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美丽乡村导视设计研究

2023-03-08许美子吕美张恒瑜

设计 2023年3期
关键词:绿色设计传统村落美丽乡村

许美子 吕美 张恒瑜

关键词:美丽乡村 导视设计 传统村落 绿色设计 上甲村

引言

自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以来,建设美丽乡村不仅为了重塑乡村外在之美,更是要进一步发展生产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美丽乡村的建设使得中国旅行行业迎来了巨大改变,快节奏生活的城市居民为寻求生活的享受和工作的解压开了丰富多彩的旅行活动乡村旅行行业的发展也为乡村建设迎来了巨大转变。当下大众对于导视设计的认知还是停留在商场、景区等一些大型的公共空间,实际上,导视设计与地域文化结合,已逐渐在乡村发展中迸发出多姿多彩的形式。但大部分乡村导视设计不如城市公共空间的导视设计发展的全面,仍然存在一些视觉杂乱、不人性化以及重复引导等问题,基于此,导视设计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导视设计在美丽乡村发展中的重要性

建设美丽中国就要从建设美丽乡村开始,赣州市从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文明乡风入手,美丽乡村建设结出丰硕成果。近年来,赣州市在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如火如荼的开展,寻乌县上甲村废弃矿山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大力实施,坚持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的保护修复,探索出一条适合宜居、宜业、宜游的发展模式。乡村旅行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逐渐发展成为旅游业的新趋势,游客在乡村旅行时不仅能体验不同的生活乐趣,也能体会到不同的风土人情。导视设计在游客游览过程中作为指引介绍的媒介,肩负其与众不同的责任。不同于其他景区的导视设计,乡村的导视设计大多结合美好自然风光以及地域特色文化,既能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和视觉审美,又能促进乡村经济生态文化的共同发展。随着中国旅行行业的不断快速发展,游客已经不局限于来自国内更是来自世界五湖四海,导视设计就是乡村与世界游客接触的第一张名片,是对中国文化无声的传播。优秀的乡村导视设计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二、上甲村导视设计

(一)上甲村概况

上甲村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居于赣、闽、粤三省交接,素有“稀土王国”“中国蜜橘之乡”之称,是我国提出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试点。经过重新规划建设的上甲村,现如今村里随处可见的油茶树舒展绿叶迎风摇摆,混合草长得茂茂密密,蜜蜂在花丛中采蜜,一派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景象,是一个有乡村感、有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上甲村附近有石崆寨风景区、寻乌调查旧址、寻乌青龙岩风景区等风景区,又因为盛产寻乌向日葵、寻乌蜜橘、寻乌脐橙等农产品,近年来不断吸引各地游客前往游玩。在党中央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口号之后,江西省林业局于2020年授予上甲村为第一批“江西省森林乡村”称号(见图1)。

(二)上甲村导视设计现状

目前,上甲村中的导视除了一些简单的区域信息介绍牌和手绘引导牌以外,就是一些散落在路边的不成系统的单体标识牌。随着来访者数量的日益增加,这些存在严重问题的导视牌给来访者带来了极大不便,具体问题总结如下:

1.系统不完整。导视牌按功能分类可分为识别性导视、导向性导视、空间性导视、信息性导视和管理性导视,五种导视牌发挥着识别、指示、咨询以及监管的功能。在柯树塘植被覆盖率高的区域,缺少禁止乱砍滥伐相关的管理性导视和防火警示牌;由于上甲村廢弃矿山综合治理修复工程,导视牌也缺乏提醒司机前方道路不平区域的信息;在村落入口仅有石质材料的识别性导视,缺少总平面地图类的空间性导视牌;在村落路口交叉位置缺少方向引导牌。在公共环境中,导视牌的缺失易造成安全隐患的发生(见图2)。

2.内容不规范。上甲村的导视内容界面设计风格迥异,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联系缺少,导致展现的信息形式不规范,就字体展示而言,规范性最为缺失。公共信息导视要素设计规范中强调,图形符号只能等比例放大或缩小,并且与明显的底衬色形成对比,以此体现图像符号的清晰性。上甲村导视标识牌中的图形符号后期长久未经维护,颜色脱落与底色以融合至一体,难以辨析。此外,上甲村农产基地导视牌界面中的文字表达应简洁明确,不应冗长啰唆。

3.形式不统一。就上甲村导视牌的造型而言,材料、色彩、造型风格大不相同。农产基地的导视牌材料以木头与石头较多,村落主干路的引导牌则金属材料较多,村落的“精神堡垒”则使用镀锌板材料加之油漆装饰面的保护。道路引导牌与基地介绍牌由于用材的不同,导致色彩风格也完全不同,造成形式风格混乱毫无秩序。导视牌上的刻字有的采用黑底白字,有的采用红底白字,有的采用多种鲜艳的颜色混合在一个导视牌的界面中,造成信息混乱无序。

4.位置不合理。首先,上甲村夏季雨水充足阳光充沛,植物生长茂盛,部分导视牌的位置安置于低矮绿化丛中背靠大树,树叶易遮挡导视牌造成受众信息接收失误。其次,部分导视牌安置位置面向绿化丛且垂直于道路,受众需特意改变行走方向阅览导视信息,对骑行用户浏览信息不便。最后,导视牌的流线设寻路计考虑不够充分,仅在上甲村入口接待处和Y字路口处设有引导指示牌。理想情况下,每个交通流的位置都应该安置自己的“入口”指示,使受众在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导视牌的信息界面。

5.文化性弱。导视牌与地域文化的脱轨是目前导视设计中最普遍的问题。导视牌的功能性固然重要,但为了设计而设计忽略对文化的研究,不但与周围的环境的不和谐还会使设计本身趋于大众。上甲村有其独特的客家文化底蕴,导视牌的设计中应体现出地域的风土人情,形成文化的另一种载体。地域的认知有助于加深受众对上甲村的印象,更能使富含地域文化的导视牌成为现代村落中重要的风景线。

三、上甲村导视设计原则与实践

导视设计作为人与环境交流的载体,要使导视的功能满足受众的需求,设计者就必须在了解美丽乡村背景下表现出村落的特征,为美丽乡村环境建设做更好的代言。介于现如今导视设计形式的多样化,在上甲村导视设计的探讨中,设计实践融合村落的个性特点、自然风光与文化风格,并对其导视的设计遵循4个设计原则。

(一)关注有效传达,注重整体设计

乡村导视设计以村落区域的信息传达为主要目的,导视牌必须注重信息传达的瞬识力与准确性,有效地传达乡村的方向性指令,提供安全持续的指示功能。因此,在导视设计中,从图标、字体、色彩、材料与工艺的选择整体性与否都影响着信息传递的效率。基于视觉艺术的外观造型,不同区位不同种类的导视牌整体设计语言上应趋于一致,即设计风格、元素提取和色彩材料的一致性,辅以形成贯穿村落的整体设计。

在导视设计的构成要素中,文字设计通常包括文字的字体、字号和间距等内容,其作用是在导视信息无法准确通过图形传递时,丰富和完善导视信息传递功能。对于上甲村的导视字体设计,严格按照《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GB/T20501.1—2006)中第2部分关于文字标志及相关要素设计标准。首先,文字的中文字体选择使用黑体,英文字体选择使用等线字体。单一文字标志应该表达独立表述简洁,信息长度会影响字体的大小,文字信息以横向排列于导视牌上视觉最为稳定。其次,关于文字的字体大小并不是越大越好,字体过大标牌的成本也随之增加。文字的字号要根据导视牌版面的大小合理设计,以合适的字号有效传达信息。最后,以横向排列文字为例,将单行中文文字的行高设为h,若文字标志中含有中英文,则将行高h为中英文两行文字的行高。文字的位置应居中在标牌上,与标牌的上下边缘间距不小于0.15h,左右边缘间距不小于0.3h。为呼应上甲村建筑灰白色彩为主的环境色,导视牌的底色为灰白色,字体颜色为明度40%的黑色。在视觉上,无论字体要素设计的整体性还是导视牌面的整体性,视觉一致的设计使受众高效接受信息,以达到一个和谐悦目的状态。(见图3)。

(二)结合村落特产,体现人文情怀

优良的导视设计应该考虑更全面的受众需求,建立受众与导视标识牌之间的和谐关系。上甲村导视设计着力打造“以人为本”的功能特点,从导视设计的每一个组成元素出发,塑造一个不同于常规的美丽乡村导视牌,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将村落特色元素提炼到导视设计中,受众在短暂脱离快节奏的生活后,能更好地在导视设计细节中感受到强烈的乡村情怀,造就深入人心的符号设计。提升受众参与度,加强受众对上甲村的了解,改善游客对乡村的印象,加强赣州市美丽乡村建设,使上甲村内的导视设计更具有人性化的特点。

导视设计中应突显村落特点,与地方产业结合更具人文情怀。上甲村盛产向日葵,将向日葵花的花瓣造型作为识别符号,较好地展示了上甲村的资源特色和自然景观的特色内涵。针对上甲村的标识图形设计,在构图上不规则半圆为主呈放射状构图,设计上造型参考提取人手半握拳为主要形状,四周提取向日葵中的花瓣为陪衬元素。在文字上提取上甲村中“上”为主要文字采用圆角不规则创意文字设计,打破传统字体格式。“上”字转折圆滑流畅,起笔位置圆润稚拙生动,营造出了轻松地视觉印象。上甲村主导产业光伏发电,农产品产业百香果、猕猴桃为主的三百亩产业基地以及主导的向日葵花海旅游产业和其他类型,如杨梅、油菜、向日葵、香芋、花生和鸡鸭养殖等,标识图形设计的主要寓意为双手把握时代脉搏,三片花瓣代表着上甲村“美丽、生态、宜居”的理念以及产业蓬勃发展,同时也体现村容村貌整洁、美丽,民情敦厚,民風淳朴。向日葵寓意意志坚定、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以及阳光与热情,在导视牌设计中将向日葵这一物体具象化,既能代表地域视觉形象,又突出上甲村文化特点和共同理念。图形符号在发挥导视工具作用的同时,也能建立起一种地点感[1]。当游客穿梭在上甲村的各个农产基地中,导视牌上明显识别特征的向日葵元素标识图形设计增加了游客的体验满意度和参与感,为游客提供了更具氛围的美丽乡村(见图4)。

(三)细节出发,重点考量安全性

对于导视安全性的问题,往往被很多设计师在设计之初就将其放在次要位置考虑。一个完整的导视除了具有良好的服务功能以外,其安全的技术结构和优良的材料也是不能忽略的。材质的属性能合理避免破损造成安全风险的发生,金属的韧性和花岗石的坚硬密实度也是导视牌材料的合理选择。村落导视大多设置在户外视野宽阔遮挡物少的位置,避免不了日晒雨淋,而上甲村所处江南地区,降雨量大,雨水对于导视牌的腐蚀性较为大,在设计导视之时就要多注重这方面的安全性考虑。

花岗岩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岩石,灰白颜色较多。花岗石的结构致密,具有高强度的耐热稳定性和抗腐蚀性,可以在室外长期使用。上甲村建筑多以灰白色调的砖砌居多,所以在导视设计中,延续使用了村子建筑白色为主、灰色为辅的主题色,构成与村落环境色彩相呼应的氛围,营造构筑与自然和谐的区域,给人以协调的视觉体验[2]。导视牌的材质使用白色花岗岩,耐热抗冷持久,经得起风吹雨淋,与村落房屋灰白色墙壁颜色相呼应。导视牌底部灰色部分使用不锈钢烤漆上色,与村落房屋屋顶的颜色近似。向日葵元素的乡村图形设计置于导视牌的顶部,利用不锈钢激光切割焊接出镂空雕花。上甲村村落导视平面牌的地图内容利用丝网印刷工艺刮印,工序简单且生产效率高。在设计平面图的时候选择不同的材料与工艺抑郁更换信息版面,降低维护管理的成本。导视牌上的字体用激光雕刻的方法刻印出,不易受到人为毁坏和环境侵蚀影响,使用寿命高,保存完整度较为持久。在导视牌材料和工艺的合理搭配,充分利用花岗石的纹理特质,来提升上甲村导视设计的品质感。因此,导视牌的材料与工艺是两方相辅相成的关系(见图5)。

(四)以文化与地区特色为导向进行融合性设计

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底蕴,随着时间的累积慢慢形成地域特色,发展城市文化的有效手段就 是弘扬地方独有的历史文化。因此,从上甲村本土文化中探索传统的人文因素,通过视觉艺术、造型设计等方法运用到导视的设计中,对文化传统实现再次发扬,与当地环境形成有机和谐统一体。让受众在这些细微之处感受到村落自身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主题风格,在感官和享受中得到新鲜的体验。

导视牌的造型形式是导视设计的一种直观表现,造型可以根据不同的人文风光、自然环境、村落特色等设计出不同特有的造型形式[3]。例如在一些苏派建筑的景区中,导视牌受到环境和文化的影响,设计展现苏派风格的曲折蜿蜒,体现出强烈的古朴沉静风韵。寻乌县上甲村的房屋建筑多为青瓦白墙的抬梁式悬山顶金包银瓦房,墙体粉刷成“青砖”结构样式,点缀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圈内,灵动又不失底蕴。导视牌的设计从上甲村的建筑风格入手,采用模仿的手法,把建筑屋檐造型提炼出来作为设计元素,每个导视牌似简化的上甲村房屋建筑一般拥有自己特有的形状。在导视牌外轮廓造型方面,“屋檐”两翼微翘中间带有“屋脊”,下方留空作为房屋的“小窗户”,镶嵌着上甲村向日葵花元素的標志图形,塑造精巧雅致的视觉形象。另外,上甲村的“青砖”元素在导视牌中也有体现,导视牌的底部是灰色花岗石材料模仿墙砖累叠的手法。从外观上来看,上甲村现代房屋建设对导视设计产生了一些影响,营造构筑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视觉体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村落地域文化气息。导视牌的创新造型设计,使受众在使用时增加趣味满意度,更是无形中为上甲村美丽乡村建设做了宣传(见图6)。

四、数字媒体技术在上甲村导视设计中的引入

目前大多数美丽乡村的导视设计还停留在传统的设计中,具有固定性和功能单一性,无法达到受众实时使用的需求,而手机导航系统的开发与运用大大缓解此问题。随着移动网络的普及和发展,村落的发扬和宣传离不开网络平台的支持,导视设计的发展也逐渐将传统历史底蕴与数字媒体技术平台结合一身。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和以微信为代表的通讯软件的使用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二维码技术的应用也频繁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基于大数据技术采集上甲村的相关数据,建立起一条村落与受众之间的数据平台,利用二维码扫描出的微信公众号对外展现上甲村的概览信息、景点信息以及路线地图等信息,为游客提供了便捷全面的信息服务。景点采集和路线设计的前期数据建立准备十分重要,每个景点的信息介绍导视牌中增加二维码,利用村落全覆盖的无线网络,微信扫描二维码获得景点介绍以及路线导航,这就使得受众在每一个重要景点和关键位置都不会方向混乱,进而对上甲村的规划与特色记忆加深。在上甲村微信公众号的界面设计中,主要分为村落的简介、发现与路线三个模块。“简介”模块是对村落的文化背景、历史发展、农产特色进行介绍,“发现”模块是受众与村落的互动、私人定制和反馈评价,而“路线”模块则是对村落的规划布局以及路线引导。进入“路线”模块的界面应用设计沿用了导视设计的基本标识符号和色彩,使村落的导视设计与公众号辅助界面相呼应。点击“路线”即可获得村落的整体平面路线图,主要景点列于路线图下方,点击任一景点就能跳转出该点的导航路线。在路线模块中将景点信息与手机导航连接实施道路引导,可选择性后台语音同步解说,让受众沉浸于游览村落之中(见图7)。新媒体技术的引用,不仅使得传统导视设计的基本功能得到拓展,又打破了导视设计存在于固定的真实存在的物体上来呈现,极大地满足了受众实时需求。

结语

导视功能是导视设计的基本功能,文化和思想的融合才是大众对其的认可。在对上甲村导视设计的研究中,通过分析导视设计的问题所在,提出“有效传达,整体设计”“村落特点,以人为本”“文化导向,融合统一”“细节出发,安全为重”的设计原则,结合导视设计原则和地方特色,从标识图形设计、文字设计、材料与工艺选择以及造型设计入手,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最终呈现出一套适用于上甲村美丽乡村建设下的导视设计。基于导视设计原则,媒体++公众号的引入使上甲村导视设计更具前沿化。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设计的原点,让设计更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性化。美丽乡村建设下的上甲村导视设计研究,将为赣州地区村落导视设计提供样本,同时也对其他地区古村落导视设计研究提供了参考意义。

猜你喜欢

绿色设计传统村落美丽乡村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食品机械中绿色设计理念的应用分析与阐述
浅谈商业与绿色设计的关系
美丽乡村之景观改造实践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基于绿色室内设计的室内设计发展趋势分析
浅谈绿色设计中自然材料的运用
新形势下闽北绿色发展实践模式探析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