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大暴雨过程预报失误的原因及数值产品检验订正

2023-03-04李亚琴苏小玲蓝柳茹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落区桂北东移

李亚琴,苏小玲,蓝柳茹

广西柳州市气象局,广西柳州 545001

近年来,大量的气象工作者通常能够在暴雨发生后,通过各种实况观测和对数值产品模拟等进行分析,发现暴雨发生发展机制,找出数值产品存在的问题,以及类似降雨过程中需要对数值预报各类产品的定性调整[1-10]。但是,对预报员来说,一般在15 h前根据前一天20:00和当天08:00起报的数值产品,以及高空、地面、雷达、卫星等实时观测资料,进行未来3 d的预报,但当数值预报产品出现明显偏差时,应通过各种实时观测资料,及时、准确地调整数值产品,并订正预报和服务,针对这一类的预报分析相对较少,且每个地方都各不相同,因此,对本地的强降雨过程从预报服务出发进行实时分析十分有必要。通过2020年一次暴雨过程,数值预报产品出现明显偏差后,如何通过实时的观测资料进行预报服务订正进行了分析。

1 暴雨落区和天气背景

2020年6月23—24日柳州自北向南出现了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过程,从逐12 h的降雨分布分析,23日20:00—24日08:00,强降雨出现在融水县三防镇至三江南部的老堡一带,呈东北—西南走向(图1a),到24日08:00~20:00,强降雨区迅速南压至柳江、柳州、鹿寨一带,大暴雨落区主要集中在偏东的鹿寨地 区(图1b);24日20:00—25日08:00,强降雨维持且略有北抬,集中在柳城至柳江一带,大暴雨落区出现在柳城至柳州市区的北部,最大12 h降雨达到222.6 mm,出现在融安的潭头村;25日08:00~20:00,雨区明显东移,强降雨出现在鹿寨东部地区,之后降雨过程结束。

图1 2020年6月23日20:00—24日20:00柳州逐12 h降雨实况图

2020年6月23日08:00(图2a),500 hPa的环流形势为“两槽一脊”型,高原一带有低槽不断分裂短波槽东移,在黔桂交界一带东移北收,桂北位于短波槽前,副热带高压(后简称副高)呈东西向,控制华南沿海,588线位于桂中一带,桂北为副高北侧的西南气流控制。700、850 hPa切变线位于贵州中部一带,桂北位于风速14~16 m/s的西南急流轴左侧的气旋性辐合区中;925 hPa南北风切变线位于黔桂交界一带,其南侧的偏南风风速达10~12 m/s,桂北处于风向、风速的辐合区。

从地面来看(图2b),弱冷空气在贵州南部一带,此时主要降雨位于贵州南部,桂北以阵雨天气为主。23日20:00—24日08:00,500 hPa高原槽明显加深东移南压,桂西北逐渐转为槽后的偏西北气流,槽底达到桂中一带,桂东北一带处于槽前的辐合上升区;700、850 hPa夜间偏南风急流有所加强,切变线维持在贵州中部一带,桂北仍处于切变线南侧及西南急流轴的左侧,925 hPa的辐合线仍位于黔桂交界一带,随着23日夜间850 hPa低空西南急流加强,与925 hPa超低空南风急流在桂北交汇,不仅为暴雨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汽,还有利于暴雨区不稳定层结的建立和维持。

图2 2020年6月23日08:00 500 hPa(a)、14:00(b)地面图

地面有弱冷空气从黔东南与河池交界一带扩散进入广西,随着冷空气的侵入抬升触发了对流的发生,因此,在柳州的融水、融安及三江县一带出现了大暴雨,最大12 h降雨在安太乡小桑村,达172.9 mm。6月24日08:00~20:00,500 hPa高原槽东移过程中受到东侧的副高的阻挡,在广西中东部一带维持减弱。850、925 hPa切变线逐渐南压进入桂北,地面中尺度辐合线从融水一带缓慢南压至柳州中南部一带,主要强降雨区也明显南压至柳城南部—鹿寨一带,大部地区出现了大雨到暴雨,最大12 h降雨出现在鹿寨江口乡,达193.7 mm。

2 数值产品检验及实况订正

2.1 数值预报检验

从广西区台72~24 h对6月23日20:00—24日20:00的12 h预报产品分析,21日 预 报23日20:00—24日08:00,主要降雨出现在桂北一带,对于柳州而言,主要集中在柳州的北部三线,到24日08:00~20:00,强降雨区范围有所扩大,但大暴雨的落区主要集中在北部三县;22日的降雨预报23日20:00—24日08:00,降雨的范围和强度明显减小,暴雨区仅为柳州市融水西北部的部分乡镇,到24日08:00~20:00,强降雨区集中在柳州柳城县以北的大部分地区;23日起报的产品,强降雨落区仍集中在柳州北部三县。

省、市两级预报员基于数值产品的形势预报,均认为24日20:00以前,强降雨主要位于黔桂交界一带的桂北地区;从实况可以看出,23日20:00—24日08:00强降雨区位于桂北,至24日白天,雨区明显南压至桂中,预报员对降雨落区的预报明显偏晚,系统比预计南下偏早12 h,导致预报服务十分被动。对此,分析出现此问题的原因,探究如何运用当下的实时数据对数值预报进行订正。分析此次欧洲中心的形势预报产品:从前面的预报产品可知,越临近,预报员对降雨落区和强度的预报偏差反而越大,因此,主要分析24 h预报。

23日15:00以前,预报员能参考的主要为22日20:00、23日08:00的起报场,从欧洲中心22日20:00报场可以看出(图3a),23日20:00—24日08:00 500 hPa高原有低槽逐渐东移,槽底影响黔桂交界一带,而700、850 hPa为槽前的西南急流,且850 hPa低空急流的强度有所加强。925 hPa的偏南风超低空急流也是逐渐加强北伸的,桂北地区的风速辐合加强;Ec预报地面辐合线位于贵州的中部附近(图3b),贵州南部为一致的偏南气流,辐合线并未进入广西,通过与实况对比:高层500 hPa南支槽预报位置偏西、中低层的西南气流预报偏强,切变线位置偏北、地面冷空气位置预报偏北,因此,将南支槽的位置往东往南调整,地面辐合线位置也向南调整之后,在23日夜间黔桂交界一带具备对流触发潜势,因此,强降雨可以预报在桂北一带,且因为槽主要由滇黔桂一带东移,强降雨预报在百色至柳州北部一带,预报与实况基本吻合,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图3 欧洲中心2020年6月22日20:00起报的23日20:00预报与实况对比图(红色实况、黑色预报)(a),以及14:00 1 000 hPa风场预报图(b)

到24日08:00~20:00,500、700 hPa低槽缓慢加深东移,850、925 hPa切变线位置从贵州中部南压到南部并未进入广西,且从23日08:00起报场来看,低层的西南气流在24日白天有所加强,同时结合各物理量场和降雨预报综合分析,预报员仍将24日08:00~20:00段的强降雨落区预报在桂北,南压趋势不明显,综合分析Ec预报为24日白天低槽略有东移,到24日20:00槽底的位置已到百色河池一带,在结合前面订正情况,24日白天可以考虑系统南压,强降雨区可能出现在柳州的中南部一带。

2.2 实况资料的订正预报

2.2.1 天气形势分析 下面对24日08:00以前的高空观、地面、雷达、卫星等实时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再次进行订正预报。从23日20:00中分析图(4a)可以看到,高原槽已东移至河池附近,南支槽强度加强,位置比预报场偏南,桂西北的百色一带转为偏西北气流,桂中以北地区均处于槽前辐合上升区,强降雨的落区可能比预计要偏南;850 hPa实况切变线出现在贵州中部,同时在桂西出现低涡,西南风风速8~10 m/s,而预报场则为西南风加强为急流,切变线位置基本维持。因此,低层除强度偏强外,辐合位置未出现明显偏差,桂北一带均为西南气流前端风速辐合区,有利于强降水的发生。925 hPa在湘黔中南部一带,桂东北处于辐合线南侧偏南风风速的辐合区,地面辐合线已经进入桂北。因此,根据实况与预报场的对比发现南支槽比预报强,而较强的低槽东移过程中更有利于上升运动的加强,同时低层切变线南侧的偏南气流比预报场弱,利于低层辐合线南下,因此,可以考虑将23日下午预报的强降雨影响时段提前,且强降雨落区扩大。

从23日20:00的探空空间剖面图(图4b)可知,受贵阳以南500 hPa为槽前的西南气流影响,贵阳近地层已转为偏北风,其余各站为偏南风,23日20:00,贵阳—百色—河池一带500 hPa已转为西北风,低槽已东移至河池一带。近地面08:00,仅贵阳为偏北风,20:00百色至桂林一带转为偏北风,近地面有浅薄冷空气扩散进入桂北,因此,近地层的辐合线很可能抬升触发23日夜间的对流,同时高层槽前的正涡度平流加强了大尺度对流上升运动。从23日20:00桂林站T-logP图来看(图略),CAPE值为2 476 J/kg,K=39.6 ℃,SI=-2.71 ℃,且湿层的厚度到700 hPa高度,因此,强的不稳能量、强的不稳定层结、深厚的湿层,在近地层的辐合线触发下,产生短时强降雨的可能性非常大,与前面订正结果基本吻合。

图4 2020年6月23日20:00中分析图(a)和空间剖面图(b)

从物理量预报场分析(图5a~图5c),23日20:00桂中一带cape值达1 500 J/kg以上,850 hPa上升速度达60×10-2Pa/s,桂北有18 g/kg的比湿中心;EC预报上升运动、不稳定能量及水汽条件桂北均位于梯度大值区中,有抬升触发机制就可能出现强降雨。从Ec降雨预报可知(图5d),24 h主要降雨落区在桂北附近为20~30 mm;从12 h的降雨预报来看,22日20:00起报的2个时段较强降雨均集中出现在桂北,白天未出现明显南压,但23日08:00起报场分析,24日白天,强降雨中心在柳城附近,较之前有所南压,且中心强度为30 mm以上,值得参考。

图5 2020 年6 月22 日20:00起报的23日20:00 cape值(a)、vvel(b)、rain24 h预报图(c)以及23日08:00起报的24日08:00~20:00 12 h降雨预报图(d)

2.2.2 云图分析 23日08:00~15:00,低槽云系集中在黔桂交界(图6a),桂北有发展旺盛的孤立对流云,从地面逐小时实况降雨分析,主要降雨区在贵州南部,桂北的强对流云团未出现明显降雨;16:00~20:00以前,桂北一直为偏南气流,弱北风在贵州南部,到20:00桂北对流云系减弱,但贵州西南部的对流云图开始发展,到24日夜间(图6b)逐渐加强为MCS,到22:00桂北逐渐有对流云图生成并加强东移,其西侧又不断有新对流云生成,具有明显的后向传播性,到24日01:00(图略)。桂北对流云系与贵州西南部MCS合并,形成新的切变线云系。值得注意的是,从百色至河池的中南部已经开始有对流云生成发展,同时据地面1 h风场观测可知,桂西北的百色至河池一带的北部地区逐渐转为弱偏北风,且贵州南部一带的偏北风加强,综合分析此时地面辐合线已经进入广西,从1 h降雨资料来看,桂北一带开始出现较强的降雨,强对流云团与地面降雨位置对应较好。

图6 2020年6月23日17:00云图(a)和24日00:00云图(b)

3 结论

通过对2020年6月24日暴雨过程分析发现:

(1)ec数值预报对500 hPa的高原槽预报较弱,尤其是副高较强时,偏弱明显,由于高原槽预报偏弱,导致低槽东移对低层系统的引导作用被低估,导致系统是否南下、且南下时间出现偏差,通过实况对比能较好地进行修订,尤其是桂西北百色站风向,对南支槽的东移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2)低层的偏南气流比实况预报偏强4~8 m/s,是导致系统南下预报比实况偏晚的主要原因。通过降雨个例分析发现,强降雨出现在低层切变线南侧50~100 km,低层偏南气流主要为暴雨发生提供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切变线是否进入桂北对广西中北部地区出现强降雨影响不明显。同时,可通过实况观测及时调整,高低空的耦合对暴雨的产生位置也很关键。

(3)降水落区与近低层辐合线位置更为接近,在选择参考时,可侧重考虑近地层的风速和风向的辐合区。一般通过逐小时的降雨和风场分析,能更好地判断其位置,在其前侧更容易激发新对流,其北侧偏北风的变化也需仔细分析,对系统的南下与否非常重要。

(4)卫星资料的在短临预报中非常重要,在系统东移过程中,其前侧不断激发新对流云,因此系统前侧的对流云的出现可能预示着系统未来移动方向。

猜你喜欢

落区桂北东移
一次东移型西南低涡引发的强降水诊断分析
台风“威马逊”和“海鸥”与大尺度环流相互作用对云南暴雨落区的影响
掘进工作面管棚支护过冒落区探究与实践
桂北乡贤所撰《资深集》及《资深集补篇注释》相关问题述略
太行山地形影响下的新乡市夏季降水分布特征
桂北红色资源嵌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导向研究
在玩中“悟”出逆推策略
——数学实验课《巧移汽车》教学设计
河北棉区战略东移稳棉增粮的决策依据
2016 年5 月桂北地区一次对流性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1209号台风“苏拉”登陆福建后垂直结构和暴雨落区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