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气道受累为首发表现的复发性多软骨炎1 例并文献复习
2023-03-04陈琪何明旭王雨亮韩丽萍
陈琪,何明旭,王雨亮,韩丽萍*
(1.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山东 济宁 272000;2.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济宁 272000)
复发性多软骨炎(RP)是一种以软骨及富含蛋白多糖的组织受累为主的免疫性、多系统疾病,常累及耳、鼻、喉、气管、眼、关节等,特征性表现为耳和鼻软骨炎症、畸形。不同患者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多隐匿起病,也可突然发病或者急性加重。以气道受累为首发表现隐匿起病的患者常因症状不典型而延误诊治。本文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收治的1 例以气道受累为首发表现的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呼吸科医师对复发性多软骨炎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患者,女,67 岁,因“咳嗽、咳痰伴胸痛20余天”于2022年4月21日收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患者20多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伴胸痛、憋喘,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缓解。2022年4月2日于当地医院行胸部CT示:支气管炎;双肺多发肺大疱;双肺多发小结节、磨玻璃灶;左侧支气管管腔狭窄。当地医院给予抗炎治疗后,症状并未见好转,后就诊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以“气道狭窄”收入院。既往糖尿病史10年;3年多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抗炎治疗后遗留鼻梁塌陷,发病过程中曾有耳廓肿胀。查体:体温(T)36.1 ℃,脉搏(P)84 次/min,心率(R) 21 次/min,血压(Bp)126/74 mmHg(1 mmHg≈0.133 kPa);鼻梁塌陷(见图1a),双耳廓弥漫性肿胀(见图1b和1c),有压痛,未触及明显波动感,皮温无明显升高,局部稍充血,耳坠无肿胀。双肺叩诊清音,可闻及哮鸣音及散在湿性啰音。心、腹查体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动脉血气分析示pH 7.48,氧分压72.00 mmHg,碳酸氢根28.30 mmol/L;血小板399×109/L,C反应蛋白20.87 mg/L,血糖13.16 mmol/L;血沉71 mm/h。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C3和C4均正常。胸部CT示:支气管炎,双肺炎症;左肺下叶肺气肿;气管及左主支气管壁广泛增厚,局部管腔狭窄(见图2)。副鼻窦CT示:双侧下鼻甲肥厚;副鼻窦炎症。初步诊断为气管狭窄。给予抗感染、平喘、化痰等药物治疗,并同时给予地塞米松治疗耳廓胀痛。为了明确气道狭窄原因,排查气管支气管骨化病、软骨炎、淀粉样变等,行支气管镜检查。气管镜检查示:左主支气管痉挛性狭窄,未见明显的气管软骨环结构,黏膜稍充血水肿,考虑镜下炎性改变(见图3)。狭窄部位管壁增厚,予以活组织检查。活组织检查病理结果示:黏膜下有炎症细胞浸润,黏膜慢性炎。综上,临床诊断为复发性多软骨炎。给予甲泼尼龙60 mg静脉滴注,并每周四口服甲氨蝶呤片3片,经上述治疗后,患者症状较前缓解,住院9 d后出院。门诊随访患者一次,患者病情好转,激素已减量。
(a)为鞍鼻;(b)为左耳;(c)为右耳。双侧耳廓弥漫性肿胀,左耳肿胀更为明显图1 患者鼻和耳廓情况
(a) (b)(a)为纵隔窗;(b)为肺窗。胸部CT示气管及左主支气管壁广泛增厚,局部管腔狭窄;双肺炎症图2 患者胸部CT
入院后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左主支气管管腔狭窄,支气管软骨环轮廓未显示,黏膜光滑图3 患者支气管镜检查结果
讨 论
复发性多软骨炎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有报道称RP可能与针对2型胶原及基质蛋白-1的自身抗体有关[1-2]。据估计,RP的发病率为每百万人0.7~3.5 例[3],各种族和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
由于RP早期表现多样,常隐匿起病,亦可急性起病,临床罕见,且无特异性检查可确诊,极易误诊、漏诊,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不可逆损害。RP可累及全身多器官,轻者表现为耳廓炎、关节炎和(或)眼炎;重者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如气道塌陷、耳聋、视力丧失、主动脉及其他大血管动脉瘤、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肾功能不全[4]。由于RP的罕见性、偶发性和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它常常被非风湿科专家误诊或延误诊断,调查显示第一次症状出现到诊断的中位时间为1.9年到3.2年不等[5]。
国内一项研究根据受累器官将RP分为4种类型:以气道受累为特征、以耳受累为特征、以重叠受累为特征、气道和耳不受影响[6]。气道受累是RP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约有25%的RP患者以气道受累为首发症状[7]。研究[8]显示,在我国约70.5%的RP患者病程中出现气道受累,表明中国RP患者气道受累的比例较高。气道受累包括气管软化、支气管软化、气管壁增厚以及声门下狭窄[9]。RP累及气道时,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咳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和喘息等,晚期可有气道狭窄、气管塌陷。在疾病早期,CT扫描或支气管镜显示气管前壁增厚或气管/支气管变窄,伴有或不伴有气管支气管壁钙化。蒋黎等[9]研究认为相对于非气道受累的RP患者,气道受累的RP患者诊断延迟时间更长。本例患者属于以气道受累为首发表现的气道和耳重叠受累型,患者从早期因反复咳嗽、咳痰等气道受累症状多次住院治疗到本次住院确诊,延误时间长达3年多。
RP的诊断尚无特异性的检查方法,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目前,比较公认的为1976年McAdam等[10]诊断标准:双耳软骨炎;非侵蚀性多关节炎;鼻软骨炎;眼炎(结膜炎、角膜炎、巩膜炎、浅层巩膜炎和葡萄膜炎);喉和气管软骨;耳蜗和(或)前庭受损,表现为听力丧失、耳鸣(或)眩晕。满足上述3条或3条以上者即可诊断。1979年Damiani和O'hanlan[11]修订诊断标准:满足上述标准3条或更多者;至少具备1条表现并经活组织检查证实者;2个以上不同解剖部位的软骨炎,且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符合以上3条之一者可诊断RP。软骨组织活组织检查并不是诊断的必要条件,但在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例中,活检结果有助于诊断[12]。本例患者以反复咳嗽、咳痰为首发症状,有鼻软骨炎、耳廓软骨炎表现,胸部CT及气管镜示气道狭窄,临床表现符合上述标准,无需软骨组织活组织检查,即可诊断为复发性多软骨炎。
RP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法,轻症患者通常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13]。对于气道受累较严重的患者,可行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缓解后逐渐减量。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环孢素A等可更好地控制病情,协助糖皮质激素减量[14]。目前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剂、白细胞介素(IL)-6受体单克隆抗体、T细胞共刺激因子抑制剂等也被证实对RP有效[15]。对于气道狭窄、塌陷引起严重呼吸困难的RP患者,可行气管切开造瘘术或气管内支架置入术[16]。本例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后,症状得到较快缓解,说明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患者预后也较好。
RP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无特异性,大部分早期诊断治疗的患者,预后良好。据相关文献报道[16-17],以气道受累为首发表现的RP患者病情进展快,常误诊、漏诊或延误诊断,预后较差,常死于呼吸衰竭、严重肺部感染、喉和气管软骨支持结构塌陷所致的窒息或心血管病变(大动脉瘤、心脏瓣膜病变)导致的循环系统功能不全。早期治疗对于改善RP预后至关重要,这就要求临床医生要尽早识别与诊断。然而以气道受累为主的RP,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因此,我们呼吸科医师应充分掌握RP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实验室指标,综合影像学检查等辅助诊断手段,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