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荒漠化

2023-03-05魏强

关键词:沙漠化沙化荒漠化

魏强

地理词典

荒漠化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包括沙漠化、土地盐碱化、草场退化、水土流失、植被荒漠化等多种环境状态。其中,沙漠化是荒漠化中面积最大的一种类型。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非洲西部撒哈拉地区连年严重干旱,造成空前灾难,使国际社会密切关注全球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1992年6月,世界环境和发展会议将防治荒漠化列为国际社会优先发展和采取行动的领域;1994年11月,包括中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在巴黎签署了《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同年12月,第49届联合国大会决定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干旱、大风、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等自然因素,是荒漠化形成的基础条件;过度樵采柴草、放牧、开垦,不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人类活动,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相继启动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对沙化严重地区进行集中治理。目前,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已连续3个监测期(15年)实现“双缩减”,许多地方“绿进沙退”,生态状况不斷改善。

猜你喜欢

沙漠化沙化荒漠化
2009-2017年阿拉善左旗沙漠化土地空间分布格局及驱动机制
Kubuqi Desert: an Afforestation Miracle
Ant Forest Users Plant 55m Trees in 507 Square Kilometers
荒漠化地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以阿拉善盟荒漠化治理为例
防治土地荒漠化 推动绿色发展——写在第二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我国召开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
土地沙化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
五年累计治理沙化土地一千多万公顷
我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10年实现“双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