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服务型制造企业的发展路径研究
2023-03-03马罗昊
马罗昊
【摘 要】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服务型制造企业迎来了新的机遇,通过运用数字技术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效率提升,助力企业增强综合竞争力,但其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转型意识淡薄、经济效益不显著、数字化融合乏力等。在新时期,如何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作用,促进企业持续转型升级,成为服务型制造企业有待思考的重要问题。对此,论文结合服务型制造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从发展理念、创新驱动、人才培育3个视角提出具体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服务型制造企业;困境;路径
【中图分类号】F425;F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3)12-0057-03
1 引言
“十四五”规划强调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为我国制造业深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服务型制造企业顺应了数字化发展趋势,将成为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强劲动力,为此,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扶持服务型制造企业发展的举措。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确定将服务型制造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有力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确立了“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发展目标。由此可见,推动服务型制造企业发展意义深远,本文旨在通过探索服务型制造企业的发展路径,为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 服务型制造企业概述
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型制造模式,服务型制造企业通过产品与服务相互融合、客户全程参与实现了分散化制造资源的高效整合。服务型制造企业具有鲜明特征,具体表现为:首先,异质性特征。参与主体异质性是服务型制造企业的显著特征,企业经营活动的开展由服务企业、制造企业、客户群体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其中,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参与主体之间通过相互协同、资源整合等方式构建全新价值链。其次,即时性特征。价值创造即时性是服务型制造企业的主要特征之一,此类企业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从整个产品链入手,为客户提供产品服务解决方案。最后,多元性特征。服务型制造企业在转型目标方面具有多元性特征,尤其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面临更大选择空间,转型目标较为多元。同时,企业转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企业在确定转型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转型策略,并加大相关方面的投入力度,以实现转型目标。
3 服务型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服务型制造企业应紧跟数字化发展步伐,加大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力度,以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首先,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服务型制造企业可以借助数字信息技术快速把握市场动态,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生产经营策略,以此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经营效益的全面提升。其次,有利于客户满意度提升。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服务型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更为精准地把握客户需求,并挖掘客户内在潜力,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提高客户忠诚度、满意度。最后,有利于企业创新。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服务型制造企业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能够依托数字技术进行产品、商业模式、服务等方面的创新。
4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服务型制造企业的发展现状
4.1 发展状况
2022年8月,第五届中国服务型制造大会在杭州召开,对全球服务型制造发展现状作出了论述,并发布了“全球服务型制造发展指数报告”及《中国服务型制造发展报告(2021)》蓝皮书。报告从生态建設、制造基础、发展成效3个方面对世界服务型制造发展现状予以评价,其中提到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服务型制造发展指数相对较高,但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而自2016年开始中国服务型制造业就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21年服务型制造业规模在全球排名第四,中国服务型制造业年增长幅度保持在9.5%左右。总之,服务型制造企业在我国制造业中的贡献越来越大,尤其是第四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的服务营收占总营收比重,已从2018年的37%提升至2021年的43%。
4.2 现存问题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服务型制造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成为制约服务型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4.2.1 转型意识淡薄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制造企业想要实现升级优化,就必须树立转型理念,借助数字化实现制造业结构调整,从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因此,企业的转型意识、认知水平在一定程度决定了企业的未来发展[1]。目前,各地为推动服务型制造企业发展,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例如,上海市颁布了《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发展专项支持实施细则》,对服务型制造企业评定标准、服务水平等予以说明;苏州市通过培育示范性企业的方式鼓励服务型制造企业发展;宁波市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服务型制造先行区的打造来引导服务型企业发展。但部分服务型制造企业缺乏对政策的应有重视,也没有充分利用地方政策优势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使得企业在初期发展中举步维艰。
4.2.2 经济效益不显著
从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企业在管理、服务、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诸多支持,特别是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更需要借助数字技术来提升制造企业的综合服务技能,以实现制造企业服务的升级优化,最终转型为服务型制造企业。当然,成为服务型制造企业只是说明制造企业具备一定的服务功能,但部分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不显著,在一定程度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积极性[2]。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其原因为:首先,业务重心失衡。部分企业在业务活动当中,过于注重服务而忽视制造,主业发展乏力致使企业增长乏力,最终导致企业经济增长效益不佳。其次,经营模式不成熟。部分制造企业刚迈入服务型制造企业的初级发展阶段,以核心产品为主的服务模式尚不成熟,短期内无法通过定制化服务提高经营效益。此外,部分企业在服务业务推进当中开展了一些与制造业主营业务关联较小的业务,由于管理不当不仅无法为企业带来效益反而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4.2.3 数字化融合乏力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服务型制造企业只有紧跟数字化发展趋势,构建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体系,才能打造完善的服务体系。目前,服务型制造企业在发展当中存在数字化融合乏力的情况,在一定程度制约了企业的长远发展。首先,数字化资源有限。数字化转型离不开完善的技术支撑,数字设备、技术需要全面覆盖制造业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任何环节投入不足都会影响企业的服务水平。而服务型制造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有限,无法通过数字化转型为企业提供高效服务[3]。其次,数字化人才匮乏。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服务型制造企业需要数字化人才参与其中,尤其是各环节当中都需要数字化人才,这是确保服务型制造业效率提升的关键。但企业目前的数字化人才有限,无法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5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服务型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路径
5.1 以科学发展理念指引企业转型
服务型制造企业多是从制造业企业演变而来,转变当中制造企业对服务型制造业的认知水平、政策把控力度会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因此,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服务型制造企业应把握政策方向,强化服务意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5.1.1 理顺制造与服务的关系
服务型制造企业要把握自身发展特点,以制造业为核心强化服务力度,构建以主营业务为核心的产业服务体系,以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需求[4]。一方面,正视制造与服务的关系。服务是建立在制造基础之上而实施的,服务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产品的品牌影响力,树立优质企业形象。另一方面,深化服务理念。服务型制造企业主要是通过服务体系的构建,延伸企业产业链,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对此,企业要将服务纳入管理体系当中,制定服务考核政策,构建服务奖罚机制,以增强企业员工对服务的重视度。
5.1.2 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服务型制造企业在发展中要积极了解国家、地方政策,通过服务型制造企业发展政策确定企业的发展目标、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身长远发展。例如,浙江省致力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构建服务型制造高地,为此浙江省颁布了一系列服务型制造业转型发展、提质增效的扶持政策[5]。同时,浙江省各地根据整体布局,制定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服务型制造企业发展体系,如宁波确立了“两业融合”发展政策,积极培育新模式、新业态的服务型制造企业;嘉兴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机构指导”为主导,构建了产业链智慧服务体系;温州确立了“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园区为平台”的多元化工业城市生态体系,以为服务型制造企业发展提供保障。由此可见,区域地方政府在服务型制造企业发展中的政策倾向有所不同,这种情况下服务型制造企业应深化对所在地政策的领悟,紧跟政策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搭上政策顺风车,助推企业快速发展。
5.2 以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服务型制造企业应避免“脱实向虚”,正确理解制造与服务之间的关系,明确服务型制造业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化融合的产物,积极以制造业为基础构建服务体系,通过不断创新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5.2.1 业态创新
服务型制造企业是制造与服务这两种业态的融合发展模式,在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当中要把握关键点,以制造业发展为基础,通过服务延伸达到业态创新,逐渐实现从“卖产品”到“做服务”的转变,完成企业价值链的延伸。例如,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鼓”)是一家制造企业,进入21世纪之后,陕鼓积极向现代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型,通过业态创新成为世界一流的服务型制造企业。具体举措包括:首先,优化业务结构。陕鼓在向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型当中,对油库、铸造等低附加值业务予以剔除,加大了设备全生命周期系统服务、产业增值链管理、能源系统解决方案等高附加值业务的投入力度,逐渐改变传统运营模式,从“卖牛奶”式的装备制造产业模式逐步演变为“牵着奶牛卖牛奶”的运营服务模式。其次,延长产业链条。陕鼓确立了“链长制”发展模式,利用“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升级优化,积极构建全球供应链体系、金融创新体系,通过链条创新汇聚发展活力,从而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业态。最后,绿色转型。陕鼓在发展中,坚持绿色转型之路,在全球构建首个能源互联岛运营中心,用地热能、太阳能、生产余热替代传统石化能源,既节约了能耗,又提升了企业影响力,其技术方案也被应用到军民融合、智慧城市建设等诸多领域,成为企业增效的重要支撑。
5.2.2 模式转换
服务型制造企业在发展当中要注重模式转换,树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组织生产理念,不断创新盈利模式,在制造基础上通过服务创新拓展高附加值业务类型。例如,国邦协同科技(广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邦”)主要从事清洁设备生产、销售等工作,随着清洁设备市场饱和,企业面临较大竞争压力,为此企业通过模式转换实现创新发展,完成了从生产型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企业的有效转型。首先,优化资源配置。国邦对设备资产进行集中管理,利用企业构建的i-Synergy系统对设备运行状况、作业数据等进行全面管理,提高了设备管理效率。其次,構建运维服务体系。为提升产品服务效率,提高客户认可度,国邦构建了全流程的服务管理体系,从产品研发、设计到售后,为用户提供人员派遣、配件管理、远程调试等全面服务,在运维成本有效下调的同时实现了用户满意度的极大提升。最后,构建智慧客户管理系统。国邦积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了“集团公司—代理商—服务公司—租赁方”的一体统管服务机制,真正将公司从传统销售模式转变为订阅服务模式。
5.3 以人才培育增强企业数字化竞争力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服务型制造企业要积极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发挥数据在制造领域中的优势,通过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模式创新,提升服务型制造业生产效率,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于服务型制造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要积极构建数字化人才队伍,以高素质人才培育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6]。例如,海尔集团在服务型制造业发展当中,构建了系统的人才培育机制,有效增强了企业的数字化竞争力。首先,精准引才。海尔集团结合自身发展战略,加大了对高水平、专业化技能型人才的引进力度。同时,拓宽招聘渠道,与高校、科研机构进行战略合作,确立了以制造业数字化发展为主导的人才引进机制,而且利用项目合作、兼职、挂职等多元途径引进人才。其次,精心育才。海尔集团构建了完善的人才培育机制,一方面,与高校合作构建实习基地、联合实验室等产学研平台,并以联合培育、定向培养等模式培育服务型制造业数字化人才;另一方面,制定内部培训方案,结合企业转型发展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切实提升员工智能化、数字化素养。最后,科学用才。海尔集团在用人方面遵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理念,根据企业发展需求以及数字化人才特点进行人岗匹配。同时,构建激励机制,以贡献、业绩、创新为导向对人才进行综合评价,以达到激励人才的目的。
6 结语
服務型制造企业是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制造业升级优化的重要体现,满足了市场发展需求,对制造企业创新发展、核心竞争力提升意义非凡。因此,服务型制造企业应紧跟数字化转型趋势,正确认识制造与服务的关联性,通过业务形态创新、数字化体系构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宇,陈宇曦,王征远.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下的价值共创机制:基于产业链循环依赖的视角[J].中国软科学,2023(8):186-198.
【2】王璧,李全升,苏秦.价值星系下服务型制造的价值创造机理与路径——基于“陕鼓”的探索性案例研究[J].经济管理,2023,45(8):86-105.
【3】王玉燕,姬含笑.服务型制造、差异化战略与企业绩效——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方经济,2023(5):127-142.
【4】张吉昌,龙静,王泽民.智能化转型如何赋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44(4):3-20.
【5】张志彬,陈卓,欧玲.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化转型与企业绩效——来自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23,44(2):122-128.
【6】卓娜,周明生.国内外服务型制造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J].科学管理研究,2022,40(6):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