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双向奔赴”的历练
——互派干部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圈建设纪实

2023-03-08范吴瑕

当代党员 2023年4期
关键词:重大项目双城经济圈

文|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记者 范吴瑕

川渝高竹新区医疗保障服务站实现川渝医保业务“一站通办”。图/广安市医疗保障局

当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川渝人的期待值也逐渐攀升:成渝高铁提速、异地就医报销免备案、公积金互认互贷……3 年来,每一个身处其中的川渝人,都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变化。

这就是“双城经济圈”的力量。置身于成渝新格局中,童瑶的身份也有了新变化。2021 年9 月,作为四川赴重庆第二批挂职干部,四川省商务厅政策研究与规划处副处长童瑶踏上了赴渝的动车,成为重庆市商务委员会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处的一员。

工作的转变,是川渝两地合力唱好“双城记”的生动写照。同沐巴蜀之光,川渝“双向奔赴”,两批共201名互派干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重点领域、重大项目上全面发力,让越来越多的“规划图”变成“施工图”和“实景图”,向着更远的未来一路前进。

出发:朝着“双圈”建设的新使命

“出征之日即肩负责任使命。”2020 年9 月,作为川渝首批互派年轻干部之一,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规划与产业政策处副处长张钟月来到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规划与投资处挂职。在她看来,这种“身份”变化对于推动产业协同发展,起到了“黏合剂”的作用,“互派干部让两地加深了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推动产业发展同向发力”。

新身份、新感受的背后是新使命。2020 年1 月,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东风”吹来,川渝两地迎来新的重大机遇,同时也要求两地干部要担当更重大的责任和更重要的使命。

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部署重大事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川渝两地加速融合,自上而下形成的多层级合作数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

2020 年4 月,四川省委组织部与重庆市委组织部联合签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川渝干部互派挂职长效机制正式落实。同年9 月,首批101 名互派干部奔赴在川渝两地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大项目之中,深度参与核心工作,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

“作为第一批跨省挂职交流人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我从思维、习惯、心态等方面调整自己的工作节奏,认真投入到每一场重大活动和会议中,学习重庆产业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丰富工作方式和方法。”从两地经济信息部门的协作,到产业合作的牵线搭桥,张钟月深感两地产业协同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有力。

2020 年9 月以来,川渝互派干部肩负着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使命,直接参与到川渝共同实施的重大项目清单制定、推进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建设、重大规划方案编制等项目中,见证着川渝两地在差异中互补、在互补中交融的历程。

如今,说起2020 年从重庆到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的挂职经历,秦海田仍记忆犹新。“那一年,我不仅亲身体验到了推动成渝高铁提速后的便捷,更积极投身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第一线,参与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川渝两地专家共同描绘巴山蜀水美丽画卷。”作为架起合作“连心桥”的互派干部,秦海田深知自己肩负的职责与使命。

惟实励新,奋楫笃行。川渝互派干部们聚焦产业合作、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紧密协作,用实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蓄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动力。

接力:同下协同发展“一盘棋”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事关国家战略全局和区域协作发展大局的系统长期工程,必须一茬茬推进、一代代接续。

“我们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自觉的行动、更加务实的作风接续奋斗。”2021 年9 月,在首批川渝互派年轻干部挂职总结暨第二批动员会上,童瑶作为第二批挂职干部代表,作出庄严承诺。100名优秀年轻干部,接过“接力棒”,开启新的征程。

快速进入角色的童瑶很快就感受到川渝同下“一盘棋”的决心。

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是川渝两地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的主要载体。童瑶说:“两地商务主管部门在协同发展中共同向国家争取赋能放权,开放融合金融、科技、医疗、数字经济等领域,推进金融科技创新监管等国家赋权试点,让两地间的变化越来越明显。”

开放创新迈大步,重大项目建设亦是如火如荼。继续留川的蒋宏和新到重庆挂职的骆佳虽分处在两地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相关处室,却都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的参与者。

“谋划梳理、筛选储备、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实施,是我们的重点工作。”蒋宏说,通过发挥互派干部的纽带作用,两地共同谋划、推动了一批重大项目,近期两地还将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项目推动、毗邻地区平台建设、协同政策落实等重点任务,组织开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督导调研。

同下“一盘棋”,发展跑出“加速度”,两批互派干部接续用力,用蒋宏的话说,就是“项目现场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

在海拔4000多米的川西高原光伏实证基地项目现场,蒋宏和同事们洒下滴滴汗水;辗转数次,骆佳终于来到已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的乌江白马航电枢纽工程项目现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看着国家规划纲要中一件件重大事项变成清单中的一个个重大项目,蒋宏与骆佳接续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劲头更足。

奋斗:共赴未来之约

身处重庆两江新区的四川天府新区挂职干部何传正,也是川渝两地合作交流的见证人之一。

“我们坚持以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八大产业旗舰联盟作为重要抓手,在川渝间积极开展对接活动。目前八大产业旗舰联盟已集聚会员企业近500家。”何传正说,从事这些工作,让他感受到了两江新区和天府新区携手推进产业联动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2022 年3 月,成都天府软件园公司与两江产业集团签订《成都天府软件园 重庆两江软件园共促软件产业发展合作协议》,并积极筹备西部信息安全大会;两江新区企业重庆至信实业有限公司成为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一级供应商……何传正坦言:“越来越密切的交流,让两江新区、天府新区从上到下,从街道到企业,深入推动川渝合作的氛围愈加浓厚。”

瞄准“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川渝两地在更紧密的合作中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将成渝地区打造成为世界重要的汽车研发、制造、应用基地。

“从2022 年7 月1 日起,四川成都、宜宾、泸州等地陆续实现到重庆市异地住院不再需要备案,而且从当年8 月1 日起,重庆参保的市民到四川住院也不再需要备案。”自从新政策实行后,从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到重庆市医疗保障局挂职的刘锐便听到了许多温暖的话语,“老百姓不用多头跑路,看病报销越来越方便。”

不仅如此,川渝两地还积极探索“异地长期护理保险失能评估”便民举措,推动成渝两地职工基本医保缴费年限互认,川渝高竹新区开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个跨省域运行的医保服务阵地,有力促进川渝医保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一个个可喜变化的背后,凝聚了如刘锐、何传正这些互派干部的辛苦奋斗。从深化产业合作对接、做好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相关协调联络工作,到推动两地重大基础设施、重大公共服务等项目落实落地,川渝互派干部作为国家战略实践者的身影随处可见。

不负时光,奋斗不辍。第三批川渝互派干部工作已经启动,又一批年轻干部将接续开启“双向奔赴”旅程,在川渝这片广阔天地中大展拳脚,向着同一个目标奋勇前进。

猜你喜欢

重大项目双城经济圈
2023年,家门口有哪些重大项目开工?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南京国家农高区9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依托“五大支点”探索重大项目监督的新路子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双城和一周
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分产业区位优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