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发展思路刍议
2023-03-09辛丽
辛 丽
(朝阳市120 急救指挥中心,辽宁 朝阳 122000)
引言
事业单位是指以国有财产为主体,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公益性组织。这些单位的档案资料数量庞大,信息量大,涉及到的范围也比较广,因而档案管理工作对事业单位工作的影响很大,直接影响着单位的运作。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正面临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冲击,而随着高科技的普及,各个部门的工作都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以方便工作人员的工作。当前,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制约着档案工作的发展,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剖析,只有如此才能顺利完成转型。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内涵
1.档案管理的概念
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存、检索、统计、编辑等都是档案的管理工作,档案的价值在于它可以为相关单位的工作提供基础的信息。作为一个事业单位,由于其所搜集的档案数量过多,所以质量也是良莠不齐。因此对档案进行综合分类,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档案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档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也在不断提高,利用起来也更迅速,更贴近于社会的需求。再加上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档案管理逐渐向智能化、数字化发展,以往的档案管理主要依靠人力进行,而在网络信息时代,则更多地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所以事业单位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也更有现实意义[1]。
2.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
2.1 公共性。相比于一般的企业和单位,事业单位二的档案管理工作更具公共性质。所以,在事业单位的档案工作中,所涉及到的档案内容,通常都是具有公益性质的,例如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
2.2 服务性。公共事业都是具有服务性质的,服务于人民是其根本的目标。如事业单位的档案,许多内容、资料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其档案管理工作也具有服务性的特点。
2.3 保密性。事业单位的档案,牵扯到很多机密机构,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国防、军事等方面,都与国家的安危、民生息息相关。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循保密原则,否则,档案资料的外泄,将对国家、对人民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害。
3.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地变化。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传统档案管理工作也带来极大的冲击。档案管理体制与实践运用必须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提高档案的创新意识和服务水准。首先,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运用创新的思想和观念来经营,可以推动档案工作的现代化。在新时期,档案管理改革是解决档案管理发展瓶颈、促进工作管理变革和优化的重要途径。其次,采用更具创造性的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传统的文件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流程复杂、保存困难、共享困难、查阅不便等。运用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可以缩短档案工作的时间,使档案工作更为方便[2]。
二、阻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因素
1.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机制不健全
公共服务理论是伴随着社会整体发展而不断完善的,在新的公共服务理论中,政府机构的基本宗旨是保护公众的权益。而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性质的机构,其工作基本上都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因此所涉及的档案内容也与市民的利益密切相关,档案管理系统必须要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但是,从目前的机关档案管理机制上看,无论是编制程序还是执行程序过程,都属于机关内部事务,公众几乎没有参与的机会,由此也反映出了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体制的落后和陈旧。另外,由于许多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的认识比较肤浅,从心底里没有形成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认同,因而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比较有限。比如,档案管理工作又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从决策管理层到一线工作人员,都会表现出一定的懈怠情绪,管理层不重视监督指导,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消极,那么档案管理质量势必难以得到保证,很多管理制度也无法得以落实。
2.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有限
在我国,事业单位历来被称为“铁饭碗”,很多员工在一个岗位就没有调动过,直到退休。然而如此死板的体制也造成工作人员比较安于现状,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职工年龄普遍偏大,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不高。比如,在互联网时代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电脑也被广泛地运用,因此,它也包含了大量的网络技术、程序设计技术。然而,由于我国的事业单位人员队伍结构不均衡,许多工作人员对这种新的管理技术不熟悉,也不愿意主动去学习,因此,许多档案管理工作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虽然有些员工发现了现代化管理方式的优越性,但是因为自身的能力有限,只能应用简易的软件或者技术,无法将其真正的利用起来。再加上事业单位对员工开展的业务培训不够完善,致使许多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技能和素质[3]。
3.档案资源使用效率低
档案的核心价值,就是为了让人能够进行使用,因为它涉及到了很多隐秘的信息和细节资料,所以它的价值很高。但是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资源利用率一般都比较低,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档案的形式和内容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因而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文件资源,而且与其他行业的档案资源相比,事业单位的档案信息量更大,杂乱无章,检索起来也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都会在网上搜索,从而导致档案资源被替代,使用价值大打折扣。其次,就我国的档案管理技术发展程度而言,目前尚不能做到一对多的档案服务,也就是说,如果有人想要查阅事业单位的档案,在为使用者服务时,其他人则不能进行查询。这都导致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资源利用率较低,不利于档案管理。
4.资金投入有限
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建设也需要引进更多的高端电子和通讯设备,而这些设备通常也都是非常昂贵的,以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方面的投入来看,还不能有效满足建设需求。首先,就我国事业单位经费的来源而言,以政府财政为主,社会团体所提供的经费占比则很少。地方政府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到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领域,或者是与社会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因为档案管理本身就是一种行政性的工作,特别是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综合因素之下,也导致政府和事业单位都不愿在档案管理建设中投入过多的资金,所以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也缺乏保障和动力。
三、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的策略分析
1.升级管理理念,推进档案工作改革
在事业单位的各种工作中,档案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其常常担负着基础保障性的任务。档案管理工作既要求员工有体力,又要有智力。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要注意搞好各部门间的关系,以促进档案管理的创新[4]。比如,除了需要对传统的纸质档案形式进行管理,也要重视电子档案的管理,落实双重管理方式,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改革。不过在管理实践中,有些单位虽然在实行“双轨制”时,但是并没有了解到双重管理模式的核心,往往会将纸质文件直接丢弃,从而导致原有的文件遗失,影响档案的正常运行。因此,在创新工作理念的同时,还应注重方法和手段的有效使用,在确保档案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进行档案管理的创新。
2.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在建立有关制度法规时,可以参考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并在管理实践中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和措施,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比如某些类型的电子文档必须长时间存放,必须与同一内容的纸质文档一起存档,而对具有机密性的电子文档,应采取安全措施,并对涉及机密的电子文档实行全套密码管理,禁止对外公开,定期检查网络环境和信息系统,防止黑客或病毒侵入。在进行系统建设时,可以从信息收集、档案保管等多个环节来完善流程,让所有的管理工作都能参照相应的管理制度来进行,从而防止因工作人员的疏忽而导致不规范[5]。
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体制还处于封闭状态,从档案管理体系的构建上来看,机关机关与公民之间的交流并不多,市民的意见难以吸收、借鉴,工作成效也不能得到客观的评价。工作人员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约束,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一种松懈的心态,因此,他们的档案管理水平也相对较低。推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也需要充分发挥公民的监督作用,吸收公众的意见,并不断完善其监督机制。首先要从档案管理体系的建设入手,加强对档案的内部监控。强化内部监管要求建立一支监管团队,规范监管的内容与标准。而在强化外部监管方面,事业单位要对公民进行档案管理的宣传教育,首先要让公民认识到其内涵、特点,从而使其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水平做出客观的评价,督促事业单位开展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档案管理工作。
3.加强培训,强化档案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
目前,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也逐渐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提高档案管理人才的专业化水平,是实现档案工作优化的关键。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重视优秀人才的引进,在招录阶段要注重资质审查,按照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优先选用信息化管理人员,并通过提高福利待遇,增加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第二,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加强档案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第三,加强对档案管理员的评价,并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奖励和惩罚,这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但在考核前,要明确评价的标准,保证评价的客观公正。
4.加强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建设
4.1 做好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规划。编制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档案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的方向,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在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事业单位的发展特征与发展目标后,要对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需求进行科学的规划,并在技术层面上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以推动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长期发展。在档案规划方面,要强化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增强档案管理模式的适应性、灵活性,并不断拓展档案管理的范围。在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工作中,要有一个综合性的规划,为今后的档案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6]。
4.2 健全档案管理网络系统。通过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网络系统,为开展信息化的管理实践奠定基础。尤其在新的发展阶段,事业单位更需要强化信息化的管理意识,以公众的档案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档案的查阅和共享功能,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长远发展形成支持。同时,要将档案管理与事业单位的体制建设相结合,促进档案资源的共享,促进档案工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4.3 加大资金投入,升级信息管理设备和技术。要真正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就要充分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确保档案工作的开展具有足够的资源基础。事业单位应摒弃传统的档案管理观念,在解决问题时应借鉴先进的信息管理思想,而非仅凭人力来实现。另外,要增加资金投入,从而引进更多的先进设备,同时还要重视技术升级。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也需要结合具体的工况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技术,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还可以通过引入高科技手段来加强档案工作的整体管理职能。此外,档案管理的安全性也需要得以保证,可以引入相应的安全软件,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以及模式创新形成有力的保护[7]。
结语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公共性、服务性和保密性的特征,为了进一步发挥事业单位档案的价值,进行档案管理创新也极具必要性。不过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也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阻挠,比如: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机制不健全;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有限;档案资源使用效率低;及资金投入有限等。因此,为了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效果,也需要不断升级管理理念,推进档案工作改革;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培训,强化档案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最后,还需要加强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建设。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服务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