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2023-03-07郅庭瑾尚伟伟

教师发展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教育家内涵育人

郅庭瑾, 尚伟伟

(1.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上海 200062; 2.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062)

教育家是教育工作者中的一个特定的群体。由于他们在教育工作中具有独特的成就和鲜明的思想,能够在躬耕教育领域中彰显出独特的人格和精神魅力,并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人们赋予这一卓越群体“教育家”的称号以示尊重。2023年9月9日,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信中说道,“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1]习近平总书记不仅肯定了教育家是教师群体中的示范者和引领者,而且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并勉励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2]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为广大教师提供了精神引领和价值支撑,教育家精神应成为教师的职业追求。因此要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旨,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使之成为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和建设教育强国的强大力量。

一、教育家的精神特质应成为教师的职业追求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3]。同年,教育部等部门发布《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提出实施“国培计划”,以国家工程的方式大力推进实施名师名校长的培养培训。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全方位的系统安排。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定位上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明确战略部署,提出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可以看出,新世纪以来一系列的国家战略和政策部署清晰地确立了培育卓越教师在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民族复兴、强国建设的道路上,高质量教育体系有赖于更多的卓越教师和校长,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也需要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型教师和校长。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成为教育家、大先生的目标或许只是个理想,但让教育家精神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追求,并内化弥散在其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和育人场景之中,却是当下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

那么,怎样的教师或校长可以称为教育家呢? “家”是“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技能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4],我们平时所理解的“专家”就有“家”的意蕴,即有某一方面特长、专长的人。从“家”的角度来审视教育家的内涵,亦即教育家是在教育领域某一方面有特殊专长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是“教育领域中知名的研究者或理论家”。与教师相比,教育家是“威信更高的人”[5]。进言之,教育家一是要超越一线教育工作者惯常的单一实践维度的成就,成为教育研究者或教育理论家,并且其研究成果产生了显著影响;二是要超越大多数教师专业工作维度的成就,拥有更高的威信,可以理解为在专业能力出众之外,还表现出超凡的人格魅力、感召力以及令人信服或追随的影响力。此外,《教育大辞典》将教育家的概念界定为“在教育思想、教育理想或教育实践上的杰出人物”[6],并以蔡元培、陶行知、晏阳初、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杜威等进行举例。可见,教育家应该是在教育思想、教育理想或教育实践方面的典范、楷模、先锋或榜样,是教师群体中最具卓越品质、能够体现示范性、发挥引领发展作用的那一部分群体。

学术界是这样定义教育家的。“教育家通常指那些通过先进教育理念、卓越的教育实践、高尚的人格魅力创造出重大教育业绩,并对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教育研究取向以及学术风格产生重要指导作用的教育工作者”[7],从这个理解可以看出,人们对教育家的甄别体现在思想、实践、成就三个方面。也有研究者认为,教育家“具有高远的教育理想,充满为教育奉献终生的热情,在教育领域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历,拥有广博的教育学识;抑或在教育思想上具有个性鲜明的特色,在教育实践中富有成效,同时,其施加的教育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8],教育家的核心内涵体现在理想、奉献、学识等层面。

教育大家又是如何理解教育家的?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家应当具备两方面特质:一是敢探未发明的真理,即是创造精神;二是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此二者居其一者,便可称为“第一流的教育家”[9]。可见,教育家的卓越不仅应该体现在其对既成的教育框架体系或现有教育理念认知的执行或践行中,而且应该成为全新教育认识的创见者和教育现实的创建者。

综上所述,教育家本身就是一个蕴含着示范或引领等价值内涵的概念,如同“优秀”“一流”“模范”“卓越”等本身包涵着优质或高标的词汇概念一样。可以说,教育家这一概念本身已包含着人们对教育群体中的优秀者、卓越者所应该具有的一种道德期许或理想认知,教育家堪称教育思想的引领者,教育实践的创建者,教育精神的塑造者。这一群体的应有品格和精神特质正在于其确切无疑的示范性、先进性和引领性。

二、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丰富了教师的职业内涵

“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家”与“精神”两个词语的组合。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等内在灵魂或一般心理状态。在已有研究中,精神通常被作为一种阐释性词语,与某一明确的群体、对象或领域建构在一起,使抽象的精神概念被具体化,并获得某种特定的内涵,如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或体育精神、民族精神等。

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教育家精神及其内涵品质进行了大量解读和梳理。有研究者认为教育家的内涵特征应当表现在情怀、创造、思想和影响力四个维度。[8]其中,情怀主要表现在教育家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这是教育家最为基本的品格特征;创造主要体现在教育家能攻坚克难,在“教育荒地”创造出一定的成绩;思想主要指教育思想层面,教育家要对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见解和个人观点;影响力指的是教育家能够为教育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并对教育事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有研究者认为教育家内涵特质主要表现在热爱、工作实绩、为人师表和社会影响力方面;表现为教育工作者服务国家的崇高使命;表现在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情怀、教育理念创新、变革创新教育行动方面。[10-11]教育家的精神内涵既包含着教育情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也包含着勇于探索、责任感、使命感,以及教育工作者自我追求完善的一种精神品质。[7]教育家要通过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达成显著的工作实绩。因此,教育家型教师需具备教育信仰、教育知识、实践能力、发展诉求和教育影响力。[12]

也有研究者认为,伟大的教育家应当具备五个方面的特征:第一,这些教育家都为教育的发展贡献了新的理论或对教育进程中的问题作了新的阐释;第二,从特定角度看,这些教育家区别于其他人的一个明显特征在于他们或多或少都是哲学家;第三,这些教育家都具有新颖的教育理念;第四,这些教育家的思想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的场所正是在课堂里和学科教学中;第五,这些教育家的著作一定在某个时期产生过重要的影响。[13]

学者们对教育家及其精神的内涵和特征画像呈现了一定的共性,即教育家必须是教育工作者群体中的卓越代表,教育家精神必须包括这几个方面的卓越表现:第一,热爱教育事业,充满教育情怀和使命感;第二,追求卓越,在教书育人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第三,理念先进,具有独立完整的教育思想;第四,引领发展,在行业或区域具有广泛的影响;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重视和强调精神的力量,他曾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14]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首次凝练出教育家精神的六个特征及其要义,即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这六个方面凝聚成为一个简明凝练且内涵丰富、逻辑严谨且层次有序的整体,诠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完整图谱和核心要旨。其中,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是教育家精神的政治灵魂,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是教育家精神的鲜明品格,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是教育家精神的本质要求,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是教育家精神的不竭动力,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是教育家精神的崇高情怀,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是教育家精神的宏大格局。[15]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对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阐发的新理念,也是在教育强国宏伟目标引领下对教师队伍高标准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更是在中国民族现代文明建构中对教师文化高水平传承作出的新概括,极大丰富了教师的职业内涵,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尊师重教、立德树人、兴教强国的深厚教育情怀、深远教育理想、深邃教育智慧,鲜明标注了我们党立足于新时代新征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内在规律认识的新高度和新境界。

三、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六个特征的概括不仅揭示了理解教育家精神需要把握的关键内涵,更为人们如何正确理解教育家精神提供了应有的方法论依据和思维逻辑。广大教师要在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下,正确处理好教育的宏观视野和微观实践、育人和育才以及“经师”和“人师”的关系,以更好地推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首先是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即能够立足微观,面向宏观。能将宏观视野和微观实践融汇于教书育人过程,是教育家精神的必备要素。“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是一种宏阔的视野,“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是一种高远的情怀,这两个方面构成了教育家型教师在认识教育事业与国家和民族、全球和人类之关系时的一种价值秉持和行为方式。教师的工作看似日复一日坚守在三尺讲台,实则要时时刻刻心系国家、胸怀天下。所谓“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铸民魂”,教育家型教师带着“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使命感,通过躬耕教育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远大追求落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他们将对国家和人类前途命运的关切转化为对受教育者的热爱与关切,自觉地将教书育人与个人前途和时代进步、民族复兴、人类文明结合起来,将国家与民族的强盛这一使命背负于肩,一丝不苟、扎扎实实地完成本职工作,坚守实践一线育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心无旁骛,呕心沥血。一方面教师坚守讲台,心在校园;另一方面越是优秀和卓越的教师,越是对世界发展、时代进步、人类命运有着敏锐的察觉和深刻的关切。只有这样才能以天下为己任,充分继承和发扬中国知识分子“家国天下”的优秀传统,持之以恒、坚守正道、追求真理,在人生价值与职业追求的统一中传承“胸怀天下”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基因,引导学生心怀“国之大者”,勇担强国使命。

其次是育人与育才的关系,即能够既育才,更育人。兼有育才能力和育人追求是教育家精神的核心构成。教育家是教师群体中的优秀者,他们持续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这首先需要“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同时优秀的教师要在教育领域持之以恒、攻坚克难,长期坚持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培根铸魂,还需要“勤学笃行、求实创新的躬耕态度”。教师只有拥有“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才能发自内心热爱学生,才能不仅从理念上而且从行动上尊重每个学生,采用有差别的方式对待兴趣和优势不同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只有将“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内化于心,才能不断追问什么是好的教育,致力于突出启迪智慧、滋养学生心灵空间的教育教学,避免以质量为幌子而单纯抓成绩抓分数,避免照本宣科、机械化地进行作业强化训练;尊重每一位学生,承认差异、包容不足,为每个学生的精彩人生搭建舞台。“人民教育家”于漪始终认为,“学生人格、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唯一目标,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学校的工作也好,教师的工作也罢,都必须围绕着这一目标的达成而努力。如果偏离了这一目标,而错误地将其他因素作为评价教育的尺度,就必然会滋生种种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名校录取率,必然会导致‘育分不育人’的各种教育乱象和怪象;一味强调‘标准化’,盲目地将测量学的一整套做法当作衡量教育教学效果的法宝利器,而忽视了学生生命成长的复杂性、个体性、整体性,其结果也只能把文明的教育教学‘引入死胡同’。凡此种种,都是把‘人’作为工具,而不是作为目的,是把学生生命发展的基本权利放在功利祭台上的错误做法”[16]。作为基础教育一线卓越教师代表的于漪老师针对人才培养根本问题深思远虑,不断进行着哲学追问,并坚持长期反复表达振聋发聩的洞见和观点,正是教育家和教育家精神应该表现出的鲜明特征和行为示范。

再次是“经师”与“人师”的关系,要既能够秉持专业精神做学术典范,也能够涵养德行实现润己泽人。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广大教师提出殷切期望:“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17]。为“经师”者,意味着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随着时代的变迁,尤其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当下,知识及其在教育中的价值需要被重新审视。作为教师,拥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不可或缺,但比拥有知识更重要的是不断学习与更新知识的意识,同时还需要能够努力创造新知识,并激发学生对学习和探究的热爱,点燃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这意味着教师要拥有“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在教育实践中躬耕教育事业,做终身学习的践行者。教师只有热爱学生,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个性差异,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和代际特征,才能够不断创新授课模式,不断走进学生的内心,以情感打动学生,以情怀感染学生。为“人师”者,教师只有先正其身,方能为学生做出表率。这意味着教师要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教师只有坚持自我修养,才能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灵魂的塑造者,用人格打动学生,用魅力影响学生。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在与苏霍姆林斯基女儿卡娅关于“把心灵献给孩子”的对话中,反复强调要“充分认识孩子,要相信孩子,要关心孩子,把我们的心灵献给孩子,也培养孩子的一颗完整的心灵”,“立德树人强调的是孩子的整个心灵、整个精神世界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心灵、人格和精神世界是最重要的”[18]。顾先生朴实无华的语言中,既饱含着对青少年学子健康成长的深刻关切,也流露出前辈教育家上善若水的仁爱风范。

这是一个迫切需要教育家的时代,也是一个能够产生教育家的时代。弘扬和践行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在构建教育强国战略格局中的基础性作用将更加凸显,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兴教强国、尊师重教的深厚教育情怀和深邃教育智慧,也鲜明提出了新时代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更高要求。因此,我们需要系统把握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内在要求,正确处理好三对经典关系,充分发挥教育引领人、感召人、教化人、温暖人的精神力量,让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精神有归依,行止有参照,恪守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猜你喜欢

教育家内涵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与儿童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津派教育家成长
为什么现在要说“新教育家”
教育家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