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时代蕴涵、教育机理与行动路向

2023-03-05

关键词:家国情怀青少年

周 刘 波

(西南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重庆 400715)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1]。中华文明历史源远流长,数千年的历史沿革形成的家国情怀,成为炎黄子孙独特的文化基因与价值选择。《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2014年,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将“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置于重要地位,展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的高度重视。家国情怀是中国人民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文化信念,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赓续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凝练。它的现实表征为:个体对其所在家庭、家族以及家国共同体的归属感,对国家至上、家庭为本、恋家爱国等理念的情感认同,将个人奋斗和国家、社会的进步融为一体的责任担当。从历史渊源看,家国情怀是中国古代“天下一体”政治逻辑的体现。“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2]人们将家、国、天下构成一个层次递进的序列,把对家庭、家族的关爱拓展延伸为家园之情、疆土之爱。从价值指向看,家国情怀是将个体对家庭与国家的热爱联结起来,强调“家”与“国”休戚与共、共存共荣的价值理念。从“国将不国,何以为家”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无不都是一种基于家国情怀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从发展沿革看,家国情怀根植于中国绵延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是传承历史、观照现在与指向未来的文化纽带。“家国同构”“天下一体”“忠孝合一”的家国情怀绵延赓续至近代,“在中国启蒙与救亡、忧患与觉醒、发展与复兴的多重变奏里,不断凝聚出国家认同建构过程中新的价值共识”[3]。家国情怀的内涵与价值在时代传承中不断升华,激发了中华儿女的情感共鸣,释放出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中国知网以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教育分别进行篇名检索可知,学界对家国情怀及其教育已有一定研究。但是,以家国情怀形成、家国情怀教育机理、家国情怀内生机制、家国情怀外生机制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得到的相关文献较少甚至没有。相关研究现状主要如下。

第一,关于家国情怀的内涵研究。目前,学界关于家国情怀的研究视角较多,针对其内涵的研究大致有三个维度。一是从中华传统文化维度看,家国情怀蕴含着“家国一体”“家国同构”思想,是“中国古代国家架构与治理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4],是以“天下一体”为逻辑基础,追求“天下太平”的价值理想[5],因而家国情怀“需要在继承和转化血缘、地缘认同中的情感要素的基础上”来建构[6]。二是从逻辑结构看,家国情怀包含着主体对家国共同体的认知、感念、理悟和实践[7]。三是从学科素养维度看,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8]4,也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8]5。此外,我们还要科学辨析家国情怀,明确它不能直接等同于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与共同体意识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9]。

第二,关于家国情怀的价值研究。毋庸置疑,家国情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源泉之一,而且蕴含了重要的时代价值。目前,学界关于家国情怀的价值认识主要有:一是从文化传承角度看,家国情怀提供了“建构国家认同最基本的文化心理背景”,推动着个体不断修身践行,“达成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责任与使命”[10],其倡导的“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核心意涵,具有“增进社会成员族群同心、国家认同、家国一体意识”重要功用,使之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不绝的重要精神命脉”[11]。二是从现实价值角度看,家国情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12],它还“构成了培育人类情怀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初情感动力”[13],催生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此外,强化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也有利于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有助于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命题。

第三,关于家国情怀教育的研究。家国情怀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注重其思想性、实践性与时代性,从多个维度整体性推进其教育实现。目前,学界关于家国情怀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家国情怀、借助新媒体、挖掘好隐性载体[14],强化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认知,还应将家国情怀教育嵌入学习场景之中,设计具有探究性的学习项目,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态,提升教育效果[15]。二是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功能,家国情怀教育应从“国”之大处着眼,从“家”之小处入手,基于优秀传统家训的视角[16],“优化红色家传文物在家国情怀培育中的作用”[17],发挥“家庭在家国情怀教育中的情感奠基作用”[18],激活培育家国情怀的家庭细胞。三是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作用,全社会弘扬传统文化,打造全媒体平台,将家国情怀教育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19],以社会合力创新家国情怀教育模式。

综上所述,家国情怀对于青少年而言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现有相关研究成果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借鉴,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继续深入探讨的问题。一方面,关于家国情怀的教育机理、生成机制等问题,教育学界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研究成果仍显不足;另一方面,在家国情怀教育的内容创新、方法创新等方面还有待深化,亟须形成体系。为此,本研究将从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的时代蕴涵切入,从内生机制、外生机制两个维度解析青少年家国情怀培育的教育机理,同时从路径、内容、方法等维度系统探讨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的行动路向,以期完善家国情怀教育研究,助力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的实施。

二、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的时代蕴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20]立足新时代,全面推进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对于坚定文化自信、激发爱国力量、培养新时代公民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导向作用。

(一)时代诉求:增强全球化时代的民族文化自信心

全球化时代下的活动超越了国家、民族的界限,世界各国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同时,全球化给我们带来极大挑战,各类矛盾错综交织,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加剧,民族文化认同感削弱。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中华民族更需要内在强有力的精神底蕴作为支撑,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好地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其中“由家至国的逻辑和天下观”[22]深刻影响中华民族的性格特质和行为取向。历经千年传承的家国情怀,正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坚定力量,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文化基因。从爱家庭到爱国家,从爱家乡到爱天下,这种真诚、朴素而持久的情愫,是中华民族在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背景下不断前行的重要动力。

(二)现实要求: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不懈追求、奋发进取的力量源泉。民族精神“首先是由家国意识孕育而生”,“家国意识是家庭、国家的感觉、认识和认同”[23]。一个具有家国意识、具有深厚家国情怀的公民,才能产生对国家强烈的认同感,才能将个人奋斗与民族复兴伟业联结起来,以时代新人的姿态担当起国家振兴大任。家国情怀是一种感情维系,体现了民众对家庭、故土、祖国前后衔接、螺旋上升、浑然一体的质朴情感。家国情怀也是一种共同体意识,“使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融合在一起,既达到一种平衡,又服从于共同体利益”[24]。安土重迁、留恋家园、家族观念、家国同心等,都是中国人朴素的家国情怀。这种“家国两相依”的情愫,不但可以激发人们基于文化认同的情感共鸣,还可以加深其共同体意识。毋庸置疑,家国情怀是培育青少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重要源泉。

(三)迫切需求:培育具有责任感和参与意识的公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25]具有良好素质的公民是国家与社会进步的推动因素,也是传承与创新中国文化的有生力量,更是应对全球化机遇与挑战的坚强后盾。每位公民都需要认清并履行自身的责任,认识到“小家即大家”“个人与国家同命运”,在社会转型与变革中积极应对挑战。同时,现代社会也更加强调公民的参与意识,主张人人都关心公共事务。“兼济天下”是中华文化中理想人格的表达,也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家国情怀的终极追求。“家国情怀承载了一种个人与国家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它激励着青少年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24]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就是要使广大青少年深刻认识到中国梦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梦,从而培育他们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就是要鼓励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培育他们敢于作为的参与意识。

三、青少年家国情怀培育的教育机理

新时代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递、理论灌输与价值教化的过程。家国意识、国家认同、责任担当、参与意识等家国情怀的核心要义“内化为学生个体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是一个由学生被动依从到真心认同,再到主动践行的转变过程”[26]。从本质上看,青少年的家国情怀也是在内生机制与外生机制交互循环、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它的培育既植根于个体的主观建构,也是外部条件作用于教育过程的体现。

(一)家国情怀的内生机制

内生机制是家国情怀生成的主观建构,它遵循的是“认知提升—参与体验—价值认同”的生成路线。家国情怀的内生机制,是家国情怀形成内在规律的体现,也是青少年家国情怀培育的内生动力。

第一,以认知提升为基础。认知的积极变化在青少年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发挥着奠基性的重要作用。家国情怀培育的基础就是青少年形成关于家国情怀的正确认知。“在认知加工中,价值整合内化使价值信息在经过感知识别、评价权衡等加工后顺利进入长时记忆。”[27]青少年对家国情怀的认知加工过程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一般包含感知识别、价值提取、评价权衡、反馈调节等阶段。新时代家国情怀教育的首要环节是对其进行价值整合内化,厘清家国情怀是什么、家国情怀有什么价值、怎么样培育家国情怀等问题,把家国情怀的深刻内涵、时代意蕴与培育路径等讲清楚、讲透彻,促使青少年关于家国情怀的认知结构产生积极变化,使他们在理论共鸣中提升自身的认知。

第二,以参与体验为关键。家国情怀并不是干巴巴的教条,而是中华优秀文化渗透于社会生活中的情感积淀与文化精髓。家国情怀教育也不是呆板的、书面化的教育灌输,而是一个青少年积极参与、生成体验、获得升华和超越的历程。青少年参与体验实践活动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家国情怀教育能否落地、能否取得实际成效。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具身实践就是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一种形态。青少年“嵌入真实情境,注重身体实践,生成能动认知”,才能“实现个体由学而能的内在条件,形成‘情境话语—共同行动—心灵之思’的有机链环”[28]。只有把理论运用到具体实践中,亲身参与,切身体验,青少年才能获得关于家国情怀的真切情感,才能领悟和深化关于家国情怀的理论认知。

第三,以价值认同为目标。价值认同是青少年实现家国情怀内生的关键环节,“它为个体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提供了基本参照,决定着其行动的方向和力量”[29]。价值认同的功能在于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指导他们的实际行动。在全球化席卷、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时代,如何有效引导青少年对家国情怀的基本理念产生价值认同,是新时代家国情怀教育必须面对的挑战。这种价值认同“不仅表现为一种对家庭、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更重要的是要求他们认识到‘家国利害’,处理好个人与家庭、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30]。青少年只有实现对家国情怀的价值认同,家国情怀的教育内容才能内化为他们的价值观念,并据此外化为身体力行的实践行为。

(二)家国情怀的外生机制

外生机制是家国情怀培育的外在动力,它遵循的是“资源整合—场域优化—协同育人”的生成路线。家国情怀的外生机制,是外部条件作用于家国情怀培养过程的体现,也是青少年家国情怀培育的保障因素。

第一,以资源整合为条件。家国情怀教育资源是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于培育青少年家国意识、国家认同和责任担当等方面至关重要。针对家国情怀教育资源有所短缺、分散化、交叉重复、低效使用等问题,“挖掘什么家国情怀教育资源、如何挖掘家国情怀资源、如何激发家国情怀教育资源的效力”这一问题逻辑成为培育青少年家国情怀的题中之义。中华民族灿烂多姿的文明、祖国的壮丽河山、各地区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厚重的党史、国史资源等,都可以成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新时代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应树立资源意识,开发、整合与高效利用这些重要教育资源,把主题零散的、地域不同的、特点不一的教育资源汇聚起来,挖掘其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发挥其在培育青少年家国情怀方面的教育功能。以特色地域文化为例,家国情怀教育资源的开发、整合与利用并不是简单地移植与照搬地域文化,“而是根据德育的需求对地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进行与时俱进的解读与整理,使其能系统地运用到德育过程中”[31]。

第二,以场域优化为保障。承载家国情怀教育元素的场域是培育青少年家国情怀的外部因素。所谓场域,“是诸种客观力量被调整定型的一个体系(其方式很像磁场),是某种被赋予了特定引力的关系构型,这种引力被强加在所有进入该场域的客体和行动者身上”[32]。家国情怀教育从来就不是孤立的,而是融合在发生熏陶、约束与教育作用的教育场域之中。家国情怀教育的场域有物质载体,也有信息载体,涵盖了社会环境、学校场所、大众媒体、社会氛围等方面,发挥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当前,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广泛运用,教育的传播媒介也发生了改变,数字化技术的革新与普及推动形成了教育新场域。新时代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应优化教育场域,构建与其相协调的教育生态,通过教育场域的支撑、熏陶、导向和反馈等功能,提高家国情怀教育的有效性。

第三,以协同育人为抓手。“协同强调整合、协作的一致性或和谐性,以及在某种模式的支配下,事物或系统产生不同于原来状态的质变过程。”[33]新时代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是一项合力工程,必须从协同育人的视域出发,多方发力、协调推进。一方面,应构建多方参与的横向协同机制,即发挥政府组织保障作用、学校主导作用、家庭教育基础作用与社会依托作用,统筹推进家国情怀教育。另一方面,还应构建学段贯通的纵向协同机制,即推进大、中、小学家国情怀教育一体化建设,发挥各学段之间的合作与沟通,优化新时代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体系。此外,学校各类课程都应同向同行,形成家国情怀教育的育人合力,形成多维参与、齐抓共育的全员化、全领域、全方位的协同机制。

当然,新时代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只有实现“知”与“行”的持续交互、有机结合、辩证转换,才能有效实现“知”的引领与“行”的改进。因而,家国情怀的形成还需要内生机制与外生机制在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的基础上交互循环、共同作用。这个过程遵循的是“学习理解—行动实践—创造迁移”的共同作用路线,具体而言:学习理解,旨在巩固家国情怀的认知,为青少年家国情怀的形成打好基础;行动实践,旨在推进家国情怀的外化,在实践活动中强化青少年家国情怀;创造迁移,旨在实现家国情怀的生成,在“知、情、信、意、行”中达成知行转化。这个过程的关键环节在于基于学、思、行结合的原则,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实践活动,实现家国情怀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实践转化,以唤醒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自觉、自主、持续地践行家国情怀。

四、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的行动路向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应充分发挥教育的育人功能,涵养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培育青少年的家国情怀,树立深厚而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公民身份的归属感和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与使命担当。

(一)路径创新:走向家国情怀教育的综合育人

大中小学各阶段教育都应以育人为出发点,以学校为主,与生活融合,与社会联结,创建系统建构、富有特色、科学有效的教育路径,培养出厚植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

第一,以学校为主,统筹推进整体性育人。学校是文化场,它的浸润功能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显性或隐性的影响,其教育成效关系到预期培养目标的完成与否。学校是培育青少年家国情怀的主阵地,发挥着基础性、整体性、整合性等教育功能。一方面,应注重家国情怀教育的顶层设计。学校应扎根地方文化特色与办学传统,系统规划、全面统筹、有序推进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充分挖掘、凝练校园学习与生活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教育元素,发挥它们承载的育人功能,使之产生综合育人效应。例如,“丰富的区域文化资源为各地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涵养了学校文化育人环境”[34],学校可以以地方特色文化丰富家国情怀培育路径,链接地方文化、回归生活世界,使青少年形成对家乡的认识,产生对家乡的悦纳之情,从而对家国情怀产生情感共鸣。另一方面,还应注重家国情怀教育的协同实施。家国情怀教育并不是一门学科课程,也不是某一位教师的事,而是一种浸润式的综合课程,应该渗透在学校德育、学校课程、学生活动、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呈现“全员、全科与全过程育人”的实践样态。毋庸置疑,单一化的育人模式无法实现家国情怀教育的多维度要求。学校的家国情怀教育应明晰整体育人目标,集思想引领、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文化建设等诸多要素于一体,打通学段、学科的壁垒,不断拓宽教育载体,整合教育内容,发挥整体性育人效应。

第二,与生活融合,设计“可亲近”教育情境。家国情怀教育的生命力在于走进学生的真实世界,与他们的生活融合,体现丰富性、多元化和自主性等教育特征。立足于学生真实生活世界的家国情怀教育,不仅是对家国情怀素养准确理解而得出的教育之道,也是克服传统价值观教育模式弊端的一种教育变革。一方面,家国情怀教育应跳出思维的桎梏。教育者应超越孤立的课程观、教学观,“反省自身存在的思维局限,从根本上变革自身的思维方式”[35]。家国情怀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习得与技能训练,也不能片面地被理解成“课程源于生活”或“课程结合生活”开展,而是教育者教育视野的拓宽与教育行为的超越。“家国”本身就与青少年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世界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才能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效。另一方面,家国情怀教育应打破“学校的围墙”。家国情怀教育不应高高在上,其教育场域不仅要建构在校园里、教室中,还应该浸润在学生的学习体验之中。“学习体验的内在结构可概括为‘一个载体(事件)’‘两个维度(情感、认知)’‘四种类型(学习任务体验、学习活动体验、学习情境体验、学习结果体验)’。”[36]教育者应加深对“家国”的理解,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相结合,设计出“可亲近”的课程资源,融入载体、情感、认知,设计学习任务体验等相关环节,丰富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情境。例如,可以设计“家文化”课程,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家风、家训、家谱、老物件等家族文化资源,将对小家的情感上升为对大国的认同;还可以引导孩子通过寻根问祖充分感受家庭宗族文化呈现的独特魅力和深层滋养,潜移默化地建立对家庭及家族的符号认同、身份认同和价值认同。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的教学任务只有植根于真实世界,学生才能自然而然地将家国一体的价值观念融入自身的价值体系。

第三,与社会联结,构建协同式育人体系。青少年家国情怀的培育,不仅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而且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有着重要关系。学校教育体系虽然从形式上看较为系统,但是在家国情怀培育的整体性、协同性及其与社会的交互性等方面仍有待增强。“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并非是孤立的存在,而是能动地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家庭、学校、社会、自然等因素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进行着交互的作用。正是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个体才从中获得了发展。”[37]因此,与社会联结,构建协同式育人体系,成为多方发力、协调推进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的必由之路。在教育实践中,一方面,要加强家国情怀教育要素的耦合。“教育生态是教育生长的‘土壤’,是教育生长的根基,教育生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教育行为。”[38]新时代家国情怀教育应构建良好的文化生态系统,凸显以教育要素耦合的行动指向,克服学校、社会、家庭等教育主体割裂化、碎片化等弊端,加强家国情怀培育目标的衔接性、连贯性和递进性,实现家国情怀教育高效场域的构建。另一方面,要加强家国情怀教育的整体性。“一道围墙可以划出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边界,但学生的个体经验却应当是完整的、一致的。从个体的成长历程看,其知识与观念是在个体经验的完整过程中形成的。”[39]新时代家国情怀教育本身就是一场全面性、系统化、多维度的教育实践,亟待从整体性视域出发凝聚主题、聚合力量、融合资源,突出互补和协同,强化联动和集成,重视并发挥社会全员育人的功效。此外,还要借助互联网的宣传功效,为地方文化发声,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并参与乡土文化教育,加大社会参与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的力度。只有建构起学校与政府、社会、家庭的协同式育人体系,营造互帮互助、共策共进的场域,才能形成家国情怀教育的合力,夯实家国情怀教育的基石,以情致怀,入脑入心。

(二)内容创新:重构家国情怀教育的丰富内涵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历经沧桑、百折不挠的强劲动力,也是维系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精神支柱。新时代背景下,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的内涵与过去相比,更为丰富而深刻。

第一,历史逻辑:优秀传统文化是家国情怀教育的资源宝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文化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经风雨与考验,甚至遭遇灾难与浩劫,“但是凭着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得以延续不断”,“凭借其内在的道德精神以崭新的姿态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为世界提供了独特的文化观照”[4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41],家国情怀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形成的一种价值追求与行为规范。中华民族几千年漫长而伟大的发展历程,正是一个由家而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它的文化基因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藏于心,刻于骨,现于行”,成为一种基于共同民族心理的生命自觉。从历史渊源看,“家国同构”的思想发轫于西周的宗法制度,“家”和“国”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结起来,这种宗法关系是史前时期部落联盟的再扩大化。在传统社会中,个人的行为都在国家这个共同体的框架之下,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互相关联,不可分割。在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里,“小家”与“大国”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步入近代,中华民族在遭遇外来侵略、内忧外患之际,家国意识成为中国人民形成民族感、凝聚力,捍卫国家主权和实现国家富强的强大精神力量。可见,家国情怀涵盖了中华民族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望与传承,更蕴含了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其内涵理解的超越与发展。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今天,“内植于民族根基的文化仍具有不可替代的辨识性,成为民族独立性和特殊性的重要体现”[42]。当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挖掘植根于民族文化血脉中的家国情怀教育元素,是新时代有效推进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的必然要求。

第二,现实逻辑:爱国主义是家国情怀教育的核心要求。长久以来,世世代代炎黄子孙都倡导“家国相依,家国同理”的道理,都认同“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理念,爱国主义潜移默化地植根于他们的行为实践中。在国人心中,家国情怀正是人们对“小家”深情呵护到对“大家”忠诚奉献的境界提升。与发端于西周的家国同构理念相一致,爱国主义具有家国一体的鲜明特质。步入近现代,“家”与“国”的概念都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范畴,但是“由传统社会体现出来的一以贯之的爱国精神,成为当前爱国主义的一个重要资源”[43]。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就是要领悟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地进行内涵诠释与教育跟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20]青少年阶段是家国情怀形成的关键时期,该阶段所受到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奠基性、可塑性。爱国主义是维系中华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实现民族富强、国家振兴的思想武器。新时代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应强化爱国主义的核心要求,培养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中国梦的征程中,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可造之才。因而,培育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使之具有立足高远又脚踏实地的现实行动,是新时代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的核心要求。

第三,实践逻辑:培养公民是家国情怀教育的关键内容。“‘立德树人’的‘树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育人目标,培育的是能够担当民族复兴伟业的、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建设者和接班人。”[44]家国情怀体现公民对民族和国家的归属感、责任感与使命感,蕴含着公民强烈的情感认同、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是对延续中华民族血脉的优秀文化精髓的传承。新时代家国情怀的崭新使命在于强化其中的国家认同与自律精神,促进家庭和睦,把对家庭、宗族和故土的依恋延伸为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热爱,进而增进爱国情操,增强凝聚力量,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新时代家国情怀教育应该是知行合一的。一方面,需要理性认识,挖掘家国情怀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重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家国理念,“精心构筑现代文明的民主意识、公共意识、全球意识,以浓烈的家庭亲情、国之大爱,汇入德治、法治的现代社会框架”[45],逐步建立现代社会所必备的公民意识。另一方面,需要实际行动,始终要把公民个体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振兴的大任结合在一起,凝聚新时代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力量,把自己的人生融入国家发展的历史洪流中。此外,还需要树立天下情怀,新时代的合格公民要把个人理想“与人类文明发展相结合,在明德修身、齐家治国的基础上大力弘扬家国天下情怀与世界情怀”[46]。我们要引导青少年胸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加深他们对人类共同价值的认知与理解,以合作取代孤立,以建设性取代对抗性,真正做到“身边有亲情,眼里有他人,足下有故土,心中有国家,胸怀有天下”。

(三)方法创新:提升家国情怀教育的行动自觉

当前,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存在着受重视程度不够、内容滞后、契合性不足、方式单一、成效不明显等问题。新时代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应该从教育思路、实施载体、教育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

第一,创设家国情怀教育新思路。新时代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应树立新的教育思路,坚持以课程涵养、资源建设与文化育人为重要抓手,聚焦教育实践的关键环节,打出一套系统推进的“组合拳”。一是强化课程涵养。坚持以青少年成长为中心,在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育人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发挥课程在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中的涵养功能。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课程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家国情怀教育素材,教育者应树立一体化思维,将这些教育素材有规划、有重点地渗透到课程安排中,设计相关家国情怀教学内容。同时,开发和实施乡土校本课程,引领学生形成爱家、爱家乡、爱祖国的积极情感,提升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的有效性。以重庆市精品选修课程“巴渝文化探究”为例,该课程针对国家课程在利用地方文化实施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上的不足,突出校本课程与青少年的可亲近性,“选择学生熟悉的巴渝地区历史沿革、历史遗存、历史人物、文学艺术、文化精神等资源开发校本课程”[47]。另外,学校还可以打破课程之间的壁垒,构建家国情怀教育的课程群,以彰显家国情怀教育的整体性理念与“大课程”布局,突出各门课程之间的关联性、逻辑性。二是促进资源开发。利用祖国壮丽河山的物质资源、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资源、学习好“四史”中的可用资源,使丰富的家国情怀教育资源真正鲜活起来,从而提升家国情怀教育的针对性。以“巴渝文化探究”为例,该门选修课资源的开发“涉及重庆地区、学生身边所有有利于课程实施、课程目标达成的教育资源,弥散在学生身边的方方面面”[48],而不限于课堂上的内容,也不限于校内的各种资源。此外,还要发挥教师育人的功能,激活每位教师在培育青少年家国情怀中的作用,同时聘请相关学者、社会各界人士等,参与学校教育工作,充实家国情怀的教学力量。三是突出文化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是隐性的,“具有引导行为、涵化品格、凝聚共识、激发向上等作用”[49]。因而,应该将爱家、爱校、爱国等主题元素融入学校文化建设,营造独具特色的校园家国情怀教育生态,以具有家国内涵的校园文化滋养、浸润青少年成长成才全过程。

第二,搭建家国情怀教育新载体。与传统教育形式相比,微信、微博、慕课、抖音等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新载体,有着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时效性强、交互性强等优点,更易于被青少年群体所接受。搭建“互联网+”家国情怀教育载体,应注重三点。一是借鉴互联网思维。遵循用户思维,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具有亲和力、参与感的家国情怀教育内容;体现迭代思维,融入最新科技、最新手段与最新内容,增强家国情怀教育的工作活力;利用大数据思维,基于青少年的不同学段、地域、心理特征等特性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加强家国情怀教育的精准性。二是提升话语时代感。贴近学生、贴近现实,是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的生命力。我们可以将抗击疫情、乡村振兴、建党百年等具有时代感的重大题材融入“互联网+”家国情怀教育载体建设,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家国情怀教育元素,以更好地契合时代的呼唤,满足青少年的期待,解决现实的问题。三是加强传播有效性。“新媒体具有‘超时空’、‘双向互动’、‘多人参与’的传播特性,这使得社会话语有了由‘权威环境’向‘博弈环境’转变的可能性。”[50]“互联网+”家国情怀教育载体的搭建,离不开精准的教育内容、符合青少年需求的传播方式与具有反馈性且能及时调试的互动机制。应充分运用新媒体传播特点,创作一批能感染人、教育人、引领人的家国情怀教育作品,建设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互联网文化,以培育青少年的家国情怀。

第三,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实践活动。把家国情怀教育实践活动纳入学校规划,使其“在日常化的公共文化生活的参与中增进国家认同的认知、情感与行为”[51],以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新时代加强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的关键,在于将其家国思想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场景学习—过程体验—反思感悟—行动升华”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行动力。一是加强家国情怀实践活动的场景学习。场景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实践、促进学生学习真实发生的学习形态。学校和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场景,可以“使学生‘走进现场’,有利于家国情怀培育过程中‘主体的参与’‘思维的介入’和‘情感的体验’,从而改善他们的学习生态”[15]。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实践活动要将学校课堂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设置活跃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实践场景。同时,以场景学习为中介,通过实践活动重构学生与社会生活的关联,以增进他们对家国情怀的认知,从而将家国意识转化为生动的情境、丰富的案例、易懂的道理,让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更接地气。二是注重家国情怀实践活动的过程体验。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实践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强化他们的情境性沉浸,在考察、探究、问题解决、项目完成等具身性参与中强化过程体验,促进他们个体认知的变化、情感体验的升华与价值观念的塑造,从而达成培育青少年家国情怀的教育目的。三是强化家国情怀实践活动的反思感悟。新时代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不是简单强调实践教学,而是要求在家国情怀教育与实践活动融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反思、感悟,以实现学生对“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相依”“家国同理”“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等道理的体悟,由此实现培育具有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的重任。四是突出家国情怀积极情感的行动升华。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旨还在于将学生对家国情怀的积极情感还原到具体情境中,并从实践维度对其重新建构并强化,进而完成学生的行动升华。只有将家国情怀外化于行,才能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家国意识,明确他们应承担的时代责任。

新时代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应认识到家国情怀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形成民族精神、培育合格公民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还要把握家国情怀培育的教育机理,从路径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等维度全方位、系统化地有效实施。此外,新时代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离不开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整体规划与共同推进,也需要政府、社会等多方主体的广泛参与。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略谈“家国情怀”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五老”情怀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