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用主义哲学精髓探析

2023-03-09牛鑫鑫

西部学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真理观实用主义杜威

牛鑫鑫

实用主义哲学强调以人的价值为中心、以切身实践为路径、以追求实用和效果为目的,宣扬行为的工具主义。作为西方主流哲学流派,客观反映致用、求实、进取的精神理念。实用主义并非是完整的哲学体系,在理论层面、实践影响上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也不可否认它在政治、教育、经济等方面给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需要客观分析其蕴含的哲学精髓。

一、实用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实用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提出观点、确立哲学流派、哲学理论成熟、动态调整这四个阶段。其中皮尔卡作为观点的提出者,其理论被实用主义者称之为皮尔卡原则,即将概念对象未来可以带来何种效果作为判定概念的意义,如此便可以把效果视为概念的全部,这为后续杜威对真理观的阐释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

事实上,詹姆斯才是真正将实用主义发展成为主流学派的第一人,他本身有心理学家、哲学家、心理学派导师的多重身份,最先尝试用实验方法对心理学展开研究,从《实用主义》中逐步提炼核心观点,将其整理为实用主义的理论框架,同时基于心理学视角解析了意识的特征,将意识视为连绵不断的河流,即“意识流”[2]。上述内容将经验看作为动态发展的有机整体,为实用主义经验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石,突破了固有的二元论哲学的局限。在皮尔卡提出观点、詹姆斯确立哲学流派之后,杜威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从多个层次、维度入手将自己的理论观点融入其中,使这一哲学思想更加系统完善,并逐步走向成熟,将其推广到政治、文化、教育、经济等各个领域。之后的胡克另辟蹊径,在实用主义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反马克思主义,他不再局限于单纯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而是尝试用实用主义去全面剖析、解读它,但是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多个领域学者的批判。因此,后来的实用主义的理论内容中基本还会包括其他理论、科学观点。

二、实用主义哲学的内容

(一)工具主义

杜威是工具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者,他将实用主义称之为工具主义,这也是其真理观最为核心的部分,是实用主义理论屹立不倒的根基。简单来说,工具主义将真理视为人们为实现特定目标或者达成某种目的所必要的工具,产生的最终效果决定工具价值的高低。

杜威的工具主义真理体现出真理的不固定性、动态发展性两个特点。首先是不固定性。真理的存在不需要依附于具体事物,如果说詹姆斯将效果与真理进行了简单的联结,那么工具主义真理观便是将一切可以产生效果的事物均视为真理,进一步拓展了詹姆斯思维模式的深度。杜威认为,哲学并非单一对真理的研究,还需要兼顾探索真理价值、反思研究真理的意义,相比于实际效果,意义的范围会更加宽泛,价值也更高,强调了真理的无限重要性,只有将侧重点聚焦在识别意义的真与伪方面,才能将工具真理观的价值彰显出来。也就是说,概念、理论、系统本身并不具备价值,只有通过使用的行为或者实践产生一定效果后,价值才能随之显现,这从侧面反映出它们的工具性[3]。工具主义观直接指向真理,将探寻意义的过程等同于探寻真理的过程,基于行为与实践的视角创新阐释真理适应环境的工具性。

其次是动态发展性。尽管杜威的真理观是在詹姆斯的基本观点上延伸出来的,但他对概念进行了一些改进、调整,这可以看作一种发展。真理之所以不固定,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自然的认知逐渐走向深入全面,新的理论会不断修正、证伪旧的理论,直至替代旧理论。杜威对真理观的研究是站在詹姆斯的肩膀上展开的,但是杜威将行动、操作等融入到真理观的概念范畴,将经过实践操作所得的验证作为检验真理的过程。真理的真实性并非恒久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动态发展状态,新观念最终会替代旧观念,但这并不意味者完全摒弃,而是取其精华,将旧观念中不合时宜、适用性低的部分带来的干扰尽可能地控制到最低,与新观念相协同、相融合。此种真理观的显著优势,体现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不会受到固有认知的限制,而是始终对真理秉持着怀疑的态度[4]。总的来说,真理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能够根据人的需求做出灵活调整,没有任何永恒真理的存在,只有始终坚持以客观、科学的态度对待真理,将其作为适宜的工具,才能让真理观的效能最大程度发挥出来。

(二)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是认识论的核心内容,是“经验自然主义”。相比于传统认知下的经验,杜威所强调的经验主义不同之处在于,它是詹姆斯意识流的延伸,将经验视为包含有机体、具体环境的有机整体。个体、获取经验的过程、获取经验的场景、经验的对象、具体结果这些均属于经验的主体。这一经验论可以说是对进化论观点的客观体现,只不过杜威是从科学本身的角度去关注进化论,而不同于达尔文的神学视角[5]。经验一定是正在实践的事情,有机体具备主观能动性,实践的主体、客体需要伴随环境变化灵活调整自己,而非机械固定,也就是说主客体既要提升自身的环境适应力,同时也要努力改变环境,而这一过程中主体会作用于客体。所以说,经验的各个基本要素之间存在交互性,相辅相成。

杜威经验论中的经验与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完全不同,经验是人们在对某项工作反复实践中得来的。举例来说,野外探险队在出发之前,经验少或者没有经验的人通常会准备很多炉子的针钉,但是经验丰富的人则会认为仅准备一根就可以,结果是探险过程中这根钢钉断了,导致全队人都陷入困境。这一故事中的失误表面看是由经验过多导致的,但如果从整体经验的角度来看,归根结底是由于没有关注环境的可变性[6]。杜威的经验本质是以认识过程作为出发点,认识对象、认识动作、认识结果都属于经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根据杜威经验主义观点可以分析出其经验具备的下列特征:其一,人是经验的主体,也是经验的最终目的,精神与物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服务人的方面,以此来实现物质与精神的统一,突破了过去二元论精神与物质对立的局限;其二,因为经验是包含多种要素的整体,所以若经验的其中一项主题出现改变,那么此经验是否成立便有待验证;其三,经验具有整体性,只需要改变经验中的元素,便可得出全新的经验,这也是为什么经验具有持续发展的动力。经验主义让工具主义目的性不明确的问题得到补充完善。

(三)实验主义

实验主义是方法论的核心内容,既保留了哲学要素,也充分体现出时代特征。杜威将经验分为两种,即实验性与经验性,其中实验性经验强调通过实验的方式有效检验经验的作用,属于兼具理性、科学性的经验;经验性经验则截然相反,没有任何科学理论作为经验依据,存在的因果联系无法验证。两种经验中,杜威更倾向于实验性经验。

实验主义的本质是批判传统哲学中人类对世界的研究看法,传统哲学将认识世界的过程视为探究世界的过程,而经验主义则将认识行为本身视为改造世界的行为,通过统一认识与行为的方式对认知展开客观描述,以此作为批判“重理论、轻实践”传统哲学观点的重要依据[7]。杜威在“思维五步法”中强调了思维的五种形态:其一,通过暗示帮助思维实现“跃级”,生成疑问;其二,直接经验困惑状态或者迷惑的理智状态,让疑问成为解答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其三,将暗示串联起来,生成观念或者假设,以此来引导其他心智活动;其四,推理观念、假设;其五,通过想象或者实际行动对假设进行检验。五步法作为探索世界的方法,从一般性上对解决实际问题所采取的理智思考过程进行概括,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四)个人主义

新个人主义是民主观的核心内容,其思想基础是伦理学。杜威认为人性具有形式的可变性、内容的不变性,将满足生存繁衍的先天需要的视为不变的人性,比如生理冲动、欲望等,这一观点在综合考虑人性本能的同时,兼顾人的社会属性,其思想的个别之处与马克思主义的结论存在相同之处,但本质却又完全不同。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经过对实际的观察、分析、逻辑推导后才得出的,杜威的学说则以经验为基础,近似于一种科学假说。

科学技术的进步加速了工业化、社会化进程,此时传统的个人主义在道德层面、精神层面难以作为现实社会的理论,新个人主义便应运而生,将侧重点放在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上,彻底突破了传统个人主义的封闭性。杜威认为,人性本质的不变性并非是关注重点,如何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切实改变人性才是关注重点,这为之后的人性论主张(即新个人主义)奠定了基础。人性论主张个体与社会之间应该保持协调互动的关系,只有通过改造社会的方式,才有机会生成与新型社会相适应的社会精神,作为驱动个人成长的力量。新旧主义作为显著的差异体现在,新个人主义关注人的社会属性,也就是个人与社会的平衡。

三、对实用主义的辩证分析

实用主义又称实验主义、试验主义,属于西方哲学的一个流派。作为世界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积极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探究其哲学精髓,自然也需要一分为二辩证地展开分析,这样才能对实用主义建立客观、全面、正确的认识。

(一)超越的“经验论”

经验论也被称之为自然主义经验论,是杜威提出的关于实用主义哲学的重要问题,即反对传统哲学中的二元论、唯物论、唯心论,认为人与物、经验与自然、主体与客体都是相对独立的实体,而不能仅是采用非经验的方法将其分隔开;或者将其中之一视为本源,认为另一面是由于本源衍生而来。詹姆士和杜威试图用一种超越的方法来化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创造了“中立”的哲学,它是一种超越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致力于探索出哲学的“第三条道路”[8]。但是,这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还需要从另外一面来看待,也就是它的经验理论中包含了一些理性的成分。

其一,詹姆士和杜威等人提出经验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人与物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相互作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经验方法是唯一能够正确处理“经验”这一统一体的有效路径,同时也是哲学的起点,其目的是要把“武断的理智主义”错误纠正过来。詹姆士、杜威对经验的论述,使得经验与自然、人与物、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局面从内被打破,这在人们的理解中是确有道理的。其二,杜威秉持“经验即是生活”的理念。经验的本质是人与环境的互动,具有改变环境、适应环境的作用。经验与思想的本质其实大致相同,都是处于发展状态的,是一种主观能动的、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这反映出杜威反对机械唯物主义理论的根本原因。在杜威看来,经验是人类积极行为下产生的必然结果,而非被动状态下的接受。杜威还将学习、教育视为持续增长经验的过程,也就是随着经验量的合理增长,最终可以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可见,杜威基于教育与学习的角度出发阐述经验,以及赋予人的经验积极性、创造性,足以彰显出实用主义经验论的现实价值。

(二)有用的“真理观”

实用主义哲学范畴中真理观是最为核心的问题,也是受批判最多的问题。如果实用主义将有效性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这势必与真理的客观性相悖,导致成为主观的唯心论。然而,若要对有用的真理观建立全面正确的认识,也需要从另一方面来看[9]。在杜威、詹姆士等人的观点中,符合论、表象论等真理观,都无法从根源处就真伪问题给出答案。这也是为什么提出有用真理观的原因所在,旨在强调人们应该通过实际观察,借助行动的影响力判定事物的真伪,不然真伪问题将成为无休止的“争论”。实用主义者强调的实用、实效,虽然同我们所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差距很大,甚至不能相提并论,但其合理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说,人们不论从事何种工作尤其是科研活动,都会习惯性地根据成果来衡量成功,当然成果也有大小之分、长期与短期之分。有用的真理观其实属于功利主义的范畴,虽然不同阶层与群体的功利观会有所差异,但究其根本,功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发展、文明进步,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任何与客观规律相适应,符合社会现实需求的理论学说,若走进极端,便极有可能发展为谬误,所以要避免将实用主义的小部分特例鉴定为常态。

(三)工具主义的“方法论”

关于工具主义的方法论,过去对于杜威实用主义的批判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唯心主义工具论,即将人的认知对象视为工具;对于知识工具性的过度强调,导致直接否定了事物原本的价值以及人的价值,将人当成工具。从客观角度而言,工具主义方法论虽然有上述问题与不足,但也要认识到其存在的合理部分。杜威围绕认识事物顺序及思维规律提出了“五步说”,即疑问、假设、推理、证明、论证,尽管这五个步骤并非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也不能将其夸张地解读为认识事物的普遍性法则,但这一方法论确实值得深入研究,对于人们认识问题、思考问题,特别是自然科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实用主义哲学是一门与众不同的哲学学说,对近现代以来影响巨大。实用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流派最显著的差别在于,不局限于对抽象概念的钻研,而是将关注点放在生活实际中,从实践活动出发,力求在追求实际效用的同时,可以从固有的教条藩篱中解脱出来,深入探索真理。此种哲学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理念存在一定相同点,核心都是改变世界,只不过认识世界的方式有所不同。实用主义的由来其实是对美国政治模式、经济模式的反思,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各个层面的批判,但其独到之处,以及“有用真理观”、崇尚实践反对空谈、“经验论”、方法论等哲学精髓,都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不可多得的思想文化遗产,激励着人们积极进取、关注实效。

猜你喜欢

真理观实用主义杜威
实用主义电动车 体验一汽丰田BZ4X&BZ3
现实与虚拟
论恩格斯与列宁真理观异同
让我们摇起橹来
经典实用主义的要义
论海德格尔真理观与王国维诗学性向的互通性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波普尔的真理观评判
杜威归来
知情人话杜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