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油菜种子
——记重庆市油菜产业体系首席专家黄桃翠

2023-03-08冯牧野

当代党员 2023年4期
关键词:油菜重庆市化学

文|七一客户端暨重庆市委党建全媒体特约作者 冯牧野

黄桃翠在实验室做实验。图/冯牧野

1月2日,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

清晨7 点,天还未亮,黄桃翠已经在清点当天化学杀雄工作所需要的仪器设备了。

今年45岁的黄桃翠是重庆市油菜产业体系首席专家、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长期从事特高含油油菜品种培育工作。

油菜化学杀雄是杂交油菜制种工作的重要基础环节,利用特定化学药剂灭活油菜母本的雄蕊,使得油菜母本所接受的花粉全部来自人为指定的父本,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杂交优势”并保证油菜种子的纯度。一旦化学杀雄效果不理想,将降低商品性油菜种子的质量,最终影响到种植户的效益。

“化学杀雄对应的油菜生理期非常短暂,我们必须要利用好宝贵的每一分钟确保化学杀雄成功。”黄桃翠说。

油菜育种17 年,黄桃翠一直在与时间赛跑。当别人抬头欣赏油菜花开的浪漫时,她却低着头为油菜花授粉,配置新组合,寻求新突破。

也正是如此,黄桃翠培育的“庆油3 号”,创造了当时中国冬油菜含油量的最高纪录,实现了“三碗菜籽一碗油”到“两碗菜籽一碗油”的飞跃;培育的“庆油8 号”,含油量继续刷新纪录,领跑全国。

迎难而上战严寒

今年,黄桃翠团队要完成1.2 万亩的油菜化学杀雄工作,比去年多了近4000亩——这样的增幅远超团队成员规模扩大的幅度,意味着团队每一位成员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今年的大面积油菜制种工作主要在重庆市垫江县、潼南区以及四川省邻水县3个地方展开。”黄桃翠称,“值得高兴的是,‘庆油3 号’被农业农村部推荐为2022年粮油生产主导品种,这是重庆当年入选的唯一粮油品种。”

化学杀雄工作本身并不算特别复杂,困难在于恶劣的环境和紧张的工期。

“油菜杀雄期的早晨非常冷,最冷的时候只有1—2 摄氏度,往往还下霜、飘雨,路上和田里除了我们没几个人。”黄桃翠说,“但是,既然选择了研究油菜,就要和它们同甘共苦。油菜不惧严寒,我们同样能够顶上。”

黄桃翠团队所面临的困难不止于此,降雨后泥泞的田地便是其中之一。

团队成员不得不穿着笨重的长筒靴在烂泥中走来走去,指导工人科学进行化学杀雄工作,脚底磨起泡是常事。有时工人因故请假,团队成员就需要利用下班时间背着电动喷雾器“顶岗”。

“化学杀雄工作有严格要求,指定区域当天必须完成,以免造成漏打。有一次晚上8点,我们还在挑灯夜战。”黄桃翠称。

2021 年食用油消费数据显示,中国食用油自给率仅31%。通过科研力量,把“油瓶子”拎在中国人自己手上,显得更为紧迫。

为了节约时间,黄桃翠和团队成员的午饭通常就地解决,每个人分到几个包子馒头,和着保温瓶中的热水草草吃下,边吃边沟通上午的工作情况,稍作休息后又继续投入到下午的工作中。到了晚上,大家还要清洗设备、预约工人、写实验记录等等。

“虽然辛苦,但现在的条件比过去好多了,屋里有暖气。以前每年冬天驻点,我都要长几个冻疮。”黄桃翠乐呵呵地说。

如此“连轴转”20 余天,直到春节前夕所有的油菜田才顺利完成第一次化学杀雄工作。

望着一片片绿油油的油菜田,黄桃翠感叹道:“虽然苦难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以我的个人经历来说,苦难的确会加速一个人的成长与进步。”

导师引领巧结缘

黄桃翠和油菜结缘的故事,还要从一篇新闻报道——《一颗种子要改写世界油菜历史》——说起。看到这篇报道时,她已在老家湖北恩施的中学任教生物课5年。

文章讲述了西南农业大学(现西南大学)教授、著名油菜专家李加纳的故事,其通过建立的黄籽油菜聚合育种技术体系,使得油菜籽皮由黑变黄,榨出的油金黄透亮,能够更好保留菜油的营养和香味。

当年28岁的黄桃翠觉得这个培育的过程新奇极了,比魔术师还神奇,也因此迷上植物遗传学。

2006 年,黄桃翠考上西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育种专业的研究生,师从李加纳,主攻油菜单倍体育种研究。

“有一次李教授带我们到田里栽种油菜,天空突然毫无预兆地下起大雨,大家赶紧找地方躲雨,但李教授却面色如常,在雨中继续工作。”每当回忆起这个画面,黄桃翠总会心潮澎湃,“正是这一次特别的经历,让我在日后的科研工作中,面对各种困难和压力始终能保持不屈不挠。”

2009 年,黄桃翠进入重庆市农科院,开展油菜选育工作。但空空如也的油菜种质资源库,成为她踏入工作后面临的头号困难。

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拥有性状优良的育种材料能够极大地提升选育出优良作物品种的几率,否则只能期待撞大运。

“从实际经验来看,这种撞大运的几率几乎等于零,即便撞上了,也可能不是育种者需要的属性。”团队成员朱程说。

好在毕业初期,李加纳给了黄桃翠一些种质资源作为“启动资金”,她的育种工作算是有了一点希望。

油菜与水稻培育方式和所需科研设备一致,将遗传上有一定差异且优良性状能够互补的品种进行杂交,通过人工授粉,培育出杂交种,逐步采取优胜劣汰的方式,选取所需的新品种。

在水稻收割之后,位于重庆市农科院含谷基地的十几亩试验田,也就成了黄桃翠培育新品油菜的起始地。

依托着“启动资金”,黄桃翠有了前行的基础,更有了多年后的“庆油”系列。

锲而不舍求突破

在育种过程中,前期的筛选、科研过程往往艰苦而且漫长。

“开始的时候,我几乎看不到曙光。”黄桃翠苦笑道。

最初,黄桃翠一个人管理十几亩油菜地,播种施肥工人是她,授粉杂交技术员是她,调查记录研究者依然是她,“朝7晚9,没有周末,每天天没亮就起床,天亮了就下基地,晚上看不见了,已经没办法在田间工作了,才回基地”。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丰富油菜种质资源库,她还辗转于全国各地的油菜种植区,收集各类性状优良的育种材料。

黄桃翠(右)同农户交流油菜种植情况。图/冯牧野

2013 年11 月,贵州省铜仁市的一位农户邀请黄桃翠前去调查。彼时,黄桃翠已经怀孕两个月,但没能买到火车坐票。考虑到和农户约好了,她还是决定准时前往,为此在火车上站了一个通宵。

“我清楚地记得是晚上10 点40分的火车,站到第二天早晨7 点,那种感觉我一辈子也不愿意再尝试了。”黄桃翠称,“但是我不去不行,否则这个农作物一浪费就是一年。”

2014 年5 月,云南省腾冲市的油菜熟了,怀孕8个月的黄桃翠毅然踏上了行程。同年9月,刚坐完月子的她,带着孩子住到了垫江的实验基地。

实验基地的工人看到这个情况,都主动要求帮黄桃翠代管实验田地,但她拒绝了。她说:“守着实验田地,我的心里头才踏实。”

在同事朱子超眼中,这样的工作态度堪称敬业,“我们非常感动,但同时也为她的健康和安全担心”。渐渐地,“拼命三娘”的叫法开始在重庆市农科院里流传。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黄桃翠的带领下,2014年,团队培育出“庆油”系列第一个高产油菜品种——“庆油1 号”。2016 年,“庆油3 号”培育成功,含油量高达49.96%,创下中国冬油菜含油量最高纪录。

而“庆油3号”的纪录只保持了3年。2019年,黄桃翠又刷新纪录,培育出含油量高达51.54%的“庆油8号”,再次领跑全国。

“我们的油菜种质资源库,从一无所有,到如今拥有‘庆油’这样的拳头产品,可以说是靠团队成员的一次次吃苦,一点点打磨出来的。团队成员秋季播种、冬季管护、春季授粉,夏季收获,榨油期间还要调研市场,基本没有所谓的‘农闲’。”黄桃翠称,“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别人不愿意吃苦而我们愿意的时候,我们就获得了比别人更多的机会,更接近成功。”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黄桃翠并没有停下育种的脚步。当前,她正带领团队成员向油菜生育期180天发起挑战,彻底解决我国水稻油菜轮作茬口紧张的“卡脖子”问题,条件看似也很简单:油菜生育期缩短20天,并且不减产。

黄桃翠深知,从大自然手中抢夺20天的生育期并不容易。

“我们和产量、病虫掰过腕子,现在和时间掰腕子,这个很难,但科学技术不正是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第一生产力’吗?”黄桃翠自信地说。

猜你喜欢

油菜重庆市化学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油菜烩豆腐
种油菜
重庆市关工委举行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