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同富裕视域下“一个民族不能少”的话语嬗变

2023-03-10何锡辉黄永鹏

关键词:共同富裕话语中华民族

何锡辉 黄永鹏

(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1]。这必然要求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民族不能少。2021年8月,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2]中国共产党在做好民族工作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其中,坚持以“一个民族不能少”为核心要求推进共同富裕是重要经验之一。从话语释义层面看,“一个民族不能少”以显性话语形式出现是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例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3];“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4];等等。这些话语表明,党始终将“一个民族不能少”视为民族工作的价值遵循,确保各族人民迈向共同富裕新阶段。历史地看,“一个民族不能少”话语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直至十八大以后以显性话语形式出现。而且,不同历史时期的话语表达,都具有各自特定的历史内涵,体现了党的领导、民族工作和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的高度统一。因此,本文试图以党的百年历史为时间线索,探索“一个民族不能少”话语的历史嬗变、理论要素及实践进路,为总结党的民族工作的百年经验开拓新的研究视角。

一、“一个民族不能少”: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工作的价值遵循

民族工作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各族人民的民生福祉。中国共产党在成立早期便高度重视民族工作,虽然各个历史时期民族工作的具体任务不尽相同,但坚持“一个民族不能少”却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价值遵循。

民族的形成是一个十分漫长的历史过程和社会过程。各民族结合地理环境特征从事着生产活动,尽管生产的形式和生产的能力有很大差异,但本质上都是平等的。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写道:“直到现在每个民族同另一个民族相比都具有某种优点。”[5]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阐明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平等的。列宁充分汲取了马克思、恩格斯民族理论的内涵,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民族平等思想,提出以民族自治的方式来巩固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关系[6]。这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新发展。但是,如何实现民族团结、如何实现民族共同繁荣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充分回答。

中国共产党秉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核心思想,在长期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中,始终将“一个民族不能少”作为做好民族工作的价值遵循,广泛凝聚各民族力量,共同完成各个时期的历史使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侮,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以国家制度的形式予以确立,保证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西部对口协作等政策,努力缩小各民族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使各民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赓续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思想的基础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一个民族不能少”的重要讲话,集中阐发了“一个民族不能少”的生成逻辑、理论要求、实践指向等内涵,使“一个民族不能少”以更加显性话语形式出现。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一个民族不能少”话语经历了从隐性到显性的转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维护各族人民的利益为己任,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与追求。

质言之,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伊始,就确立了紧紧依靠各族人民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并将“一个民族不能少”作为做好民族工作的价值遵循。实践证明,“一个民族不能少”不仅回答了执政党如何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问题,而且还回答了新时代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问题。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创新发展,也是透视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方针的重要视角。当下,世界范围内的种族冲突、民族分裂现象频频出现,如何做好民族工作是世界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以“一个民族不能少”作为民族工作的价值遵循,高质量做好民族工作,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所以,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一个民族不能少”话语的历史嬗变及理论体系,从中获取新时代更好地开展民族工作以及扎实推进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有益启示。

二、共同富裕视域下“一个民族不能少”话语的历史嬗变

大历史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这对于研究共同富裕视域下“一个民族不能少”话语的百年演变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具体来说,以大历史观考察建党百年来“一个民族不能少”的话语演进,其经历了奠定共同富裕的政治基础、进行共同富裕的社会动员、确定共同富裕的政策保障和彰显共同富裕的时代目标四个表达阶段,并且,每一历史时期的具体话语意涵都紧密结合了当时的历史情境及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使“一个民族不能少”成为推进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

1.奠定共同富裕的政治基础:“有了全民族的统一战线,就有了胜利。”近代以来,中国惨遭列强侵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完全谈不到共同富裕问题。因为其根本前提是汇聚各民族的力量,摆脱被侵略被压迫的历史,建立独立自由的新中国。那么,这一前提该如何实现?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也为中国革命斗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是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国诞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但是,相比于强大的帝国主义势力、封建主义势力,中国革命斗争的力量依然显得十分弱小。为此,毛泽东极具前瞻性地提出:“有了全民族的统一战线,就有了胜利。我们的势力越大,胜利的把握就越大,这是很硬的道理。”[7]这一论断是基于中国现实情况提出的。千百年来,由于小农经济作为中国的经济基础,加之封建思想束缚,中国社会总体上表现为低组织化的状态。正因为如此,中国在抗击外侮反对压迫的斗争中难以进行高效的社会动员,无法充分整合各方力量。所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意识到,要想赢得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就必须要将中国人民组织起来。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写道:“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8]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国情的认识。1947年12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会议上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要胜利,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9]中国革命要想赢得胜利,只有充分汇聚各民族的力量,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因此,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广泛的各民族统一战线,号召各民族共同参与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来,齐心协力推翻长期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历史表明,各族人民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紧密团结,并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为推进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2.进行共同富裕的社会动员:“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来共同努力于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之下,各族人民历经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最终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百废待兴,亟需进行大规模的社会建设,以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就在如此困难时期,毛泽东毅然决然地提出:“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10]34他同时要求:“我们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来共同努力于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10]34通过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把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建设好,切实提升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使各民族尽快富起来。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从政治上维护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为了防止国民党政府恢复内蒙古地区封建贵族统治的企图以及针对内蒙古一些官僚和王公贵族分裂势力策划所谓“独立”,在中共晋察冀中央局领导下,由乌兰夫等干部负责在内蒙古地区开展工作。经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及艰苦的斗争,1947年4月23日至5月1日召开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正式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这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个成功案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续实行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方针,根据我国的国情并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的实践经验,决定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制度,先后载入了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有效保障了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为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制度保障。另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虽然国家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但中国共产党依然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致力于改善少数民族的生活生产水平,使少数民族尽快富起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制定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专门制定了指导民族地区实施五年计划的意见,并且明确了以农业、牧业、贸易、交通为重点的发展目标。当时,民族地区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建设工程,如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内蒙古包头钢铁联合企业以及兰新铁路、宝成铁路、青藏公路、康藏公路等,既提升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强化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所以,这一时期的“一个民族不能少”话语主要是以建设新中国为中心,积极进行共同富裕的社会动员,鼓励各民族相互支持、相互帮扶,在建设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做到一个民族不能少,共同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而不懈奋斗。

3.确定共同富裕的政策保障:“我们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共同富裕是各民族的整体事业,离开了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达到共同富裕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迈入了快车道。由于民族地区大多处于内陆或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之于东部、中部具有不小的差距。1987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时明确表态:“我们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11]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一如既往地帮助民族地区发展,使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决心。在帮助民族地区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愈加认识到,要想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就必须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而增强中国整体实力。1992年1月,江泽民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推动各民族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12]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认识的深化。具体而言,帮助民族地区发展作为一个经济问题,是因为中国改革发展的大局需要做大做强国内市场,需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购买力,势必要求提升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时,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作为一个政治问题,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念,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切实维护好少数民族的利益,改善少数民族生活水平,从而夯实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基。所以,江泽民要求全党“要把国家对民族地区的开发与这些地区的发展繁荣和少数民族群众的具体利益结合起来,尤其要抓紧解决那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真正得到实惠”[13]。在此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通过政策引导吸引资金、技术、人才,投入民族地区开发,帮助民族地区建设了一批对经济发展起重大作用的水利、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不仅如此,中国共产党还领导推行了“西部大开发”“东西部对口协作”政策,这里的西部是一种经济地理概念,涵盖了主要的民族地区,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2005年5月,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表示:“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是中央的一项基本方针,也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14]中国共产党以中央基本方针的形式将“一个民族不能少”的价值遵循落到实处,继续加大对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支持力度,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把困难地区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进一步缩小了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确保在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一个民族不能少。

4.彰显共同富裕的时代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实际上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将“一个民族不能少”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使之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一个民族不能少”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阐明了“一个民族不能少”的科学内涵、目标指向、实践指引等内容,使“一个民族不能少”的话语形态以更加显性的方式呈现。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新部署,“一个民族不能少”被置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语境中进行阐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全面帮扶民族地区发展,更好地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水平。为此,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一个民族不能少”的要求。201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要求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生为首要任务,以扶贫攻坚为重点,以教育、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为着力点,切实提升各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增强各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了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落实“一个民族不能少”的要求,中国共产党调动全党、全国的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践中来。这是因为,中国贫困地区大多处于内陆、边疆地区,民族地区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所以党中央才强调通过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此,党中央还通过建立脱贫攻坚责任、政策、投入、动员、监督、考核六大体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制度保障。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15]这是落实“一个民族不能少”要求的生动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考量“一个民族不能少”的话语概念,不仅要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语境展开,还要提升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做到“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要做到“一个民族不能少”。

三、共同富裕视域下“一个民族不能少”话语的理论要素

“一个民族不能少”话语历经百年嬗变,不仅作为一种价值遵循存在,而且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透视“一个民族不能少”话语的理论要素,包含着主体、主题与主力三重要素,分别回答了推进共同富裕的领导力量出于何处、奋斗目标指向何方、依靠力量又来源于哪里等问题。

1.主体: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进共同富裕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就不可能提出“一个民族不能少”的目标和要求,也不可能有各民族的共同富裕。这是因为,百年以来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迈向“强起来”的伟大征程,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做好民族工作,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使党的领导成为“一个民族不能少”的根本保证。具体而言,“一个民族不能少”话语的首要理论要素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明确了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可以看到,“一个民族不能少”从提出到发展、从理论到实践,皆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中国共产党不仅将“一个民族不能少”作为价值遵循,而且还为如何推进“一个民族不能少”描绘了蓝图,使之有了清晰的发展前进方向。二是中国共产党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号召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共建国家、共同发展、共享成果,将“一个民族不能少”从价值遵循变为实践自觉,使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在一起,为推进共同富裕奠定了必要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所以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一个民族不能少”的核心所在、根本所在,只有准确认识到党的领导之于“一个民族不能少”的根本保证作用,才能真正深刻理解“一个民族不能少”的理论内涵。

2.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奋斗目标。全面考察“一个民族不能少”话语嬗变的百年历史可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贯穿始终的共同奋斗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最终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族人民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渐富起来了。进入新时代,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迈入强起来的历史新征程。由此观之,“一个民族不能少”话语嬗变的百年历史,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所以成为共同奋斗目标,有历史与现实双重原因。从历史维度而言,中华各民族自古以来便有着广泛而深刻的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积淀了深厚的情感。尽管经历了动荡分离,但最后趋势必然是“大一统”。中华民族“大一统”早已是各民族最为深刻的历史记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成为一种必然诉求。近代鸦片战争失败后,腐朽落后的清王朝任由西方列强宰割,特别是随着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中华民族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为了救亡图存,各民族奋起抵抗、一致对外。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各民族深刻认识到,作为“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只有紧密团结,凝聚力量,才能抵御外侮。百年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各民族积极贡献力量,矢志不渝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从现实维度而言,经过各民族的共同奋斗,如今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第二个奋斗目标已经开启,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美好前景。今后各民族将继续团结一致,共同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3.主力:紧紧依靠各族人民完成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2019年9月,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今天,我们实现中国梦,就要紧紧依靠各族人民的力量。”[16]这一论断回答了百年以来促进“一个民族不能少”的力量来源于何处的问题。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因为人民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之源。纵观百年以来“一个民族不能少”的话语流变历史,根本上还是通过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己解放自己来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富裕。所以,对于推进共同富裕而言,亦需要紧紧依靠各族人民来完成历史使命。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善于发动、组织各族群众投身到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伟业中来。如前所述,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改变了中国社会低组织化局面,能够将各族人民有效组织起来,形成强大力量。而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各族人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积极参与,使共同富裕逐渐由理想变为现实。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尊重各族人民的首创精神,依靠各族人民继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推进共同富裕意味着要创造出更为优质而强大的社会生产力,改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状态。所以,推进共同富裕应当尊重各族人民的首创精神,认真调研各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点,广泛听取各族人民关于推进共同富裕的良好建议,再将人民的建议加以总结升华,形成指引中华民族迈向共同富裕的智慧结晶。也就是说,推进共同富裕需要凝聚各族人民的智慧,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要汇聚各族人类的合力,推进共同富裕的效果也要经得起各族人民的评价,使推进共同富裕成为各族人民共同的伟大奋斗事业。

四、共同富裕视域下“一个民族不能少”话语的实践指向

“一个民族不能少”话语对于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向价值,内在地要求推动解决各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各民族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使“一个民族不能少”更好地指引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1.着力解决各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共同富裕,重点之一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就一般意义而言,不平衡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陆之间,不充分的问题范围则更加广泛,只是不充分的表现不尽相同。民族地区的发展则兼具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这成为新时代改革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如果对此不加重视、任其发展,甚至可能阻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17]。基于此,必须秉持“一个民族不能少”的价值遵循,着力解决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做到了“一个民族不能少”。历史上,绝对贫困问题曾一直困扰着中华民族,特别是广大民族地区。为了彻底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中国共产党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分析各民族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精准研判各民族地区发展的症候所在,并通过对口支援、定点帮扶、定向采购等方式来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帮助民族地区群众增收,显著提升了民族地区人民生活质量,也缩小了民族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民族地区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但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久久为功的。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将贯穿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过程,确保不让一个民族掉队,各民族要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对各族人民的庄严承诺。因此,以“一个民族不能少”指导民族工作尤为必要,因为“一个民族不能少”不仅要求在横向比较的维度上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注重在纵向深化的维度上解决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比如,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理念为指导,依据民族地区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经济结构来发展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产业,增强民族地区产业的竞争力。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提升民族地区“造血”能力的过程,即改变以往单一的“输血”过程,让民族地区能真正建立具有特色的、有竞争力的产业,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2.坚定不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百年历史证明,推进共同富裕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合力。这提示我们,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要坚定不移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一论断科学阐明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民族工作来说亦是如此,既要从社会存在方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好基础,又要切实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教育,努力做到协同推进、共同发力。现实地看,在多民族国情和多变世情的复杂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我国推进国家治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18]。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2]由此审视“一个民族不能少”的实践指向,可以看出其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一方面,“一个民族不能少”从社会存在方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牢了基础。中国共产党不但以国家制度的形式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而且还长期领导和帮扶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大规模组织骨干力量帮扶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不仅取得了脱贫攻坚的胜利,而且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这使民族地区的人民群众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只有各民族齐心协力,才能共创美好生活。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具有强大的能动作用。这提示我们要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教育。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党一以贯之地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将党关于民族团结的方针政策深入宣传至各族人民群众之中,使各族人民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不可分割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一个民族不能少。这实质上就是在社会意识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诚然,高效的思想教育总是能够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的。目前,数智化、信息化迅猛发展,各类新兴技术载体层出不穷,党和政府应当利用最新技术,积极拓展宣传渠道,广泛普及“一个民族不能少”价值理念,以教育各族人民群众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敢于同民族分裂势力作坚决斗争,坚决捍卫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3.不断增进各民族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如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族群(民族)国家,各群体在语言、宗教、习俗和身份认同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倘若有的群体对所属国家缺乏政治认同,自认为是“独立民族”,就会出现族群层面的“民族主义”,这种所谓的“民族主义”具有很强的离心力,甚至有让国家分裂的风险。所以,中国共产党必须秉持“一个民族不能少”的价值取向,防止出现出现族群层面的“民族主义”,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增进各民族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与西方执政党不同,中国共产党并非简单地扮演一种民主表达工具的角色,而是作为一种使命型政党,竭力完成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使命,致力于实现高远的政党目标。审视当今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最为根本的因素便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百年以来的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之所以深入人心,民族工作之所以高质量推进,关键就是获得了各族人民的高度认同。要想做到“一个民族不能少”,就必须要不断增进各民族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为此,中国共产党要毫不动摇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核心要旨,体现了党的宗旨和性质。实质上,“一个民族不能少”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具象彰显,表明党始终心系各族人民,坚决维护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各级干部要深入民族地区调研走访,详细了解各族人民的需求,为落实“一个民族不能少”夯实群众基础,确保在“一个民族不能少”指导下的民族工作能够高度契合各族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与此同时,要不断增进各民族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还需要树立底线思维,防范化解民族工作领域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挑战,为落实“一个民族不能少”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和社会氛围。为此,要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等问题对我国进行的各类渗透、颠覆、破坏活动,坚决守住意识形态阵地,坚决维护民族领域的安全,为“一个民族不能少”各项举措落实保驾护航。

综上所述,坚持以“一个民族不能少”为核心要义的共同富裕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也是高质量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必然要求。所以,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统筹考虑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民族地区的发展之道,增加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竞争力,不断缩小各民族地区的发展差异,使各民族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确保各民族在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取得实质性进展。通过坚持“一个民族不能少”,还有助于增进民族之间的信任,让良好的民族关系更加稳固,从而有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为推进共同富裕凝聚强大的思想合力,使共同富裕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话语中华民族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