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背景下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升对策探索

2023-03-05夏海琼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3年11期
关键词:高技术金融效率

夏海琼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0)

0 引言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推进,数字经济被认为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2 年)》显示,自2012 年以来,我国数字经济年均增速高达15.9%。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必须要超越低成本优势,要释放发展新动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要提升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高技术产业是指研发投入大、产品附加值高、国际市场前景良好地技术密集型产业,具备智力性、创新性、战略性和资源消耗少等特点。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数字经济发展给高技术企业的创新带来了新动能,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强化高技术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之间的共享合作关系,利用数字技术为高技术企业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促进高技术产业智能化水平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面对产业变革的大趋势,中国经济正在由数量转向质量,在此背景下,高技术产业如何提升创新效率,利用好数字经济带来的机遇,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能有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1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现状

1.1 R&D 投入状况

2021 年我国R&D 经费投入总量为2.8 万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568.46 亿元,与2020 年相比投入总量以及高技术产业的投入明显增长,R&D 经费的投入规模在不断扩大。分地区看,东部地区的经费最高,东北地区最低。从行业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入最高。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的R&D 经费投入最高,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还存在较大差距。2020年,高技术企业的R&D 人员达到了129 万人,东部地区最高为92.12 万,占总人数比重为71.3%,而东北地区仅有2.68 万人,占总人数比重仅为2%。我国的高技术企业R&D 经费投入以及人员方面存在不均衡的情况,高精尖人才还比较缺乏。

1.2 科技成果产出状况

2016—2021 年,我国的专利授权量在不断上升,到2021 年达到了460 万项,2022 年有小幅回落。2021 年,我国的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69.59 万,同比增长了31.3%,高技术产业(制造业)的专利申请量为39.75 万件,其中发明专利为19.74 万件。在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以及信息化学品制造业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居于第一位。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的专利授权量和发明专利数量都远超于中小型企业。从地区来看,见表1,2022 年广东省的专利授权量居于全国第一位,广东省2022 年的专利授权量占全国专利授权量的19.86%。

表1 2022 年授权量排名前五省级行政区专利授权情况单位:件

1.3 高技术产业产出状况

科技部数据显示,2012—2022 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从3.9 万家增长到40 万家,贡献了全国企业68%的研发投入,有762 家企业进入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 500 强企业,进一步提升了科技创新主体地位。2019 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7.5 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4.1%。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从2012 年的9.95 万亿元,增长到2021 年的19.91 万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12 年的9.4%,提高到2021 年的15.1%。目前高技术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还有很多的提升空间。从分布状况来看,我国现有的近40 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大部分分布在经济大省和产业大省,16 个省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1 万家,广东、江苏和浙江居于前三位处于第一梯队,北京、上海和山东、湖北以超过2 万家的数量居于第二梯队。然而近一半的省市区只有数千家高新技术企业,虽然每年高新技术企业的增长数量比较稳定,但仍反映出科研力量分布不均衡的现实,科研资源的集聚受市场发展趋势影响。

2 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因素

2.1 企业规模以及技术基础

高技术企业在进行创新活动时需要大量的资金,并且创新周期较长。产业规模对地区创新效率的改善有显著作用,规模较大的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1]。这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可能会投入更多资源用于创新,从而更容易获得更多的创新产出。它们可以在面临风险时完成研发和制造等创新活动,并在较长的创新周期内保持正常的产出。然而,当企业达到规模经济后,继续扩大规模可能对创新效率产生抑制作用[2]。此外,企业的技术基础对创新效率也有很大的影响。企业的技术基础决定了其在特定领域内的技术壁垒水平。拥有较高的技术壁垒意味着企业在该领域内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能够更好地应对竞争对手的挑战。技术壁垒越高,企业在高技术产业中进行创新的能力和效率也就越高。尽管在创新驱动政策的指导下,我国高技术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从2012 年开始,企业数量从4.9 万家增加到2022 年的33 万家,增长了5.7 倍以上。然而,在技术基础方面,高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有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一些重要零部件和核心技术尚未实现自主研发,无法支撑高技术企业的发展。

2.2 创新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不同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是劳动者自身所蕴含的资本,比如劳动者的文化知识、职业技能、性格优势和身体健康状况等。创新人力资本更是一种稀缺的资本,创新人力资本能够反映劳动者在学习整合新知识新技术的职业能力以及专业素养,同样是决定一个企业创新效率的重要因素,影响企业的创新产出成果。高技术产业对人力资本有着更高的要求,对知识技术更高的承载力、消化力与吸收力[3]。此时,较高的创新人力资本水平就能为其提供高质量劳动力,同时也能够促进充分就业进而提升高技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为高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环境。较高的创新人力资本水平,在管理方面可以优化高技术企业的管理方式,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在创新方面能够通过提高相关技术人员的创新水平来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率。我国的R&D人员全市当量(万人年)从2017 年的403.4 增长到2021年的571.6,创新人才在不断增加,但同时也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我国东部地区的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程度更高,所以技术创新等相关研发活动的研究人员及相关技术人员数量和质量要高于中西部地区。总体而言,高技术产业创新的人力资本力量还比较薄弱,从大部分地区来看,复合型人才还比较稀缺,这也是制约我国高技术产业提高创新效率的因素。

2.3 政府投入与支持

由于高技术产业创新成本高,周期长,对于资金的需求量较大,所以仅仅利用自身的资金投入来进行研发很难满足需求。政府的投入与支持对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够起到关键作用。政府的投入与支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资金方面给予直接的资金补助或者是间接地税收优惠,二是在政策方面给予高技术企业一定的政策倾斜,适当降低企业准入门槛。由于当前处在数字经济时代,在享受红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挑战,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让知识的复制和传播变得容易,让侵权行为变得更加泛滥和难以辨别。政府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是否完善也会影响企业的创新热情。

3 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对策

3.1 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完善创新生态系统

近年来,我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升,速度正在不断加快,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核心技术依然不足,要攻关核心技术还存在很大的困难。如果要提升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相关的技术支持是重中之重,夯实数字经济技术基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推动高技术产业提升创新效率,就迫切需要增加对核心硬件,基础软件等领域的研究开发,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同时,企业也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新兴技术,对企业的商业模式和产品升级,实现数字化转型,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

创新生态系统不是一个自然进化的系统,它是人为设计产生,因此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核心企业是创新生态系统形成的发动机[4]。当前,中国的领导型核心企业依然缺乏。因此,首先要加强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引导并鼓励有发展前景的高技术企业进行研发和技术突破,可以通过建立创新产业园区,推出创新工程来推动高技术企业进行创新,核心企业。其次,中小企业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力量,是创新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创新的策略上,要让大型核心企业带动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同时,可以将资金和政策适当向中小企业倾斜,让中小企业参与到技术创新的配套合作中,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力。

3.2 重视创新人才培养,加强政策支持

要提高创新效率必须要重视创新人才的选拔,加大对人才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创新研发投入比例,建立一个完善的、科学的激励制度,激发核心企业和中小企业创新动力。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财政支持、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等方式,支持高技术产业的人才培养,优化和完善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管理服务体系,激励技术专家对核心技术进行攻关。对企业引进高水平人才加大奖励和补贴力度,出台相关的具体配套措施,如教育、医疗、住房和薪资等;优化服务,增加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工程技术人员和行政服务人员投入[5]。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和相关办法,保护企业以及个人的知识产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价值实现。其次,要建立技术创新平台,高技术产业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离不开优秀的人才。企业可以建立技术创新平台,建立科技创新联盟,提供多元化的研发项目和工作机会,加强科技创新投入,培育新的科技创新突破点,完善科技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加强落后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强化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建设。最后,企业还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开展产学研活动,共享科研成果、技术资源,形成合力,实现优势互补,共同研发。政府要培育和发展相关的技术创新人才市场,搭建创新人才服务平台,加强人才大数据分析应用,合理引导人才向核心企业以及中小企业间流动,鼓励优秀人才向基层和落后地区流动,除了薪酬待遇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通过表彰、奖励和晋升等方式,激发优秀人才在基层和落后地区产生更大的工作动力和创造力,实现人才间的互补和优势共享,减小知识技术不平衡带来的区域创新效率差异,实现地区的均衡发展,促进创新效率的提升。

3.3 利用数字金融,优化创新融资环境

数字金融是指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推动金融行业向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过程[6]。对于高技术企业而言,在进行技术创新研发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仅仅依靠内部的资金是难以支持企业创新研发的资金需求,要想纾解创新的资金约束问题,外部的融资渠道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资金来源。数字金融能够让企业走出融资困境,促进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首先,数字金融具有普惠性,能够降低企业的融资门槛,中小企业往往处于“尾部”,被各种因素限制在金融服务外。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金融的普惠性和广泛性能够更好地惠及“尾部群体”,降低企业融资门槛,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其次,数字金融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的评估审批成本,提高金融支持的效率。比如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风险评估、贷款审批,缩短企业的申请—审批流程的时间。最后,数字金融的出现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同时提高风险控制和服务质量。传统金融在向创新项目提供信贷服务时,由于信息不对称,通常会采取较为保守的风险控制措施。数字金融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能够精准地挖掘和抓取相关数据,并建立较为完善的风控系统。因此,可以稳步推进数字金融发展,扩大数字金融的覆盖程度,促进金融资源配置的均等化、普惠化。提升数字金融的科技含量,加强信息技术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引导金融业向信息化、数字化转变[7]。同时,要加强对数字金融业务的监管,引导和规范其资金流向,确保数字金融业务安全可靠、规范透明,避免和防范金融风险。在稳步推进数字金融发展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引导金融业向信息化、数字化转变,提高金融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不断推进金融创新,推动企业研发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形成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动力。

4 结语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促进其创新效率的相关对策。当前,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较大竞争优势,并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制约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因素。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业之间的协调配合,制定更加成熟的创新生态系统,提高创新效率。其次,针对高技术产业的政策支持还不够完善。在政策层面上,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高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持续性的政策保障,鼓励企业创新投入和研发投资,使得高技术产业能够持续创新并快速成长。高技术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需要进一步培养和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提高企业人才队伍的水平和素质。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鼓励人才参与到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和生产中,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最后,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金融已成为创新融资的趋势。数字金融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模式,通过不断创新,可以优化创新融资环境,提高创新企业的融资效率,实现对融资过程的可追溯、可审核与管控等多维度管理,进一步提高企业创新融资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猜你喜欢

高技术金融效率
2021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增长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欧阳明高技术控的产业情怀
P2P金融解读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航天项目管理——高技术复杂项目管理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