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超声联合C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2023-03-09毕冲刘忠岐孙壮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2期
关键词:乳头状颈部检出率

毕冲 刘忠岐 孙壮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近年来临床中常见肿瘤,20~40岁女性为主要发病群体[1]。甲状腺乳头状癌疾病具有隐匿性、周期长,多为良性,而且疾病无传染性等特征。诱发甲状腺乳头状癌因素尚不清楚,但多与辐射与遗传等方面有关。甲状腺乳头状癌可导致患者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若肿物体积过大还可压迫食管与气管,甚至癌细胞转移,这不仅增加治疗难度,更对患者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尽早诊断,并开展及时高效、科学的方案对疾病进行干预非常重要[2]。此外,临床中,针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多选择手术治疗,制定全面、完善的方案对治疗有效率、安全性等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术前采用正确、合理的诊断措施意义重大。CT(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高频超声是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常用手段,可精确的对肿瘤性质进行判定,其中CT是通过准直、精确的X线、γ射线、超声波等同探测器对检查部位进行断层扫描,具有图像清晰、扫描速度快等优势,有研究表明[3]: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应用CT联合高频超声检查,可明显提高疾病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因此,本研究针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应用不同诊断方案,分析CT联合高频超声临床应用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4月1日—2022年4月1日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59例,女29例,男30例,年龄25~78岁,平均(42.55±1.68)岁。病理分期:Ⅰ期18例、Ⅱ期22例、Ⅲ期10例、Ⅳ期9例。纳入标准:(1)通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2)患者本人或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对相关文件自愿签订;(3)临床资料较为完善。排除标准:(1)中途退出或更换诊断方案者;(2)精神障碍、语言与听力障碍者;(3)严重传染性疾病者;(4)存在其他恶性肿瘤、脏器功能异常者;(5)无法进行高频超声、CT诊断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先对患者实施宣教,告知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危险性,开展诊断目的,讲解诊断流程与相关注意事项,对于患者在疾病、诊断方面的疑问进行全面解答,对患者实施高频超声及CT检查。

高频超声:患者取仰卧位,头颈部完全暴露,对颈部甲状腺范围进行探查,重点对甲状腺双侧、峡部进行扫描,对甲状腺形态、与边界组织关联性、淋巴结是否存在肿大等情况进行观察与判定。

CT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将头部后仰,选择64层螺旋CT进行诊断,并对仪器相关产生进行调整,以舌骨水平开始扫描,直至主动脉弓上缘水平,并将碘海醇(北京北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219,规格:20 mL:6 g)进行注射,速度控制在3~4 mL/s,在动脉期25 s与静脉腔60 s进行扫描,并将获取的扫描结果传输到工作站,通过专业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对颈部淋巴结情况、淋巴结结节密度与钙化状况进行观察与判定。

高频超声淋巴结转移诊断标准[4]:淋巴结内存在较为细小或粗大的钙化、有囊性病变、淋巴结内部血流丰富、形状为圆形、纵横比超过1、多普勒血流速度与指数均超过正常淋巴结。CT诊断淋巴结转移标准:有明显的强化,淋巴血管不明显、淋巴结内部有细小或粗大钙化、囊性病变或坏死、环形强化或为不均匀强化。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种不同诊断方案对疾病检出率情况,对不同诊断方法的影像特征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对比病灶检出率情况,观察患者是否存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应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比较

患者均进行病理检查,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高频超声联合C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准确率为94.92%高于CT的6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比较

2.2 两种检查方法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比较

59例患者通过病理学诊断后,颈部淋巴结转移25例,颈部淋巴结未转移34例;高频超声联合CT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检出率与病理学诊断结果较为接近。高频超声联合CT颈部淋巴结转移检出率为40.68%高于CT颈部淋巴结转移检出率的2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种检查方法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比较[例(%)]

2.3 不同检查方法病灶检出率比较

高频超声在粗大钙化灶检出率为54.24%、病灶形态与边缘异常检出率为76.27%、微钙化灶检出率为55.93%、病灶淋巴结肿大检出率为50.85%、病灶内部异常检出率为62.71%与CT在粗大钙化灶检出率的47.46%、病灶形态与边缘异常检出率的64.41%、微钙化灶检出率的42.37%、病灶淋巴结肿大检出率的37.29%、病灶内部异常的50.8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病灶血流异常检出率为47.46%高于CT超声病灶血流异常检出率的16.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3。

表3 不同检查方法病灶检出率比较[例(%)]

3 讨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甲状腺癌,受遗传、辐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长,疾病可引发机体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症状,若病情严重可出现病灶转移,如肺部、骨关节等器官,进而引发患者机体出现呼吸困难、咯血、骨痛等症状,疾病具有隐匿性,以及淋巴结转移,选择正确的方案尽早对疾病进行干预非常有必要[5]。

临床中针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多选择手术治疗,通过详细的术前诊断,便于对患者病情状况、体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解,从而制定治疗措施,进一步提高手术安全性,保证疗效。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持续性进步与发展,二维超声对甲状腺癌疾病有着较高的诊断精确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依据,近年来高频线阵式探头应用率逐步提升,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可应用高频超声,其具有诊断清晰度高、用时短特征[6]。针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高频超声利于对病灶所在位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钙化、包膜状态及后方声影等情况清晰显示,具有可重复性、无创性等优势,对多组织器官病变均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此外,高频超声对于微小病灶内部与外部血流分布状况也可显示,从而对血流信号进行合理化判定,获取血流丰富部分流速情况,从而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良恶性进行判定。但高频超声对甲状腺方面疾病诊断也存在缺点,若病变为良性组织,但形态表现出不规律、边界模糊情况,而恶性且低于1 cm的病变组织形态规则,且边界较为清晰,良恶性病变图像出现交叉重叠情况,可增加误诊率与漏诊率[7]。CT是通过X射线束对机体某个部位一定厚度的层面实施扫描,通过探测器接受透过此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再通过光电转换成电信号,应用模拟/数字转化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将扫描获取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得到每个体素X射线衰减或吸收系数,形成数字矩阵,再转变为像素,形成矩阵排列,从而得出CT图像。CT对于较小的病灶也可检查,在临床中应用率高、应用范围广。但CT诊断也存在一定弊端,如检测费用偏高,对于定性诊断存在一定局限性,而且CT诊断具有一定辐射性,对于妊娠期女性不适宜开展。此外,CT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虽可对粗钙化、蛋壳样钙化病灶具体形态结构显示率较高,但针对微小病灶诊断优势性较低[8]。由于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血流信号多存在瘤体,CT诊断可对瘤体局部血流信号进行探查,从而保证肿瘤组织对周边气管、血管压迫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频超声联合C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准确率为94.92%高于CT的6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CT联合高频超声可作为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首选方案,CT诊断虽有操作简单、无创伤性等优势,针对甲状腺乳突状癌侵犯周边器官情况,可精确反应甲状腺癌与气管、血管的关系,但CT对于微小病灶诊断效果不佳。高频超声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邻近状况检出率不高,无法精确定性诊断,而高频超声与CT诊断联合应用可互相补充,针对微小病灶也可检出,弥补单一应用CT或高频超声诊断的不足,提高诊断特异性与敏感度,从而保证疾病检出率。熊礼照[9]在研究中表明,高频超声联合CT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检出率为95.52%高于单独开展高频超声的75.95%、CT诊断的87.65%,与本研究结果相近。高频超声联合CT颈部淋巴结转移检出率40.68%高于CT颈部淋巴结转移检出率2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对于高频超声联合CT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预测价值,便于尽早控制病灶组织出现远处转移情况。高频超声在粗大钙化灶检出率为54.24%、病灶形态与边缘异常检出率为76.27%、微钙化灶检出率为55.93%、病灶淋巴结肿大检出率为50.85%、病灶内部异常检出率为62.71%与CT在粗大钙化灶检出率的47.46%、病灶形态与边缘异常检出率的64.41%、微钙化灶检出率的42.37%、病灶淋巴结肿大检出率的37.29%、病灶内部异常50.8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病灶血流异常检出率47.46%高于CT超声病灶血流异常检出率16.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CT、高频超声对于病灶在粗大钙化灶、病灶淋巴结肿大、病灶内部异常等方面应用价值均较高,但在病灶血流异常方面高频超声应用价值更高,为确保诊断结果准确性可选择高频超声与CT联合诊断,从而降低漏诊情况发生概率,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确保患者预后。CT与高频超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疾病诊断方面存在优势与劣势,为进一步确保诊断准确率,将高频超声与CT结合应用,从而减低误差发生,有效确诊病灶性质,予以患者个性化治疗。高频超声与CT联合诊断可对肿瘤组织钙化程度、组织血流情况等方面对病灶实施分析,从而了解病灶对周边正常组织的侵犯程度,进而开展较为合理的诊断结果。由于颈部淋巴结转移是导致甲状腺乳头状癌复发主要因素,也可引发远处转移,而病灶数量过多、体积大、分化程度高可增加颈淋巴结转移发生概率,通过CT与高频超声结合应用可通过对病灶与周边气管、血管的关联性,进而对判定患者是否有颈淋巴结转移情况,这对抑制病情发展,避免病灶远处转移有着积极影响。此外,联合诊断有助于精确的确认肿瘤性质、大小等信息,从而制定更安全、更合理的治疗手段,提高预后。多名研究者认为,CT联合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价值较高,对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率可满足临床需求,临床意义重大[10-11]。也有相关文献表明,CT与高频超声诊断优势高于单一应用CT或高频超声,不仅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疾病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依据,还可判定患者机体康复状况,进而在临床应用率逐步提升,深获患者认可与满意[12]。本研究结果为临床医护人员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后期标准制定提供借鉴。

综上所述,甲状腺乳头状癌作为临床常见病,高频超声联合CT可作为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首选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乳头状颈部检出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Survivin、VEGF、EGF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
SUMO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