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乐小札
2023-03-06松庐
松 庐
梅雨小无
今年的梅雨季特别漫长,湿漉漉的夜晚,心情也变得湿漉漉的。听听老巴赫吧!于是,我每晚聆听一版时长两个小时的巴赫小无,以此打发潮热烦闷的雨夜。
巴赫小无,全称是为独奏小提琴而作的奏鸣曲和组曲(Sonatas and Partitas for Violin Solo),作品编号为BWV1001—1006,其中奏鸣曲和组曲(又称“帕蒂塔”)各三首。一直以来,巴赫小无被公认是所有小提琴作品中无法逾越的巅峰,享有“小提琴圣经”之美誉。在这六首小无中,巴赫设计了小提琴所能演奏的一切和弦,使用了他最擅长而常人难以实现的对位技巧。一件简单的乐器,同时或穿插进行两个乃至三个、四个声部,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交替发展,构筑成多个旋律的美妙组合。在巴赫之后,很少再有作曲家敢尝试无伴奏小提琴这种体裁。
除了需要具备超高的演奏技巧外,对演奏者来说,更难的是要达到情感的平衡。六首小无中,没有一丝浅薄的情绪,更无夸张的起伏,通篇只有无穷无尽的深邃。作品中无处不在的对比、秩序和均衡之美,让人充分领略到世界的丰富、优美和崇高感。聆听过程中,会想到康德的名言:“在这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样是我们头顶上的星空,另一样是人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律。”
在小提琴家们通往大师的道路上,巴赫小无永远是一块必须磨砺的试金石,它既是对小提琴家洞察力、专注力乃至体力的巨大挑战,同时也为他们表现技艺、展示修养、诠释风格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连续半个月,我听了近二十个版本,多是公认的名演名录。一人枯坐斗室,窗外若有似无的雨声,室内整晚“咿呀咿呀”的琴声,却不单调枯燥,听来亦不困乏烦躁,绝无“呕哑嘲哳难为听”之感。每听一版,对我来说都是一次瑰丽幻境的精神之旅。细细品味各个版本,风格虽迥异,气象皆万千,真可谓一琴一世界。
首先从当代大师帕尔曼版听起,热烈浓郁,圆润甜美,最宜入耳。接着转听历史录音,最早的埃乃斯库流星似火,锐不可当;青年梅纽因英姿勃发,灿烂夺目;暮年西盖蒂沧桑历尽,苍虬老辣……不一而足。接下来,重点聆听几个大名鼎鼎的版本:海菲兹版神乎其技,矫若惊龙;格雷米奥版优雅柔美,细致精巧;谢霖版质朴醇厚,堪称教科书。其间比听了米尔斯坦的两个著名版本。EMI公司50年代单声道版,清澈见底,万里无云,凌厉之至;而DG公司70年代的立体声版,则风轻云淡,高贵无比,真正体现了巴赫的宽广、恢宏和壮丽,不愧是小无录音史上的一座丰碑。
一路听下来,还有几个特别的版本令人印象深刻。阿约的PHILIPS公司扇子版,录音奇佳,一如他的名演四季协奏曲,清新田园,清丽脱俗,如同夏日微风轻拂。当代琴坛怪杰克雷默特立独行,竟将老巴赫拉出了爵士味。俄罗斯冰美人穆洛娃,拨动羊肠琴弦,听来古味盎然。而古乐专家库伊肯的本真演奏,更是将人直接带回巴洛克时期。
历数众多杰出的版本,最得我心的还属约翰娜·玛茨。这位1924年出生于匈牙利的传奇女杰,23岁便在日内瓦国际小提琴大赛独占鳌头,正当盛年时却在艺术生涯的顶峰淡出舞台,55岁即落寞辞世。雨夜听玛茨版,我静静地听,她缓缓地奏,娓娓道来不觉拖沓零散,句句分明未见矫揉造作,真正地兼具大气与细腻。大师明明技巧惊人,却不炫耀卖弄,琴声纯净如水,但留丰润余韵,一派端庄优雅,自有旖旎风光,令人不由心生欢喜。诸峰过尽未相寻,此后相伴长夜的,就是这套1955年的单声道录音了。
另可一记的是,这套EMI法国公司廉价版三碟装,是我二十年前从杭城翠苑夜市冷摊中拣回,彼时还不识演奏者为何方神圣,回家翻查音乐辞典后加以标注,此后一直躺在唱片柜中沉睡。现CD盒中尚夹有当年所记标签,字迹犹明而纸片已泛黄,今日得见,恍如隔世,不由心生沧海遗珠之慨。
夏日之歌
明亮和欢愉是夏天应有的品质。
这个周末出梅入伏,久违的晴空丽日一扫心烦的阴霾,三五乐友愉快地相约J兄处小聚。C兄带了一袋精心挑选的CD,打开一看,清一色的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都是各个时期的名演名录。十套唱片,有五个单声道、五个立体声,最早的斯托科夫斯基1929年,晚近的西蒙·拉特尔2009年,可谓触目所见,皆琳琅珠玉。
在西方古典音乐史上,勃拉姆斯与巴赫、贝多芬并称三B。他一生只创作了四首交响曲,却被公认是贝多芬以后最伟大的交响曲作曲家。与构思长达二十一年的第一交响曲不同,第二交响曲(以下简称勃二)是勃拉姆斯于德意志统一后不久的1877年夏天,在奥地利华瑟湖畔度假时创作完成的,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马勒正巧也在附近,马勒还曾骑车绕湖去拜访勃拉姆斯。当然,这两位大师风格迥异,马勒醉心于音响的革命,而勃拉姆斯则坚守古典对位手法,被称为德国古典主义的“最后一人”。马勒是当时指挥界的执牛耳者,尽管他与勃拉姆斯的音乐理念有所不同,但还是多次指挥勃拉姆斯作品的演出。勃二首演后大受欢迎,当时维也纳的乐评家评论勃二:“这是一首充满微波荡漾的溪流、蓝天、阳光和凉爽绿荫的乐曲。”此后,勃二一直被称为“夏日之歌”。
第二交响曲共四个乐章,风格有别于勃拉姆斯一贯的沉郁内敛。这是一首纯朴的田园抒情音诗,旋律清新流畅,意境亲切温馨,整部作品都沐浴在安宁、柔美、明朗的光辉之中。第一乐章是一个快板乐章,充满了温暖的阳光与和煦的微风,有人喻其为美妙的“落日余晖”。第二乐章,充分展示了勃拉姆斯卓越的复调思维能力,音乐表现了沉思、壮美、严肃的情绪。第三乐章,是一首优美的小夜曲,悠扬悦动,十分优雅。第四乐章,用奏鸣曲式写成,形象地再现了民间节日的欢乐场景,是一首充满坚毅力量和热情欢乐的终曲。
欢聚的时光总是那么的有限,完整听完这十套勃二,恐怕一天时间都不够。那就只好委屈各位大师,每版只听一个乐章吧!第四乐章是我平时最喜欢的一段,每次听都会有说不出的感动。或许是那种向上的动力特别令人兴奋,没有任何的荫翳,温和醇厚而又畅快淋漓。于是,在C兄的指挥下,这个乐章在J兄的听音室中一遍一遍地上演。
第四乐章像是乡村里的狂欢节,很难得勃拉姆斯能写出如此欢快的曲子。欢快的第一主题显得特为明亮,驱散了前几个乐章的薄雾。然后进入灵动的第二主题,音乐是慢慢向上发展的,一个个强劲的推力将音乐推向尾声再现部的狂欢,节奏明快的定音鼓与灿烂的铜管带来欢呼,抒发出欣喜若狂的快感,终曲戛然而止。
在这个明亮的上午,富特文格勒、克纳佩尔茨布什、切利比达奇、克伦佩勒、肯佩、卡拉扬、桑德林,大师巨匠们轮番上阵,异彩纷呈,听得众乐友舞之蹈之,大呼过瘾。听到蒙都与伦敦交响乐团1962年录制的PHILIPS版本时,那温和健朗而色彩优雅的声音一出来,大家就一致要求从头播完全曲。
皮埃尔·蒙都(1875——1964)作为法国音乐的最佳诠释者之一,对德奥音乐亦有着深厚的造诣。他早年曾担任一个四重奏团的小提琴手,参加过一次勃拉姆斯的室内乐演出,作曲家本人亲临现场。更为难得的是,蒙都还曾在现场亲耳聆听过勃拉姆斯指挥自己交响乐的演奏。这样的经历,在同辈的指挥家中绝无仅有。蒙都的指挥风格沉稳适中,在掌控管弦乐色调方面具有非凡的才能,而这一点对于演绎勃二很有好处。他就像一位拥有魔法的画家,乐团就是他的调色板,随时调制出缤纷斑斓的色彩。聆听这版演录俱佳的录音,眼前徐徐展开的,就是一幅绚丽多姿、栩栩如生的乡村民俗画卷。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大家意犹未尽,都希望这版录音能够在自己的音响系统上重播。于是,简短的午餐之后,轮流转赴各家,带着蒙都的勃二四处巡演。同行诸位乐友的爱乐窝,有的坐落于花园洋房,有的安置于小区公寓,还有的竟然深隐于老街闹市。在晴热灿烂的夏日午后,城市的各个角落都在奏响通往幸福的乐章。
天鹅的吟唱
天鹅幼时,毛色灰褐,体态笨拙,像丑小鸭。而长成后的天鹅,优雅灵性,凌空翔舞,绝尘而逸,给人惊艳之感,成为高贵圣洁的象征。天鹅的英文Swan,与拉丁语中表示声音的Sonus同源。据说天鹅在临死之前,嗓音会突然变得细腻动听,唱出生平最美的歌。因此,艺术家最后的杰作,常被称为“天鹅绝唱”(Swan Song)。
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在短短的三十一年人生中,他共创作了一千多部作品。聆听他的音乐,你总可以看见一个羞涩腼腆的少年,带着纯净温柔的眼神,随着深情温暖的乐句款款而至。透过清新的表象,你也可以在他作品的繁复调式转换、宏大结构思考中,看到一位内涵深厚、哀而不伤的伟大艺术家形象。
舒伯特的二十一首钢琴奏鸣曲,是他奉献给世界的音乐瑰宝,即便在他生前并不受人重视。这些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舒伯特的音乐理想,那就是宏大构思和歌唱性抒情风格的完美结合。《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D960),这首作于1828年舒伯特凄然辞世那年的最后一首钢琴奏鸣曲,也因此成了他真正的遗嘱。站在古典和浪漫的分水岭的舒伯特,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最优秀的作品。音乐评论家认为,此曲堪称舒伯特所有钢琴曲之冠,是贝多芬之后最完美的奏鸣曲。
这首作品共四个乐章,曲调寓壮于美,和声的细节极其丰富,速度和力量的对比也是变化多端。乐曲以一段简洁如歌、略带叙事性的旋律开始,带出一片幽幽伤感的梦幻,交织绵绵不绝、悲欢相间的情感。你仿佛听到一个在陌生都市中飘忽不定的灵魂,轻轻诉说历经艰辛的苦涩,在卑微的余生中,唱着温婉宁静的歌曲,去安慰别人、抚慰自己。这一主题反复出现,伴随着无限惆怅和感怀的,是内心的阵阵悸动。接下来的慢乐章真正令人感伤,舒缓轻柔的旋律细说对生命的眷恋,听来像是忍着泪的歌唱。表面的平静,掩盖不住乐思深处阵阵涌上的悲怆,一半是失落,一半是自强。音符不断跳跃发展,美如天籁,不时又间杂阵阵难测的颤动。三个复杂而微妙的乐章过后,末乐章里的欢乐倒是真诚而透彻的,但那只是一个美好的憧憬、一种缥缈的梦幻,已与现实无关。舒伯特的音乐和莫扎特一样,即使是最悲苦的时日,也都能带着纯净无邪的微笑。整首乐曲的表情相当丰富,豪迈中会流露出忧伤,而阴郁的沉思稍有摆脱,刚刚唤起一阵激昂,忽又化作一连串轻盈、美妙、像是长了翅膀的幻想……
秋夜清冷,静静地听这首D960——能真正触动心灵的音乐。先听被认为是标准版的肯普夫,琴声初听并不张扬,但结构匀称,内在坚实,稳如磐石,极具安定感,久听则感觉细部变化极大,就如冰雪初融的淙淙溪流,生机蕴蓄,自有打动听者的超然力量。接下来,柯曾的弹奏很是投入,情绪流转适时自然,细节足够丰富,琴音既真且美,可谓演录俱佳。来自东欧的鲁普,触感轻快柔和,音符有如缤纷落英,入耳都是诗情画意。阿劳的演绎,抑扬顿挫,一唱三叹,沉郁深远,充满了玄思。科瓦切维奇的琴声,晶莹剔透,一如既往地飘逸。老大师施纳贝尔1930年代的录音,就像汩汩涌出的暖流,默默滋润你的身心,堪称神妙。来自北欧的新锐安兹涅斯,则将人带至挪威峡湾的峭壁边,一片冷冽之气。听完里赫特的超慢弹奏,留下的竟是梦境一般无助的荒凉。晚年布伦德尔的版本,得好好多听几遍。这位学者钢琴家的演奏,音粒如珠玉般饱满透明,音色变化细腻精妙,线条流畅自然,诗意隽永,仙气袅袅。这样的诠释简直无懈可击,不愧为德奥传统的嫡系传人!
曾经有人说过,有多少位钢琴大师,就有多少种D960。这也正是这首作品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所在。这些杰出的版本,风格虽然迥异,但有着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都能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感悟,揭示出孤独敏感的舒伯特心底的忧伤和柔情。细听D960中那些美妙而天才的旋律,既有苍白的慰藉,也有破碎的宣泄。在琴声深处,隐约可闻舒伯特生前所言——“虽然他们瞧不起我的爱,我的爱仍然满怀”。
暗夜幽静,天凉如水,窗外一弯新月在树梢间穿行,光影斑驳,若隐若现。室内琴声咽吟,如诉如泣,不知今夕何夕。恍惚间,记起海子《天鹅》中的诗句:
其实只有美丽吹动的风才知道
她已受伤。她仍在飞行
七首唐诗的奇异之旅
1907年的夏天,对于当时欧洲乐坛的头号指挥家马勒来说,无疑是个真正的至暗时刻。
六月,他受到文化保守主义者、反犹种族主义者和媒体的联合攻讦,以近乎被驱逐的方式,离开曾执掌十年并给他带来巨大声誉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黯然回到家中的马勒,意外发现五岁的大女儿染上了当时的绝症猩红热并发白喉。半个月后,心爱的女儿死在了他的怀中。就在女儿葬礼当天,他本人又被医生告知确诊患了严重的心脏疾病,这意味着习惯于夙兴夜寐的音乐家,今后只能以半残废的状态度日。
连续遭受三锤重击的马勒万念俱灰,在妻子阿尔玛的陪伴下,来到阿尔卑斯山脚一个远离喧嚣的小山村休养。这时,一位友人给他寄来了一本中国诗集。对着一面湖水,马勒如痴如醉地阅读来自遥远东方的古代诗人的作品,深深地沉浸其中。中国古诗描写的世事无常,字里行间蕴含的人生哲理,有如明镜般照亮了马勒的心境。
读完诗集后,马勒如获新生,在林间小屋开始了他自称为最私人化的创作。马勒选取了其中的七首唐诗,将平生最为擅长的两种音乐体裁——交响曲和艺术歌曲完美融合,创作了一部独特的交响声乐套曲,这就是音乐史上大名鼎鼎的《大地之歌》。
《大地之歌》分成六个乐章。第一乐章《愁世饮酒歌》,源自李白的《悲歌行》。音乐以赞美生活开始,以痛苦欲绝告终,男高音激昂高歌,有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情颂扬,也有与死亡的竭力抗争。第二乐章《秋日孤独者》描写大地上万木凋零的萧瑟景色,气氛晦暗。女中音用缓慢的曲调倾吐心中的惆怅,叹息夏日已远,太阳不再照耀大地,忧伤的旋律催人泪下。第三乐章:《咏少年》。一群少年坐在池中的亭子里,谈笑风生,饮酒赋诗。这是一首欢快的颂歌,男高音唱出清新喜悦的主题。第四乐章《咏美人》,内容出自李白的《采莲曲》。一群男孩与女孩在水边嬉戏,一列马车从旁驶过。小提琴奏出柔和的引子,长笛吹出悠扬的旋律,女中音缠绵悱恻的歌声,好似痴情少女目送少年远去。第五乐章《春日醉酒人》,源自李白的《春日醉起言志》。独奏小提琴一会儿轻快活泼,一会儿忧郁深沉,男高音唱出人生如梦的曲调,音乐在狂热的气氛中结束,好似醉者的狂欢。
第六乐章《告别》是整部作品的中心,篇幅几乎占了全曲的一半,选用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和王维《送别》两首诗的译文。乐曲开始,低沉的大锣引出双簧管凄楚的音调,女中音冰冷失神的耳语犹如落日,“我为寻觅故乡而漂泊”的歌词悲凉无比,唱尽了这位永远的异乡人心中的哀怨。葬礼进行曲的节奏贯穿其间,揭示在生命终结之时,那些永不泯灭的事物清晰可见。尾声是马勒自己加上的一段歌词:“如果春天重回亲爱的大地,遍地都会鲜花盛开,绿树成荫。远方的地平线上永远会有曙光升起,长空湛蓝明亮,永远……永远……”最终的临别时刻,他还是对大地、对人生充满了无限眷恋。最后,竖琴和钢片琴,还有曼陀林,奏出了天上的音响,“永远”二字反复吟唱了七遍,音乐在极弱的力度中不知不觉地消失。
经过中外学者的严谨考证,第一、四、五、六乐章引用的五首唐诗均已确定,而第二、三乐章长期以来并无定论。根据近年解密的阿尔玛日记记载,马勒当时读的诗集是德国汉学家海尔曼编译的《中国抒情诗》。海尔曼的《中国抒情诗》由法文转译,加上中西文化差异,译笔很难称得上信达雅。据说卡夫卡曾在致女友的情书中引用过袁枚的《寒夜》:“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本来诗意很应景,译文也贴切,只是把诗中的香炉想当然地当成了壁炉,以致陪读的红袖不是添香而是要去加木柴。这个译文正是出自海尔曼的手笔。
《大地之歌》第二乐章引用的唐诗《秋日孤独者》,注明原作者是Tschang-Tsi。《中国抒情诗》收有三首署名Tschang-Tsi的诗,其中《忠诚的妻子》一诗显然就是《节妇吟》,作者正是张籍。但遍查《全唐诗》张籍诗作,找不到一首与《秋日孤独者》内容相近的。于是,有人推测其为相同发音的张继,认为诗作就是千古名篇《枫桥夜泊》。近年有研究者通过与歌词原意比对,最后将目标锁定在一首题为《效古秋夜长》的唐诗。
秋湖上幽蓝的雾弥漫,
霜白覆盖了每一片草叶,
犹如画家将珠粉碎玉,
挥撒点缀了玲珑的花卉。
花儿的芳香已然消退,
花儿的枝茎任冷风横摧,
那枯荷凋萎的花瓣,
行将漂零于一池寒水。
我心已疲惫。
综上所述,与瑞舒伐他汀相比,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肾功能更具保护作用,且 CIN 的发生率更低,这一保护作用在≥70岁的高龄患者中更明显。所以对于基础肾功能相对较差的高龄患者,选择阿托伐他汀可能比瑞舒伐他汀更合理、有效。本研究对于当前临床工作中他汀类药物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验证。
昏灯毕剥响,催人入睡。
我来到此地,心仪的休憩之地!
给我安宁,予我安慰。
我心中的秋日太长太久,
在孤寂中抛洒了太多的眼泪。
爱的阳光,难道永不再照耀我,
温柔地拭去我苦涩的泪水?
而《效古秋夜长》中的前四句“秋汉飞玉霜,此风扫荷香。含情纺织孤灯尽,拭泪相思寒漏长”,与歌词中的意象和意境确实都很契合。这首诗的作者为钱起,与Tschang-Tsi发音也很相近。
第三乐章的考据更难也更有趣。原诗注明标题《瓷亭》,作者李白。但翻遍李太白的全部作品,也找不出同名诗篇,这成了音乐史上的一桩公案。后来有人从诗题中的“亭子”入手寻找蛛丝马迹,找出李白的一篇《宴陶家亭子》:“曲巷幽人宅,高门大士家。池开照胆镜,林吐破颜花。绿水藏春日,青轩秘晚霞。若闻弦管妙,金谷不能夸。”诗句描写池上招饮、亭园雅集,与歌词的意思庶几近之。按照破译者的思路,可爱的汉学家应该是将陶姓人家的亭子误解成了陶制材料的亭子,汉译回来陶亭变成了瓷亭。
《大地之歌》各乐章的歌词意思与唐诗原意有诸多差异,有些可以说是凿枘不投,这些都是译诗中所谓的隔。中国诗词中音律的精妙、意境的营造、比兴的寄托,确实很难在西方音乐中完全忠实重现。况且马勒又亲自动手对译文部分章节进行了改写,因此《大地之歌》最后出现的歌词,与唐诗原貌大相径庭也就不足为奇了。
《大地之歌》的音乐,色彩绚丽浓重,对比跌宕强烈,显然与李白、王维、孟浩然诗句的空灵飘逸、凝练含蓄、清新淡雅相去甚远。唐诗的玄妙意境,马勒难以完全领略,还会产生美丽的误读。但是,这些都并不妨碍马勒所付出的诚意,他用音乐语言最大限度地呈现想象中的中国音乐风格。第三、四乐章中的一些段落,运用了类似宫商角徵羽的五声音阶,用木管部来模拟中国丝竹的效果。第六乐章的配器,还使用了锣这件中国乐器。整部作品的结构安排,奇数乐章男高音激昂高歌,偶数乐章女中音舒缓低吟,正暗合中国传统的阴阳相生之道。
20世纪初的欧洲,到处弥漫着末世浮华,一战的沉重脚步声已隐约可闻,人类文明的巨大浩劫即将降临。作为当时欧洲文化的代表人物,苦闷失落的马勒有着彻骨的悲凉,创作这部中西交融的奇作,或许是他试图从一直向往的东方文明中寻找出路。
对马勒来说,遗憾的是生前未能亲自指挥演奏这部让他走出黑暗的心血之作。待到他病逝半年后,在其私淑弟子瓦尔特的指挥下,《大地之歌》首次震撼了人间。这场已进入音乐史的经典演出,诠释了马勒生前所发的旷古幽思,告慰了这位向死而生者的亡灵。
时光流转,百年已逝,在新的世纪之交,指挥家马勒已被淡忘,而作曲家马勒已然不朽,马勒热风靡全球。马勒的音乐成了后世人走出精神困境的启示,他生前言之凿凿的“我的时代终将到来”,终被历史证明。而这些曾经深刻地启迪了天才作曲家灵感的神奇诗篇,跨越时空,亘古弥新,沟通着全人类的心灵,永远散发着东方文化的迷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