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逻辑及其对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作用与启示

2023-03-07李曙豪

肇庆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节约型文明绿色

陈 曦,李曙豪

(肇庆学院a.马克思主义学院;b.学报编辑部,广东 肇庆 526061)

一、引言

近年来,全球环境问题愈发严重,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生态风险[1,2]。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工业化与后工业化带来的环境困境[3]。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4]。

建设节约型社会对于缓解资源紧张、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节约型社会的实质和基础指的是物质资源的节约使用,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废弃物资源,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形态[5,6]。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坚持节约优先方针,坚持把节约资源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7-9]。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和理论支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中国方案。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逻辑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基础上,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武器。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生态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关于自然和人类关系的对立统一上。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0]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应是统一的。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又是矛盾的,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伴随着高额的环境成本。马克思认为:“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11]。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则进一步阐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12]习近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他指出:“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13]360可见,习近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与马恩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自然观相一致,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14]。

习近平还十分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国家治理智慧,他曾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15]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源远流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了这一观念,强调“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6,17]。中国传统文化注重节俭、厚德,提倡勤俭持家、厚德载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明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积极倡导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观念,引导人们珍惜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18]。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主张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福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同样强调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提出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福祉,政府应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19,20]。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21,22]。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显著提升,形成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和指导原则。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举措,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体系:(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们都要坚持节约优先。”[13]360这一观点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这一理念体现了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内在一致性,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发展与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资源节约与保护环境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13]361。(3)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强调:环境就是民生,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并且生态文明建设应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事业,全社会都应以实际行动节约能源资源并减少污染排放[13]362。这一思想一方面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的关系,同时说明了生态建设的主体力量是广大人民群众。(4)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指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林和草”[13]363。这一思想认识到生态系统是统一的自然系统,要保住“人的命脉”,就必须对山、水、林、湖、草资源节约利用,系统保护,不能竭泽而渔。这为生态治理提供了系统工程和全局视角的科学方法论。(5)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习近平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13]363。这说明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的保障性作用。(6)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生态环境挑战[13]364。这一观点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同时体现了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引领者的国际定位。

上述六点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则基础,说明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可行路径、力量主体、方法论、保障力量以及国际定位。值得注意的是,节约理念在上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得到了集中体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作用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节约型社会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政府层面、产业层面和社会层面。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政府层面的作用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政府层面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对政策制定、法律法规建设、财政支持与激励以及环境监管与执法等方面产生了重要作用。

政策制定与调整更趋科学。习近平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要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深入实施绿色发展战略[15]。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通过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绿色发展。

法律法规建设逐渐完善。习近平强调,必须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生态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15]。为此,我国政府着力完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体系,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例如,2014年,我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进行了全面修订,明确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政府职责、企业责任、公民权益等,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此外,还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为节约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财政支持与激励力度加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求,要创新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23]。为此,我国政府积极采取财政政策手段,支持绿色发展。例如,安排中央财政生态补偿资金,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在税收政策方面,政府实施环保税收政策,推行自然资源税、环境保护税等,使污染企业承担环境成本,鼓励企业减排、节能、转型升级。

环境监管与执法更加严格。习近平强调,要严格保护生态环境,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13]363。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政府加强了环境监管力度,采取多种措施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例如,组织开展全国性的环保督查,对存在环保问题的地区、企业进行督导整改,及时曝光违法企业,严惩环境违法行为。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环境监测、信息公开、环境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同时,政府积极强化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加大对环境犯罪的查处力度,对涉嫌环境犯罪的违法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确保环境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政府层面的深刻影响。这些影响为我国节约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制度支持,推动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产业层面的作用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产业层面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产业绿色转型、循环经济发展、绿色创新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

产业绿色转型加速。习近平十分注重产业绿色发展,他指出,要推动产业体系升级发展,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绿色化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24]。在这一理念下,政府通过产业政策、税收优惠、补贴等手段,引导企业绿色转型,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绿色技术研发能力。对于企业,则能够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绿色产业,优化产业布局,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实现绿色转型。并且,企业通过加大绿色技术研发投入,能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了绿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这有助于企业提高原材料与能源利用效率,在实现节约型发展的同时,一定程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形象与竞争力。

循环经济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25]根据这一思想,我国正加快建立废弃物回收体系,将废弃物作为生产原料再利用,降低原材料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例如一些产业的龙头企业(如华为、比亚迪、宝钢等)通过生产过程的优化、产品设计改进等手段,已实现了产业链闭环,使产品在使用寿命结束后能够重新进入生产环节,完成资源循环利用,进而实现资源节约。

绿色创新能力正在提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绿色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面向未来,中国将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26]。这一理念中,创新是放在首位的,这就要求企业在绿色产品开发和绿色生产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推动生态文明理念在产品设计、生产、使用、处置等全过程的贯彻实施。一方面,绿色产品具有节能、环保、健康等特点,满足了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企业可通过技术创新、产品设计优化等方式,开发绿色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手段,降低生产过程对环境造成的负担。

企业环保责任更加明确。企业是社会生产的基础,企业能否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和污染排放,直接决定了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成败。习近平强调,企业是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主体和重要力量,要强化企业环保责任,加快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清洁生产,提升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能力[27]。根据这一思想,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关注环境保护。企业履行环保责任,不仅有利于生产资料节约,从而提高利润率,还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中国企业对环保责任的认识水平显著增强,例如,上市公司对ESG数据、CSR数据①ESG(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评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与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和员工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的披露更加成熟,更加制度化;大型企业,尤其国企(如钢铁、电力、以及传统重型制造行业的国企)积极发挥带动作用,改善工艺,资源节约利用力度显著增强。

综上所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企业层面产生了重要作用。在政府的引导下,企业积极实现绿色转型、发展循环经济、进行绿色创新,并积极履行环保责任。这些措施有助于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社会层面的作用

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展理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社会层面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包括环保意识、绿色消费观念、和公民参与等方面的改善。

社会环保意识更加普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鼓励人们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16]。这种思想引导人们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为了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政府不仅在社会上加大了环保宣传的力度,普及环保知识,开展生态环保教育,还在各级学校教育中,加入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掌握环保技能,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和意识[28,29]。这些举措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对生态文明及节约型社会的认识。

绿色消费观念逐渐深化。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需要更多地考虑到生态环境问题。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的增强,有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动节约型社会建立。这种思想反映在人们的具体消费行为上,就是人们开始选择具有节约特点的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等消费方式。例如,在家庭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使用环保产品[30],采用更加节能环保的家电和灯具,以及节水马桶、水龙头等。此外,在食品和日用品方面,人们更加注重减少浪费,如我国政府倡导的“光盘行动”、自行携带购物袋、使用环保餐具等。同时,低碳绿色出行方式逐渐多样化(如共享交通工具的普及),这有助于能源节约,减少车辆尾气排放,降低空气污染。

公民参与程度有所提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环境治理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人们的参与是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理念下,人人参与、人人负责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使得人们更加积极地参与环保和生态文明活动。例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加环保志愿活动,很多高校已将大学生环保志愿活动制度化(必修学分),这些活动包括垃圾回收、绿化、环保知识普及等。通过参与环保活动,人们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还可以提高自身环保意识和环保技能,激发更多人关注环境问题,共同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

综上所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进而在社会层面引起了环保意识的提升、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通过这些方面的进步,个人能够更好地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采取更加环保、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同时积极参与到环保和节约型社会建设中来,为构建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结语

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下,我国政府、产业、社会已经对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我国节约型社会成色仍需进一步提高,一些问题依然突出:(1)顶层设计有待完善,跨部门协调机制仍需健全。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但在顶层设计层面,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形成统一协调的格局,一些政策与法规之间的衔接和配套措施尚需加强[31,32]。并且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形成跨部门协调合作的工作机制。目前,我国在此方面尚存在一定的不足,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不够顺畅[33],影响了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推进效果。(2)绿色产业体系尚不完善,资源消耗仍然较高[34]。尽管绿色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产业体系尚不完善。并且,我国地区差异和行业差异明显。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和行业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但部分地区和行业仍然面临较大挑战,体现在总体资源消耗、以及单位GDP能耗仍然较高,资源约束问题仍然突出[35]。(3)绿色消费观念推广不足,公众参与程度有待提高。虽然全民环保意识得到提高,但绿色消费观念在广泛推广方面仍然存在不足[36]。很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使用服务时,仍然未充分考虑环保因素,绿色消费观念尚需深入推广[37]。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关键,但目前公众在环保活动中的参与程度相对较低,尚需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提高公众参与度。

基于这一现状,我国应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从政府、产业、社会三个层面进一步加强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具体如下: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优化政策体系

在顶层设计方面,政府应进一步积极制定和修订与生态文明与节约型社会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法律法规具有明确的目标、实施细则和惩罚措施,从而为节约型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节约型社会建设相关的政策应确保连续性和一致性,针对不同领域,制定配套政策,避免政策重复或矛盾。部门间、地区间、中央与地方间应设立专门的协调机构,负责统筹规划、协调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这样的机制有助于整合不同部门的资源、信息和力量,形成统一协调的工作格局。在建立协调机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及时掌握各部门在节约型社会建设方面的政策动态、实施成效等,以便更好地调整政策和优化资源配置。

(二)促进绿色产业发展:扶持绿色产业、引导绿色投资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绿色产业的发展。政府需要结合国情、地域特点,制定实施一系列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扶持政策措施,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鼓励绿色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可通过资金、税收、用地等优惠政策,激励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例如,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对污染企业提高税率,以刺激企业减排、节能和绿色发展。同时,对于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企业和项目,政府可以给予税收优惠与补贴,鼓励更多企业转型升级。引导绿色投资也是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关键措施。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发挥引导作用,通过设立绿色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绿色产业;建立绿色信贷政策体系,鼓励金融机构支持绿色产业发展,进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降低环境风险,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的协同共赢。

(三)提升全民环保意识:普及环保知识、加强生态环保教育

提升全民环保意识是实现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应共同努力,通过媒体宣传、公益活动、教育培训等方式,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参与。例如,可以开展全民节约日、环保知识竞赛、绿色生活实践等主题活动,引导公众关注环保问题,提高环保意识。此外,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同样重要。教育部门应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使之成为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等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要教学内容。通过教育引导,培养具有绿色发展理念、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公民,为节约型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群众基础。

猜你喜欢

节约型文明绿色
绿色低碳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探讨
实施节约型园林绿化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生态节约型园林抚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