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棉花干播湿出技术在五十团的推广应用

2023-03-04胡荣国

新疆农垦科技 2023年3期

胡荣国

(第三师五十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 图木舒克 843901)

随着全球温度变暖,导致高山雪线不断上移,水库蓄水量逐年减少,使用洪水灌溉期推迟。根据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五十团农业取用水指标逐年递减,供需水矛盾必将日益突出。水作为农业生产的命脉,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为缓解供需水矛盾,改变春季大水漫灌的传统种植模式,采取干播湿出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是今后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广棉花干播湿出技术,可减少冬春灌用水150 m3/667 m2以上,减少冬春灌打埂以及人工灌溉成本,并能实施播后滴水促苗,避免春季大风导致棉田失墒及风灾、低温天气给棉花出苗带来的影响,在保证棉花实现一播全苗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调控,实现节水、节肥和高效,对本地区棉花生产技术改革和水平提升以及生产效率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3]。

1 总体情况

五十团2022年度率先在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实施整团推进干播湿出技术,干播湿出推广应用面积约1.08万hm2,其中棉花面积约0.93万hm2,均采用侧封土方式,棉花平均出苗率较历年大水漫灌提高18%,平均保苗株数提高3 000株/667 m2以上。籽棉总产5 776.8万kg,平均单产415 kg/667 m2,同比单产增长37 kg/667 m2,增产率9.79%,增产100 kg/667 m2以上的连队1个,增产50~99 kg/667 m2的连队6个。

2 棉花干播湿出栽培技术

棉花干播湿出栽培技术是膜下滴水蓄墒排盐种植技术,在棉花播种前既不冬灌也不春灌,直接在整地后铺设地膜、滴灌带及播种棉花,待适宜温度时通过膜下滴灌方式少量滴水,使膜下土壤墒情达到棉花种子出苗的要求。推行干播湿出播种技术既节约了冬、春灌用水,又达到了棉花苗齐、苗壮、苗匀的生产目标,为棉花高产、稳产夯实了基础。

2.1 选地

应选择土地平整、土壤结构一致、盐碱轻、总盐含量低于0.3%的土地为宜。

2.2 整地

深翻土壤30 cm,细碎土壤,重镇压,达到“上虚下实”的播种状态。有条件的地块对土壤进行深松,深度50 cm以上,有利于改善土壤耕层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促进根系生长。对于沙性重的地块,做到边犁边整边播,杜绝出现土壤过虚导致形成的膜面不展、错位等,为苗全打下良好基础。3月20日可开始整地,犁、耙、耱、镇压一条龙作业,防止土壤板结,整地质量达到“边齐、地平、土碎、地表干净、耕层土壤疏松、上虚下实”标准。

2.3 人工选种

播前进行人工选种,标准为健籽率在99%以上,发芽率在90%以上,全面做到种子包衣。

2.4 适时播种

当5 cm地温连续5 d稳定达到12 ℃时即可播种,宜选择高温阶段播种,最佳播期一般在4月5日至15日。

2.5 播种质量

采用带切膜边锋鸭子嘴的穴播器,实现十字型膜孔播种,到头到边,种孔不封土,调整覆土装置,实现膜边侧封土(1.0~1.5)cm。播深以1.5~2.0 cm为宜,深浅要一致,错位率不超过2%;力求做到“浅播种、匀下籽、低错位、匀覆土”,禁止膜面堆土、撒土,覆土时不可划烂地膜;播种机导带管、导带滑轮等铺设滴灌带的播种机附件设备定位要准确,距窄行中心位置偏差±2 cm,防止穴播器鸭嘴扎滴灌带;边镇压边播种,做到行距一致,接行准确,交接行(66± 1)cm,播行直,下籽均匀,空穴率≤3%,保证一个轮灌区棉田当天完成播种任务。

采用一膜三管,将3条滴灌带分别铺设在窄行中间,通过滴灌浸润保障土壤墒情均匀一致,以匀墒出苗保障出苗整齐,能有效缩小中行、边行的大小苗差异。采用宽窄行(行距63 cm+13 cm+66 cm)种植模式,干播湿出侧封土,膜上精量点播,种穴不覆土,覆土只压膜,一次性完成滴灌毛管铺设、铺膜、播种、覆土等作业环节,铺膜达到“严、平、直、紧、实”五字标准,地膜采光面大且平展,播行端直,接行准确,误差<5 cm,膜边垂直入土,下籽均匀,错位率、空穴率<3%。

2.6 播后管理

加强组织协调,播种前完成出地桩的安装,同一个滴灌系统,滴灌带的型号要确保一致;按滴灌系统相对集中播种,落实“浅下种,快布管,少滴水,早出苗”的技术要求,棉花播后24 h内完成地面管连接,48 h内滴完水,滴水量15~20 m3/667 m2,防止滴水量过大和滴灌带跑、冒、滴、漏形成田间积水;同一地号2 d内滴完水。滴水后适时补墒,防土壤板结卡苗。

2.7 田间管理

播种后及时查膜盖土,尤其是风口处棉田要严格检查,全面清理已播种棉田地头残膜残秆、包装物,做到车走地净;及时查墒、查有无板结、缺行断垄;对棉花子叶展平(显行)的棉田,落实蓟马防治及子叶期化调技术措施;及时调试封土机,子叶展平至一叶期及时封土保墒。

3 技术优势

3.1 节约用水

通过全面推广干播湿出技术,棉花平均出苗率85%,保苗株数提高在3 000株/667 m2以上。与2022年同期相比,春季灌溉节约用水1 514.61万m3。

3.2 节本增效

与大水漫灌相比,棉花干播湿出技术所需水费成本降低,加上打埂、接埂、破埂及雇人浇水人工费等,平均降低成本120元/667 m2。平均增产37 kg/667 m2,增效277.5元/667 m2,全团春播节约成本1 850.4万元,全年增效3 862.8万元。

3.3 防灾减灾

推行干播湿出技术后,有效避免了抢墒播种、用水和劳动力紧张的矛盾。可以根据气象预报,人为控制播期、出苗期,有效避免因春季频发的降雨、大风、沙尘等灾害性天气过程导致重播的经济损失。

4 棉花采用干播湿出技术遇到的问题

(1)对土壤性质、墒情掌握不精准,机车调配不到位,犁、耙过早,导致沙性土壤严重失墒,干土层过厚,不能正常播种。(2)在滴水出苗过程中,有部分滴灌支管配置不合理,部分支管间距较大,低压运行,出现滴水不匀现象;滴灌带滴头流量偏大,不能带压运行,造成低洼处土壤严重板结,跑冒滴漏现象严重。

综上所述,在当前水情日趋严峻的大环境下,推广应用干播湿出技术可以更大限度的节约用水,其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干播湿出技术还能有效解决盐碱地难抓苗的难题,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5 高度重视做好宣传引导工作

5.1 加强节水宣传

加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宣传,增强职工群众的节水意识。

5.2 重视高位推动

团镇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深入基层调研,并组织召开不同形式的座谈会,打破职工群众种植棉花春季大水漫灌的老经验、老做法。

5.3 夯实思想基础

组织相关部门及各基层单位负责人,到周边先进师团对棉花干播湿出技术进行学习,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5.4 全方位引导

利用第六师代管优势,发动第六师驻团“访惠聚”工作队、种植能人等,录制六师棉花干播湿出小视频,通过全过程各节点技术规范教学,起到了广泛宣传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