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地方高校校地合作:价值逻辑、基本问题及其纾解路径

2023-03-09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校地共同体办学

李 鹏

校地合作已经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攻关创新发展的主流趋势,是高校推动自身改革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因此,在理论上厘清校地合作的价值逻辑十分必要。目前,学术界关于校地合作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对校地合作的合作模式、合作机制、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等一般性问题的探讨上,而对地方高校校地合作自身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及结合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合作实现的具体路径的研究甚少。所以,在一般性研究基础上加强特殊性研究便显得十分必要。

一、新时代地方高校实施校地合作的内在价值逻辑

(一)是落实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的政策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同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推广等方面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 号)提出要“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2]《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指出:“高等学校必须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强化科教协同育人。”[3]可见校地合作是我党基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对高等教育作出的政策指引,推进校地合作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部署的行为自觉。

(二)是践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指出:“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4]1993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办学体制,在“积极鼓励、大力支持、加强管理、正确指导”的方针指导下,校地合作开始了初步探索阶段。在实践中形成“共建”“合作”“合并”“协作”“划转”五种管理体制改革模式,同时积极开展实践尝试,校地合作获得了长远的发展。之后,为落实国家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高校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多元化的新路径,并成为政府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局面的重要途径,校地合作进入加快发展时期。40 余年实践说明,校地合作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科学选择。积极推进校地合作是对高等教育规律的遵循和实践践履。

(三)是提升办学能力的重要举措

高校赋有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引领社会发展的职能,能否承担起这些职能,是检验高校办学水平的根本标准。地方高校在办学层次上属于高等教育基础性构成部分。在地理空间上,地方高校多远离中心城市,即远离文化、技术、信息等中心地带,具有明显的在地属性。受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地方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地方高校明显缺乏重点高校所具有的主动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发展环境的不利,也会使得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中处于末端,发展中的问题更多、更特殊。所以,实现地方高校的功能,关键是矛盾特殊性的解决以及自身办学特色的培育问题。事实证明,通过校地合作,高校不仅可以在实践中厘清这个矛盾特殊性,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办学特色,还可以从地方社会中获得丰富的资源支持,进而实现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办学举措的科学化设计,全面提升自身办学能力,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四)是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5]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重要特点。高校治理能力,是指运用制度管理高校各方面工作的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既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又能为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充分的物质基础;治理能力现代化能够引导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方向,支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通过校地合作推动高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是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二、新时代地方高校校地合作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认知存在差距,共同体的意识薄弱

地方高校在特定区域社会中,与地方政府、社会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但是接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双重管理与指导的地方高校,实际上在经费投入、政策扶持、考核评比等方面对其主管部门有很强的依赖性,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关联度则较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还没有真正走向市场,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高校的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后勤保障的考核与评估机制没有真正与市场经济接轨,也没有与地方社会接轨,形成了自我封闭的办学模式,而地方高校的表现则更为突出。在校地合作上,地方高校不仅缺乏危机感,更缺少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而实施改革的迫切意识。同时受区域文化发展水平、特质性等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地方社会同样缺乏对改革创新迫切渴望的现代特质。在此背景下的校地合作,参与主体很容易产生懈怠、推诿、放任等行为,校地合作质量必然受到根本性的影响。

(二)供求关系脱节,共同体的动力不足

校地合作有助于地方高校牢固树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准确定位办学特色与发展方向,培育特色和优势学科,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摆脱办学经费、师资来源、学科建设等所面临的不利局面,增强自身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校地合作有利于地方从高校获得人才、技术、思想智库等方面的支持,进而推动地方社会加快发展。可见,校地合作本质上是以合作各方需求的满足为直接目的的。所以,推动校地深度合作发展,解决供求关系十分关键。但由于受到传统办学体制影响,地方高校还没有实现市场经济的融入,还没有清醒的人才培养市场意识、社会服务质量意识。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整体上还处于自我设计、自我安排的非市场化阶段。在此背景下,地方社会也就不会主动给予地方高校想要的政策、资源等方面的支持。由此可见,这种供求关系的事实脱节,必然导致校地合作失去最原始、最根本的动力。

(三)利益分歧严重,共同体的耦合性差

校地合作是高校在地方政府合作框架的支持下,与政府及其所管辖的相关社会组织,如企业、研究院所、行业组织、事业单位、其他机构等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多方面的合作。也就是说,校地利益共同体是基于学校和地方之间交叉融合的目标而结成的,交织着各种类型共同体的一种关系体。同时,校地合作还具有经济性、教育性、社会性和产业性的综合特质。校地合作建构的核心目的是满足各方的发展利益诉求,是各方利益实现的推进器和实践场。为此,合作组织内部各方结构性、合理性、合法性利益得以实现的可能性是合作成为现实的根本保证。但现有的校地合作,共同体中合作各方的利益需求并没有被给予充分的考量、公平的对待和卓有成效的实施,利益实现程度差距明显,结果导致合作共同体的目标、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之间均出现矛盾。

(四)角色认知模糊,共同体的行为失范

地方高校在校地合作中应该扮演为区域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承担应用型研究、为地方社会提供针对性服务、传承地方文化、引领地方社会创新发展的角色。而地方政府则应扮演针对校地合作出台相关政策、工作协调、合作服务、产业布局、研发资助、创新引导的角色。地方科研院所、行业组织、事业单位等也要依据自身的功能特质,结合合作中职责分工扮演自己的角色。角色认知清晰,角色权利与义务才能明确,实践才有保证。但事实上,由于受地方高校科研能力有限、地方高校与社会相隔离、自我创新发展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制约,地方对高校的职能角色漠视、怀疑,甚至否认。相对地,地方社会在校地合作中的被动、推诿、敷衍了事,也导致其失去地方高校的信任。角色认知模糊,校地合作中各方均会不约而同地丧失理性控制和角色规范制约,合作共同体出现集体行为失范也就在所难免了。

(五)体系保障不力,共同体的效能低下

地方高校与属地校地合作包含地方高校、地方政府、科研机构、企业、行业组织、事业单位、其他机构等多元合作主体;校地合作具有经济性、教育性、社会性、产业性等多重特质;校地合作要建构和处理多方关系,调整多方利益。进行各种程度和规模的非线性合作,除合作意识和需求外,不能没有一个具有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的管理体系和制度的支撑。当然这个制度体系既包括校地合作管理体系,也包括参与校地合作各方基于校地合作的需要而对自身管理体制所进行的调整。事实上,无论校地合作制度体系、运行机制的建构,还是地方政府相应管理制度调整,以及地方高校内部管理的建设,均没有达到校地合作的要求,不能给予校地合作以有效的支撑。

三、新时代地方高校校地合作的纾解路径

(一)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全面提升合作者自觉意识

2023 年4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提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6]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需要大量客观、真实、有效的信息;发现问题、找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开展调查研究,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而理论学习则是强化个体或群体理论基础、提高理论认知能力的前提保障。因此,新时期要推动校地合作的深入发展,地方高校、地方政府及相关参与者,均必须自觉地、有目的地加强政策理论学习、现代管理理论学习,积极开展各自实践领域及交叉领域的社会调查。在此基础之上,提升各自的政策掌握能力,自觉接受政策指导;找准问题及其原因所在,自觉坚持问题导向;牢固危机意识,坚定改革决心;坚守合作共赢理念,坚定合作发展道路。思想问题解决了,才能为校地合作奠定坚实的思想认知基础。

(二)明确共同体目标导向,提高校地合作共同体的黏性

校地合作是一个包括政治共同体、科学共同体、实践共同体、知识共同体等多维的合作组织。“共同体是一个协作系统,而真正的协作是在人们追求共同目标中产生的。因此,共同体首先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7]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说:“在明显的、模棱两可的‘民族’一词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它清晰地植根于政治领域。”[8]推动校地合作共同体深入发展,首先,要明确宏观目标。即基于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价值视角,毫不动摇坚持国家政策导向,立志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体目标。其次,明确中观目标。即在明确各个参与主体本位目标的基础上,明确目标所具有的经济、教育、社会、产业等多重属性,实现合作价值主体多元化和目标内涵丰富化的兼顾。最后,明确微观目标。即要确定知识传递、科技转化、人才培养、合作创新等具体工作目标,为工作开展提供目标导向。

(三)厘清合作者身份认同,明确各合作主体权利义务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某种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盼,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明确合作者的权利与义务,是实现校地合作共同体结构合理性、提升活动规范性的前提。地方高校的区域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组织功能定位、办学层次定位和科学发展规律,决定了地方高校是校地合作的参与者、服务者、合作者、引领者和推动者。社会组织核心职能的特殊性决定了地方政府是校地合作中的主导者;共同体合作的实践建构规律,决定地方政府是校地合作的环境保障者;社会组织的社会管理职能决定了地方政府是校地合作的监督者。推进校地合作,就是要在科学把握合作各方角色基础上,明确合作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这不仅是对合作者主体性的建构与调动,也可以促进合作共同体组织结构科学化。

(四)创建多方合作文化,培育合作共同体内在凝聚力

组织文化是组织发展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也是提高组织凝聚力、行动力的根本保证。加强校地合作文化建设,亦是提高校地合作水平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针对合作各方社会组织职能、特质性的差异而存在的文化认同度低、共同体文化特质模糊、文化载体缺失、文化情感淡化、共同体文化建设落后于实践等一系列问题,加强校地合作文化就成为校地合作的重中之重。首先,提升共同体文化价值,就是要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合作共同体的价值引领,以提升共同体的整合度,增强共同体的凝聚力。其次,必须贯彻落实自愿、民主、公平、自治的治理理念,建立并完善共同体管理制度,明确合作共同体的文化操守。最后,必须在指导思想上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合作育人理念、转型发展理念、共治共享共赢理念,活化共同体运行机制。

(五)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合作共同体的行动能力

推进校地合作发展,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结合区域社会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制定和完善校地合作机制,全面提升合作共同体的行动能力。

(1)落实政策与价值双重导向的动力机制。即落实地方高校、地方政府、各类组织党委的主体责任,把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当作执政、尽职的首要任务,通过政策宣讲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提升政策执行的自觉性和执行力。通过加强校地合作共同体文化建设,强化合作参与主体的使命意识、创新发展意识。

(2)遵循市场经济法则的利益整合机制。通过科学研判校地合作共同体的利益分配制度,全面落实共建、共管、共享的原则,最大限度、公平合理地满足校地合作共同体各方的利益诉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强化合作参与主体的社会责任意识。以此提高合作共同体的外在吸引力和内在凝聚力。

(3)适应区域社会发展现实的控制机制。即通过建立和完善校地合作共同体的组织体系,改革区域内管理制度,提升区域内文化建设水平,最大程度实现校地合作共同体内部价值认同和合作行为的整体性、一致性和高度契合,进而保证校地合作共同体政令畅通、通力合作、规范有度、富有成效。

(4)体现创新驱动发展原则的激励机制。建立校地合作激励机制就是为了使合作共同体成员的行为和价值观念与共同体需要和社会需求保持一致,激发合作共同体的活力。进一步完善合作共同体激励机制,主要做好以下工作:其一,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改革和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建立激励运行体系;其二,通过地方性政策调整,保证激励机制的稳定性和长效性;其三,结合地方社会和合作共同体实际,明确激励标准,提高其可行性;其四,打通合作壁垒,丰富激励手段,畅通激励通道。

(5)满足长期性发展理念需求的保障机制。其一,推动区域内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的一体化综合性改革,强化管理目标的一致性,突出管理职能的层次性和衔接性,为合作运行提供物质和组织保障;其二,搭建和完善合作育人平台、科研合作及转化平台、创新创业平台、信息交流平台、资源共享平台等,活化校地合作运行机制,为合作共同体提供实践载体,提高合作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其三,建立和完善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地方多元组织共同参与的监督管理体系,确保校地合作共同体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提高校地合作工作效益。

四、结语

校地合作对地方高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地方高校在强化“地方性”与“应用性”办学定位的前提下,要始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强调地方高校的“基础性”和“属地性”。校地合作的关键是要找准目前合作过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提升合作者的自觉意识、明确共同体目标导向、厘清合作者身份认同、创建多方合作文化、完善管理体制机制,进而形成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相互促进的双赢局面。

猜你喜欢

校地共同体办学
校地协同推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伊犁师范大学与和田市人民政府举行校地合作签约授牌仪式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校地结合政产学研互动服务地方经济——四川工商学院校地校企合作初探
共同体的战斗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浅谈校地合作载体的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