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深刻把握“六个必须坚持”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23-03-03任鹏程

奋斗 2023年23期
关键词:现代文明中华文明中华民族

■ 任鹏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必须深刻把握“六个必须坚持”。

坚持人民至上,夯实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底色。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首要的是要明确立场问题,即文化事业“为什么人”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人民性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政治属性,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在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历史进程中,必须站稳人民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文明形态是经由“两个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文化形态,只有走好群众路线,才能彰显真理伟力。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注重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新鲜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提炼出新的理论成果,并用以指导新的实践。要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主张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性,推动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高品质的精神食粮,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确保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造福广大人民,汇聚起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最广泛、最强劲、最磅礴的力量。

坚持自信自立,筑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精神根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风雨沧桑,依然屹立世界东方,就是因为中华民族的血液里始终流淌着自信自立、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就是最有力的现实说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须坚持自信自立,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彰显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要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

坚持守正创新,促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守正创新,既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恪守正道、革故鼎新的文化传统相承袭,又与我们党一贯坚持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品格相贯通,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党的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要更好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思想方法,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要继续推进“两个结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等全方位创新。要坚持古为今用,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拓展更为广阔的文化空间,不断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坚持问题导向,探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理论是对时代问题的解决和回答。一种理论之所以称为真正的创新的理论,就在于它回答了时代问题、完成了时代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对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的思考和科学的判断,明确提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明确提出“‘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为加快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新征程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我们应该从正在进行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根本着力点,聚焦文化建设的理论课题、实践问题,从怎么解决问题和困难入手找办法、找举措,认真研究解决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加强文化治理,在不断解决实际问题中取得实实在在的文化治理成效。要明确目标导向,围绕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要做好研究阐释,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更好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坚持系统观念,凝聚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磅礴伟力。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做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推动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明确提出到2035 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通过“系统性谋划、一盘棋布局、整体性推进”,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的过程,并探索形成这一过程的背景、原因、发展道路及其特点。要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构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要坚持“两个结合”,深刻把握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个突出特性,从过去、现在、未来以及中国与世界相贯通的大历史观中,全面把握和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与现实,不断赋予理论和制度创新以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

坚持胸怀天下,扩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广阔空间。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和合共生”所展现的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从历史上看,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从现实看,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各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人类要破解共同发展难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既要造福中国人民、又要促进世界共同发展,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要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拓宽理论视野,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来创新和发展党的理论,形成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理论大格局大气象。要着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增加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积极推动中华文明与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

猜你喜欢

现代文明中华文明中华民族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摩擦力催生现代文明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犬之岛》:形式主义的美学突围与现代文明的存在之思
当原始人遭遇现代文明