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生物伦理学”重要性及教学方法探讨

2023-03-07姚菁华孟献良冯秀娟刘海臣

化工时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伦理学伦理生物

肖 雷 姚菁华 孟献良 冯秀娟 刘海臣

(中国矿业大学 化工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生物伦理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起源于美国。美国生物学家波特指出生物伦理学是一门把生物学知识和人类价值体系结合起来的新学科。生物伦理学的产生与三件大事密切相关:1945年广岛原子弹爆炸、1945年在德国纽伦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和1965年卡森《寂静的春天》一书的出版。这三件事使人们意识到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的应用需要相关规则的约束,生物伦理学应运而生。生物伦理学又称生命伦理学,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生物学知识或生命体系科学,另一部分是人类价值观体系知识。它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对人类生命科学和健康保健领域内人的各种行为和关系的系统研究,主要探讨与生物学、医学有关的伦理道德问题,以及与宗教、法律、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制度和政策中与生物学和医学问题有关的伦理道德问题。生物伦理学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展最迅速、最有生命力的交叉学科之一。随着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出现了很多复杂的伦理问题,需要借助伦理学原则做出社会广泛认可的选择,对大学生进行生物伦理学教育是保证生命科学发展的必要举措。

1 生物伦理学国内外开展现状

1.1 生物伦理学国外开展现状

国外生物伦理学的研究起步较早。20世纪70年代,英、美、日、德等国家就开设了相关课程,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生物伦理学教育已获得广泛关注。国外生物伦理学教育重视以人为本,贯穿教育始终,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阶段都有相应课程开展。其中,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涵盖多种生物伦理问题,涉及内容广泛而深入,与学生自身息息相关,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生命科学发展。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多数学校采用必修课加选修课的教育模式。必修课以基础的生物伦理问题和时事热点为基础,增加学生伦理学知识和基本素养;选修课则是由学生选择其感兴趣的话题作为课堂内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队伍上选择在生物伦理学领域有成果的老师,还会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到学校演讲,贴近生活实际。同时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使教学体系更加完善,更加合理[1,2]。

1.2 生物伦理学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生物伦理学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1987年中国科学院的邱仁宗教授出版《生命伦理学》一书,首次系统地介绍生物伦理学。经过三十多年的历程,公众对此也有了一定的认识。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已经开展生物伦理学的教育,上海大学、华侨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都开设了相关课程。基础教育也进行了相关探索,北京师范大学附中、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开展了面向高中生的课程。在医科类高校中,普遍进行了医学伦理学教育。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部分医科类高校将传统的医学伦理学教育向更具广泛意义的生物伦理学教育进行调整[3]。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科研伦理教育,对大学生开展生命伦理教育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需求。2020年10月,我国成立了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用于规范各类科研活动。科研伦理教育近年来受到国家重视,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加强相应的伦理教育义不容辞。

2 开设“生物伦理学”课程的重要性

2.1 开展生物伦理学教育是国家科技发展的需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力竞争最根本的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投身于生命科学前沿技术的研究中,而这些前沿研究中伴随着许多争端,科学家、伦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各执一词,唯有通过激烈讨论,厘清其中的复杂关系,拿出一个倾向性意见,国家能够据此制定符合国情的相关政策法规,约束科研行为。如果对这些问题视若无睹,忽视生物伦理学的研究,国家不能提出正确的法规和政策,部分科研行为可能会超出道德底线,生命科学无法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国家也就无法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随着科学家对基因的研究,各类疾病的发病机理逐渐明晰,除了能够检测某种疾病基因之外,还能对疾病进行预警,一旦出现不好的征兆,就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但仅通过基因检测难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像高血压这种多基因病既跟基因有关,也跟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心理状态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基因检测的结果可能会给受检者带来心理压力,使受检者在就业、婚姻等方面遭受歧视。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科学家可以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变和创造自然人类,而这背后,也引发了无数的思考。首先是技术风险问题,基因编辑技术是否安全,是否会引起变异,是否会扰乱遗传规律;其次,基因编辑技术的使用是否侵犯了人的尊严,是否违背了伦理和道德。当然,也有人对基因编辑持积极态度,认为这种技术工具可以改变自然选择和自然进化,实现人工选择和自我进化。关于基因编辑的应用尚无定论,基因编辑一方面可以治疗疾病,改善人类生存状态,另一方面基因编辑的滥用会导致人成为科学家眼中的实验物料,婴儿和生命成为商品,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人就失去了作为人的尊严。因此,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来规范科研行为,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划定合理空间。我们既不能受控于技术,也不能一味地抵抗技术,要借助伦理学原理寻找实践和道德的界限,使技术服务于人类,造福于人类[4]。目前我国处于科技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建立一个完备的、有伦理依据的治理和监管体系来约束科研和应用领域涉及伦理问题的行为。从国家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在高校开展生物伦理学教育有益于科学技术的良性发展,使我国在生命科学快速发展的国际局面中占据有利位置。

2.2 开展生物伦理学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在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下,开展生物伦理学教育是我国高校教育工作的鲜明特色和必由之路[5]。大学生正处于心智和社会责任不断积累发展的阶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生命理念,对于其未来成长至关重要。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形成正确的伦理观念是国家科技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高等教育应坚持“育人-育心-育德”三者有机结合,除了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人格的发展。目前的高等教育缺乏对伦理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加快推进高校生物伦理学教育,让学生了解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动态,使其正确认识到生命科学高速发展给人类生活造成的巨大影响,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伦理的重要。正如许宏志院士所言:“科学家自身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觉醒至关重要,科学家要自觉地根据理性和符合人类利益的原则做出选择。任何科学技术的应用都有双重性,科学家有责任向社会说明技术的价值和风险”[6]。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随着科学家对生命科学发展前沿的探索,产生了许多不可避免的伦理问题。当前生物伦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有:克隆人问题、胚胎干细胞研究、人类基因组计划、辅助生殖技术、安乐死、转基因食品等[7,8]。通过对伦理问题的探讨,学生学习生物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在面对科学研究与伦理产生的冲突时,能够进行辩证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锻炼伦理思维能力,培养生命伦理精神,规范科研行为。

3 “生物伦理学”课堂教学方法

3.1 教学内容

生物伦理学教育不应局限于专业伦理知识的学习,应教会学生在将来的科研生涯中面对伦理学问题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不能等同于普适的思想道德教育。生物伦理学教育应该以生命科学技术和其中的伦理学问题作为切入点,涵盖道德教育、伦理知识普及和人文精神培养等不同方面,成为一个集知识传授、道德培养、精神塑造和公共教育为一体的系统性教育。

“生物伦理学”的教学内容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伦理知识、伦理原则的学习。学生应当认识到生命科学高新技术发展所产生的伦理问题,将科研和伦理原则相结合,运用所学的伦理学知识进行分析,培养辩证思考的能力,预见未来可能出现的伦理问题,增强伦理敏感性,树立科学发展的正确观念[9]。其次,生物伦理学教育应该是道德教育的补充和延伸。通过专业伦理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不同观点的理解能力,但仅限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可能过于片面和狭窄,不足以完全规范现实生活和科研活动中的种种行为。生命伦理学已经不仅仅是运用伦理学原则来思考和判断科研行为,而是涉及多学科的、面向公众的一种社会政治文化活动。生物伦理学不仅要解决科研活动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问题,还要与社会中存在的不良风气如工具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相对抗。我国的基础教育一直以来笼罩在升学的压力之下,学生的人格培养是一个薄弱环节,虽然大学生已经是成人群体,但自身人格还处于一个尚未健全的状态。生物伦理教育要与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未来数十年的生活和科研道路上,即使面对复杂的情况也能坚守本心,做出正确的选择。最后,生物伦理学不仅要培养道德品质上合格的学生,还要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将学生培养成能够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贡献力量的一份子。生物伦理学不仅是学术,而且是普遍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除了对科研中伦理问题的探讨,还要培养学生批判思考能力,在分析现实问题时,能够进行辩证思考,对生命科学的发展进行伦理裁判与反省。科学研究最终目的是造福人类,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科学研究不是绝对自由的,需要受到社会的约束。科学研究自由和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关系,即科学研究自由应服务于社会需要,但社会无法决定科学研究的方向,无法决定科学研究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社会只能在科学研究中起到限制作用。现代生物伦理学面临着三大根本性的冲突:传统道德与现代科技和生活方式的冲突,不同地域和文化传统之间的道德冲突,以及技术和资本逻辑与道德法则之间的冲突。在伦理和科学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分析问题,在尊重不同文化的同时突破传统的藩篱,使科学研究能在符合大多数公众的价值观下良性发展,这是生物伦理学教育批判精神培养的根本目标所在。

3.2 教学途径

生物伦理学的教育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第一种途径是以教师为主导。首先,教师介绍生物伦理学中的经典案例,学生对此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其次,教师介绍案例背后所涉及的伦理学理论,引导学生利用伦理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最后,介绍生物伦理学的热点问题,鼓励学生运用伦理学原理进行思考、分析和讨论。第二种途径是以学生为主导,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将学生分组,每组确定一个主题,然后查阅文献和案例制作PPT。每组学生分别进行专题汇报,给大家介绍伦理学知识,然后引导大家针对案例中的伦理学问题进行讨论,最后进行总结发言。教师在课堂中也作为与学生平等的讨论者发表自己的看法。生物伦理学的教育目的不在于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而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突破现有思维的束缚,在科研与伦理学的碰撞中激发出新的火花[10]。

“生物伦理学”课程的教学可以由多学科、多角色的专业人员开展,如生命科学、伦理学、哲学的专家、科研人员、律师等等。依据专业特色从不同角度剖析生物伦理学问题,扩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全面思考的能力。此外,生物伦理学的教育应贯穿高等教育始终,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和专业实习阶段都要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也要根据学生能力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开展不同的生物伦理学教育。

4 结论

生物伦理学是生命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生物伦理学教育是生物伦理学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要实现生命科学的大力发展,就要大力发展生物伦理学教育,普及生物伦理学知识。大学生是生命科学发展的未来力量,通过生物伦理学的学习,培养伦理学意识和批判思考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科技伦理观,指导他们在未来面对科研伦理难题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猜你喜欢

伦理学伦理生物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开拓·前沿·创新与学科建设——简评《中医生命伦理学》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第12话 完美生物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