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是老少咸宜的“生活搭子”吗?
2023-03-03
有人调侃,让上班族从工位上原地弹起的,除了甲方来电,还有智能手表精确到秒的站立提醒;有人自嘲,忘戴智能手表等于没运动,只有每滴汗水被记录成量化数据,才算“来过、练过、打卡过”……如今,智能手表持续拓宽功能边界,深度融入生活。
文本解读
角度一:智能手表,改变当代年轻人的生活。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屏幕越来越大,海量信息碎片反而让用户愈发无所适从。相比之下,小屏幕的智能手表,被动式通知接收模式区分了轻重缓急,瞅一眼消息来源即可迅速判断是否需要马上回复,某种意义上能为稀缺的注意力“减负”。
角度二:智能手表,成为关爱“一老一小”的情感纽带。
不少智能手表上线一键操作功能,让老年群体也能跨越“数字鸿沟”,通过紧急呼叫、实时定位等功能可以救助突發疾病和走失的老人。与此同时,智能手表成为不少孩子拥有的第一款社交工具,成为童年记忆的一部分。
角度三:从智能手表中,体察人们看待生活的辩证法。
曾经,人们将手表视作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而智能手表的出现,某种意义上打破攀比圈。小到计算步数、估算卡路里,大到监测心率、实时绘制心电图,智能手表俨然贴身陪伴的“健康仪表盘”。不过,当个人生活被全方位扫描建模,以掌控生活为名的量化中,也隐藏着被数据掌控、产生健康焦虑的风险。
角度四:科技产品只有更贴心,为生活赋能才更可靠。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科技产品走进生活,如何更好助力生活成为新课题。智能手表续航能力不足,健身互动应用无法精准捕捉动作……凡此种种,无不是科技产品应用与生活需求期待之间的错位。这既是科技产品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补上的短板,也蕴藏着有待创新突破的潜力。
运用示例:从古代的日晷、水钟,到近现代的怀表、腕表,再到如今的智能手表、手环,计时工具在时间的轮回往复中日新月异,映射着人类智慧和科技的迭代发展,持续引发我们对时间、世界、自我的认识与思考。腕上的智能手表,衍生出更丰富多样的交互场景,给生活带来更多全新体验。但是,推动科技产品点亮美好生活不可能一蹴而就,仍需在深度和广度上做好文章。
(选摘自《人民日报》/编辑: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