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推动地质产业发展
——河南省地质系统2023年着力抓好8项重点工作

2023-03-04周强

资源导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建设工作

□ 周强

2月8日上午,河南省地质系统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回顾总结2022年主要工作,分析当前面临形势,部署2023 年8 项重点工作。省地质局党组书记、局长石迎军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地质研究院院长王建平主持会议,省豫地科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余纪云传达省领导对地质工作作出的批示。

会议总结了河南地质系统2022年取得的工作成绩,地质机构重塑性改革取得重要成果,能源资源勘查实现重大突破,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精准有效,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升,对外合作不断拓展深化,地质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地质文化建设扎实推进,党建保障作用坚强有力,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

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重要回信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2023年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在保障能源资源安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推进地质科技创新、促进地质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在现代化河南建设中展现新的更大作为。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在全面学习中坚定忠诚信仰,在全面把握中明确目标任务,在全面落实中展现工作担当。

持续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要落实好相关职能,申请出台支持地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地质工作在全省发展大局中更有作为营造环境、争取支持;要落实好改革政策,与省直有关部门加强沟通联系,确保相关政策落实落地,维护好涉改单位权益,实现好涉改职工的合法权益;要落实好协议内容,加强与合作单位对接,把政策变思路,把思路变方案,把方案变项目,把项目变成果,推动合作项目取得更大成果;要学习好先进经验,积极“走出去”,学习借鉴兄弟省局改革经验,推动改革更加成熟、更加完善。

全面提高能源资源保障能力。按照全国统一部署和河南省找矿工作方案,围绕熊耳山、小秦岭等重要矿集区,突出金、铝、铜等战略性矿种,加强谋划地质找矿重大项目。要参与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紧盯国家对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后续资金投入,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加强对接,推动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盘子”;持续推进桐柏—大别找矿突破行动战略合作,力争取得更大实质性成果。要更好服务矿山企业。组织河南省境内大型矿山企业和地勘单位加强合作,联合对矿山深部和外围资源开展勘查工作,推动矿山增储上产,助力区域经济发展。要加大清洁能源勘查开发力度。积极推进地热资源调查评价,推动成立河南省地热协会,加强河南省地热资源监测平台和地热科普基地建设;加强煤层气、页岩气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实施和成果推广应用。要务实推进“一带一路”资源合作。编制河南省具体实施方案,规划好路径,制定好“施工图”;建立由局统筹协调、院科技支撑、集团主体推进的协同机制,适时整合境外资源要素,组建境外资源合作平台;加强信息共享,建立境外矿产资源开发信息库;持续推动东南亚、东非、西非等海外勘查开发基地建设,努力打造“一带一路”合作示范工程。

全力服务生态文明建设。要高质量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协调推动“河南秦岭东段洛河流域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尽快取得阶段性成果;开展黄河流域水资源调查评价,为沿黄城市提供优质饮用水水源地方案;加快实施郑州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项目,建立城市地质调查“郑州模式”;谋划实施丹江口水库水源区及中线干渠沿线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等重大项目,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要高标准落实省委、省政府重要决策部署。围绕加快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进一步论证完善丹江—唐白河流域、大别山—桐柏山区域、淮河流域河南段等项目的实施方案;谋划实施重点区域地下水修复治理和黄河流域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污染状况调查评价项目,继续参与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在粮食主产区开展耕地质量调查评价、污染耕地修复治理。要高水平服务自然资源管理。根据河南省自然资源厅“三聚焦、四坚持、三注重”十项工作部署,发挥人才、技术、装备优势,主动参与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等工作,为全省自然资源高效管理提供优质服务。

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防治。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持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人才队伍建设、装备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建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站,为全省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精准服务。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基础工作。在地质灾害易发重点县(市、区)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勘查,推动研究成果应用到地方国土空间规划中;推动地质灾害防治应用技术创新,开展“天眼+”地质灾害隐患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推进专群结合的地质灾害防护网络,常态化开展地质灾害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基层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要扎实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继续以汛期“三查”工作为重点,协调全系统防治技术支撑力量,加强过程管理,保障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安全。要谋划实施重大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围绕南水北调工程安全、城市建设地质安全、重大线性工程运行安全、人员密集区地质环境安全等,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强前瞻性、全局性思考,谋划实施地质灾害隐患专项治理工程,推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体部署落地见效。

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要强化科技项目引领作用。加强“卡脖子”关键技术科技攻关,开展地球深部探测、地下水污染、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人工智能矿产资源高效预测评价等技术研究;加快新立科研项目落地,组织实施黄河下游地下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研究等重大科研项目;加强科技成果管理,加大成果转化力度。要发挥科技创新平台功能。以自然资源部贵金属分析与勘查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原城市群多要素城市地质大数据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和河南省大口径钻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重点,集聚项目、人才、资金要素,加强科技研发,加快推出重大成果,向更高层次发展;支持各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汇聚优秀科技人才。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锚定建设地质科技创新高地和人才中心目标,做好高层次人才选拔、推荐工作,建好用好人才库,加快培养一批省内权威、国内知名的领军型“大专家”;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建立专家会商机制、专家带团队带项目制度。要推进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积极谋划拓展与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合作机制,探索培养高素质科创人才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局、院、集团人才交流,形成共享共用合力。

大力推动地质产业发展。要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持续在“研究战略、谋划发展,研究规划、谋划项目”上下功夫,加大对新兴能源资源矿产的勘查投入,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扩大省外、国外服务领域,拓展矿产勘查与开发、国土资源综合整治、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矿物新材料研发加工等产业板块,推动地质产业尽快做大做强。要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加强项目管理,落实协调推进机制,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台账,实行重大项目领导分包制度,开展项目建设考核,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大力营造“干大项目,大干项目”的工作氛围。要加大对外合作力度。持续加强与地方政府、省直厅局战略合作,推动地质产业深度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地质+”融合高效发展,拉长地质产业链条。要加强产业发展研究。继续开展地质产业发展研究和理论创新,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地质及相关产业统计体系,全面掌握河南省地质产业发展状况、发展规律、发展方向,指导地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传统产业、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提供决策参考。

积极营造平安和谐环境。要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要推进平安单位创建。坚持在凝聚思想共识中谋平安,在加强业务工作中抓平安,在提升治理水平中保平安,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心防,扎实推进平安地质建设。要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定期研判分析职工群众关注的焦点、难点问题,耐心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密切关注网络舆情,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

猜你喜欢

建设工作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不工作,爽飞了?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