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个结合” 推动党的理论创新进入新阶段

2023-03-09孙振威

东南学术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华马克思主义理论

孟 鑫 孙振威

每一个时代都会面临不同的现实难题和时代课题,执政党如何从理论上科学回答这些问题,关乎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前途命运。 因此,执政党的理论发展必然也必须是一个持续创新的过程。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发展历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一直是理论创新的强大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①《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 年版,第379 页。这是我们党首次在党的重要文献中提出 “两个结合” 的重大时代命题。 其中, “第二个结合” 更是强调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精华,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新动力,进一步拓展了党的理论创新的发展空间。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 “两个结合” , “才能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②《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14 页。而 “第二个结合” 的提出为回答新征程上面临的 “时代之问” “历史之问” “人民之问” 和 “世界之问” 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和有效实践依据,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当前,从党的理论创新视角对 “两个结合” ,尤其是对 “第二个结合” 的实质要义和价值意蕴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的认识,也有助于深化对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重大意义的理解,从而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发展空间指明前进方向。

一、 “两个结合” 是中国共产党对理论创新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

注重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国共产党时刻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法宝,也是其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四个阶段,从胜利不断走向新的胜利的根本遵循。2021 年3 月2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朱熹园考察时提出,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 年版,第315 页。2022 年10 月2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时强调,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 “两个结合” 。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人民日报》2022 年10 月29 日。2023 年6 月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③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 年第17 期。2023 年6 月3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深刻阐述了 “两个结合” 与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内在逻辑,明确要求我们要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力争在新发展阶段取得更为突出的理论成果。 “两个结合” 重大论断的提出,标志着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规律的认识进入了新境界,表明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以及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前景的认识上升到了新高度。

(一) “第一个结合” 体现了党的创新理论的根本要求

“第一个结合” 指的是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④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求是》2008 年第7 期。客观而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深刻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要求。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先进政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必然要求,也是其责任和使命;另一方面, “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 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全新的时空方位,是执政党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基本立足点。实践表明,理论创新必然要建立在对本国基本国情和具体实际的深刻认识之上。 对此,毛泽东曾指出: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15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651 页。所以,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转化为推动实践发展的真理力量。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行动的指南,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664 页。只有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的实践中,我们才能不断实现中国进步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双重演进。 总的来讲, “第一个结合” 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一是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把握时代特征及发展趋势,从历史纵深中把握其前进规律;二是立足于现实国情,准确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时空方位及主要矛盾,从而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和预见性;三是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结合,通过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不断拓展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内涵,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 “第二个结合” 彰显了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 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①《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人民日报》2023 年7月2 日。这一判断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的理论创新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凸显了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意蕴。 我们党在理论创新中从 “第一个结合” 到 “第二个结合” 的提升和拓展,从理论上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内在关联,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时代化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理论空间。 众所周知,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②《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年版,第29 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精神标识,而且是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屹立不倒的历史根基,更重要的是,由其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形成的 “第二个结合” 为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理论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是中华民族文化觉醒与复兴的根本路径。 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冲击之下, “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 ,中华民族遭遇 “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 曾经,我们引以为傲的灿烂文明遭受文化解构。 在觉醒与自救的过程中,从 “器物” 现代化、 “制度” 现代化再到 “文化” 现代化,中国早期先进分子的探索无一例外走向了失败。 客观而言,仅仅依靠舶来之物意图探求救国之道,必然会产生 “水土不服” 的现实困境。 鉴于此,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并且在各个时期的实践探索中不断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大致经历了‘形式—内容—价值理念’三个不同层次的范式转换过程。”③尚庆飞:《 “第二个结合” 深层逻辑的三维分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 年第2 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与自觉,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 2022 年版,第18 页。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再次强调, “结合” 的前提是彼此契合。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 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⑤《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民日报》2023 年6 月3 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在数千年的生产和生活中长期实践所形成的文化产物,体现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观念和价值理念等诸多方面。 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所蕴含的重要理念,二者之间存在诸多相互契合之处,使得 “两个结合” 具备了 “有机结合” 的重要条件。 比如,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与科学社会主义中的人民立场价值观和谐一致。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高度契合性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文化基础和思想根基。

(三) “两个结合” 是新时代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

如何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党面临的重要时代考验。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①《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16 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本质上也就是推进 “两个结合” 的过程。 我们党之所以将 “两个结合” 作为新时代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路径,主要在于这一路径在彰显依据本国实际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兼具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双重意蕴。

首先, “具体的” 而非 “抽象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使 “两个结合” 成为理论创新的必然选择。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②《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15 册,第651 页。“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产生、用以指导实践、为实践所检验并通过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开放理论体系。 列宁在指导俄国革命时强调,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的只是指导性原则,对于这些原则的运用还要结合俄国的具体情况。③《列宁全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版1984 年版,第186-190 页。中国共产党针对近代以来的特殊国情,从我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不断致力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可以看到,作为一般性原理与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久经波折而依然生机盎然,关键在于其能够与不同国家的民族特性和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而形成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其次,辩证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特性使 “两个结合” 成为理论创新的根本路径。 能否做到理论的与时俱进是对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否实现理论创新的现实考验。 历史和现实证明,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其能够有效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现代化事业的关键所在。 从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问题的过程中,应避免在未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与基本国情的情形之下,以片面化、静止化、形而上学的观点和态度来看待和解决实际问题。 马克思主义 “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 。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146 页。这样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最后, “两个结合” 深刻把握了党的理论创新的内在规律,是新时代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 与马克思、恩格斯所构想的建立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不同,中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经济文化均比较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如何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之上建设社会主义,成为我们国家面临的重要现实课题。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了摆在党和人民面前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即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从这个层面上讲, “两个结合” 不仅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基本规律,也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强调‘两个结合’,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原创性贡献,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从‘一个结合’至‘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反映,更是其思想丰富发展的标志。”①李毅:《从 “一个结合” 到 “两个结合” 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 年第12 期。

二、 “第二个结合” 拓展了理论创新的发展空间

实践表明,理论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青春的关键密码,关系到一个政党的发展方向,从根本上决定了这个政党是否具备先进性以及能否把握国家的前途命运。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从本质而言, “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动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②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 年版,第12 页。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强调,始终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重要的历史经验。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534、478 页。因此,坚持理论创新,重视理论武装,是我们党从百年大党走向百年强党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深入研究 “两个结合” , “深化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④《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534、478 页。这些重要论述,在科学概括和总结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同时,也对党推进理论创新的内在规律进行了深刻揭示,其中对 “第二个结合” 的特别强调,拓展了党的理论创新的发展空间。

(一) “第二个结合” 为理论创新提供了新视域

理论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以新的视野洞悉时代发展的根本问题并以理论指导实践,将行之有效的经验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是理论创新的关键路径。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理论特质。 始终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与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创新历史进程的基本经验。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⑤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8 年版,第27 页。党在 “第一个结合” 基础上提出 “第二个结合” ,拓展了党在理论创新方面的新视域。

第一,从东方文明视角推动现代化理论走出西方话语体系。 实现现代化是当代中国的奋斗目标,这就意味着构建我国的现代化理论和话语成为极为迫切的理论创新任务。 由于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先行地位,在当今世界现代化理论中,现代化等于 “西方化” 的理念也充斥在思想理论领域,西方中心论者更是充分运用这一优势,从理论话语层面凸显西方世界的地位和影响。 他们将西方现代化实践、现代化理论和制度机制 “普适化” ,将西方国家的自由主义理论、资本主义制度与现代化目标绑定固化,形成了现代化理论的西方话语体系。 而中国正在探索与实践的 “中国式现代化” 道路,是一条既有中国特色又有世界普遍性的现代化道路,也是一条在东方文明中走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虽然,这条道路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成就,但有关 “中国式现代化” 的话语构建、理论主张仍然存在许多空白,亟须通过理论创新完成构建任务。 “第二个结合” 为此指明了前进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领域为话语基础,去创造独立的、具有东方文明底蕴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要把 “第二个结合” 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厚文化底蕴,努力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为人类的现代化进程贡献具有东方视角的中国理念。

第二,从大历史观视野为回答时代课题提供文化底蕴和文化力量。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220 页。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其自身的特定问题,而其中处于核心位置、起主要作用的问题便构成了时代课题。 只有抓住并有效回答时代课题的理论,才能回应时代要求,推动理论创新。 从这个层面上讲,理论创新是对时代变化及其变化之下问题的回应与解答。 马克思主义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在不同的时空方位下这一理论被赋予鲜明的时代内涵。 正如列宁所指出的: “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②《列宁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162 页。当今世界,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展开,由此对党的理论创新能力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11 页。面对当前各种风险和挑战集中式、压缩式凸显,通过理论创新回答 “现代化之问” “人民之问” ,是现阶段理论创新的当务之急。 时代与实践的双重叠加演变迫切需要我们拓展理论创新的视野和视角。 “第二个结合” 的提出,要求我们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积极吸收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文明智慧,为理论发展提供历史底蕴和文明力量;以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宽广胸怀,以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广阔视野,分析观察时代之变和历史之变,分析国内外问题和挑战,不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进入新境界。

(二)贯通马克思主义精髓和中华文化精华为理论创新提供了新途径

党的二十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殷墟遗址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 “根” 。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人民日报》2022 年10 月29 日。这一重要论述科学总结了理论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发展方向,深刻揭示了 “第二个结合” 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为引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提供了崭新路径。 关于如何实现 “第二个结合” 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结合” 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 “结合” 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⑤《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民日报》2023 年6 月3 日。这就指明了 “第二个结合” 的实质要义,即聚焦于让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上牢牢扎根,与此同时,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为新时代理论创新扩充新内涵。 “第二个结合” 之所以能够成为党的理论创新的新路径,主要基于两个层面。

第一,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宝库进行全面而深入地挖掘,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激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并根据时代发展重新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内涵。⑥《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人民日报》2023 年7月2 日。近代以来中华文明遭受西方世界的摧残,中华文化遭受多方质疑, “文化自卑” 成为那个时代中华儿女的心理创伤。 从文明意蕴来讲,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意义在于,这一理论以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内在底蕴,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新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由此观之,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带有历史的基因,这一结合是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要推动力。 新时代要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使中华文明涅槃重生,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是其应有之义。 我们必须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所蕴含的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等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相一致的契合点和结合点;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引,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类现代文明更好适应,进而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以及中华文明的内在感召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480 页。

第二,将中华优秀文化精华更深层次地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之中。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键在于赋予其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内涵,使其与本国文化基础相结合进而焕发新的生命力。 因此,只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华文明标识,其深厚底蕴和宝贵精华能够促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 “中国化” 。 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它们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基因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以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方式呈现出来。 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期积累的文化理念,为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供了文化思维和话语路径。 因此, “第二个结合” 就是要求以中国式的表达方式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精髓要义表达出来,赋予其鲜活的民族色彩。 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强大的信念力量。 “第二个结合” 强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深深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中,以使其阐述的价值目标、思想理念及其表达方式更加符合中国人民的文化心理,从而达到 “大众化” 和 “中国化” 的效果。 从这个层面上讲,我们要不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密码,对中华文明进行更为深层次的阐释和研究,使其更好地镶嵌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中。

(三)深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理论创新提供了新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座谈会上明确指出: “‘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②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 年第17 期。这一重要论述是党从传统文化维度对推进理论创新的新认知,是党的理论创新历史上又一次思想解放。 因此, “第二个结合” 是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规律性认识的深刻总结,也是指导我们未来发展的重大理念原则。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第二个结合” 是促进文明发展的新思考,彰显了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拓展理论创新发展空间的理论自信。

一方面, “第二个结合” 丰富了理论创新的思维方式。 经过五千多年的文化沉淀和积累,中华民族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思维方式,包括辩证思维、历史思维、整体思维、崇实思维等,这些思维方式在现实中体现为崇尚务实、善于辩证、长于变通等行为方式。 这些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经过长期积淀和不断演化,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新动力。 一是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提升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的实效,形成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兼具科学性与时代性的思维方式;二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维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思维之中,加强对传统思维方式的继承性运用和时代化演绎。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 年版,第170 页。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注重以系统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的发展。 与西方世界强调将客观事物进行局部的分析不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注重将事物做整体性的认识,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整体思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 “总体布局” “战略布局” 是其典型运用。 另一方面, “第二个结合” 丰富了理论创新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民族特质的集中表现,而民族文化则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追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 年版,第313 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们国家最为深厚的软实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探索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也为理论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文化之基。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始终不渝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 从党的发展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中华民族自身的特点作为理论创新的结合点,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民族特质。 一直以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之中进行理论创新是党的优良传统。

最后, “第二个结合” 丰富了党的理论创新的话语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③《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45-46 页。创新话语体系是促进理论创新的重要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与世界对话的时代呼唤。 “第二个结合” 在激活中华文明内在活力的同时,也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识融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使其具有了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 比如, “中国式现代化” 这一学术话语体系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独特的宇宙观、文明观和发展观等有机融通起来,对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构建能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 “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一话语体系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以和为贵” “和而不同” “天下大同” 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 “世界历史” 理论和 “共同体” 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为人类探索更加文明、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贡献中国智慧。

三、坚持 “第二个结合” 明确了新时代理论创新的前进方向

“第二个结合” 之所以能够推动党的理论创新进入新阶段,源自中国共产党人在践行 “第二个结合” 过程中,始终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其立场、观点、方法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和影响,在文化自信自觉中结合时代要求做到对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发掘其丰富价值内涵,赋予其崭新表达形式。 “第二个结合” 从加强和拓展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深度和广度上,指明了未来推进理论创新的前进方向。

(一)进一步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

坚持 “第二个结合” ,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工作,根本前提是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作用和影响。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是我党我国居于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 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有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保持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思想的一元性,防止多元化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内容。 当前,在极为复杂的两制并存、不同意识形态碰撞,以及两条发展道路激烈竞争的现实中,国内外舆论场域中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尤其是在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不断泛起,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学说不断涌现的背景下,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对于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具有深远影响。

一方面,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通过宣扬 “过时论” 或 “无用论” ,攻击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和思想主张,否定其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进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作用。 其目的是在理论上为采用西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宣扬 “普世价值” 拓展空间,在实践上为实施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或民主社会主义制度开辟道路。 另一方面,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情况比较复杂。 从历史和现实来看,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形成了以科学社会主义为主的价值立场、思想体系、基本原理和政治主张。 同时,还形成了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各类主张相异的学术流派和思潮,它们既深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同时又想 “修正和补充” 马克思主义,将各种经济学、心理学甚至神学的一些观点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形成了主张各异的 “新马克思主义”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精神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 “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等学术流派,这些流派和主张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的影响力和生命力,同时给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带来了各种挑战。

做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根本前提,就是科学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鉴于此,在实现 “第二个结合” 过程中,对待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要高度警惕、坚决斗争、持续抵制。 对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学说要理性认识、辩证分析,既要体现学术思想上的相互尊重、包容互鉴,也要警惕其对马克思主义的 “分化” 和 “消解” 。 我们深知,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同各种思想理论的相互斗争和交流激荡中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的,要在坚持本源的基础上,尊重不同、包容差异、容纳多样、理性对待。 进而在 “第二个结合” 实践中做到:一是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精髓和要义,包括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等,将这些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深度融合,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精神感召力、思想影响力、价值引领力,增强其社会凝聚力,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发展动力。 二是科学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底蕴,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张,丰富其表达形式,采用 “内化” 和 “融合” 的方式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实现中国化,成为中国人民能够深刻理解、可以有效运用的思想学说,进一步巩固其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 这样才能深刻体现党的历史就 “是一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也是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和改造中国的历史” 。①习近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求是》2021 年第22 期。

(二)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

纵观我们党的理论发展进程,文化底蕴和文化基础是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给予党的理论创新以强大的文化自信和高度的文化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①《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年版,第12 页。

首先,文化自信主要体现为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对其文化成果与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文化前途命运的充分肯定。 这种自信是在国家和民族文化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的,是对其文化发展历史和文化内涵精华的坚定认同。 在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历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丰富内涵和价值观念为其提供了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滋养,推动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创新实践中既成为优秀传文化的践行者、推动者,又成为这一文化的有效传承者和坚定引领者。 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践行 “第二个结合” 的典型代表,在其理论内容和表达方式中展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自信,真正体现了 “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164 页。

其次,文化自觉是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对其文化历史、文化内容和文化作用及影响在思想认识上的觉悟和认同。 这种文化自觉会形成国家民族强大的内在力量和精神动力,主要体现在对自身文化地位作用的高度认同、对其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发展和赓续文化精华和文化精神的历史担当。 文化自觉作为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个体对其文化的主观认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文化历史根脉的认定与继承;第二,对文化内容真知的辨别与发展;第三,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与运用。 这种文化自觉深刻体现在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和成果中,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党对 “中国特色” 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党和人民的文化自觉意识的深刻觉醒和不断提升。

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是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经验总结,也是今后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 从大文化的范畴来看,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也是一种文化,是党和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重要成果。 作为一个不断发展并具有开放性的理论体系,我们党的理论需要和全人类一切优秀文化交流互鉴,通过吸收精华来发展和提升自己。 但是,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和深化,它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产生于中国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实践中形成的认知,是由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成果。 这种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促使中华传统文化形成独立的成长发育机制,它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时也有自己的内化机制,这种内化机制和能力是实现 “第二个结合” 的重要基点。

(三)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努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推进其发展创新,同时坚持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的理论发展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方面,坚持传承,善于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③《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人民日报》2014 年9 月25 日。对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实现党的理论创新的前提,而党的理论创新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升华,二者辩证统一于党的理论发展进程中,深刻体现了 “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164 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思想精华、道德观念,明德思想、整体思维、辩证方法、大同理想、和合等理念,都是值得传承并对党的思想理论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重要内容。

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推动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提高理论创造力的重要力量源泉。 党的思想理论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反映时代要求,全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阶段对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理论认识。 理论创新在不同阶段形成了诸多成果,如毛泽东思想所提出的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邓小平理论提出的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等重要命题。 这些命题高度凝练、内涵丰富,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提升创造,同时也是对其思想理论表达方式的转化创新。

另一方面,坚持本源,善于借鉴。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②《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6 页。的理念,强调在文化建设和理论创新中坚持本源与善于借鉴相统一的原则,既要坚持民族性也要体现世界性。 党的理论创新既要坚守中华文化的本源,又要借鉴外来文化的特色,在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中推动党的理论发展。 任何一种文化都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 “根” 和 “魂” ,在理论创新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首先要关注民族文化根基,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主,展现本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和鲜明特征。 “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③《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第144 页。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其思想价值和文化内涵都深刻影响着党的理论创新的进程和效果。

同时,我们必须善于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和优点,借鉴人类文明发展成果,努力促进党的理论发展呈现兼收并蓄、融合创新的包容性。 对于域外文化,要善于学习借鉴,不过度赞美,也不过度贬低,既要防止 “西方文明中心论” ,也防止 “外来文化野蛮论” 。 各种文化并存、交流和互鉴是理论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要在各种文化的互鉴交流中推进融合、展现创新。 马克思主义就是作为一种来自域外的、代表世界文明发展精髓的文化来到中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合,成为推动国家和民族变革和进步的重要力量。

猜你喜欢

中华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