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的超越

2023-03-07

关键词:费尔巴哈异化本质

蒋 琬 欣

(河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人的本质的学说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核心。费尔巴哈以人和自然为基础,把人的本质看作是类本质,虽然揭示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且包含人和社会的关系,但由于其对人本质的论述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所以无法对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本质做出正确合理的解释,是一种内在、无声的抽象,从而未能真正形成对人的本质的理解。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的基础上,从实践出发,立足现实社会关系,关注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实现了对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的超越,为人类自身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哲学理念。

一、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的基本观点

(一)人的本质是类本质

费尔巴哈关于“类”的概述来自经验的自然科学,源于其人本主义的自然主义立场。它以自然和人为基础,从三方面展开论述。首先,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想要在自然界中生存,必须依靠自然来获得所需的吃、穿、住、行等资源,从这种意义上讲,人只是纯粹的自然人,仅具有自然的本质,而非作为人该具有的关于人的本质。其次,存在和本质是相统一的。人是作为一个感性的人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可以感受到自己是一个感性的实体。而费尔巴哈把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相等同,抹杀了其中的差别,使其陷入庸俗唯物主义的漩涡。

除此之外,人的类本质也包含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什么是人跟动物的本质区别……最通俗的回答是意识……动物只有单一的生活,而人却有双重的生活”[1]3,这里的“双重生活”是指内在生活和外在生活。只有内在生活才能够与“他的类、他的本质发生关系”[1]4,因此,在费尔巴哈看来,是否具有意识是区别人和动物的独特标志,并且是具有类意识,同时,人的本质只有在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中才能够得以实现,即在类中才能够实现。但对一个特定的人来说,类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因为类在无限多的和无限多样的个体中实现自己,并且在这种实现里面显示其本质之无限性”[2]193。

(二)宗教是人的本质异化

费尔巴哈指出“宗教……就是人对自己本质的关系,不过他是把自己的本质当作一个另外的本质来对待……被对象化为一个另外的、不同于它的、独自的本质”[1]19。因此,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并通过运用异化理论对宗教神学进行强烈的批判。费尔巴哈认为宗教神学在概括人的本质时,造成了人的虚假本质,从而导致人的本质从自身中抽象出来,使得人与自己的精神和头脑相分离。所以,费尔巴哈试图将宗教中的神重新归还于人。

在费尔巴哈看来,人们对于神的崇拜归根到底是对人的崇拜,换言之,神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人们在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面前,将人本身所存在的缺陷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自己的幻想,构建一个全知、全能和全善的神,并把希望寄托于他(她)。然而,正是由于人们在理性上的丢失,才使得恶出现在现实世界。当现实的人被异化为上帝,并把自己的理性、意志和心交予上帝之后,他们也就丧失了人自身所拥有的人的本质。人的本质被割裂和对象化的越多,上帝的力量就会愈加强大。所以,费尔巴哈认为宗教仅是一种伪装,是违背人性的、残酷的且虚伪的,其实质上还是人的本质异化的结果。只有揭露宗教的现实性,将神归为人,人们才能摒弃宗教,把异化的人还原为现实的人,人的本质也会从上帝那里重新归还到人自身。

(三)爱的宗教是人的本质回归

费尔巴哈主张通过建立爱的宗教,对人的本质异化进行重新改造,使人的本质得到复归。费尔巴哈把爱看作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唯一纽带,将人的本质当作爱的起点,因而,人和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是爱的关系。男女两性的爱,这是一般爱的基础,家庭成员之间、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以至社会上一切人与人的关系都是爱的关系。费尔巴哈认为,爱可以使人从属神的领域过渡到属人的领域,但其又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一切道德关系是一种宗教关系。两性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同事、朋友之间等,总之,道德上的一切关系都是宗教关系。费尔巴哈所谓的宗教关系不是中世纪封建神学意义上的宗教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爱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费尔巴哈的宗教是信奉爱而非上帝,爱就是上帝本身。

费尔巴哈主张通过建立爱的宗教来克服人的本质异化是脱离社会实践且不具有现实性的。费尔巴哈所谓的爱的宗教实质上与旧的宗教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是改良后的无神论而已。费尔巴哈并没有揭示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因为他并未对人的本质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他所理解的人只是自然人,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现实的人。在现实的、无处不在的、矛盾的阶级社会中,解决人的本质异化问题是不可能通过幻想的爱的宗教来实现的。

二、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基本观点

(一)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

马克思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3]96因此,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类本质就等同于劳动,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即人和动物的最本质区别是实践或劳动,它是人的生命活动所具有的独特方式。马克思认为,在进行生命活动时,人的物质生产与动物的生产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二者在本质上存在巨大差别。动物只能依照它所从属的物种尺度和自身需求去创造和进行生命活动、适应自然,不能够按照其他物种的方式而存在,也不能够改变自己存在方式的“内在”尺度,但人可以按照任何一个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在准确掌握并运用客观规律的同时,合理地把自己的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如人的情感、意愿、目的等。所以,当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仅可以改造自然界,而且可以改造人自身。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与实践相分离,没有认识到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对事物的理解只是从客体的直观的形式去看待,未能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135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的局限就在于其把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当作基本的理论原则,导致其把人看作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所以,人的本质也就自然而然地演变成自然性和宗教情感。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只有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准确地解释人。因为人不仅仅是自然的存在物,更是社会的存在物。在生产力和生产规模的快速发展下,劳动从最原始的单一模式发展到具有一定组织的团体,并在劳动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在一切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占据了主导地位,因为生产方式决定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同时,以生产关系为基础,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进一步形成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社会交往,如政治、艺术、宗教等,并从不同的层次和各个方面来体现人的本质。

(三)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需要贯穿人们生存和发展过程的始终,是人类自身进行生产活动的动力和目的。马克思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5]120。需要既是人自身进行生产活动的目的,也是其动力。马克思认为,需要的发展不仅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丰富,也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证明。人类的发展史,从某种程度上看,也是人根据自身需要进行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人的一切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都是以人的需要为前提开展的,离开了人的需要,一切都将不复存在。由此可见,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这一观点是对实践是人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概括和总结。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述的观点有着内在联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首先,一定的社会关系必须要通过人的某种具体活动来展现,但它的性质及其变化则是由实践活动决定的,二者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离开了实践活动人的社会关系无法生成。同时,人的需要也是在二者相互作用的前提下得以满足的,否则,人便会失去人之为人的本质,只留下空洞的类的抽象性。其次,社会关系是人的实践活动得以开展和组织的必要条件,离开了社会关系,人类活动都将不复存在。所以,现实的人,社会关系是形式,实践活动是内容,而人的需要是动力,只有从整体出发,准确理解和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全面认识人的本质。

三、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的超越

(一)从直观思维到实践思维

费尔巴哈认为,人认识自然的直接方式是感性直观,其在对思辨哲学和近代神学的批判中使用的最直接方法也是感性直观。虽然,费尔巴哈打开了唯物主义这扇大门,但由于其不能真正地理解实践、社会与历史间的关系,导致其无法把它们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最终使自己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所以,在费尔巴哈学说中,未能实现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及其历史的转变是他理论矛盾的最大体现,而解决这一问题只能通过对人的生产劳动或实践展开研究,马克思突破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局限性,从感性对象上升到感性活动,从直观上升到实践。

马克思在《提纲》第8条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135。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实践是首要且基本的观点。一方面,实践是现实的人在现实社会中的根本存在方式。现实社会中的人是实践活动的主体,他们既是实践活动的发起者,也是实践活动的承受者,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推动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在本质上就是不断地、持续地进行着社会实践。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从而推动人们不断地发挥自我能动性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所以,正是因为有了实践的存在,人才可以使自身的本质得以形成和发展,换言之,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不断地进行自我丰富和完善,充分发挥自我能动性和主动创造性。因此,从直观的思维方式到实践的思维方式的转变,也是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做出科学且合理阐释的体现。

(二)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

在费尔巴哈看来,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和自然同等重要且是相互联系的,其存在也是以自然为前提。所以,费尔巴哈认为现实的人是以自然为出发点,人的类本质思想也是以自然为基础的感性存在。但费尔巴哈过于重视自然的基础性,这使其忽略了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在《提纲》第6条中对费尔巴哈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和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进行了批判,这也是对费尔巴哈机械的方法论的批评。但马克思并没有批评费尔巴哈研究人的类本质,而是说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马克思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在马克思看来,人应当是处于一定现实社会关系中的人。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人的现实生活实践出发,将人和社会看作是社会有机体必不可少的两个基本要素,科学合理地解释了关于“人”这一概念,认为人是在社会中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能动的人。首先,马克思认为,人是处于一定现实的社会关系中的人。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所提到的人是感性的、抽象的人,因而,为了能够更好地认识人类的历史发展,把握人的本质必须要用现实的人去替代抽象的人。同时,马克思认为,人作为社会的存在物,是伴随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而发展的,在社会关系的发展中,人也是具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的人。 因此,马克思对人的理解并没有像费尔巴哈那样,把人规定为抽象的自然人,而是把人看作在现实的社会生活环境中能够从事各种生产实践活动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以说,这是马克思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的一个伟大飞跃。

(三)从爱的宗教到人的全面解放

在资产阶级社会中,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资本家通过雇佣工人,不断压榨他们的劳动,并攫取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累积,而工人在这种雇佣关系中,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只有可以勉强维持自身及家庭生存的工资。但工人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不接受剥削和压榨,使自己在劳动中与劳动产品、劳动活动、人的本质和人相异化,由此,异化劳动得以产生。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社会劳动始终是异化劳动,导致人与人的本质、自由活动相背离。所以,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通过建立爱的宗教并严重脱离社会实践来实现人的本质复归的方法,并从实际出发、立足实践提出消除异化劳动,使人们获得全面解放,从而实现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在马克思看来,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产物,人的解放过程实际上也是异化劳动被逐步克服的过程。马克思肯定了劳动的价值,认为劳动应当是人自由自觉的活动,也是人的本质的展现,同时也没有完全否认在异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成果。异化作为人自身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否定环节,人和社会也是在这样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但异化劳动作为人类发展的一种否定形式,打破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幻想。当劳动不再是人自由自觉的活动时,人们在劳动中获得更多的是不幸和苦难,同时,肉体和心灵都会视劳动为敌人,以逃避劳动。因此,消除异化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和人的本质复归的重要保障,相比费尔巴哈对实现人的本质复归的途径和手段,马克思的方法具有更大的可行性。

四、结 语

费尔巴哈在关于人的本质思想上的一切错误和理论都源于缺乏科学的实践观,他没有站在实践的立场对人的本质属性进行分析和考察。马克思打破了费尔巴哈的局限性,摒弃了其感性直观的思维方式,将实践引入对人的本质思想的研究,并以现实的人为起点,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意识的关系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特别是建立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对人的本质属性做出科学而全面的认识,同时也为人学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猜你喜欢

费尔巴哈异化本质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他者的批判与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重新解读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回归本质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费尔巴哈与孔子“爱”的差异及当代意义
童年的本质
费尔巴哈之火:一个现象学的分析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