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供应链融资应用与风险管控
2023-03-05耿崇辽宁省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耿崇 辽宁省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在当今时代下,建筑行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有效促进了许多行业的繁荣进步,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但与此同时,建筑行业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由于建筑行业对资金储备要求较高,因此融资问题常常是财务管理人员面临的重点问题。在经济新常态下,供应链融资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建筑企业融资问题。
一、当前建筑企业融资现状
对于建筑企业发展而言,融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就当前建筑企业实际融资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信息化水平较低。与金融行业、制造行业相比较而言,建筑行业在财务管理当中的信息化水平仍然较低。但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导致我国建筑行业的生产总值不断增加,固定投资也在逐年上涨,这样一来,低水平的信息化发展将严重影响财务管理效果,只有不断提高建筑业财务管理中的技术投入,才能不断推进其发展进步。据相关统而言,若是建筑业的信息化提高0.1%左右,其覆盖市场范围将达到235 亿左右。2)企业融资难、资金利用率低。就付款结算方面来看,不少的采购企业都存在着拖欠账款的问题,导致供应商难以及时拿到货款,出现资金链断裂、资金周转率低的问题。从融资贷款角度来看,我国企业融资较难,尤其对于中小型建筑企业而言,融资难带来的资金压力会更加明显。3)管理水平落后。管理水平落后主要体现在运行机制、操作模式、供应商选择管理等方面。首先,就运行机制而言,建筑企业大多更加注重招标、合同等商务运作机制,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于采购业务当中,导致对市场的分析程度不够,对供应商的管理更是存在缺陷,进而导致采购业务难以被高效监督管理[1]。其次,在操作过程中,部分企业仍然采取一单一招标、一单一签约和一单一阶段等采购模式,导致采购过程仍然存在一定缺陷。另外,在供应商选择上,部分建筑企业会更加注重其当期表现和报价情况,忽略对历史情况的调查,导致部分供应商仅凭借报价低的优势便能够中标,而产品质量问题或拖期问题往往被忽视,这就导致企业在供应商的选择上出现严重问题,影响其融资管理效果。
二、建筑企业供应链融资应用优势及流程
供应链融资主要是将特大型核心企业的商务履约作为风险控制的基本,由银行与特大型核心企业做捆绑关系,将银行的信用以产品形式融入产业链中的企业内,针对企业长期合作的供应商提供一种融资服务的授信模式。对于建筑企业而言,供应链融资可有效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利用建筑企业授信贷款之外的方式,帮助企业输入更多资金流,维持企业的生产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采购成本。除此之外,供应链融资在建筑企业中应用还存在不少优势,包括:1)由供应商作为贷款的主体,不需额外占用建筑企业的授信指标。2)建筑企业作为谈判主体可提高谈判效果,并获得更高的信贷条件。3)分期贷款、分期还款的方式可有效减少利息成本。4)分期贷款还款可有效降低企业一次性还款的压力。5)供应商作为贷款的主体,将其对建筑企业的应收款项作为质押,可有效避免担保问题。6)在会计报表的应付票据和短期借款项目中不体现资产负债情况,有效降低资产负债所带来的带息负债。7)建筑企业所申请的额度与供应商相互捆绑,可有效加强企业与供应商合作,建立长期伙伴关系。
在建筑企业中,供应链融资为其提供各式各样的产品,且相应操作流程各有不同,但基本都是围绕金融服务进行的,因此可总结为一定的操作流程。首先,建立建筑企业自身的融资数据清单,与金融机构之间开展谈判和会谈,并结合实际工程建筑方案与相关专业金融人士共同设计融资产品。在制定好融资方案后,要对贷款双方制定主体的还款利率和额度等,确保意见的统一性,并在意见达成统一后正式签订供应链融资合同,并完成供应商、施工单位和所涉及的各单位进行财务会谈,验证贷款数据和合约账单中的财务信息。在合约生效后,按照合约规定的贷款金额和期限履行相应的责任[2]。在此过程,较为重要的内容主要为还款周期、利率和放款比例。还款周期:一般而言,融资金额一定的前提下,还款周期越长,所需还款的次数就越少,企业的流动性也就越好。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供应链融资产品的还款周期一般在1-12 个月左右,最高不超过12 个月,并且可随时进行还款。若是建筑产品回款周期较长,如还款周期在2-3 年左右的,则可相应选择还款周期较长的产品。利率:通常供应商的信用等级越低,其与银行的谈判能力就越低,所取得的贷款利率则一般在基准利率上浮30%-50%的范围内,甚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而对于本身信用等级较高、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而言,其与银行谈判能力更强,因此利率也一般在基准利率左右。放款比例:供应链融资的放款比例一般是在抵押应收账款的70%左右,最高可达到100%。一般对于建筑企业而言,通常将融资产品投入于占比较大、涉及金额较多的建筑材料上,如钢材、商品砼等产品的使用上。由于放款比例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建筑企业的议价能力,因此,要尽可能优先选择放款比例高的融资产品。
三、建筑企业供应链融资风险及管控措施
(一)供应链融资风险类型
1)市场风险
由于市场具有相互关联性和整体性,市场内部的宏观及微观经济政策以及影响经济发展的政治事件等都容易造成一定的市场风险。比如,在2018 年所开征的环保税对建筑企业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不少对市场风险抵御能力较差的建筑企业加大了开发成本,导致其融资门槛进一步加剧,不少的企业在市场风险下更加难以获得外源融资,甚至部分企业出现了面临破产的问题。
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建筑企业供应链融资中较为常见的风险类型,其意味着在交易过程,交易双方没有按照约定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导致一定的经济损失问题。通常情况下,信用风险主要体现于无法按期偿还债务本金或利息的问题。虽然就表面情况来看,供应链融资中的各个参与方都是独立的个体,但从实际应用情况来说,主体越多,要想控制全部主体守约就越困难,授信主体因此遭受到相关的违约损失也就可能越多。在供应链融资中,一旦某个主体出现违约行为,那么由于各个主体之间存在的联系,在其中都可能发生系列的反应,导致供应链融资的信用风险进一步扩大,甚至牵连到整个供应链。
3)供应链运营风险
供应链运营风险通常展现为两方面,其一为企业的审核风险,其二为应收账款、存款等不及时风险。供应链融资业务需对核心企业进加强审核和检查,若是由于某些外界因素导致对核心企业的审核不科学,或出现不客观评价的问题,将造成供应链融资业务的风险增加,控制难度加大[3]。同时,若是受到应收账款或存款不及时等情况影响,都会导致担保物权不能发挥其根本性作用,进而导致债权作用难以发挥,为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风险。
4)核心企业资信风险
核心公司既是供应链上的主要授信主体,也是在供应链上能依靠自己的财富或信誉为其他公司进行担保的公司。通常,由机构如商业银行等对中心企业的赢利能力和资产水平进行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分析其信用等级,以判断其是否负有对其他公司担保的职责和能力。在中心企业贷款中,如果中心公司的财富结构和信誉状况发生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其担保能力,进而影响接受其担保的各企业的贷款额度、利息等相关情况,提高贷款门槛或缩短还款期限,导致整个供应链融资的水平均会受到影响。
(二)风险管控措施
1.完善供应链融资平台
融资平台的创建影响整个供应链的稳定性,影响其实施效果。为减少硬件设施与软件对建筑公司所造成的投资风险,一定要做好整个供应链投融资平台的建设和完善工作,以增强投融资平台的硬软适配性,让其发挥最大作用。为提高投融资平台的合规性,将完善地规划设计物联网和云平台以及加强供应链金融数据中心的建立工作。在认定供应链金融为参与市场主体的过程中,要严格地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实施,确保在国家的规定要求下建设安全稳定的平台。
在供应链融资平台的建设下,要加强线上与线下业务的对接。由于在供应链融资中,金融机构和电商企业都是关键,对于主体的征信评估主要通过线上交易平台进行,并且线上交易平台能够有效降低以往数据订单造假的问题,确保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而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实现线上与线下业务的对接,要将线下的物流与线上信息流之间加以对比,确保信息核实完成后进行放款操作,可有效避免虚假订单情况出现[4]。同时,在线上线下业务对接中,金融平台和电商服务平台都会影响金融风险的控制效果,为了强化平台操作,还必须加强对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2.建立金融激励和信任机制
供应链融资效果发挥情况严重受到信息共享程度的影响,因此,为了避免在融资过程中发生各种道德风险问题,还需建立评估机制和激励信任机制,促使企业和金融机构能够获取到更为全面的个人信息,加强信息交流共享,推动供应链融资发挥作用。在此过程中,政府要发挥其指导作用,结合市场环境特征和供应链金融情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征信体系,以此强化金融市场内部的信息交流共享,有效避免在供应链融资当中出现信息不对称等风险问题。
3.健全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
发展供应链融资工作,管控风险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信用评级系统的使用,通过其中数据信息的不但积累,健全风险评估,加强内部控制。供应链融资作为信贷业务中的新形式,加强风险评估必不可少,建立风险评估模式可有效收集相关数据信息,完善风险评估过程,降低风险管理成本。同时,为了降低操作风险,必须加强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在供应链金融信贷中,贷后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同样也是出现风险较为严重的环节,因此,必须加强贷后跟踪和管理[5]。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必须加强与银行间的合作沟通,加强企业自身资格审查,促使相关物流部门不断优化自身的管理水平,完善相应的风险控制过程中,加强监管能力。通过强化内部控制有效避免由于内部管理漏洞或操作不规范问题所带来的操作风险。
4.规范业务操作流程
供应链融资工作的关键在于业务流程的规范性,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工作特点,设计相对应的业务流程,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在业务流程制定和规范的过程中,应尽量以客户的需求为基础,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主要目的,建立更为完善且稳定的供应链,并构建更为良好的内部组织体系,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除此之外,在设计规范业务流程的过程中,还应加强内部结构体系的构造,促使内部流程和结构体系的过反省,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为内部发展变革奠定基础。针对具体的经营管理,需要同时控制商品经营和促销、物流、库存等相应管理,实现全方位管控。
5.加强关键风险点的管控
供应链融资风险管控需要加强关键风险点的管控,尤其要加强供应商的选择,确保对其信誉、成本构成和价格灵活性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同时,还应加强对服务体系和相关政策的优化选择,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的整体融资风险。在供应链融资管理过程中,还需做好利润分配,实现收益与风险之间的相互平衡,并在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一体化的建设原则下,实现利益间的相互制衡。另外,为了保证对关键风险点的管控效果,还可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包括风险识别、风险管理、风险控制和实施效果评估等,确保以关键性客户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加强对服务过程中各项资源的优化,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实现价值最大化,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经营风险。
四、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经营和管理过程中,供应链融资可有效为其提供融资需求,避免其经营活动的开展受到政策或外界因素的限制,使其在经营过程中更好地实现成本收益和资金回流。在应用供应链融资的过程中,建筑企业还必须关注到融资风险问题,加强对风险的管控,通过多种不同的措施,降低企业融资风险,最大程度发挥融资优势,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