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炎:退而不休献余热
2023-03-10彭发先孙军
文/图 彭发先 孙军
在盐城市射阳县新坍镇贺仁村,说起陈正炎,村民们都夸赞他是退休不褪色、心系家乡的好干部。
今年93 岁的陈正炎退休后曾任盐城市射阳县新坍镇老干部党支部副书记、退休干部服务站副站长及贺仁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等职。“退休后,继续为家乡发展出力,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我觉得是福分。”陈正炎说。
“各位村民、全体学员,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学校对既定课程及授课方式作了调整。今天,我们通过有线广播和手机直播的方式,和大家谈谈家庭与个人卫生健康防护技巧……”持续开办20年的贺仁村老年大学又一次开课。
“我们村老年大学,是盐城市唯一的村级老年学校,全靠贺仁籍乡贤的倡导和村‘两委’的支持,特别感谢带头人陈老。”村党委书记孙道林赞叹。
1999 年,陈正炎了解到村里老人求知、求乐的心情迫切,他多次调研后,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提议创办村级老年大学。2000 年12 月,贺仁村老年大学成立,陈正炎既当常务副校长又当教员,他还聘请农技、法律、养生方面的专家到校授课,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上门为种植养殖大户提供服务。
贺仁村老年大学以“文化养老”为纽带,搭建起老人学习互动的平台,帮助老人学到知识,让有才干的老人再展才艺,在文化交融中获得快乐,进而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学员陈开庆感慨:“老年大学的建立不仅丰富了村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而且为社区组织了一批热心公益的村民骨干,在村区志愿服务、矛盾调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7年,贺仁村被新坍镇列入土地整理重点项目区,工作面广量大,牵涉到每户村民的利益。为保证项目顺利开展,陈正炎提议并创建了“夕阳红”民事调解工作站,把村里德高望重和熟悉法律法规的老同志聚拢到一起。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陈正炎不顾年老体衰,每天奔波于项目区第一线,用心用情,依法依规化解村民的矛盾纠纷。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工作站当年协助村干部调解矛盾纠纷31起,没有一起矛盾纠纷上交处理。
工作站成员、老党员陈德富说,陈正炎组建的“夕阳红”民事调解工作站充分发挥他们了解邻里关系,知民情、懂民意的优势,为民办实事,为政府排忧解难。“现在,调解团队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退休干部参与其中。”
贺仁村五组组长陈荣生说:“我们要把村‘夕阳红’民事调解工作站打造成全县乃至全市‘叫得响、拿得出、过得硬、有影响’的调解品牌,为社会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
陈正炎喜欢打门球,是镇老干部门球队打球最早、球龄最长的骨干队员。有一次,村里几位老人对他说镇门球场离村里较远,来去不方便。要想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就要有一个好身体。陈正炎向村委会提议在村里建个门球场。2014年,盐城市第一家村级门球队正式成立,陈正炎当起了教练,手把手传授握杆、击球等技术。村民陆林说:“门球虽小,但魅力很大,并且趣味性强,给老人带来健康快乐。有了好身体,我们乐于奉献的热情更加高涨。”
“我们年轻时的那个年代,国家刚解放,百废待兴,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工作,不仅成为了一名供销社正式职工,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通过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陈正炎最爱在“红军树”下讲红色故事。
贺仁村有一棵130 余年历史的古皂角树,群众都称它为“红军树”,因为它见证了射阳军民抗击日寇、抵御外侮的光荣历史。“红军树”的主人正是陈正炎,陈家几代人把它当成了“传家宝”。
当年,陈正炎的祖父陈建如在廖家沟东老坍(今贺仁村)境内烧盐,听人说熬盐锅里放入皂角易结晶、增产量,便特地花高价买回两株皂角树苗,精心栽培后成活一棵。抗日战争期间,这棵皂角树为抗击日寇立下汗马功劳。
1913 年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县的贺仁,1934 年参加红军,长征途中入党,后随新四军三师来到盐阜地区,1943年任射阳县总队二营四连连长,1943 年秋接任四区(今射阳县新坍镇全境、兴桥镇、合德镇部分及建湖县原冈东镇部分地区)武装大队长。陈正炎家地处偏僻,近靠廖家沟蒋家码头,且有皂角树可以登高侦察放哨。贺仁及区委书记陈辉、区长徐浊之等同志经常聚集在陈家开会,每当接到哨兵报告,贺仁总是爬上树去察看,分析敌情。
1944 年8 月,正在陈家的贺仁得知卢公祠据点一个连的日伪军将经过蒋家码头往北“扫荡”抢粮。他随即上树仔细察看,决定就地伏击。战斗中,贺仁中弹牺牲。为纪念这位“红军”区长,上级政府决定将他牺牲的地方——老坍乡改名为贺仁乡(即现在的贺仁村)。多年来,当地百姓不忘英雄,见物思人,亲切地称这棵皂角树为“红军树”。
“我在‘红军树’下讲故事,就是希望‘红军树’变成党员群众愿意来、喜欢来、还想来的红色地标。”陈正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