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土地利用管理更智能
——河南省遥感院建设全生命周期土地利用监测监管系统侧记

2023-03-10付佳笛

资源导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闲置生命周期土地利用

□ 付佳笛

“系统实现了对土地利用的全生命周期监测监管,达到了精准处置存量闲置土地的目的,推动了土地的高效利用和监管。”近日,说起河南省全生命周期土地利用监测监管系统,河南省遥感院院长张向军介绍。

为进一步提升全省土地利用集约节约监测监管信息化能力水平,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委托河南省遥感院自主研发河南省全生命周期土地利用监测监管系统,于2022年6月正式上线。系统上线后,在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定方案 建系统

“打开系统,项目的基本情况、审批信息、供应信息、最新卫星影像及现场巡察等情况一目了然。”河南省遥感院空间信息应用中心主任李鹏一边操作,一边介绍。

自2021年10月河南省全生命周期土地利用监测监管系统启动建设以来,河南省遥感院积极发挥技术优势,整合平台设计开发、数据库构建、移动端定位等多方面资源,全力支撑系统建设。同时,成立设计团队,制定工作方案,专人负责。为保障工作进度,及时解决系统建设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设计团队坚持吃住在办公室,有时为了一个问题,他们经常讨论到深夜。

凭着这股韧劲,经过7个多月的攻坚,设计团队根据“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建用并举、规范标准、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原则,坚持“数据集成共享,处置实时监测,上下联动,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建设要求,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卫星影像数据为基础,融合“批、征、供、建、用”数据,集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为一体,统筹10多个系统协同,完成400多类服务调度和40多万行代码,建成的河南全生命周期土地利用监测监管系统实现了土地利用“图数”一体化管理,一个电子监管号关联地块的地理位置、审批、供应的“一体化”管理,批而未供时长监测、开竣工预警、供地撤销监测实现自动化管理,有效提高了闲置土地处置工作的效率。

建机制 抓培训

“做好技术保障和培训对系统应用至关重要,大家一定要精心筹备。”2022年5月18日,在河南省全生命周期土地利用监测监管系统启用部署会上,张向军向技术人员提出要求。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河南省遥感院成立近20人的工作专班,加班加点制定技术保障方案,从系统在线培训、24小时技术支持、系统功能缺陷改进、版本升级优化等方面建立起完备的运行保障机制,编制了用户手册、培训课件,制作了详细的操作视频,确保技术保障和培训的质量、效果。

“打开系统的移动端,点击所需处置的闲置地块,即可查看地块信息并导航到该位置。”2022年5月28日,河南省遥感院空间信息应用中心技术运维组朱远龙正在给新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技术人员讲解系统的操作方法。

截至目前,河南省遥感测绘院已实施线上培训899人次,分发账号540个,覆盖省、市、县三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口服务市、县用户2万余人次,省级系统版本12次,对122处功能进行升级优化,系统的稳定性、功能性、便捷性持续提升。

啃难点 破节点

“请务必在8月31日前完成自然资源部下发我省的闲置土地实际处置状况排查任务。”2022年8月19日,河南省遥感院领导接到河南省自然资源厅的紧急工作部署。

接到任务后,河南省遥感院迅速召开会议部署工作,选派优秀青年工程师组成保障组,研究全省闲置土地实际处置状况排查实施方案,并利用“河南一号”遥感卫星影像进行全面监测,在“找图、截图、比图”步骤中创造性地采用信息化方式,不到一周时间就完成全省闲置土地利用现状和实际处置状况的核查,比规定的完成时间还提前了4天。同时,保障组还通过系统将监测成果下发市、县,极大提升了监督监管的能力。

2022年11月3日,自然资源部下发通报,河南省第三季度闲置土地净减少全国最多,系统“真管、真处置”取得阶段性胜利。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完善系统,加快‘河南一号’卫星在自然资源监管工作中的应用,不断提升高质量测绘地理信息在管理、决策、服务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张向军说。

猜你喜欢

闲置生命周期土地利用
数字化赋能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改革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不做闲置主妇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企业生命周期及其管理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张驰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
养老床位欠缺与闲置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