弹的出口型。只有AK105 是发射俄军制式5.45×39mm枪弹型,而且为了不与AK74 发生功能方面的重叠,只有一种短枪管型。

与原来的AK74SU 短突击步枪不同,AK105 既有框式折叠枪托,也有更为传统的实心枪托,可以在内部放置附件盒等。该枪与AK74M除枪管、表尺和前护手外都通用,外形特征方面与AK74M 最大区别是枪管较短、采用外形不同的膨胀式消焰器。

与伊万一起演习的2 名安保公司人员,分别手持一支枪托折叠和打开的AK105,而且在护手上加装激光指示器。不过,这种武器和AK12 一样都未能够在叙利亚战场上一展身手。

一闪而过的神秘冲锋枪

影片中,伊万所在的安保公司演习时,还出现过一支一闪而过的冲锋枪,由于出现时间太短和外形独特而显得略有“神秘感”。当时,伊万是驾驶着四轮摩托车追击假想敌车队,并且单手持枪向驾车的假想敌射击,从而将其成功逼停。

这种冲锋枪体积很小,带有一个向上方折叠的枪托,从弹匣外形来看像是采用9mm口径手枪弹型号。经过仔细对比,笔者确认这种冲锋枪是俄罗斯研制的PP-91 Kedr/PP-9 Klin 冲锋枪。之所以不能确定是其中的哪一种型号,是因为这两种冲锋枪的差别太小。

PP-91 Kedr(意为“雪松”)冲锋枪的设计者是SVD 狙击步枪的设计师德拉贡诺夫,其研制目的是为了1970 年代初苏军近战火力方面的需求,最初的型号为PP-71 冲锋枪,但后来因各种原因而被搁置。直到1990 年代初,在俄罗斯警方提出需求时该型冲锋枪才“起死回生”。俄罗斯伊热夫斯克兵工厂在PP-71 冲锋枪基础上进行改进,将原来的握把式弹匣座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结构,研制成功PP-91 冲锋枪。该冲锋枪发射老式9mmPM 手枪弹,主要装备俄罗斯执法部门。

后来,俄罗斯人发现老式的PM手枪弹威力不够用,于是研制PMM手枪弹。PMM 手枪弹威力增强,PP-91 冲锋枪无法配用。为此,伊热夫斯克兵工厂在PP-91 冲锋枪基础上进行强化设计,研制出使用PMM手枪弹的PP-9 冲锋枪。这两种型号的冲锋枪均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原理,质量都很轻。

影片中,SVD 狙击步枪使用的枪弹明显是底火使用过的空弹壳加弹头组装的

演习中手持PP-91 或PP-9 冲锋枪射击的伊万

PP-91 冲锋枪质量1.57kg,PP-9冲锋枪质量1.54kg。除结构强度的差别外,两种冲锋枪枪管长均为120mm,但PP-9 冲锋枪全枪长比PP-91 冲锋枪长2mm。两种型号均使用向上折叠的枪托,既可以打开枪托抵肩射击,也可以折叠后大大缩短长度。两者外形几乎完全相同,给辨别造成严重困难。

该两种型号的冲锋枪都有很多衍生型号,可以增加消声器,发射西方枪弹,以及民用半自动版本等等。不过,PP-91 冲锋枪有一种专门为影视拍摄生产的发射空包弹型号。影片中出现的很可能就是这种被称为Kedr-MD 的道具枪。

虽说影片中主要使用的还是常见的苏制老式突击步枪,且有的细节还表现不到位(如影片中,SVD狙击步枪使用的枪弹明显是底火使用过的空弹壳加弹头组装的),但其却在影片中比较集中地展示了几种俄罗斯研制的新型枪械,对军迷而言观感度多有提升。

猜你喜欢

火箭筒战狼2冲锋枪
反坦克火箭筒
丛林冲锋枪
当手枪遇上冲锋枪
冲锋枪创世篇
神奇的火箭筒
冲锋枪当自强
《战狼2》全球票房登顶
《战狼2》发布会 主创历数吴京槽点
《战狼2》暑期档上映
美国披露精确打击式PSRL火箭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