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建设背景下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实践与研究*
2023-03-09范丽莎
范丽莎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义
志愿服务指志愿者或志愿服务组织及其他组织无偿、自愿向他人或者社会提供的公益服务。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加强自我认知能力与合作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践行知行合一的职业精神以及人格塑造的主要途径,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有助于推动“双高”建设改革,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和谐友善的社会氛围。近年来,社会上开展有西部计划、“三下乡”等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对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社会道德水平和职业技能,是高校志愿服务队伍的主力军,他们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完善自我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环境。在“双高”建设改革发展任务中强调,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夯实实践育人基础,强化高校社会服务职责,提升服务发展水平。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活动实践育人的功能,把志愿精神更好地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助力于学校的“双高”建设。但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志愿服务也存在着对志愿精神认知缺乏、团队管理方式老化、服务开展流于形式、激励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建立的途径,助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化发展是当下高校开展实践育人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的分析
通过对铜仁大学城区四所不同等次和类型的高校开展问卷调查,问卷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所在大学的志愿服务现状、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于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建议。共计发放问卷500份,有效回收485份,有效占比率97%,其中男生占比32%,女生占比68%。共总结出以下4点主要问题。
(一)对志愿精神认知不够全面
现今,高校大学生以00后为主,生活在一个物质生活富裕和高度信息话环境下,基本都是家庭独生子女,有父母以及祖辈的照顾,从小都是被服务对象,缺乏主动服务意识和服务精神。部分学生对志愿服务认知比较片面,认为开展志愿服务就是去做免费劳动力,帮别人搬东西、打扫卫生等,其他活动也只是被动接受参与,对活动的目标和精神缺乏深入认识,无法从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4]。部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为了完成学校第二课堂积分要求被迫加入,或者是跟随同学一起的从众行为,为了达到或者获取一些利益。
(二)志愿组织管理涣散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归属于团学工作管理,学生基数大,缺乏日常管理,只有开展志愿活动时采取临时组织管理,活动结束后便没有再去联系,再有志愿活动需要重新招募和组织。因为学生所在年级不同,导致志愿者流动性较大,队伍管理缺失,活动的组织管理落在几个主要志愿者身上,让他们感觉工作内容繁重、活动开展困难,同时也让新加入的志愿者感受不到组织的归属感。志愿组织在开展志愿活动时,对活动的宣传不到位,招募志愿者无统一标准,存在先到先得或者熟人优先的随意性。在活动开展之前并没有对志愿者进行服务理念和相关技能培训,只是简单地交代服务时间、地点、内容及注意事项,导致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效率较低等问题。
(三)服务开展流于形式
当下大学生志愿服务主要有校内志愿服务、校外支教助学、社区服务、环境保护、大型赛会等几个方面,志愿服务的开展主要考虑的是服务对象和社会所需,往往忽略志愿者个人需求,达不到实践育人效果。调查发现,由于学生学业问题,多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都集中在学雷锋活动日、重阳节等特殊时间节点,这期间大学城周边的社区或敬老院都有来自不同组织单位的志愿者开展活动。他们的活动内容也只是环境卫生清理、陪伴照顾老人等,活动开展形式比较单一,导致志愿者和被服务对象都处于一种节日疲惫应对状态。他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活动开展过程中只是注重表面形式,服务照片的采集,服务时间一般只有2-3个小时,失去了学生志愿服务的教育意义,也给服务对象带来不好的体验。在志愿活动开展时没有对志愿者的特长技能、服务意愿及被服务对象真正所需服务做调查研究,导致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容易和被服务对象产生矛盾,达不到真正的助人为乐的体验,服务质量因不对所需得不到认可和支持,学生无法在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中挖掘自我价值,没有成就感。大多数活动都是前期宣传轰轰烈烈,活动开展走流程,最后草草结尾,没有达到实践育人的效果,只是为了完成上级发布的任务。志愿服务组织缺乏品牌意识,活动开展形式多但没有充分挖掘志愿志愿服务组织及志愿者特点,建立具有特色和传承性的品牌活动,树立品牌效应,难以将活动持续开展下去、形成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服务组织。
(四)激励、保障机制不完善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基本都是学生自行组织的,缺乏一定的安全保障和经济保障,志愿者在参与活动时需要自行承担人身安全和一些交通、饮食费用,让自己陷入经济困难。同时,高校对于志愿者的激励制度不完善,只注重精神激励缺乏物质激励,且活动结束后志愿者的服务时长没有及时录入系统。优秀志愿者的表彰有名额限制,只有部分学生可以获取,其他学生则没有任何激励,导致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参与意向越来越低。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
(一)弘扬志愿精神,提高服务意识
志愿服务想要有更好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必须从多方面对其进行宣传,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呼吁在校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引导社会人士对高校志愿者的接纳和认可,促进高校志愿服务顺利开展。
一是加强教育引导,深化服务意识。充分发挥课堂思政的德育功能,创新思政课传统讲授方式,把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课程,让同学们对志愿精神的理解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
二是将志愿服务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教育部关于学生教育教学等有关文件中明确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而志愿服务和劳动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可以以学生志愿服务为载体,推进劳动教育落地生花,同时促进志愿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三要宣传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榜样力量。每年三月利用学习雷锋纪念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月”系列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学生公民意识和责任感,通过评选“道德模范十大标兵”树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并充分利用易班、微信公众号、校内宣传栏和广播等线上线下结合大力宣传典型人物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左右。
四是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实现服务价值。社区、养老院、小学等是大学生经常开展志愿服务的场所,要有效利用社会媒体资源,加大志愿服务的宣传教育力度,营造和谐社会氛围,争取社会人事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关注和支持。
(二)规范组织管理,有序开展志愿活动
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秉承自愿参与原则,所以每次活动开展时存在较大的人员更换或组织方式的改变,这需要建立可以长期实施的志愿者组织管理制度。设立志愿服务团队组织结构,明确核心工作岗位和职责,建立健全组织规章制度管理,制约志愿者行为规范,增强组织凝聚力,维系团队有序运转,提高志愿者服务精神和专业技能。
一是充分利用志愿服务网络平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尤其是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的背景下,可以线上注册志愿者身份、申报志愿服务队、开展项目活动、志愿服务时长证明等,便于志愿者和志愿组织的信息化管理,在活动开展时双方可灵活双向选择,以满足志愿者可以参与心仪服务项目,在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
二是针对组织的核心岗位选拔岗位负责人着重培养,严格遵守组织管理制度,定期组织负责人员参与志愿团队建设会议和志愿服务理念相关培训,建设一支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骨干队伍。志愿组织要明确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定期为团队开展志愿讲座,学习新政策、新思想,使团队能够贯彻落实好志愿服务新发展理念,协同多方力量创新活动开展方式。
三是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前、中、后要明确重点需求,组织需要合理安排志愿者服务时间、服务内容与服务对象的所需时间和内容相匹配,同时满足双向需求,提升活动成效。前期招募时扩大宣传方式,统一报名途径,针对服务内容所需专业素质和技术技能对志愿者公开选拔,及时反馈录取情况;活动开展时注意针对服务对象的需求开展,同时要保证志愿者权益和人身安全;活动结束后期根据服务对象反馈、活动成效和服务时长开展志愿者评优选先表彰,对于优秀志愿者事迹在校内外多渠道宣传,充分发挥榜样力量,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
(三)加强专业培训,提升服务质量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志愿服务内容逐渐更加丰富、专业,对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理念和专业能力都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加强志愿服务专业培训体系的建设,能有效提升服务质量,更好地达到奉献他人、提高自我的活动成效。
一是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培训。根据大学生分层教育的特点,常态化志愿服务的培训也可针对性地分层开展,对于大一新招募的志愿者主要是社会责任意识和服务精神理念的学习,加强基础知识的培训,坚定理想信念;对于有一定服务经历的志愿者注重加强专业服务能力、管理能力和公关能力的培训引导,提高组织整体服务水平。
二是有效创新培训方式。志愿者的培训应是校内外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多方协作、共同监督,开展集中理论讲解、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地演练等培训方法,使理论和实践得到有机融合,鼓励学生知行合一、奉献自我、服务社会。
三是加强服务内容相关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志愿者的个人专业能力,为服务对象带来更好的服务质量和社会价值,达到服务育人效果,推动志愿队伍专业化发展。
(四)创新活动方式,凸显专业特色
志愿服务和岗位能力锻炼是高校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主要渠道,前者偏向于人文精神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后者为所学专业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合的主要手段,也是学生职业精神的塑造过程,将专业技能与志愿服务有效结合,打造特色活动,实现志愿服务品牌化。
一是要紧贴服务需求。有效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需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和志愿者服务技术技能出发,以满足被服务者的社会需求为根本,把服务他人与实现自我价值有效结合,使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能够更好地磨砺自己、服务社会,实现自身发展。
二是要多方融合。“双高”建设中需要培养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高职院校的学生重点需要掌握专业技能操作,在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时,致力于把志愿服务与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劳动教育及第二课堂三方相融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专业内容、了解专业未来发展,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明确自我就业意向。
三是要创新形式。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应结合服务人群和活动开展方式融入自己的专业技术,可以为服务对象带来更专业的技术服务,创造专业性的社会价值,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活动和开展主题要坚持党建引领,围绕社会民生问题,根据志愿者的个人特征和兴趣分类开展活动,尽量避免多次重复的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有时间计划和内容针对性,创建品牌志愿服务活动,注重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自我效能获取和社会价值体现,促进新时代青年的成长成才。
(五)优化激励保障机制,促进参与积极性
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是要保证服务对象的需求,也要重点考虑志愿者的需求。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的部分目的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锻炼自己或提升自己某些方面的能力,他们希望自己的无偿奉献能够得到服务对象、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及认可,这种需求可以在激励评价中得到满足。激励机制是保证团队正向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能够有效培养志愿者的服务精神,促进志愿者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一是建立服务成效反馈制度。在对志愿者进行精神或物质激励时,不能把服务时长作为唯一的依据,还要结合服务对象的反馈、活动组织负责人及小组成员对其工作的评价等方面做服务成效评价,这更能真实反馈活动成效和个人成长。
二是建立服务评优机制。每次活动结束后根据服务成效开展优秀志愿者评选工作,活动预算中将志愿者奖励加入,给予“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团队”等荣誉标准或其他物质奖励,并通过易班、校园微信公众号、校园宣传栏等线上线下宣传对先进个人事迹,发挥榜样力量,扩大志愿服务在学生心中的影响和地位。
三是把志愿服务纳入劳动教育或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中,给予一定的学分,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专业人才培养相对接,着力深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
四是建立社会支持机制。将大学生志愿服务鉴定档案纳入个人档案,并完善线上个人志愿服务经历,地方政府出台政策鼓励社会单位用人时重点参考应聘者的志愿服务经历,使志愿者感受到自己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个人价值所在,由衷产生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的自豪感。
四、结语
志愿服务是高校建立和谐校园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育人的主要途径,对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专业实践技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高校应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典型,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着力培养服务意识和相关技能,促进活动成效;规范组织管理制度,强化志愿者社会责任意识和公民意识;创新服务开展方式,将志愿服务与专业技能紧密结合;优化评价激励机制,提高活动参与积极性。通过资源整合、多方协作,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让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更加具有吸引力,使大学生在服务过程中能提高自我综合素质,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