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形而上学的基础上探寻一条超越虚无主义的道路

2023-03-09

西部学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虚无主义尼采海德格尔

郭 薇

英国物理学家霍金在他的《大设计》一书中曾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会有一个恰好人类生存的宇宙?这是人类所能提出的最大、最难解的问题,也是历代哲人和科学家不断探寻的问题。宇宙是被上帝“设计”出来的吗?所有这一切从何而来?它需要一个造物主吗?我们中的多数人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在为生活琐事烦扰而无法顾及于此,但是几乎每个人有时又经常会被这些问题所困扰。因此在笔者看来,人类文明从脱离自然就开始面对着意义问题,人是一种需要意志而存在的生物,人生活在自然中,仅凭本能生存的话不需要思考这个问题,但当人们剪断与自然链接的脐带脱颖而出的时候,就要靠自己的力量立足于世界上,而人类面对的恰恰是充满不确定性、充满危险和黑暗的世界,需要给自己确定安身立命的基础,或者营造一个精神家园,以此来保证生存下去。所以面对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人类所创造的各大文明理念都可以看作是面对空无而建立的价值理念,以此营造一个超感性的理想世界作为现实世界的基础和根据。因此,对于存在问题、虚无主义、形而上学的讨论,在笔者看来更多的是想要寻求某种确定性,给予人在世界上生存的基础。

一、形而上学之存在

最初,形而上学只是哲学中的一个部分,指本体论,研究世界的本原,康德以及海德格尔时期,他们将形而上学看作是哲学本身,因此形而上学是哲学产生之初就困扰哲学家的一个思想问题。从巴门尼德开始将存在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提出作为存在与作为思想是一回事,思想与存在具有同一性。苏格拉底开始将巴门尼德通过思想把握存在的这种方式具体落实到追问事物的普遍本质上,认为一类事物有一类事物的本质。到柏拉图就发展成为他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发展成为他的以实体为核心的范畴体系,这就是形而上学初期的演变过程,再经历了黑格尔的庞大构建,在某种意义上在尼采这里达到终点。

海德格尔称尼采是最后的形而上学家,也是形而上学最后的牺牲品,因此对他的思想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尼采认为自己克服了形而上学的虚无主义,而结果却是恰恰相反,因为他其实和形而上学的思路是一模一样的,都属于存在的遗忘,最核心的区别在于形而上学是隐性的,他认为自己研究的是存在,而真正意义上把握的却是存在者的抽象,并不是存在的存在。尼采认为存在不存在,就是说,历史上哲学家所致力于构建的超感性世界在他看来是不存在的,现实世界才是真正的存在,公开地抛弃了存在的问题。

存在如此之久的形而上学,为什么在这么久的历史长河中会一直遗忘存在?海德格尔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有一个过程,在形而上学中关于在的遗忘,包括在《存在与时间》中关于此在、生存论的分析,在某种意义上他会认为是因为此在是以一种非本真的、沉沦的方式生存在世,所以最终导致了在的遗忘。但在他思想发生转折之后,他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会更加深入。他认为更重要的是因为存在现身为存在者,而存在本身是隐而不显的,也就是说存在是以自身缺席的方式存在着的,当它以呈现为存在者的方式让你去追问存在,但它一旦呈现为存在者人们就看不见存在了,人们关注的就是存在者的抽象。

面对在的遗忘,海德格尔还提出了这样一种思路,就是回到形而上学之前,去思形而上学未思的存在,因为存在以自身隐匿的方式和存在者一同到达,那么形而上学思的是在者,但在这个思在者的同时一定有它未思的东西。但海德格尔认为形而上学是有其必然性的,我们现在的思想都会认为形而上学错了,它把在遗忘了,但即使你让西方文明再来一遍,也还是要这么走的,这就是宿命。从头开始也是从什么是存在者开始思考,然后激发出存在的思考,这是一个很难扭转的过程,因此一旦你走上这条道路,就必然对存在熟视无睹。海德格尔尝试很多方式去思存在,去克服在的遗忘,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他能够提出这个问题就非常有意义了。

“存在作为被思考的存在,不再能被叫做存在了,存在之为存在,是一个有别于它本身的东西,它如此确定的是另一个东西,以至于它甚至不存在了。”从海德格尔的这个思路来讲,存在与虚无的问题就开始出现了,如果人们思考的存在不存在,很容易就将其等同于虚无,其实这样是不正确的。海德格尔在《形而上学导论》中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存在者存在,而无反倒不在?”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受到尼采的启发,他更关注后一半问题。维特根斯坦曾说过:“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要保持沉默。”但海德格尔却要千方百计地去研究这个不可说的东西。

因此,经历一代又一代哲学家的思考,形而上学也没有把握存在,而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通过理性认识把握事物本质的方式,就使得存在永远在他的视野之外。海德格尔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他想扭转方向。

二、虚无主义

当今众多学者越来越重视虚无主义既有学术方面的原因,又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首先,虚无主义作为哲学面临的威胁和挑战,人们要试图直面虚无主义问题。其次,在意识形态上,把虚无主义作为自己的立场,主张虚无主义,主张宇宙,人生统统没有意义,但最后都是要回归到如何克服虚无主义。

海德格尔曾说过:“存在者之虚无与存在者之存在形影相随,犹如黑夜之于白昼。倘若没有黑夜,我们又何曾能看到白昼,何曾能把白昼当作白昼来经验!因此,一个哲学家是否立即从根本上在存在者之存在中经验到虚无之切近,这乃是一块最坚硬、也是最可靠的试金石,可以用来检验这位哲学家的思想是否纯真,是否有力。谁若经验不到虚无之切近,他就只能永远无望地站在哲学门外,不得其门而入。”[1]

现如今大多数人面对虚无主义仍然是束手无策,因此我们相当于都站在哲学门外,而这也是当今哲学面临的最大问题。

(一)尼采的虚无主义

受叔本华的影响,尼采对这个世界持有悲观的态度,认为世界是糟糕的,是不值得经受和肯定的。但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会有这种悲观情绪?就像柏拉图是不会悲观的,因为他追崇的是“理念”世界,就像虔诚的宗教信徒也是不会悲观的,因为他认为人世间不过是一场“修行”,人们最终会到达梦想的彼岸世界。在当代社会,每个人都会悲观,因为在现实世界中是没有所谓的彼岸世界让我们去逃离,人生活的世界就是唯一的世界,而这个世界是不能被否定的。但这种世界又是糟糕的,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两种悲观主义,弱者的悲观主义认为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我们无能为力;强者的悲观主义是在看到世界的悲惨后,努力寻找解决办法。海德格尔认为尼采属于后者,他看到了哲学的问题,并在积极地寻找出路。尼采在《权力意志》中将悲观主义称为“虚无主义的预备形式”,因此悲观主义是不可避免地向虚无主义发展。

尼采的虚无主义产生的原因就在于目标的缺失,他所处的时代是工业革命后期,野蛮扩张所带来的环境、生态、资源和人们健康的损坏,使得大部分百姓处于身心疲惫的状态之下,基督教的价值观和理论难以维系,人们丧失了目标和依托。所以他理解的虚无主义就等同于“上帝死了”,标志着超感性世界的崩溃,但这恰恰是两千多年西方哲学一直在构建的工作,去建立一个超感性的世界来作为现实世界的基础,现在尼采将其摧毁,将所有意义还回现实,由此去克服超感性世界崩塌所带来的虚无主义。但随着超感性世界的崩塌,也就表明之前所设定的最高价值已经沉默,对于现实世界来说就只剩下这个世界自身了,而且这个无价值的世界毫无疑问地需要寻求一种新的价值设定,尼采将其称之为虚无主义。

尼采将其称之为虚无主义是因为他将超感性世界进行废除,也就是说最高价值的贬黜,在这个无价值的世界中人们要做的就是重估一切价值,进行一种新的价值设定。尼采在这里试图将价值作为新的形而上学的基础,但这个价值的存在方式依旧没有改变,仍然是在存在者层面上,因而绕了一圈也还是没有回答存在问题,从这个方面来说依旧是存在的遗忘,同样也是一种虚无主义。

在尼采的价值哲学中,他其实是将存在作为一种有待规定的价值。因为现在,形而上学不仅不思存在本身,而且这种对存在的不思还被掩盖在一种假象之中,仿佛它由于把存在评价为价值就以最隆重的方式思考了存在,以至于一切存在之问都变得多余的了[2]。

(二)海德格尔的虚无主义

尼采将上帝死了看作是一种解放,认为自由精神能够设置和创造新的价值,而海德格尔与此不同,他没有这么乐观,他认为将虚无主义看作是人们忘记和背叛自己价值观的现象,这只是问题的一种方式,上帝死了就是将人们曾经的价值进行抹杀,从而再重新设定新的价值,但这只是核心问题的一个症状,虚无主义其实是把人们最深层的关注当作是价值来思考。

海德格尔最关心的并不是人自身的虚无状态的问题,而是更加宽泛的虚无状态对于自由的排斥,是一种整体性的虚无主义。他的这些思想预言了虚无时代的到来,人民生活水平飞速提升,但幸福指数却大大下降,虽然没有了战争杀戮,全球自杀率却不断提升,这种现实的虚无已经不是信仰能够解决的。海德格尔认为,一个物的存在是需要借助一个存在者,虚无是超验的知识,因此依靠信仰建立的知识体系是不够牢靠的。

海德格尔称尼采是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家,他虽然颠倒了形而上学,但并没有克服形而上学,因此也就没有克服虚无主义。形而上学在传统意义上是关于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真理,它包括两个方面即感性和超感性世界,并且将后者看作是最真实的世界。但随着超感性世界崩塌,也就代表了形而上学的终结,但这并不意味着历史的终结反而是另一个新的开端。正如尼采用极端的虚无主义来克服形而上学的虚无主义的方式没有成功,但他的失败使得海德格尔要变换思路去开发新的道路。

在海德格尔看来,虚无主义本质就是对虚无的遗忘,就像形而上学是对存在的遗忘,将存在看作存在者加以思考,它是将虚无当作虚无者加以思考,在这个意义上他们二者是相同的,都是对想要研究对象的遗忘。因此,对于虚无主义的克服在任何时代都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要通过经济、技术、政治这种社会层面来解决哲学问题是不充分的。

雅斯贝尔斯说过:“人类体验到世界的恐怖和自身的软弱,人类在探询根本性的问题,面对空无,人力求解放和拯救。人在自我的深奥和超然存在的光辉中感受绝对。”

海德格尔认为要想克服虚无主义就要回到最本真、最本己的状态即此在,他提出过这样一种思想——向死而生,这个“死”指的是一个过程,就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是在向死亡靠近,他过的每一个小时、每一天、每一年都是走向死亡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确是真正地、强烈地感受着存在感,因此与死亡相比,这个走向死亡的过程更真实、更本真。他用死来激发出人们生的欲望,从这个角度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克服着人们内心的虚无主义。在对虚无主义与存在关系讨论,到最后更多地是回归到人类自身的感受上面,回归到人类如何可以克服自己对于世界、生命、存在、时间的虚无之感。人们在哲学史上对于存在以及价值的探寻,更多是像在寻求某种确定性,打破人生在世的无力感,因此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心灵感受和精神状态,勇敢地面对现实世界,才有可能摆脱、克服虚无主义。

三、虚无主义的克服

如果说海德格尔前期写作的《存在与时间》是为了批判传统哲学对于存在的遗忘来构建自己的存在哲学,那么他在中后期对于尼采的研究和对于形而上学的思考就是通过一种历史性的考察来彻底克服形而上学,从而为自己哲学的“思”开辟道路。海德格尔对虚无主义问题的讨论,最重要的核心人物就是尼采,他的《尼采》一书是在1936年到1946年之间完成的,这是他开始重新构建《存在与时间》课题的时间,我们可以将这一段时期称之为他思想道路的转向。

在普遍意义上,人们通常认为虚无主义是站在形而上学的相反面,但海德格尔认为虚无主义和形而上学其实是同根同源的。换句话说人们必须着眼于形而上学之历史来理解虚无主义,并且通过克服形而上学来避免陷入虚无主义。海德格尔认为虚无主义的历史很早就有,它并不是现代才出现的概念,并且在之后也会一直持续下去。因此海德格尔认为,虚无主义的产生与形而上学是同步的[3]。

在海德格尔看来,虚无主义是对虚无自身的遗忘,它将虚无看作是虚无者。从这个角度来说,虚无主义可以等同于形而上学,它们二者都可以被看作是对存在的遗忘。因此,为了克服虚无,海德格尔选择从“此在”出发,关注存在最本真的状态。首先他认为人固有一死,每个人都会走向生命的终点,但是这是其他人无法代替的,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本真的领会死亡,先到死亡中,再领悟死亡,因为在死亡中存在是自己最本真的可能性存在。然后,再发掘良知,这也是人们存在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善性的证据。海德格尔认为只有通过良知,才能找到人们最本真的状态,找到自我。最后,如何克服“存在”的虚无?在胡塞尔“生活世界”概念的影响之下,海德格尔提出了“共在”的思想,共在的思想就是要让自我的存在在他人的身上得到确认,在此意义上共在不是社会规范的强制要求,而是我们克服虚无主义的一种方式。

四、结语

海德格尔在其巨著《尼采》和《林中路》中收录的《尼采的话语:上帝死了》一文中,最重要的话题之一是欧洲虚无主义问题。海德格尔如此热烈地谈论虚无主义,当然不是为了赞扬它,而是为了克服它。正如胡塞尔所说的“欧洲科学危机”,海德格尔将克服虚无主义视为我们时代的“急需”。他之所以关注尼采的思想,正是因为在他看来,尼采是最后也是最有代表性的虚无主义者。从尼采身上可以看出,欧洲虚无主义源于西方形而上学,尼采对欧洲虚无主义的批判是他对整个西方形而上学的批判;由于尼采从虚无主义批判形而上学,从而使自己陷入形而上学,因此成为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家。海德格尔想以尼采为例,说明他自己的一个创新思路,即通过克服西方形而上学来克服虚无主义。

由此带来的启发就是,在现实生活中要勇于接受无意义,生活的意义就在于生活本身,超出生活本身的目的和意义是不存在的,一切都在于生活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人生的重心从未来转移到当下,用现实来对抗虚无。

猜你喜欢

虚无主义尼采海德格尔
虚无与轮回:《悲痛往事》的尼采之维
海德格尔的荷尔德林阐释进路
实践哲学视域下海德格尔的“存在”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死亡是一种事件吗?——海德格尔与马里翁的死亡观比较
必须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一个作为音乐家的尼采——尼采音乐思想探析
从海德格尔的“形式指引”看《诗》《书》中的“帝”与“天”
虚无主义的症状、成因与马克思论虚无主义的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