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
2023-03-10孙霞
孙 霞
(日照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日照 27680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好坏与建筑物后期的使用效果及安全性息息相关,也直接关系着建筑企业的发展,建筑企业要充分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为建筑企业长远发展保驾护航的同时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但实际上,我国建筑行业在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方面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质量控制意识不强、欠缺完善的管理机制等,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对此,建筑企业应认识到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入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关策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水平,促进建筑企业长远发展。
1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1.1 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基于施工安全的施工质量控制是关键。针对施工质量控制,必须要保证体系的完善与健全。只有建筑企业在施工中严把质量关,才能提高建筑企业的信誉度和影响力,保证各项施工作业有序开展。对建筑工程项目而言,施工管理这项工作涉及很多方面,如选择施工技术、设计施工方案、合理进行图纸调整等,相关工作都与施工质量密不可分,只有制定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保障每一项工作都按要求进行,才能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完整性和有效性。[1]
1.2 有效降低项目资金投入
如果能做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不仅有助于工程开展,还有利于顺利开展工程成本控制工作。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应在施工前开展科学施工预期规划,并全面做好成本测算工作,通过精细化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落实成本把控工作,最大程度节约建筑项目成本,尽量避免因不合理设计和预测导致的成本增加的问题。尤其建筑工程项目通常工期比较长、规模比较大、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资源比较多,因此做好成本把控是十分有必要的。对建筑企业而言,成本是企业长远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在保证施工质量基础上进行成本控制,才能保障工程管理质量,才能提升建筑企业的行业口碑,让建筑企业在市场上更具竞争能力,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
2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中面临的问题
2.1 质量控制意识不足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各行业领域日渐强大,建筑管理模式应顺应新时代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实际上,现在很多建筑企业的工作人员对质量控制的认识并不多,并未充分意识到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并未充分发挥出质量控制工作的功能,再加上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发展的时间不长,建筑企业、施工人员等对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不足。另外,缺少相关培训,导致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需要提高。这些因素都是导致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工作不够受重视的原因,与当前建筑行业发展需要并不相符。
2.2 建筑材料管理存在问题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建筑项目关系到的建筑材料比较多,施工环节比较复杂,同时涉及很多方面,建设时间也长,在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屡见不鲜,而材料管理问题最为普遍。材料质量与国家规定标准不符,材料性价比不高、不能精准判断材料质量好坏等都是材料管理中很容易出现的问题,材料一旦出现问题,很难采取有效手段进行弥补,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一些建筑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在购买材料的过程中违规操作,材料采购人员专业水平较差不能正确区分材料质量好坏等。
2.3 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各个行业领域都积极引入了信息技术。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但在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还需进一步提升。[2]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在应用信息技术时,通常在信息采集、信息整合和信息分析方面应用比较多,没有充分应用到其他方面,且很多项目管理人员对数据太过依赖,这导致一旦信息数据出现问题和偏差,会给工程施工带来一定阻碍。除此之外,我国建筑工程领域中对信息技术应用重视程度不够高,导致无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尤其在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相关人员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如果建筑管理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缺乏这些能力,那么信息化建设很难顺利进行,施工质量也会因此受到一定影响。
2.4 欠缺科学的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的不健全是导致建设施工管理质量受到影响的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中分包施工方式比较常见,企业进行总承包后将不同的施工任务分为不同的施工企业。施工企业的管理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很容易影响到工程进度。对此,需要施工企业做好统一化管理工作,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施工作业,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并提升工程施工质量。但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施工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整个管理体系不够科学合理,起到的作用大受影响,不但降低了工作效率,还增加了施工管理风险,施工企业面临的管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施工企业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将会影响到整体工程效率,施工模式也可能不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管理人员如果不能及时改变现状,其管理效果将很难得到提高。
2.5 施工监督管理力度不足
除了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施工企业的监督管理力度不足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原因。在施工时,施工企业一般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展系统化管理工作,将先进的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对工作人员进行约束管理,避免出现违规现象,让工作模式与工作内容满足规范化要求。但目前我国部分施工企业在人员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滥用职权的情况屡有出现,不仅没有根据相关要求进行规范化落实,还会影响到各部门的协作。[3]
3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3.1 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
在施工时,工作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与专业水平关系着建设项目的发展。如果工作人员在质量管理过程中敷衍了事,将会对建设项目质量带来重要影响。所以,必须要加强人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他们必须要具备较好的质量控制意识,才能让建设项目管理与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对此,施工企业可以开展一系列培训活动,增强工作人员质量控制意识,严格按照要求完成各项工作,保证施工质量。
3.2 加强建筑材料管理工作
在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时,建筑施工材料管理是基础,建筑材料质量如果得不到保证,工程建筑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一些建筑企业为了减少成本支出,扩大经济效益,可能会选择价格低廉但质量不佳的施工材料,这导致项目工程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也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建筑施工材料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会影响到建筑企业的声誉与口碑。[4]所以,建筑企业应认识到材料管理工作开展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前提条件,要保证建筑施工材料符合实际建设需要,满足项目建设规定标准。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建筑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材料选购人员在购买施工材料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材料质量与材料价格,要确保购买材料符合工程建筑要求和相关标准,还要多对比,注意成本控制。在这个过程中,采购人员要注意,在市场中应避免通过非正规渠道采购的施工材料,这些施工材料质量很难保证。所以,采购人员应选择正规渠道进行材料采购工作,在采购之前应充分查验材料供应商的各项资质,还应全面查验材料的各项报告,以充分保障施工材料质量,尽量减少材料售后问题。第二,建筑企业要抽检及复检材料,确保材料质量符合施工要求与建筑标准,才能让材料进场并投入使用。在这个过程中,质量监管人员应充分履行自己职责,按照相关要求开展材料检查,及时发现相应问题并进行解决,不可为了节约人力、物力等资源而将不合格的材料投入使用,而是应将材料进行返厂处理,由相关工作人员与厂商进行协商处理,要保证使用的建筑材料与国家标准、施工要求相符。第三,在项目建设中,监督管理人员要重视材料监测工作,及时发现材料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按要求开展检测,加强质量管理。
3.3 做好信息化建设
目前,虽然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但是仍旧有提升空间。只有建筑企业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改变传统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施工管理的实效性,才能推动施工管理取得更大成就。尤其是在施工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时,可以借助全方位信息监控技术,全过程监督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提高施工现场的规范性,推动施工现场管理更便捷、更高效。另外,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时,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尤其是应用一些新鲜信息技术时,要充分考虑到施工各环节的具体情况,可以咨询相关专家,邀请他们到现场进行考察,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模拟建模分析工作,有效避免新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不适应问题。[5]
3.4 制定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
在项目推进时,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有助于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有序开展。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有着较多的承包形式。所以,建筑企业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各部门、各施工流程之间的协作与联系。建筑企业要在施工过程中明确各施工人员的工作责任,还要明确划分其工作范围与工作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工作人员全面落实自己的工作任务与岗位职责,才能在出现施工安全事故时进行追责。除此之外,建筑企业要尽量避免因工作划分过细导致的各施工流程之间的衔接问题。因此,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让各施工流程之间的衔接更为紧密,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影响,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3.5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应全面协调各方面的工作,还要进行成本控制,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进行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建筑企业要做好协调工作,建筑企业要制定完善的工程质量领导责任机制,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让工程质量职责得到充分落实。此外,建筑企业应特别重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程,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应分析行业技术规范、合同具体要求,做好监督与验收工作。对于建筑工程整体,将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充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可以相互协调的整体,并不断提高相关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在具体监督管理过程中,建筑企业还应落实动态化管理思路,以有效减少严重质量问题,进而全面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水平和施工质量。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应重视前期准备工作,在办理相关手续的基础上,全面整合各方面的信息数据,为打造良好管理机制做好铺垫。此外,建筑企业还应关注施工图纸审查环节,施工图纸审查确认无误后才能进行之后的工作。[6]在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在日常施工中严格按照相关要求,不能随便篡改图纸,在遇到确实需要修改的情况时,要提出相应的方案并在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与监理单位的认可后实施,以免影响到成本。针对内部监督管理工作,建筑企业可以设置监督管理小组,全面监督与管理现场施工人员、施工流程等,确保施工现场可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开展施工工作。如果有随意修改图纸或与图纸内容不一致,监督管理人员可以叫停施工,并进行现场质量检查工作,以免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对工程整体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在监督管理过程中要加强数据分析与数据统计工作,确保动态化管理思路与工作原则得到落实,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全面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4 总结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因此,建筑行业要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就应从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入手,全面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保证施工质量控制水平,以此推动建筑企业长远发展。对此,建筑企业要清楚地认识到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深入分析现有问题,及时采取相关策略提升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综合能力,促进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