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铁站前综合交通枢纽设计要点

2023-03-09何恒林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3年4期
关键词:磐安大巴高峰

何恒林

(华设设计集团浙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杭州 310000)

1 高铁车站发展背景

高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其构建的快速通道促进了区域融合,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促进区域融合、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加快沿线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进程,高铁都功不可没[1]。截至2022年,高铁运营的总里程超过4万km,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更多的方便,也拉进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

高铁车站作为交通枢纽转换关键点,承担着极为重要的疏解与集中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出行方式的变化,人们交通出行习惯的变化,以往老旧的铁路车站已经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目前,更多的城市重新规划了高铁车站选址,重新规划设计符合当下和未来的更合理的高铁车站。那么,如何提升高铁站服务能力,如何切合每个城市的实际情况,如何做好新环境下的高铁综合枢纽车站,成为高铁建设发展中新的难点。

2 案例分析——以杭温高铁磐安客运综合枢纽项目为例

2.1 项目概况

磐安站为杭温高铁客运中间站之一,距磐安县城约10 km、东阳横店站33 km、仙居站30 km,磐安站建成后,磐安将进入高铁时代,也由此加入浙江省“三大都市区”1小时高铁交通圈。磐安客运综合枢纽的建设对于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与辐射力具有重要意义,对磐安县的长远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将成为支持磐安旅游城市的发展、彰显城市特色的重要窗口,为此,杭温高铁磐安客运综合枢纽项目的建设势在必行。

2.2 设计理念

结合磐安县的交通出行特点,本次以“高效、生态、智慧”为理念,旨在创造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且交通、商业、旅游、创意等全面复兴、融合现代科技、内外通达的地标性TOD综合交通枢纽。集高铁、大巴、公交、出租车及社会车辆等交通出行方式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利用枢纽优势,服务于高铁小镇,实现人、车等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打造成为一个辐射全磐安的平台[2]。磐安高铁站总体用地规划图如图1所示。

图1 磐安高铁站总体用地规划图

2.3 交通量预测

2.3.1 磐安站客运流量预测

1)远期客流

本工程属于铁路工程中的中型站,最高聚集人数800人,按照候车厅有效候车面积计算实际可容纳人数为1 358人;旅客年发送量初期58万人,近期69万人,远期90万人。

2)旅客发送客流规模预测

车站日旅客量以车站年旅客量为基准、一年按365 d计算;高峰日车站旅客量由车站日旅客量乘以集中率1.15计算;高峰小时车站旅客量由高峰日车站旅客量乘以高峰小时系数0.25计算;高峰日车站接客量由高峰日车站旅客量的1/4计算;高峰日旅客量由高峰日车站旅客量与高峰日车站接客量相加,高峰日车站旅客量合计3 545人次。

2.3.2 接驳交通流量预测

磐安高铁站是磐安县重要的交通枢纽,其可达性主要依赖于车站接驳交通系统。大量的铁路到发客流需要多样化的交通接驳方式。磐安站位于城市新开发区域,与中心城区及各个旅游景点存在不同程度的距离,接驳交通采用机动化的比例较高。因此,与铁路出行接驳的交通方式主要有:公交、大巴、小汽车(出租车)、非机动车等,配套交通设施主要有:长途客运站(含长途大巴、旅游大巴)、网约车、公交首末站(含城区公交、城乡公交)、社会停车场、出租车蓄车场、非机动车停车场。

本次方案设置的交通配套设施在满足需求预测的基础上,考虑远期一定的预留,具体配置规模见表1。

表1 磐安站接驳交通量预测

2.3.3 配套交通设施规模预测

1)城区公交

公交线路条数取决于发车频率和单车载客量。根据预测,公交日均需要承担886人次的流量,高峰小时公交客流量为222人次/h,按照单车容量40人/车,始发满载率80%,按照高峰小时10~15 min的到发车间隔计算,需要约1~2条公交线路。

2)城乡公交

公交线路条数取决于发车频率和单车载客量。根据预测,公交日均需要承担461人次的流量,高峰小时公交客流量为116人次/h,单车容量19人/车、始发满载率90%、发车间隔15~30 min,需要约2~3条公交线路。

3)旅游大巴

高峰小时大巴客流量71人次/h,停车场内上客,单车载客25人,发车间隔30 min,旅游大巴停车位需2个。

4)小汽车

送客车辆一般在地面即停即走,小汽车的停车需求分为接客车辆、车主换乘火车的车辆(全日停放)。

接送车位:根据预测,接送的小汽车日均需要承担709人次的流量,高峰小时为178人次/h,按照平均载客2人,平均每车停放时间0.75~1 h,则停车需求为67~89个。

换乘车位:车辆停放后换乘火车的客流为177人/d,一般为当日来回或其他短途出行,可视为车辆全日停放,停车需求为177个。

综合分析,小汽车的停车需求约为244~266个。

5)出租车

出租车候客区设置于疏散广场机动车通道上,需要的等候车位数L计算如下:

式中,d为高峰小时铁路客流到达总量,本项目为133人次/h;P为出租车乘客比例,本项目为15%;t为每辆出租车平均排队时间,本项目为5 min;n为每辆出租车平均载客数,本项目为1.5;70%表示70%的乘客在30 min内到达。

则L=133×15%×5×70%/30/1.5=9个,则出租车接客等候车位需9个。

6)网约车

离站客流选择网约车为89人次/h,网约车蓄车场内排队上 车,蓄 车 位L=95%dt/(30n),其 中,t=3 min,95%乘 客 在30 min内到站,蓄车位需6个。

7)新能源租赁车

“高铁+自驾”的租车模式已在江山、丽水等地采用,该模式一般为“分时租赁”,以小时或天为时间单位计算,提供汽车随取即用的租赁服务。网点通常设置在高铁站、酒店、景点等。磐安站高峰小时客流量为27人次/h,平均载客2.5人次,平均车辆周转率2~3,需4~6个停车位。

8)非机动车

采用非机动车出行方式的客流主要为换乘火车的车辆(全日停放)以及配套服务用房的配建停车位。根据预测,非机动车客流为35人/d,可视为车辆全日停放,停车需求为35个。

2.4 交通组织设计

磐安站站房设计按照客流“上进下出”的思路,即旅客从二层进站、从地面广场层出站。接驳系统根据进、出站客流的交通特点进行设计,进站“即停即走”交通(出租车、送客小汽车)通过匝道直接到达出发层,出站行人由地面到达层,通过地面人行通道到达出租车上客点、长途客运站、公交站和社会停车场、网约车上客点(由到达层电梯前往地下停车库)。优点主要体现在:进出站交通分离,人车分流,换乘便捷[3]。高铁站前功能分区图如图2所示。

图2 高铁站前功能分区图

2.5 景观及建筑设计

高铁场站中的广场是展示当地文化特点的主要窗口。本次景观设计倒映磐安的自然生态,借磐安山水之势打造磐安门户印象。通过门户印象在这广场的山水“沙盘”中展示磐安的各种文化。景观设计利用场地自然资源及区域优势,体现磐安山水文化及中药材文化,传承城市发展文脉,结合服务人群需求,以服务火车站乘客为基本对象,合理组织交通及休憩空间。

在高铁站点配套建筑设计方面,营造出了与主体站房山水相融的和谐之美。此次设计着重处理好如下3处建筑。

1)长途客运中心位于场地左上角。建筑造型延续主站房风格,设置了丰富的内部空间,旅客可以在建筑庭院之间便捷穿梭,充分享受室内外的活动,不受恶劣天气的干扰。建筑外墙被大片玻璃幕墙包裹,低调且优雅。点缀石材、轻质铝格栅和玻璃有规律的排列,引导人流顺势进入内部。

2)配套服务中心位于站房东南侧,设计取意“磐安山景”的文化意象,屋顶曲线如群山叠嶂,屋脊与檐口线条勾勒出舒缓磅礴的天际轮廓,体现“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传统气象。山形的建筑体量应对了周边特殊的环境条件,积极呼应了主体站房的立意造型,如图3所示。建筑东侧和南侧为站房的环路立交桥,车流嘈杂,而东侧为安静的战前广场。建筑以山形的屏障将二者分隔开来。

图3 高铁站前建筑景观设计图

3)旅游集散中心选于站房的西南侧。建筑形体如白色的“水滴”,与同样风格的风雨连廊相衔接,保证了游客可风雨无恙地通达。建筑物对于“水滴”这一概念的塑造,希望突出构筑物的漂浮、轻盈、通透。在“水”晶莹通透的直觉认知与广场站房的山形的立意所产生的自然冲突中,给予人们轻松愉悦的直觉观感,不经意间体现出了磐安的山水之城的禀赋。

3 结语

磐安站占地较小,总体规模也较一般车站略小,但需要配备的交通方式依然丰富,在较为紧凑的区域里布置了公交、大巴、小汽车(出租车)、非机动车、网约车、长途客运站(含长途大巴、旅游大巴)、公交首末站(含城区公交、城乡公交)、社会停车场、出租车蓄车场、非机动车停车场等多达十多种交通出行方式的需求,适应了现代化的节奏,快捷,清晰,多样化。需要提出的是,磐安站特别考虑并设置了新时代下蓬勃发展的网约车、租赁车等新型交通出行方式,值得关注。

猜你喜欢

磐安大巴高峰
磐安工业园区
病毒病将迎“小高峰”全方位布控巧应对
石庆云
浙江磐安:“交旅融合”,服务“两山”经济
平均落差300多米 杭绍台高速磐安大盘山路段即将完工
“大巴”火烧奇案
追大巴的爷爷
女巫外卖之大巴司机
系列幽默漫画大巴来退位
论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控制问题——以浙江省磐安页岩砖瓦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