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管理志愿岗”的实践探究
——以北京市六一幼儿院为例

2023-03-08曹雪梅

中小学校长 2023年2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志愿岗位

□曹雪梅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落实这一“首要任务”的重要环节。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具体到学前教育领域,建设一支素质过硬、善于保教、扎实研究、深耕发展的高质量学前教师及干部队伍,能够充分发挥学前教育的奠基性、持续性作用,为儿童形成良好的认知习惯与学习行为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这既是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机组成和基本表现,也是学前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有效前提和根本保障。

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和责任,北京市六一幼儿院在优秀教师及干部培养与发展领域进行了创新性的实践探索,通过设立“管理志愿岗”,调动全院能量,促成多方协力,打造德、能、勤、绩样样出色的青年教师及干部队伍。

一、“管理志愿岗”的设立及其目的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学前教育发展首先需要高质量的教师及干部队伍。“管理志愿岗”诞生于北京市六一幼儿院对现阶段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发展中的现实困难与挑战的反思,以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为导向,聚焦幼儿院管理工作中青年教师和干部的培养问题。

近年来,随着学前教育的蓬勃发展以及学前教师需求的增加,幼儿院不断招录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大多拥有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系统全面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基础,有较好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对学前教师职业以及学前教育事业充满热情。这不仅为学前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优质力量,同时为学前教育事业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深层动力。但同时,青年教师在实践工作中亦存在较为明显的短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工作内容及职责尚不熟悉,对幼儿园工作的整体认知不够清晰;二是其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尚有欠缺,对幼儿园具体的保育教育任务理解不透、操作不细;三是职业认同感尚需培养,面对保育教育工作中的困难缺乏成熟经验,从而容易积累焦虑及畏难情绪。

随着北京市六一幼儿院新建园区陆续投入使用,教师队伍规模进一步扩大。要弥补与完善青年教师的短板并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自身优势,客观上需要从发展较为成熟的示范园中选调出一批有能力、有经验的领导干部去主持及开展工作,以“传帮带”的形式帮助青年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充分理解保育教育的具体任务,着重涵养青年教师的实践工作能力,并从中培养后备干部力量,从而实现教师队伍与干部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建设思路下,幼儿院自2018 年起,以青年教师为主要对象,制定并实行人才梯队建设、干部选拔机制的新举措——设置“管理志愿岗”,由教师自愿申请任职兼职管理岗位,这是正式进入管理岗位前的实习阶段。

设置“管理志愿岗”的目的,一是快速培养、锻炼青年教师,发挥年轻人的优势和活力,为日常工作带来新鲜想法和创意;二是让青年教师了解幼儿院整体工作流程与任务划分,在工作时能做到有大局意识、立于更高站位;三是借助“管理志愿岗”的甄选功能,在管理实践中遴选出更适合的管理者,使其能够在日后承担更艰巨的任务。

这项举措使青年教师能够切实参与到幼儿院的教学、管理与建设工作中,既保障了青年教师参与幼儿院事务的权利与义务,也最大程度发挥出青年教师促进幼儿院发展的创新能力。“管理志愿岗”使教师以幼儿院为平台与依托,锤炼自身的教学能力与管理能力;同时,使其在服务与促进幼儿院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参与并深刻理解幼儿院的体系架构与具体工作,提升自我对学前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以及对幼儿院的归属感。

二、“管理志愿岗”的运行模式

为保障“管理志愿岗”的实施效果,充分发挥其培育及选拔人才的科学性,北京市六一幼儿院不断完善“管理志愿岗”的运行模式,将其细化为“选拔—培育—考核”三个环节并提供保障机制,在每一个环节中设置具体考察条件,从而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见图1)。

图1 “管理志愿岗”运行模式

(一)“管理志愿岗”的选拔机制

“管理志愿岗”不仅关涉教学实践工作,还关系到幼儿院的日常管理工作。选拨过程既要充分考虑到青年教师的主动参与意愿,亦要考量教师个人的基本经验与能力。因此,在选拔环节中设置了4 个基本条件:一是遵循自愿、自主申请原则;二是申请者原则上应为幼儿院一线教师;三是申请者应具有三年及以上教学工作经验;四是申请者须充分认识、认可并服从多岗位轮换、多形式锻炼的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院每年度的实际工作需要,院领导班子划定名额,经过综合考察、甄选,确定入选“管理志愿岗”的青年教师。

(二)“管理志愿岗”的培育方式

为了实现教师培养与后备干部培养的有效衔接,增强人才培养的有效性、科学性,“管理志愿岗”涵盖了教学及管理的多个岗位,具体的培养及考察办法根据岗位职责确定。“管理志愿岗”采用轮岗培养的方式,以三个学年为周期,逐年签订聘任协议。每学年进行岗位轮换,岗位职责及其能力要求也会随之提升。每学年对任职“管理志愿岗”的志愿青年教师进行工作考核,教师在考核合格后进入下一个岗位;对于不适应者或者不合格者,将终止协议,结合个人意愿重新安排工作。

第一学年的岗位为年级组教研助理,志愿青年教师在此接受进入管理岗位前的初步锻炼。担任年级组教研助理,需要保质保量完成各项教研工作,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优化教育教学内容,梳理总结教务工作,在进一步强化教育教学专业能力的同时完成管理工作的初步历练。第一学年考核合格的志愿青年教师将在第二学年进行岗位轮换,担任年级组助理。相较于年级组教研助理,年级组助理的工作职责与能力要求更加侧重于幼儿院整体性事务的管理与协调,志愿青年教师将逐步参与幼儿院的保教、教研、科研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参与制订并审核各年级的教育工作计划,检查并指导教务工作的具体执行,整合并解决教学及教务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等等。志愿青年教师将在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切实进入幼儿院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使自身的管理能力得到更全面、深入的锤炼。

经过前两年的培养考察后,第三学年,志愿青年教师将接受党、团、群组织管理方面的培养、锻炼,主要担任党小组长、团小组长、工会小组长等职务。在这些岗位上,志愿青年教师将配合并协助幼儿院领导班子加强和完善全院教师队伍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在具体工作中提升综合素养与管理能力。志愿青年教师通过第三学年的考核后,正式进入后备干部储备名单。

(三)“管理志愿岗”的考核评估

由于管理志愿岗位的综合性和多样性,幼儿院在对志愿青年教师进行考核与评估时既设立了硬性的考核标准,也采取了柔性的考察方式。前者主要是以每个管理志愿岗位的岗位职责和管理标准为考核依据进行基础评级,而能在完成常规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实现改革创新的志愿青年教师会得到较高的评级。后者则主要通过“传帮带”的形式,由领导干部对志愿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帮扶;领导干部围绕岗位任务完成情况举行例会,对志愿青年教师在岗位工作中的表现与任务完成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及建议。

这种“硬性”与“柔性”相结合的考核评估模式使志愿青年教师能够真正完成专业能力的提升和管理能力的塑造,为胜任更具有挑战性的管理工作积累实践经验。幼儿院小班年级组组长郑老师正是通过这一机制得到了选拔与提升,她说:“我经常感慨,在年级组助理岗位上跟着陈老师(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年级组长)历练,别怕辛苦。每日的查班、教研培训的组织等,每一次历练都是值得的。这样才不至于在成为组长后茫然不知所措。”

(四)“管理志愿岗”的保障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志愿青年教师的本职岗位是教师,兼职岗位是年级组助理等管理志愿岗位,通过“助理”等形式全面参与幼儿院的管理与教研工作。为了更好地发挥“管理志愿岗”的育才效果,避免志愿青年教师在日常工作与管理任务中分身乏术,出现时间与精力无法兼顾的矛盾,幼儿院在有志愿青年教师的班级增加一名教师,让志愿青年教师能安心参与“管理志愿岗”的工作。

与此同时,“管理志愿岗”的设置打破了原先“能上不能下”的没有退出机制的选拔方式,充分尊重青年教师的自主意愿,采取科学的考核评估方法,在培养过程中依据考核评估结果和个人意愿实施开放性的合理调岗,优化人员岗位配置,开启“双培养”功能,让志愿青年教师上可成为成熟的干部,下可成为更优秀的教师。这一机制为教师及干部培养增效减负,增强了教师及干部队伍的活力。

三、“管理志愿岗”的突出优势

四年来,“管理志愿岗”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据实践评估和管理需求不断优化、不断完善,呈现出开放、动态、多元的特点,在搭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等方面显现出突出优势。

(一)以岗代训,丰富人才培养体系

通过为志愿青年教师提供多岗位体验和多形式参与的机会,给他们压担子、搭平台,加快志愿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随着幼儿院规模扩大,人才需求多元化趋势明显,人岗适配需求强烈。我们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的用人导向,在工会小组、党小组和团小组建设中,发掘不同志愿青年教师的特长,鼓励他们担任组长,开展多元、丰富的教研及管理活动:鼓励擅长艺术表演的教师组建“小飞龙旗鼓队”“小飞龙腰鼓队”,丰富幼教的形式与内容;鼓励喜欢社交、善于表现的教师担任团小组长,组织策划团组织生活;鼓励做事严谨、沉稳踏实的教师担任党小组长,切实落实党组织生活,引领青年教师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各尽所能”的用人策略使每位教师都能发挥自身优势、点燃工作热情。在轮岗过程中,志愿青年教师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承担了更多责任,由此,也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思考、总结,获得全面的锻炼与成长。这种模式,让优秀青年教师及干部培养工作跑出“加速度”。

(二)全面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

“管理志愿岗”为每一位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与充分的发展条件,鼓励、支持教师自我反思、自我发展,帮助青年教师发现自我、拓展上升空间、规划发展路径,让青年教师在实践锻炼的过程中形成职业认同感、归属感,发挥自身潜能,成为优秀的管理者与出色的专业人才,顺利推进职业发展。

经过“管理志愿岗”的培养,部分教师在面对教学及管理工作中的困难与挑战时选择迎难而上,为成为成熟的管理者不断积攒经验,提升综合素养;部分教师则在志愿工作中更加明确对一线教学的热爱,更加痴迷于学前专业知识的积累与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故而在一年协议期届满后,选择返回班级教师岗位,享受跟孩子们在一起的幸福时光,重新定位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管理志愿岗”充分考虑和尊重青年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给予他们充分的选择和尝试的机会,保障了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自主性,极大地激发了青年教师勇于尝试、乐于服务的主动性,使其在志愿管理实践的过程中顺利步入职业发展的快车道。

四、“管理志愿岗”的显著成效

“管理志愿岗”根植于北京市六一幼儿院“人是积极、能动发展的”管理文化,产生于幼儿院建设发展过程中对教师及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经过四年的发展与完善,切实推动了全院教师及干部培养工作的良性发展。这一人才培养的创新举措,使幼儿院整体运转形成了健康、高效的良性循环。

(一)激发教师队伍的能动效应

人的潜能和积极性是一种人力资源,可以通过适宜的管理加以开发。[1]受社会关系的影响,生活在团体中的个人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其被尊重和被认可的需要得到满足,从而产生积极的团体动机。由此,个体会对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任务有深刻的理解,从而形成一定的理想、信念,有事业心、责任心、使命感,生发个体的社会动机。[2]“管理志愿岗”的设置,激发出教师的潜能及特长,不仅有利于教师个体的发展,更有利于全院教师与干部队伍建设乃至整个教育集团的发展。“管理志愿岗”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自我实现和社会责任的统一,激发教师队伍产生能动效应。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编制总体短缺,北京市六一幼儿院的人员也较为紧缺。在缺编的情况下,近年来,幼儿院仍然做到了按计划创办新园,并成功承办了三个分园,在办学规模扩大的同时,保证了分园与总园教学质量的一致性。新建园的质量标准和各方面成绩都得到了教委和社会、家长的认可。“管理志愿岗”在缺编严重的情况下发挥了重要作用,教师的能动性得到极大的激发。这一举措为常规工作的创新和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

“管理志愿岗”的创立不仅缓解了幼儿院的人才压力,也加快了优秀人才的输出。近年来,幼儿院向海淀区教育战线输送大批优秀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选送干部人才21 人,其中6 人担任园长,3人援建雄安新区,10 人赴新疆短期支教,2 人赴新疆长期支教。这些优秀干部、教师充分发挥了服务、示范和辐射作用,为海淀学前教育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二)催生教育生态的联动效应

幼儿园需要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落实和谐发展的管理理念。“管理志愿岗”模式即是一个基于此要求的双向选择、和谐共生的教育实践形式。青年教师的个体成长需要“尊重、理解、支持、安全、和谐”的共生关系。“管理志愿岗”模式在强调教师的付出与责任之外,更多地关注教师的个体职业获得感与幸福感。在这一培养过程中,教师能体会到幼儿院对青年教师培养的重视,对青年教师个人能力与自主意愿的充分认可。同时,通过教师与幼儿院的双向选择、相互服务,实现教师个体与幼儿院整体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发展,催生教育生态的联动效应,最终指向构建优质的教育生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志愿岗位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我志愿……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